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年糕才叫香

来源:金羊网 作者:易芝娜 发表时间:2018-02-05 11:35

易芝娜/编撰 视觉中国/供图

中国人过年,一定会吃年糕或年粑。年糕年糕,有“年年高”的美好寓意;圆圆的造型也有象征团圆的说法。有些地方年糕是用来招待“春客”(开春的第一批客人)的,一碗面条里,除了一个荷包蛋,还会放两块圆圆的年糕,一筷子下去,发现年糕时就像挖到了元宝。

如今这道美食已成为不少餐厅的日常菜式,因为批量化销售,许多地方的年糕也基本靠机器生产了。但爱吃年糕的人,还是会一边品着甜糯的口感,一边想起过年的味道,尤其是那种手工制作的年糕。

从磨粉、搅拌,到蒸煮、成形,手工做年糕本身就是一种“年味”十足的活动。妇女们洗米、磨粉,男人们抡大木锤来捶打加工,老人跟孩子们一起用手捏制成圆圆的饼状……第一锅蒸熟的年糕你一口我一口地分享,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品出那种劳动后的香甜。过年期间,一家人团圆围坐在一起时,饿了就去摸几块年糕,或煮或烤,那种幸福的口感会伴随着整个春节,一直延续到正月过后。

广西柳州的高基瑶族同胞们每年过年也会一起打糍粑。他们的糍粑多以糯米、高粱、小米为原料,口感更有嚼劲。做糍粑通常是大家一起完成的事,除了一起洗米、磨粉,还要一起用木槌“敲打”,据说越打越好吃。

江苏南通的村民忙着蒸红枣年糕,迎接新年的到来。蒸年糕、蒸馒头迎新年是当地的传统习俗。他们的年糕是洗好糯米晾干之后打成粉,再配以红枣、核桃仁、白糖等搅拌均匀,之后一层层上笼蒸,出笼后用棉线几番切割之后再包装,贴上了红彤彤的“福”字。

文化需要传承,小学生们正在跟当地一位70岁的打糍粑传承人刘锦银老人学习体验手工打糍粑。

打糍粑,如今不仅是各地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群众过年必备的传统节日活动,也已成为到当地旅游的人们所追捧的“节目”。(新华社供图)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手工制作的年糕,通常是用特制的模具造型,模具会带有吉祥图案和祝福语,这种年糕又叫“印花糍粑”,是当地人过年必备的年货。(新华社 宋文 摄)

“雅畈年糕”在浙江金华当地小有名气,每年春节前的两个月里,十里八乡的村民都会赶来这里,请老街上年糕作坊里的老师傅用土法制作传统工艺的年糕。大家送来自家准备的米,在满屋飘着浓浓米香的热气里等待着。

  四川彝族同胞爱以糍粑招待远方来的客人,共品糍粑的糯香绵长。

湖北人喜欢在一家人围坐火炉边欢聚时,用炭火烘烤年糕,待年糕变软后,可以直接食用,也可夹上些红糖、酥糖之类的,入口更香甜。

贵州当地的少数民族同胞有“赉年饭”的习俗,即在新年或春节时挨家挨户“讨年饭”,主客同贺新年到来,也有“吃百家饭”、祈求身体安康之意。图中两位大娘在展示自己“赉”来的年糕。

过罢冬至,浙江温岭各地居民就陆续开始做年糕、备年货。不少人家都会做上几百斤的年糕过年,吃上大半年。而做年糕绝对是大伙集体出动的事,蒸蒸抬抬、热气腾腾的,才有过年的气氛。

编辑:邱邱
数字报

手工年糕才叫香

金羊网  作者:易芝娜  2018-02-05

易芝娜/编撰 视觉中国/供图

中国人过年,一定会吃年糕或年粑。年糕年糕,有“年年高”的美好寓意;圆圆的造型也有象征团圆的说法。有些地方年糕是用来招待“春客”(开春的第一批客人)的,一碗面条里,除了一个荷包蛋,还会放两块圆圆的年糕,一筷子下去,发现年糕时就像挖到了元宝。

如今这道美食已成为不少餐厅的日常菜式,因为批量化销售,许多地方的年糕也基本靠机器生产了。但爱吃年糕的人,还是会一边品着甜糯的口感,一边想起过年的味道,尤其是那种手工制作的年糕。

从磨粉、搅拌,到蒸煮、成形,手工做年糕本身就是一种“年味”十足的活动。妇女们洗米、磨粉,男人们抡大木锤来捶打加工,老人跟孩子们一起用手捏制成圆圆的饼状……第一锅蒸熟的年糕你一口我一口地分享,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品出那种劳动后的香甜。过年期间,一家人团圆围坐在一起时,饿了就去摸几块年糕,或煮或烤,那种幸福的口感会伴随着整个春节,一直延续到正月过后。

广西柳州的高基瑶族同胞们每年过年也会一起打糍粑。他们的糍粑多以糯米、高粱、小米为原料,口感更有嚼劲。做糍粑通常是大家一起完成的事,除了一起洗米、磨粉,还要一起用木槌“敲打”,据说越打越好吃。

江苏南通的村民忙着蒸红枣年糕,迎接新年的到来。蒸年糕、蒸馒头迎新年是当地的传统习俗。他们的年糕是洗好糯米晾干之后打成粉,再配以红枣、核桃仁、白糖等搅拌均匀,之后一层层上笼蒸,出笼后用棉线几番切割之后再包装,贴上了红彤彤的“福”字。

文化需要传承,小学生们正在跟当地一位70岁的打糍粑传承人刘锦银老人学习体验手工打糍粑。

打糍粑,如今不仅是各地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群众过年必备的传统节日活动,也已成为到当地旅游的人们所追捧的“节目”。(新华社供图)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手工制作的年糕,通常是用特制的模具造型,模具会带有吉祥图案和祝福语,这种年糕又叫“印花糍粑”,是当地人过年必备的年货。(新华社 宋文 摄)

“雅畈年糕”在浙江金华当地小有名气,每年春节前的两个月里,十里八乡的村民都会赶来这里,请老街上年糕作坊里的老师傅用土法制作传统工艺的年糕。大家送来自家准备的米,在满屋飘着浓浓米香的热气里等待着。

  四川彝族同胞爱以糍粑招待远方来的客人,共品糍粑的糯香绵长。

湖北人喜欢在一家人围坐火炉边欢聚时,用炭火烘烤年糕,待年糕变软后,可以直接食用,也可夹上些红糖、酥糖之类的,入口更香甜。

贵州当地的少数民族同胞有“赉年饭”的习俗,即在新年或春节时挨家挨户“讨年饭”,主客同贺新年到来,也有“吃百家饭”、祈求身体安康之意。图中两位大娘在展示自己“赉”来的年糕。

过罢冬至,浙江温岭各地居民就陆续开始做年糕、备年货。不少人家都会做上几百斤的年糕过年,吃上大半年。而做年糕绝对是大伙集体出动的事,蒸蒸抬抬、热气腾腾的,才有过年的气氛。

编辑:邱邱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