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老旧小区微改造“越广州越有味,越文化越舒适”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朱清海 发表时间:2018-11-12 09:40

■海珠区官洲街党员在党群服务中心活动。

■关注广州老旧小区微改造

给老屋贴青砖换铁门、对老街进行艺术设计、围墙上绘岭南风情画……

日前,广州市城市更新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9月,广州市共推进696个微改造项目。到2020年,将推进779个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老旧小区将分成基础民生保障类、历史文化传承类、区域竞争力提升类三类推进微改造。

其中,涉及历史街区、历史风貌区、历史建筑的老旧小区如何改造?新快报记者近日走访了越秀区、荔湾区等广州老城区,发现一些老旧小区给老屋贴青砖换铁门、对老街进行艺术设计、围墙上绘岭南风情画、打造党建服务一条街景观等等,微改造实现了传承地方历史文化和改善人居环境二合一的目的,为城市留下了有迹可循的记忆和看得见的乡愁。

●荔湾区泮塘五约

街巷焕然一新 老房子带上现代气息

走进荔湾区泮塘五约,新快报记者看到,正在进行的微改造工程使街巷焕然一新,与未改造的小巷子和老房子形成鲜明对比。青砖墙与大面积的玻璃相结合,使老房子带上了现代气息。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泮塘是荔湾旧城内占地最广、历史元素最丰富的历史文化街区。在维持现状格局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泮塘五约的微改造对建筑物进行局部拆建、功能置换、保留修缮。微改造整治了周边环境、保护现有历史文化资源、并新建生活配套设施改进民生条件。

在这里居住了70年的李伯告诉新快报记者,他的房子有100多年历史,从祖母一代就在这里居住。这次微改造为李伯的房屋墙面贴上了青砖,更换了铁门,使李伯家门口的道路平整了,特别是原来五约的房屋很密集,微改造拆除了一些房屋进行抽疏,李伯家对面一间房子也拆除了,使阳光照进了李伯屋内。“改造后,(环境)比以前好很多。我们希望将来能有更多设施,比如看病的地方,因为目前这里住的多是老年人,看病最近也要去到逢源路。”李伯说。

据荔湾区更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泮塘五约微改造将加强民生建设,对已征收的房屋进行改造,改变其居住属性,变更其使用功能,作为集市、老幼活动中心、便利百货、医疗站等社区配套服务设施,开放给居民使用。

而作为广州历史风貌保存最为完好的传统村落,泮塘五约的整体格局和肌理尚存,在改造设计上,荔湾区力求能涵养泮塘地区的自然禀赋和历史文脉,留住乡愁。具体举措包括原状保留村落原有形态,保留相关历史环境要素,包括水系、埠头、花坞、麻石街巷、古树名木等,还恢复了历史水系,引水入村,再现“枕水而居”的水乡特色。

在传承传统民俗文化上,改造过程也注重使泮塘地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的遗存得以继承和发扬,包括北帝诞、祭祖、舞狮、庙会与庙祠、龙舟竞技、泮塘五秀等。

●越秀区北京街盐运西小区

街坊带着学生调研勘查 为改造献策

越秀区北京街盐运西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已被纳入广州市2018年第二批城市更新年度计划,项目范围东起教育路、西至起义路,北临西湖路、南接惠福东,占地约3.3公顷,项目预算2980万元。盐运西社区内有31栋各类型的历史建筑或预保护建筑,是2018年国家住建部历史建筑活化利用试点项目社区。

老旧社区改造难度大,历史建筑要活化利用,面对如此大的挑战,北京街有了新招数。在老旧小区微改造工作坊的基础上,广州市更新局、越秀区北京街道办事处引入艺术设计。据工作坊的负责人介绍,早期的招募工作大受欢迎,在最初报名的60多名学生中,最终选出了40名学生加入到这次的工作坊当中。盐运西社区的居民代表吴志培、揭欢、黄伟康等人更带着学生们到社区调研勘查,口述社区历史,对改造提出他们的意见。

“我觉得盐运西是一个有故事、有历史、有底蕴的社区,居民热情对社区的关心程度高,给予我们很大的信心,共同将社区的文化底蕴发掘出来,公众的参与和规划是微改造的重要环节。”广州市城市更新规划研究院院长骆建云如是说。

●番禺区市桥街石街社区

维修广场建设舞台 供给私伙局使用

番禺区市桥街石街社区中的房屋多是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很多墙体腐蚀、墙面剥落。于去年11月开始进行微改造,今年3月第一期通过验收,目前在进行第二期工程。

