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言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发展

来源:金羊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18-01-25 07:02

金羊网记者 沈婷婷 张璐瑶

从深圳市中心上广深高速,经过东莞,在广州市中心下高速,一条高速公路把几座城市连在一起,不远处蜿蜒的珠江更让沿线城市显得一衣带水唇齿相依,粤港澳大湾区让一群城市变成了一个城市群。去年3月,粤港澳大湾区首次写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近日陆续召开的珠三角各市的两会上,如何在粤港澳大湾区发挥各自作用,各地代表委员都予以高度关注。在今年的省两会,粤港澳大湾区也成为关注焦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策群力,建言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发展。

1、构建产业生态圈

将深圳打造为湾区金融科技高地

当前,以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与大数据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正加速与传统金融产业结合,带动全球金融服务不断创新。深圳是全国重要的金融中心,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十分发达。截至2016年11月底,深圳金融业总资产达12.6万亿元,位列全国第三。深圳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8000家,培育出华为、中兴、腾讯、平安、招商等一批领军科技、金融企业。2017年,深圳市金融创新奖率先增设“金融科技”专项,鼓励金融科技成果转化及应用。传统金融机构也开始重视金融科技的应用与发展,如招商银行便在全国率先将区块链应用于跨境支付。

深圳市政协委员、致公党深圳市委会委员、龙华区政协副主席仙新民说:“要实施湾区合作战略,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共同培养制度,举办湾区金融科技高峰论坛,加大金融监管部门的协调机制,把深圳打造成为湾区金融科技发展新高地,加快构建金融科技健康生态圈,持续激发市场主体、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的活力,未来金融科技不仅能够提升深圳发展,甚至可以改变深圳现代化进程”。

2、制造业与科创深度结合

建立产业生态集群对接全球资源

在深圳矽递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昊看来,随着深圳在全球的影响力加大,与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的配套迫在眉睫。他认为:“传统制造业外迁导致深圳出现制造业断层现象,提高了创新创业门槛,而大湾区虽然制造业资源充沛,但却过于分散。”

在他看来,要更好地推动深圳市发展产业配套显性平台,对接全球科技创新,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在产业聚集区域设立与行业一流水平兼容的试产平台,一方面对接科技创新的打样到试产需求,另一方面链接本地产业群输入新客户和新产品,解决大型工厂不灵活、小型工厂不专业的普遍问题;二是梳理深圳以及大湾区产业聚集情况,建立产业集群地图;三是由政府制定匹配的专项资金,扶持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让深圳成为科技创新与大湾区产业对接的枢纽,从产业配套上强化营商环境。

3、突破行政和体制束缚

广深+深港共铸大湾区最核心发展引擎

粤港澳大湾区涉及粤、港、澳,三地的法律体系、行政制度、监管政策和文化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即使是广东9市之间也存在体制的障碍。粤港澳大湾区要成为世界一流湾区,必须突破行政壁垒和体制束缚。

深圳市总商会副会长江展威建议,应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理事会”,全面协调湾区的长远发展与合作,提高区域合作效率。

在国家加快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的背景下,去年9月,《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又横空出世,强调要把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打造成“中国硅谷”,成为全国创新发展重要一极。

江展威认为,一方面,深圳要突出和引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联结广州、东莞形成有层次的错位发展的科技创新链条,在“一廊十核多节点”的空间格局中发挥枢纽作用。另一方面,与香港合力打造深港创新走廊,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建设,北连深圳南山科技园,南连古洞北科研发展区和香港科技园。这样最终形成“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圈)”,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最核心的发展引擎。

4、加快陆路通关建设

18项新举措率先突破大湾区区域壁垒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战略规划一经提出,面临粤港澳各界对促进大湾区人财物等要素流动的企盼,去年底,广东省公安厅就率先研究推出第一批18项服务举措。

记者从广东省公安厅了解到,2017年8月起,省公安厅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决策部署要求,研究制订了《广东省公安机关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18项举措》。

12月12日,这18项举措正式公布,涉及出入境签证、车辆入出境、边防通关检验、高层次人才落户、消防服务、三地警务协作等六个方面。

18项新举措中,如在大湾区9市高校就读的外省市户籍大学生、就业就学人员的外省市户籍父母子女可就地办理出入境证件;非营运粤港直通车免加签直接通行港珠澳大桥;实施港澳入出内地车辆6年免检;推行口岸出入境人员和粤港澳边民自助通关;实行大湾区9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落户手续5天内办结;实行大湾区9市重点建设项目消防“容缺”先行受理审批;深化大湾区警务协作,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打击跨境犯罪合力……在出入境、边检、交通等方面,一一打通了大湾区各地市之间的区域壁垒。

“多项举措突破了现行管理模式,在全国相关领域都具有突破、探路的重要意义,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化粤港澳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广东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郑东说,为最大限度扩大受益面,新举措将广东自贸区六项出入境政策推广至大湾区9市以及揭阳中德金属生态城;为最大限度减轻群众负担,全面取消深圳沙头角、珠海茂生围边境特别管理区通行证办证和边检行政项目收费;为最大限度提供往来便利,根据民众需求,大幅增加通行港珠澳大桥的直通车辆指标等措施。

编辑:yulin
数字报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言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发展

