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助力考古 西汉西域都护府遗址被锁定

来源:金羊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18-02-05 07:59

“西域都护府”还原示意图 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供图

科研人员正在分析遥感图像 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供图

百年寻觅无果,遥感、物探等高科技助力考古

文/记者 李钢 通讯员 顾燕杰

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从机构上确立了中央对西域的统治和管理。

千年已逝,满目黄沙,当年的“西域都护府”(本文均指西汉设立的“西域都护府”)究竟身处何处,一直是考古学界的一大谜题。如今,这个谜题的答案即将揭晓——2015年起,来自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下称“遥感所”)的科学家们带着高新技术装备加入了这场跨越百年的寻找之中,在遥感、物探等先进技术帮助下,寻找“西域都护府”古城遗址的所在地。

两千年后,“西域都护府”终于将要在尖端技术的帮助下,重现世人的面前。

考古大谜题 西域都护府究竟在哪?

1928年,著名考古学家黄文弼踏入塔里木盆地,开启了这场旷世寻找。

但是经过两千多年风化和人为破坏,新疆大多数古城本身已经没有什么地面建筑,只剩下一些零星的残垣断壁,光靠肉眼很难判断出哪一座是当年大名鼎鼎的“西域都护府”所在地。

从历史记录的记载寻找蛛丝马迹,成为了几十年间考古学家们寻找“西域都护府”的主要方法。因此,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陈凌认为:“基本上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新疆考古所承担了西域都护府考古的研究课题,十余年间做了大量调查和探索工作,也均未能确定“西域都护府”的位置。

“西域都护府”,究竟在哪?

据《汉书》,西域都护府设在乌垒:“乌垒,户百一十,口千二百,胜兵三百人。城都尉、译长各一人。与都护同治。其南三百三十里至渠犁。”

乌垒国,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地处西域中心位置、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曾名轮台国,位于现在新疆轮台县境内。

但是,仅仅依靠历史记录,无法最终寻找到“西域都护府”,轮台县境内,大小古城遗址十几座,哪一个才是?

“近百年来为什么一直找不到?有几个原因,一是两千多年前的记录未必很精确,空间位置不好确定,另外一个原因就在于,建筑物被风化后,面目全非,肉眼很难辨别。”遥感所研究员聂跃平告诉羊城晚报记者。

高科技助力  初步确定遗址所在地

2015年,遥感所的科学家们加入了寻找“西域都护府”的行动中。

“当时,国家文物局组织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文物保护传承和创新技术应用研究与示范’正式启动,中科院遥感地球所、中国国家博物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组建了研究团队,开展古遗址的遥感物探研究工作。两年多来,五次前往新疆轮台古城现场,进行遥感物探试验以及考古勘证。”聂跃平说。

凭借最尖端技术的助力,两年多的时间,考古学家们距离真相越来越近。

聂跃平对当时的艰苦环境印象深刻。他说,当地都是盐碱地,环境非常艰苦且交通极不方便,荒漠中的蚊子为了吸血简直可以用疯狂来形容,厚厚的牛仔裤都能被“洞穿”,而且在荒漠中四月份的紫外线已经晒伤了好几个队员。

由于遥感物探需要很多体量大的装备,每次将装备运到现场都成为一项“浩大”的工程。

科学家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从轮台县境内的古城遗址中,在已有考古工作的基础上,采用遥感技术进行研究,获取证据以确认最终答案。

聂跃平说,在技术上,采用了遥感和物探两种技术,首先使用卫星、无人机和激光扫描,从空中获取当地详实的地貌环境,形成正射影像,并且对地形地貌进行3D建模;根据遥感发现的异常区,在地面上,使用物探技术中的电法、磁法、探地雷达等进行探测。

“人类的肉眼只能看到可见光波段的颜色,而可见光的波段很窄,会遗漏很多重要信息,但是通过遥感技术却可以发现它们的存在。”

