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批共168处建筑获“护身符” 番禺区入选最多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 发表时间:2018-05-21 11:44

■制图:廖木兴

广州市公布施行第二、三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规划

近日,《广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规划》《广州市第三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规划》经广州市政府批复,正式公布施行。这两份文件共涉及第二批80处和第三批88处历史建筑,意味着这168处历史建筑有了量身定制的“护身符”。值得关注的是,第二、三批历史建筑中有不少工业遗产,规划强调主体结构不得拆除,在不损害核心价值要素的前提下,鼓励通过适度改造,进行多种途径活化再利用,融入片区更新。

如果梳理一下这两份规划,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数据。比如,新快报记者梳理发现,两份规划共168处历史建筑分布在广州市10个区,其中番禺区入选的历史建筑最多。上文提及的工业遗产共有15处,其中9处在海珠区,广州造纸厂旧址就有6处历史建筑入选。番禺区沙湾镇有13处历史建筑入选,是入选数量最多的街镇。荔湾区的桨栏路有6处入选,是入选历史建筑最密集的道路。

■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广州首批入选历史建筑2014年公布

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规划包括规划文本和保护图则。规划文本是面向全市历史建筑的通则式保护要求,确定各历史建筑对应的基本保护管理属性。文本包括:总则、分类保护、保护范围、核心价值要素和空间环境保护、历史建筑的利用、规划实施与保障措施、附则一共7个章节。

据介绍,保护图则由2张图组成,即1张法定保护图则和1张核心价值要素信息图:保护图则包括名称、地址、编号等基本属性,以及建筑所处保护区位、年代、风格、历史资料和价值认定,划定保护范围,明确保护类型(一类或二类保护)和禁止性功能,就历史建筑的分类保护利用、空间环境和景观等提出保护要求;核心价值要素信息图认定了该建筑的核心价值要素及保护要求,凡涉及此类修缮不属于轻微修缮,要按程序报批。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早在2013年底,广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经市名城委审议通过,并在2014年获市政府批准,该批历史建筑名单向社会公布,共列入398处历史建筑。规划的分类保护原则分为一类和二类,一类保护的历史建筑价值全面,二类保护要求相较减弱。记者对比发现,第一批历史建筑中绝大多数属于二类保护,一类保护相较“稀有”。一类保护要求主要立面、主体结构、平面布局和特色装饰、历史环境要素基本不得改变。二类保护仅要求保护图则确定的历史风貌特色的部位、材料、构造、装饰等核心价值要素不得改变,除此之外的其他部位,可根据保护和利用的要求适当改变,但不得损害核心价值要素。

番禺共有两批近40处历史建筑入选

在《广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规划》中,除增城区以外,其他10个区均有历史建筑入选,入选最多的是番禺区,该区有23处历史建筑入选,全部是二类建筑。老城区越秀区则有12处历史建筑入选,同样均为二类建筑。其余城区都只有个位数入选。在入选第二批的全部80处历史建筑中,有3处一类历史建筑,分别为白云区华侨糖厂旧址(拱形仓库)、海珠区的广东省荣军医院旧址(观鱼亭和碧漪亭)和天河区华南农业大学亚太地区桑蚕培训中心。

在《广州市第三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规划》中,除增城区和南沙区之外的9个区均有历史建筑入选,越秀区和海珠区各有18处历史建筑入选,并列各区之最,荔湾区和番禺区也分别有16处和14处历史建筑入选。在第三批入选的历史建筑中,有从化区的长流村镇庆庙、海珠区的广州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南楼、花都区的朗头村近光里巷口书室和越秀区的流花西苑4处被评为一类历史建筑。综合统计番禺区两批入选的历史建筑接近40处,越秀区、海珠区和荔湾区也有超过20处。

老字号发展将结合历史建筑保护利用

同样在近日公布的《广州市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将老字号的发展与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结合起来。《行动方案》提及,要通过建立博物馆等方式实现老字号的活态保护与传承,将符合条件的老字号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或历史建筑进行原址保护,以保护老字号原址风貌。

此外,《行动方案》亦提及,在制订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具体实施方案时,要将保护老字号纳入其中。将原址保护老字号纳入城市更新年度计划,在旧城改造中确需拆迁的老字号,除市政公共建设难以回迁外,应按照“拆一还一”“原地段安置”原则保障老字号原址回迁,并按原有建筑面积尽可能恢复原有建筑面貌。在编制城市规划时,对老字号所在建筑提出保护措施,并鼓励老字号在历史文化街区集中发展。