走到石街社区广场路,新快报记者看到,两旁的房屋外墙修葺一新,围墙上新绘的岭南风情画、新安装的宫廷式路灯和米蓝色的墙面,映衬着宽畅干净整洁的麻石路面。而一年前,这里还是地面坑坑洼洼、墙面残缺破损、空调机乱摆放的老旧小区。

沿着广场路走进新广场公园,这里是每一个“老市桥”都不陌生的文化活动中心,是街坊休息的好去处。石街社区党支部书记郭涧云告诉新快报记者,新广场的地面是前年维修的,原本老化严重,在维修时还注重文化传承,新设了舞台,供私伙局使用。私伙局无论刮风下雨在新广场唱了十多年,新舞台给他们提供了更好的环境。由于之前已经维修,这次微改造没有涉及新广场,但对广场附近的广场路进行了微改造,总体环境也更加提升,文化氛围更浓厚。

郭涧云告诉新快报记者,在石街有不少历史建筑,包括镬耳屋、海傍横街78号老建筑,还有私宅的一些老建筑,在此次微改造都没有涉及。“目前海傍横街78号用于做工疗站,历史建筑首先是保留好,接下来可以怎样发挥作用,我们还在考虑。”郭涧云说。

●海珠区官洲街

溯源发掘街区红色文化打造红色街景

“文化自信重传承。”近日,一位长者在海珠区官洲街党群服务中心参加活动时挥毫写下了这句话。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官洲街围绕追溯红色文化实施打造党建服务一条街景观改造方案,预计明年完成。

从仑头路进入北山大街,穿过北山村牌坊,紧挨着入口的是一处公园。在街道的微改造方案中,公园将建成出现迎宾的红色文化柱、红色文化景墙、林荫休闲广场、康体运动广场等,沿着长约800米的大街直走,还会有休闲凉亭、休闲平台等改造内容。

据官洲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北山大街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现在集教育、银行、政务服务、医疗及养老服务等功能服务于一身,成为村社、村民重大活动的场所。此次改造重点是溯源发掘街区红色文化,“在原有功能设施基础上进行微改造,深挖其历史内涵,加强其作用发挥”,同时也会改善提升街坊的居住环境。目前,除了已经完成改造并对外开放的党群服务中心,从村口牌坊开始的一条街景观改造工程项目计划在明年完工。

■统筹: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采写:新快报记者 谢源源 邓毅富 朱清海 ■摄影:新快报记者 毕志毅

老旧小区改造成“文化小区”;专家对此表示认可——

“越广州越有味, 越文化越舒适”

在广州推进老旧小区微改造的城市更新计划中,多数老旧小区分布在中心城区,部分小区还位于历史文化保护街区范围内。在承载了城市记忆的老旧小区,怎么因地制宜实施微改造、传承延续历史文化,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广州有微改造注入文化的“样板小区”,深耕本地文化,并进行创新。有专家指出,微改造注入文化元素,是改善宜居环境的重要部分,“越广州越有味,越文化越舒适”。

●越秀区光塔街怡乐里社区

建成“海上丝绸之路第一盏灯下的社区”

“有一天当我们的孩子从这里走出去,会说自己来自海上丝绸之路第一盏灯下的社区;当远方的游客来这里寻找‘海丝’的故事,会因为它的美丽而不愿意离去。”在谈到微改造时,越秀区光塔街怡乐里社区微改造的艺术团队负责人如是说。

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在怡乐里社区门牌处,新增的“街标”光塔映辉十分显眼。负责设计这个标志的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曹雪解释,由光塔剪影、海水与丝绸结合而成的抽象形态,表达出光塔是海上丝绸之路第一盏灯的品牌理念。记者了解到,怡乐里社区微设计项目组于2017年12月成立,2018年1月,以曹雪为首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团队成立。他们在光塔街进行实地调研,充分汲取当地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后,结合光塔街道多民族融合的特征,提取“海上丝绸之路第一个灯塔”这一文化符号,结合怡乐里近百年历史的岭南特色华侨小洋楼,开始全面的实地沟通和设计。

曹雪表示,文化保育毫无疑问是老旧社区改造最重要的出发点和归依点。为此,他的团队清晰梳理了光塔街的历史和文化。怀圣寺“光塔”曾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航标灯,是中国海上贸易、文化交流繁盛的象征,见证着中国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融合及和谐发展的轨迹。他认为,艺术改造社区,是以艺术形式选择性地表现或再现社区最具价值的历史文脉和文化传统,找到社区的个性、特色和灵魂,确定社区有别于其他社区的独特优势文化,并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对社区文化与形象品牌加以塑造。

