800年前南宋商船“出水”之地 将融入珠三角1小时经济圈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黄驰波 发表时间:2018-01-16 09:34

阳江位于广东省西南沿海,古称高凉,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途经之地。1月10日,新快报记者跟随“富美阳江行—全媒体看阳江”采访团一行来到这里。

从1988年撤县建市,今年正好是阳江建市30周年。由边陲县城到滨海之城,从阳江“十八子”刀剪到阳江风筝、阳江山歌、“海上敦煌”,今天的阳江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新快报记者 黄驰波

从阳江山歌到阳江风筝

《中国有嘻哈》后,说唱艺术红遍大江南北。你可知道,在漠阳江边也有一种用阳江话进行口头说唱的艺术。

■2017年10月28日重阳节当天,数万阳江市民聚集到南国风筝场观看比赛。

“叫都叫一声,螃就螃蟹哥,一只螃蟹八只足呀!两个钳钳一个壳……”这是漠阳江渔民用阳江话唱的《螃蟹调》,又称咸水歌。新快报记者了解到,阳江山歌起源于明末清初的一种民间祝神文化。每年在阳江市区公园、市人民礼堂和体育场都有山歌节和斗歌活动,是一项具有浓郁地方文化色彩的民俗。

与阳江山歌齐名的还有阳江风筝。国内风筝界素有“北有潍坊,南有阳江”之称,阳江风筝是“南鹞北鸢”中南鹞代表,也是广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江风筝制作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1400余年的唐朝时期。

在新落成的阳江国际会展中心民俗展区,记者见到二十多个造型各异、色彩鲜艳的风筝展品,在场风筝协会的成员告诉新快报记者,阳江风筝注重仿生型、粗犷型的大色块观赏效果,“光种类就有好几大类,分软板、硬板,还有分翅类的软翅、硬翅,立体的筒子,模仿龙类的百足,串类等,还有商号商行利用风筝来标榜名号和产品等。”

每年重阳节,阳江都要举办风筝大赛。去年10月28日,阳江举办了全国农民风筝大赛暨阳江市风筝文化节,来自北京、天津、山西、山东、阳江等地的19支队伍参赛,包括美国、德国、英国、泰国等11个国家的特色风筝队伍参与其中,竞相争艳。

“海上敦煌”:800年前的沉船“南海I号”

在海陵岛“十里银滩”上,有一座外形像“龙骨”的椭圆形建筑,正是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从2009年至今,有近300万海内外游客慕名来到这座“海上敦煌”。因为这里展出了一艘沉寂于海底800多年的宋代商贸海船实体——南海Ⅰ号。

1987年,英国海洋探测公司与广州救捞局合作,在阳江海域搜寻一艘18世纪东印度公司沉船“莱茵堡号”时,意外发现了一艘南宋木质沉船,并打捞出一批精美文物。国家文物局将它命名为“南海Ⅰ号”。

从1989年至2004年,国家文物局先后8次组织水下考古队对“南海号”进行考古调查、勘探,确认船沉没于海面以下24米,船身被1-15米的淤泥覆盖,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年代较早、船体较大、保存较为完好的中国古代远洋商船。如同敦煌的发现对于陆上丝绸之路的意义一样,“南海Ⅰ号”成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标志性发现,因此被誉“海上敦煌”。

2007年12月22日,由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亚洲最大打捞起重船——“华天龙”号执行整体打捞,“南海Ⅰ号”正式出水,这艘残长22米、宽9米的古船,“住”进了它位于广东海丝博物馆的新家——“水晶宫”。

记者在博物馆内看到,目前科研人员仍在“南海Ⅰ号”的15道隔舱进行发掘。展厅内陈列了包括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福建德化窑系等出品的陶瓷,以及包括金腰带、和田玉在内的各类金银器、铜铁、漆器,同时还有大量动植物标本、船体构件。

“真的很惊叹!难怪有人曾评价这里是和秦始皇兵马俑一个级别的景点。”在了解到“南海Ⅰ号”目前出土了19000余件套陶瓷器、17000枚钱币后,来自福建泉州的游客李先生说。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透露,“目前我们正和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等共同推动“南海Ⅰ号”文物赴英展出,预计于2020年3月至7月在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首展,并将在欧洲三个国际场馆巡回展出,“让世界人民来了解中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