金羊网  作者:  2018-01-25

金羊网记者 沈婷婷 张璐瑶

从深圳市中心上广深高速,经过东莞,在广州市中心下高速,一条高速公路把几座城市连在一起,不远处蜿蜒的珠江更让沿线城市显得一衣带水唇齿相依,粤港澳大湾区让一群城市变成了一个城市群。去年3月,粤港澳大湾区首次写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近日陆续召开的珠三角各市的两会上,如何在粤港澳大湾区发挥各自作用,各地代表委员都予以高度关注。在今年的省两会,粤港澳大湾区也成为关注焦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策群力,建言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发展。

1、构建产业生态圈

将深圳打造为湾区金融科技高地

当前,以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与大数据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正加速与传统金融产业结合,带动全球金融服务不断创新。深圳是全国重要的金融中心,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十分发达。截至2016年11月底,深圳金融业总资产达12.6万亿元,位列全国第三。深圳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8000家,培育出华为、中兴、腾讯、平安、招商等一批领军科技、金融企业。2017年,深圳市金融创新奖率先增设“金融科技”专项,鼓励金融科技成果转化及应用。传统金融机构也开始重视金融科技的应用与发展,如招商银行便在全国率先将区块链应用于跨境支付。

深圳市政协委员、致公党深圳市委会委员、龙华区政协副主席仙新民说:“要实施湾区合作战略,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共同培养制度,举办湾区金融科技高峰论坛,加大金融监管部门的协调机制,把深圳打造成为湾区金融科技发展新高地,加快构建金融科技健康生态圈,持续激发市场主体、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的活力,未来金融科技不仅能够提升深圳发展,甚至可以改变深圳现代化进程”。

2、制造业与科创深度结合

建立产业生态集群对接全球资源

在深圳矽递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昊看来,随着深圳在全球的影响力加大,与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的配套迫在眉睫。他认为:“传统制造业外迁导致深圳出现制造业断层现象,提高了创新创业门槛,而大湾区虽然制造业资源充沛,但却过于分散。”

在他看来,要更好地推动深圳市发展产业配套显性平台,对接全球科技创新,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在产业聚集区域设立与行业一流水平兼容的试产平台,一方面对接科技创新的打样到试产需求,另一方面链接本地产业群输入新客户和新产品,解决大型工厂不灵活、小型工厂不专业的普遍问题;二是梳理深圳以及大湾区产业聚集情况,建立产业集群地图;三是由政府制定匹配的专项资金,扶持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让深圳成为科技创新与大湾区产业对接的枢纽,从产业配套上强化营商环境。

3、突破行政和体制束缚

广深+深港共铸大湾区最核心发展引擎

粤港澳大湾区涉及粤、港、澳,三地的法律体系、行政制度、监管政策和文化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即使是广东9市之间也存在体制的障碍。粤港澳大湾区要成为世界一流湾区,必须突破行政壁垒和体制束缚。

深圳市总商会副会长江展威建议,应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理事会”,全面协调湾区的长远发展与合作,提高区域合作效率。

在国家加快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的背景下,去年9月,《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又横空出世,强调要把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打造成“中国硅谷”,成为全国创新发展重要一极。

江展威认为,一方面,深圳要突出和引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联结广州、东莞形成有层次的错位发展的科技创新链条,在“一廊十核多节点”的空间格局中发挥枢纽作用。另一方面,与香港合力打造深港创新走廊,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建设,北连深圳南山科技园,南连古洞北科研发展区和香港科技园。这样最终形成“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圈)”,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最核心的发展引擎。

4、加快陆路通关建设

18项新举措率先突破大湾区区域壁垒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战略规划一经提出,面临粤港澳各界对促进大湾区人财物等要素流动的企盼,去年底,广东省公安厅就率先研究推出第一批18项服务举措。

记者从广东省公安厅了解到,2017年8月起,省公安厅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决策部署要求,研究制订了《广东省公安机关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18项举措》。

12月12日,这18项举措正式公布,涉及出入境签证、车辆入出境、边防通关检验、高层次人才落户、消防服务、三地警务协作等六个方面。

18项新举措中,如在大湾区9市高校就读的外省市户籍大学生、就业就学人员的外省市户籍父母子女可就地办理出入境证件;非营运粤港直通车免加签直接通行港珠澳大桥;实施港澳入出内地车辆6年免检;推行口岸出入境人员和粤港澳边民自助通关;实行大湾区9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落户手续5天内办结;实行大湾区9市重点建设项目消防“容缺”先行受理审批;深化大湾区警务协作,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打击跨境犯罪合力……在出入境、边检、交通等方面,一一打通了大湾区各地市之间的区域壁垒。

“多项举措突破了现行管理模式,在全国相关领域都具有突破、探路的重要意义,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化粤港澳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广东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郑东说,为最大限度扩大受益面,新举措将广东自贸区六项出入境政策推广至大湾区9市以及揭阳中德金属生态城;为最大限度减轻群众负担,全面取消深圳沙头角、珠海茂生围边境特别管理区通行证办证和边检行政项目收费;为最大限度提供往来便利,根据民众需求,大幅增加通行港珠澳大桥的直通车辆指标等措施。

编辑:yulin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