担任该项目文化顾问的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炜则表示,光塔街聚居了二十多个民族,“我们想设一个各民族的和谐之门,除了满洲窗等岭南文化的元素外,还有各民族的图案,这样既增加了审美的视觉效果,又能让各民族的街坊能在这里坐下来,聊聊天,和谐相处。怡乐里包含了海洋文化、民国文化、各民族文化,在这里都有经典的体现,希望得到呈现并和市民生活结合起来”。

“文化搭台,设计唱戏。”负责光塔街怡乐里微改造艺术介入项目的相关负责人陈小姐说,该项目叫“花城印记·社区艺术家”。“花城印记”的意思是针对各社区的实际情况,挖掘其历史、文化、传统特色,充分结合居民实际需求,提供系统性艺术化的微设计方案,从而深挖广州传统价值、优化基层服务功能、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全民文化自信。在保留“社区生态”的同时,也提升“用户体验”。

●黄埔区长洲街深井古村

一个古村设三大节点 各有文化特色

黄埔区的深井古村位于长洲岛西侧,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深井古村在2000年就被列入广州市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2014年又被列入第一批广东省传统村落。当年繁荣的海上贸易往来,使得历史上长洲岛经济发达,才有岛上包括凌氏家族在内的四个大家族的兴旺,为后世留下众多精美的老宅和宗祠。在长洲岛8.5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上,聚集着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5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黄埔军校旧址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

去年底,黄埔区长洲街深井古村微改造项目三大节点实施方案经黄埔区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由区城市更新局批复街道组织实施。三大节点实施方案是深井古村微改造片区策划方案实施策略中历史沿线重要节点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岐西坊愚园节点功能定位为“语言学术文化区”,以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维修为主,历史上,岐西坊曾为深井四大家族所在地,有遂初、鼎星、研耕、黄蜂书屋四大书屋,学子云集,是深井村文化教育集中之地,改造将延续“说教”传统功能,注入与文化教育相关的功能要素进行活化利用;安来市为明清时期商业街,遍布米铺、布店、医馆、中药店、烟馆、当铺、五金店,规划中的安来街区节点功能定位为“创艺商业街区”,以保护街区肌理和街巷尺度为重点内容,延续安来市的传统商业功能,适当注入创意元素和商业活力;荷花池节点功能定位为“社区营造展示区,环境教育儿童乐园”,主要涉及整理沿湖建筑立面和社区共建儿童公园两大实施策略。

首期三大节点实施方案是对深井古村微改造片区策划方案的延续和深化,对深井古村微改造项目的整体推进有重要指导和促进作用。上周,新快报记者走访了正在改造的深井古村,走进古村的大街小巷,道路整洁、绿树成荫,大大小小的公园里花木缤纷,游人不绝。有村民告诉记者,环境变好,租金收入猛增,从前几年的每月15元/平方米提升到现在的25元/平方米。此外,在深井社区,部分村民将出租屋改造成为特色民宿,在提升了房屋入住率的同时,还提高了租金收入。

据深井社区介绍,随着知名度和环境得到提升,近期已经有一些规划较小的创意工作室开始进驻,如大飞岗公园旁边的美术工作室等,深井商务酒店和手信街也计划引进一批创新产业项目。目前,深井社区已被黄埔区列入社区微改造试点工程,将引进专业公司运作,从辖内现有公房着手,以点带面,发挥深井社区在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方面的品牌优势。

视点

微改造注入文化元素

缘于居民对区域文化的认同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广州传统中轴线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团队首席专家王世福认为,广州的历史城区最宝贵的特征,除了有老房子,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传统老广州街坊的生活方式仍在保持,民俗、老字号、传统的商铺,对于广州街坊而言,仍确切地存在着。微改造注入文化元素,是缘于居民对区域文化的认同与享用,是作为改善宜居环境的重要部分,“越广州越有味,越文化越舒适”。

王世福同时强调,文化既要传承又要创新。一要从传承角度去搜索、定格本区域的传统文化资源,找到其特色,并加以体验;二要以当代人的观念和审美诉求对传统文化加以创新。这个过程必须以人为本,以社区为本,以强项为本,打造街区的文化品牌,让街坊的存在感、自豪感、幸福感油然而生。“一个城市的好形象是最美的价值呈现。”价值何在?美何在?如何秀?王世福认为,那就要通过创新去实现提升,在传承古城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世界名城。

■统筹: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采写:新快报记者 邓毅富 李应华 朱清海

编辑:海辉
数字报
广州老旧小区微改造“越广州越有味,越文化越舒适”
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朱清海  2018-11-12