海陵岛大桥:未来港深1.5小时车程抵达

  ■海陵岛跨海大桥施工现场。预计2019年建成通车。

在海丝博物馆不远处,有一座在建的连接阳江市区与海陵岛的跨海大桥——海陵岛大桥,位于阳江高新区西北约1公里处。

海陵岛是广东省第四大岛,区域岸线104公里,主岛岸线75.5公里,是“中国十大最美海岛”之一。从地图上望上去,海陵岛大桥横跨海陵湾两岸。“目前海陵岛大桥桥梁工程桩基已经完成407根,完成率达56%,路基填筑也完成了50%,工程正在按计划推进,我们计划在2019年通车。”负责现场施工的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的项目经理刘杰说。

海陵岛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叶立透露道,“跨海大桥建成后,从广州到海陵岛路程缩短为2个小时,从深圳、香港等地来路程只要1个半小时,这将对促进海陵岛旅游业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阳江港:粤港澳湾区与北部湾区交会点

随后,记者来到占地面积213平方公里的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阳江高新开发区由福冈工业园、平东工业园、港口工业园组成,目前人口约10万人,是广东省“互联网+制造”小镇培育园区。

从2013年起珠海市与阳江市在高新区共建珠海(阳江)产业转移园。对此,珠海帮扶阳江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康洪表示,“两市建立对口帮扶和产业共建关系,推动了两市优势互补和产业的优化布局,加快地区的产业横向拓展和技术的纵向提升,有利于发挥珠海毗邻港澳、经济外向型特点显著的优势,扩大阳江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

据了解,阳江港与南沙港一样是天然深水良港,在建和筹建码头泊位为20个,在后方高新区临港工业的发展推动下,目前阳江港吞吐量从2014年吞吐量1748万吨增长为2016年的2336万吨。

“在深茂铁路开通后,阳江港后方已构建铁路、公路和海路的立体交通网络,有利于地区间物流运送,我们与粤港澳地区的联系进一步强化,有望真正实现珠三角1小时经济圈。”阳江高新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谢彦举表示。

编辑:Qiudong
数字报

800年前南宋商船“出水”之地 将融入珠三角1小时经济圈

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黄驰波  2018-01-16

阳江位于广东省西南沿海,古称高凉,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途经之地。1月10日,新快报记者跟随“富美阳江行—全媒体看阳江”采访团一行来到这里。

从1988年撤县建市,今年正好是阳江建市30周年。由边陲县城到滨海之城,从阳江“十八子”刀剪到阳江风筝、阳江山歌、“海上敦煌”,今天的阳江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新快报记者 黄驰波

从阳江山歌到阳江风筝

《中国有嘻哈》后,说唱艺术红遍大江南北。你可知道,在漠阳江边也有一种用阳江话进行口头说唱的艺术。

■2017年10月28日重阳节当天,数万阳江市民聚集到南国风筝场观看比赛。

“叫都叫一声,螃就螃蟹哥,一只螃蟹八只足呀!两个钳钳一个壳……”这是漠阳江渔民用阳江话唱的《螃蟹调》,又称咸水歌。新快报记者了解到,阳江山歌起源于明末清初的一种民间祝神文化。每年在阳江市区公园、市人民礼堂和体育场都有山歌节和斗歌活动,是一项具有浓郁地方文化色彩的民俗。

与阳江山歌齐名的还有阳江风筝。国内风筝界素有“北有潍坊,南有阳江”之称,阳江风筝是“南鹞北鸢”中南鹞代表,也是广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江风筝制作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1400余年的唐朝时期。

在新落成的阳江国际会展中心民俗展区,记者见到二十多个造型各异、色彩鲜艳的风筝展品,在场风筝协会的成员告诉新快报记者,阳江风筝注重仿生型、粗犷型的大色块观赏效果,“光种类就有好几大类,分软板、硬板,还有分翅类的软翅、硬翅,立体的筒子,模仿龙类的百足,串类等,还有商号商行利用风筝来标榜名号和产品等。”

每年重阳节,阳江都要举办风筝大赛。去年10月28日,阳江举办了全国农民风筝大赛暨阳江市风筝文化节,来自北京、天津、山西、山东、阳江等地的19支队伍参赛,包括美国、德国、英国、泰国等11个国家的特色风筝队伍参与其中,竞相争艳。

