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烧“二奶”给先人不恰当 传承慎终追远的优良传统

来源:金羊网 作者:黄宙辉 发表时间:2018-04-20 16:11

金羊网讯 记者黄宙辉、通讯员黄舒媞报道:4月17-19日,“我们的节日·清明——中国广东清明文化节暨同根同源粤港澳清明文化研讨会”在广州市番禺区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民间文艺家 协会、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广州市民协主办,来自内地、香港、澳门的专家学者们,围绕清明文化与孝亲传统、清明祭祖与文化认同对于推动粤港澳三地文化同源的重要意义等主题展开热烈研讨。据悉,这是粤港澳三地首次举办清明文化研讨会。

焚烧“二奶”给先人不恰当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明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在研讨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萧放指出,清明是古老的民族节日,它将节气日与民俗节 日融为一体,是天时与人时的合一,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清明节俗丰富,但归纳起来是两大节令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亲近自然、珍重生命。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传承千年,至今不辍。“祭祖不是迷信,如果把祭祖等同于迷信,就是自断传统文化的根。”萧放同时指出,有些人在拜祭先人时,给先人焚烧“手机”、“房屋”,甚至“二奶”,这是把个人的物欲强加给先人,是不恰当的。

在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林继富看来,“走坟山的扫墓活动,是人们与逝去的亲人之间的对话。大家在墓地前团聚、交流,构成家族共同体,能唤醒一种记忆,一种温暖。”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土有认为,清明祭祖能强化我们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传承慎终追远的优良传统

粤港澳地区同根同源,在清明时节,海外游子返乡祭祖习俗代代相传。来自粤港澳三地的学者分享了当地清明节习俗文化以及变化。澳门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秘书长霍志钊介绍,每到清明节假期,大家都回乡祭祖。不过,由于新一代受外来文化影响,清明拜山习俗会比较随意,而且过去的习俗比较繁文缛节,是难以套在现今年代年轻人的生活中。尽管如此,应该通过父辈们努力言传身教,将相关事物灌输给下一代,更好地将慎终追远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萧放认为,我们需要传承清明所蕴蓄的伦理观念与自然意识,同时也要看到当今时代变化的环境,对清明节俗作适应性的调整与更新。比如:感念先人,进行生命伦理教育;贯彻环保理念,传承与更新祭祀方式;亲近自然,激扬生命。

编辑:邱邱
数字报

焚烧“二奶”给先人不恰当 传承慎终追远的优良传统

金羊网  作者:黄宙辉  2018-04-20

金羊网讯 记者黄宙辉、通讯员黄舒媞报道:4月17-19日,“我们的节日·清明——中国广东清明文化节暨同根同源粤港澳清明文化研讨会”在广州市番禺区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民间文艺家 协会、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广州市民协主办,来自内地、香港、澳门的专家学者们,围绕清明文化与孝亲传统、清明祭祖与文化认同对于推动粤港澳三地文化同源的重要意义等主题展开热烈研讨。据悉,这是粤港澳三地首次举办清明文化研讨会。

焚烧“二奶”给先人不恰当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明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在研讨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萧放指出,清明是古老的民族节日,它将节气日与民俗节 日融为一体,是天时与人时的合一,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清明节俗丰富,但归纳起来是两大节令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亲近自然、珍重生命。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传承千年,至今不辍。“祭祖不是迷信,如果把祭祖等同于迷信,就是自断传统文化的根。”萧放同时指出,有些人在拜祭先人时,给先人焚烧“手机”、“房屋”,甚至“二奶”,这是把个人的物欲强加给先人,是不恰当的。

在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林继富看来,“走坟山的扫墓活动,是人们与逝去的亲人之间的对话。大家在墓地前团聚、交流,构成家族共同体,能唤醒一种记忆,一种温暖。”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土有认为,清明祭祖能强化我们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传承慎终追远的优良传统

粤港澳地区同根同源,在清明时节,海外游子返乡祭祖习俗代代相传。来自粤港澳三地的学者分享了当地清明节习俗文化以及变化。澳门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秘书长霍志钊介绍,每到清明节假期,大家都回乡祭祖。不过,由于新一代受外来文化影响,清明拜山习俗会比较随意,而且过去的习俗比较繁文缛节,是难以套在现今年代年轻人的生活中。尽管如此,应该通过父辈们努力言传身教,将相关事物灌输给下一代,更好地将慎终追远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萧放认为,我们需要传承清明所蕴蓄的伦理观念与自然意识,同时也要看到当今时代变化的环境,对清明节俗作适应性的调整与更新。比如:感念先人,进行生命伦理教育;贯彻环保理念,传承与更新祭祀方式;亲近自然,激扬生命。

编辑:邱邱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