1  2  


编辑:alan
数字报

高科技助力考古 西汉西域都护府遗址被锁定

金羊网  作者:  2018-02-05

“西域都护府”还原示意图 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供图

科研人员正在分析遥感图像 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供图

百年寻觅无果,遥感、物探等高科技助力考古

文/记者 李钢 通讯员 顾燕杰

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从机构上确立了中央对西域的统治和管理。

千年已逝,满目黄沙,当年的“西域都护府”(本文均指西汉设立的“西域都护府”)究竟身处何处,一直是考古学界的一大谜题。如今,这个谜题的答案即将揭晓——2015年起,来自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下称“遥感所”)的科学家们带着高新技术装备加入了这场跨越百年的寻找之中,在遥感、物探等先进技术帮助下,寻找“西域都护府”古城遗址的所在地。

两千年后,“西域都护府”终于将要在尖端技术的帮助下,重现世人的面前。

考古大谜题 西域都护府究竟在哪?

1928年,著名考古学家黄文弼踏入塔里木盆地,开启了这场旷世寻找。

但是经过两千多年风化和人为破坏,新疆大多数古城本身已经没有什么地面建筑,只剩下一些零星的残垣断壁,光靠肉眼很难判断出哪一座是当年大名鼎鼎的“西域都护府”所在地。

从历史记录的记载寻找蛛丝马迹,成为了几十年间考古学家们寻找“西域都护府”的主要方法。因此,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陈凌认为:“基本上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新疆考古所承担了西域都护府考古的研究课题,十余年间做了大量调查和探索工作,也均未能确定“西域都护府”的位置。

“西域都护府”,究竟在哪?

据《汉书》,西域都护府设在乌垒:“乌垒,户百一十,口千二百,胜兵三百人。城都尉、译长各一人。与都护同治。其南三百三十里至渠犁。”

乌垒国,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地处西域中心位置、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曾名轮台国,位于现在新疆轮台县境内。

但是,仅仅依靠历史记录,无法最终寻找到“西域都护府”,轮台县境内,大小古城遗址十几座,哪一个才是?

“近百年来为什么一直找不到?有几个原因,一是两千多年前的记录未必很精确,空间位置不好确定,另外一个原因就在于,建筑物被风化后,面目全非,肉眼很难辨别。”遥感所研究员聂跃平告诉羊城晚报记者。

高科技助力  初步确定遗址所在地

2015年,遥感所的科学家们加入了寻找“西域都护府”的行动中。

“当时,国家文物局组织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文物保护传承和创新技术应用研究与示范’正式启动,中科院遥感地球所、中国国家博物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组建了研究团队,开展古遗址的遥感物探研究工作。两年多来,五次前往新疆轮台古城现场,进行遥感物探试验以及考古勘证。”聂跃平说。

凭借最尖端技术的助力,两年多的时间,考古学家们距离真相越来越近。

聂跃平对当时的艰苦环境印象深刻。他说,当地都是盐碱地,环境非常艰苦且交通极不方便,荒漠中的蚊子为了吸血简直可以用疯狂来形容,厚厚的牛仔裤都能被“洞穿”,而且在荒漠中四月份的紫外线已经晒伤了好几个队员。

由于遥感物探需要很多体量大的装备,每次将装备运到现场都成为一项“浩大”的工程。

科学家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从轮台县境内的古城遗址中,在已有考古工作的基础上,采用遥感技术进行研究,获取证据以确认最终答案。

聂跃平说,在技术上,采用了遥感和物探两种技术,首先使用卫星、无人机和激光扫描,从空中获取当地详实的地貌环境,形成正射影像,并且对地形地貌进行3D建模;根据遥感发现的异常区,在地面上,使用物探技术中的电法、磁法、探地雷达等进行探测。

“人类的肉眼只能看到可见光波段的颜色,而可见光的波段很窄,会遗漏很多重要信息,但是通过遥感技术却可以发现它们的存在。”

1  2  


编辑:alan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