“海上敦煌”:800年前的沉船“南海I号”

在海陵岛“十里银滩”上,有一座外形像“龙骨”的椭圆形建筑,正是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从2009年至今,有近300万海内外游客慕名来到这座“海上敦煌”。因为这里展出了一艘沉寂于海底800多年的宋代商贸海船实体——南海Ⅰ号。

1987年,英国海洋探测公司与广州救捞局合作,在阳江海域搜寻一艘18世纪东印度公司沉船“莱茵堡号”时,意外发现了一艘南宋木质沉船,并打捞出一批精美文物。国家文物局将它命名为“南海Ⅰ号”。

从1989年至2004年,国家文物局先后8次组织水下考古队对“南海号”进行考古调查、勘探,确认船沉没于海面以下24米,船身被1-15米的淤泥覆盖,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年代较早、船体较大、保存较为完好的中国古代远洋商船。如同敦煌的发现对于陆上丝绸之路的意义一样,“南海Ⅰ号”成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标志性发现,因此被誉“海上敦煌”。

2007年12月22日,由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亚洲最大打捞起重船——“华天龙”号执行整体打捞,“南海Ⅰ号”正式出水,这艘残长22米、宽9米的古船,“住”进了它位于广东海丝博物馆的新家——“水晶宫”。

记者在博物馆内看到,目前科研人员仍在“南海Ⅰ号”的15道隔舱进行发掘。展厅内陈列了包括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福建德化窑系等出品的陶瓷,以及包括金腰带、和田玉在内的各类金银器、铜铁、漆器,同时还有大量动植物标本、船体构件。

“真的很惊叹!难怪有人曾评价这里是和秦始皇兵马俑一个级别的景点。”在了解到“南海Ⅰ号”目前出土了19000余件套陶瓷器、17000枚钱币后,来自福建泉州的游客李先生说。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透露,“目前我们正和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等共同推动“南海Ⅰ号”文物赴英展出,预计于2020年3月至7月在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首展,并将在欧洲三个国际场馆巡回展出,“让世界人民来了解中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

海陵岛大桥:未来港深1.5小时车程抵达

  ■海陵岛跨海大桥施工现场。预计2019年建成通车。

在海丝博物馆不远处,有一座在建的连接阳江市区与海陵岛的跨海大桥——海陵岛大桥,位于阳江高新区西北约1公里处。

海陵岛是广东省第四大岛,区域岸线104公里,主岛岸线75.5公里,是“中国十大最美海岛”之一。从地图上望上去,海陵岛大桥横跨海陵湾两岸。“目前海陵岛大桥桥梁工程桩基已经完成407根,完成率达56%,路基填筑也完成了50%,工程正在按计划推进,我们计划在2019年通车。”负责现场施工的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的项目经理刘杰说。

海陵岛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叶立透露道,“跨海大桥建成后,从广州到海陵岛路程缩短为2个小时,从深圳、香港等地来路程只要1个半小时,这将对促进海陵岛旅游业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阳江港:粤港澳湾区与北部湾区交会点

随后,记者来到占地面积213平方公里的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阳江高新开发区由福冈工业园、平东工业园、港口工业园组成,目前人口约10万人,是广东省“互联网+制造”小镇培育园区。

从2013年起珠海市与阳江市在高新区共建珠海(阳江)产业转移园。对此,珠海帮扶阳江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康洪表示,“两市建立对口帮扶和产业共建关系,推动了两市优势互补和产业的优化布局,加快地区的产业横向拓展和技术的纵向提升,有利于发挥珠海毗邻港澳、经济外向型特点显著的优势,扩大阳江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

据了解,阳江港与南沙港一样是天然深水良港,在建和筹建码头泊位为20个,在后方高新区临港工业的发展推动下,目前阳江港吞吐量从2014年吞吐量1748万吨增长为2016年的2336万吨。

“在深茂铁路开通后,阳江港后方已构建铁路、公路和海路的立体交通网络,有利于地区间物流运送,我们与粤港澳地区的联系进一步强化,有望真正实现珠三角1小时经济圈。”阳江高新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谢彦举表示。

编辑:Qiudong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