1  2  


编辑:alan
数字报

两批共168处建筑获“护身符” 番禺区入选最多

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  2018-05-21

■制图:廖木兴

广州市公布施行第二、三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规划

近日,《广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规划》《广州市第三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规划》经广州市政府批复,正式公布施行。这两份文件共涉及第二批80处和第三批88处历史建筑,意味着这168处历史建筑有了量身定制的“护身符”。值得关注的是,第二、三批历史建筑中有不少工业遗产,规划强调主体结构不得拆除,在不损害核心价值要素的前提下,鼓励通过适度改造,进行多种途径活化再利用,融入片区更新。

如果梳理一下这两份规划,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数据。比如,新快报记者梳理发现,两份规划共168处历史建筑分布在广州市10个区,其中番禺区入选的历史建筑最多。上文提及的工业遗产共有15处,其中9处在海珠区,广州造纸厂旧址就有6处历史建筑入选。番禺区沙湾镇有13处历史建筑入选,是入选数量最多的街镇。荔湾区的桨栏路有6处入选,是入选历史建筑最密集的道路。

■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广州首批入选历史建筑2014年公布

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规划包括规划文本和保护图则。规划文本是面向全市历史建筑的通则式保护要求,确定各历史建筑对应的基本保护管理属性。文本包括:总则、分类保护、保护范围、核心价值要素和空间环境保护、历史建筑的利用、规划实施与保障措施、附则一共7个章节。

据介绍,保护图则由2张图组成,即1张法定保护图则和1张核心价值要素信息图:保护图则包括名称、地址、编号等基本属性,以及建筑所处保护区位、年代、风格、历史资料和价值认定,划定保护范围,明确保护类型(一类或二类保护)和禁止性功能,就历史建筑的分类保护利用、空间环境和景观等提出保护要求;核心价值要素信息图认定了该建筑的核心价值要素及保护要求,凡涉及此类修缮不属于轻微修缮,要按程序报批。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早在2013年底,广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经市名城委审议通过,并在2014年获市政府批准,该批历史建筑名单向社会公布,共列入398处历史建筑。规划的分类保护原则分为一类和二类,一类保护的历史建筑价值全面,二类保护要求相较减弱。记者对比发现,第一批历史建筑中绝大多数属于二类保护,一类保护相较“稀有”。一类保护要求主要立面、主体结构、平面布局和特色装饰、历史环境要素基本不得改变。二类保护仅要求保护图则确定的历史风貌特色的部位、材料、构造、装饰等核心价值要素不得改变,除此之外的其他部位,可根据保护和利用的要求适当改变,但不得损害核心价值要素。

番禺共有两批近40处历史建筑入选

在《广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规划》中,除增城区以外,其他10个区均有历史建筑入选,入选最多的是番禺区,该区有23处历史建筑入选,全部是二类建筑。老城区越秀区则有12处历史建筑入选,同样均为二类建筑。其余城区都只有个位数入选。在入选第二批的全部80处历史建筑中,有3处一类历史建筑,分别为白云区华侨糖厂旧址(拱形仓库)、海珠区的广东省荣军医院旧址(观鱼亭和碧漪亭)和天河区华南农业大学亚太地区桑蚕培训中心。

在《广州市第三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规划》中,除增城区和南沙区之外的9个区均有历史建筑入选,越秀区和海珠区各有18处历史建筑入选,并列各区之最,荔湾区和番禺区也分别有16处和14处历史建筑入选。在第三批入选的历史建筑中,有从化区的长流村镇庆庙、海珠区的广州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南楼、花都区的朗头村近光里巷口书室和越秀区的流花西苑4处被评为一类历史建筑。综合统计番禺区两批入选的历史建筑接近40处,越秀区、海珠区和荔湾区也有超过20处。

老字号发展将结合历史建筑保护利用

同样在近日公布的《广州市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将老字号的发展与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结合起来。《行动方案》提及,要通过建立博物馆等方式实现老字号的活态保护与传承,将符合条件的老字号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或历史建筑进行原址保护,以保护老字号原址风貌。

此外,《行动方案》亦提及,在制订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具体实施方案时,要将保护老字号纳入其中。将原址保护老字号纳入城市更新年度计划,在旧城改造中确需拆迁的老字号,除市政公共建设难以回迁外,应按照“拆一还一”“原地段安置”原则保障老字号原址回迁,并按原有建筑面积尽可能恢复原有建筑面貌。在编制城市规划时,对老字号所在建筑提出保护措施,并鼓励老字号在历史文化街区集中发展。

1  2  


编辑:alan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