■海珠区官洲街党员在党群服务中心活动。

■关注广州老旧小区微改造

给老屋贴青砖换铁门、对老街进行艺术设计、围墙上绘岭南风情画……

日前,广州市城市更新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9月,广州市共推进696个微改造项目。到2020年,将推进779个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老旧小区将分成基础民生保障类、历史文化传承类、区域竞争力提升类三类推进微改造。

其中,涉及历史街区、历史风貌区、历史建筑的老旧小区如何改造?新快报记者近日走访了越秀区、荔湾区等广州老城区,发现一些老旧小区给老屋贴青砖换铁门、对老街进行艺术设计、围墙上绘岭南风情画、打造党建服务一条街景观等等,微改造实现了传承地方历史文化和改善人居环境二合一的目的,为城市留下了有迹可循的记忆和看得见的乡愁。

●荔湾区泮塘五约

街巷焕然一新 老房子带上现代气息

走进荔湾区泮塘五约,新快报记者看到,正在进行的微改造工程使街巷焕然一新,与未改造的小巷子和老房子形成鲜明对比。青砖墙与大面积的玻璃相结合,使老房子带上了现代气息。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泮塘是荔湾旧城内占地最广、历史元素最丰富的历史文化街区。在维持现状格局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泮塘五约的微改造对建筑物进行局部拆建、功能置换、保留修缮。微改造整治了周边环境、保护现有历史文化资源、并新建生活配套设施改进民生条件。

在这里居住了70年的李伯告诉新快报记者,他的房子有100多年历史,从祖母一代就在这里居住。这次微改造为李伯的房屋墙面贴上了青砖,更换了铁门,使李伯家门口的道路平整了,特别是原来五约的房屋很密集,微改造拆除了一些房屋进行抽疏,李伯家对面一间房子也拆除了,使阳光照进了李伯屋内。“改造后,(环境)比以前好很多。我们希望将来能有更多设施,比如看病的地方,因为目前这里住的多是老年人,看病最近也要去到逢源路。”李伯说。

据荔湾区更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泮塘五约微改造将加强民生建设,对已征收的房屋进行改造,改变其居住属性,变更其使用功能,作为集市、老幼活动中心、便利百货、医疗站等社区配套服务设施,开放给居民使用。

而作为广州历史风貌保存最为完好的传统村落,泮塘五约的整体格局和肌理尚存,在改造设计上,荔湾区力求能涵养泮塘地区的自然禀赋和历史文脉,留住乡愁。具体举措包括原状保留村落原有形态,保留相关历史环境要素,包括水系、埠头、花坞、麻石街巷、古树名木等,还恢复了历史水系,引水入村,再现“枕水而居”的水乡特色。

在传承传统民俗文化上,改造过程也注重使泮塘地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的遗存得以继承和发扬,包括北帝诞、祭祖、舞狮、庙会与庙祠、龙舟竞技、泮塘五秀等。

●越秀区北京街盐运西小区

街坊带着学生调研勘查 为改造献策

越秀区北京街盐运西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已被纳入广州市2018年第二批城市更新年度计划,项目范围东起教育路、西至起义路,北临西湖路、南接惠福东,占地约3.3公顷,项目预算2980万元。盐运西社区内有31栋各类型的历史建筑或预保护建筑,是2018年国家住建部历史建筑活化利用试点项目社区。

老旧社区改造难度大,历史建筑要活化利用,面对如此大的挑战,北京街有了新招数。在老旧小区微改造工作坊的基础上,广州市更新局、越秀区北京街道办事处引入艺术设计。据工作坊的负责人介绍,早期的招募工作大受欢迎,在最初报名的60多名学生中,最终选出了40名学生加入到这次的工作坊当中。盐运西社区的居民代表吴志培、揭欢、黄伟康等人更带着学生们到社区调研勘查,口述社区历史,对改造提出他们的意见。

“我觉得盐运西是一个有故事、有历史、有底蕴的社区,居民热情对社区的关心程度高,给予我们很大的信心,共同将社区的文化底蕴发掘出来,公众的参与和规划是微改造的重要环节。”广州市城市更新规划研究院院长骆建云如是说。

●番禺区市桥街石街社区

维修广场建设舞台 供给私伙局使用

番禺区市桥街石街社区中的房屋多是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很多墙体腐蚀、墙面剥落。于去年11月开始进行微改造,今年3月第一期通过验收,目前在进行第二期工程。

走到石街社区广场路,新快报记者看到,两旁的房屋外墙修葺一新,围墙上新绘的岭南风情画、新安装的宫廷式路灯和米蓝色的墙面,映衬着宽畅干净整洁的麻石路面。而一年前,这里还是地面坑坑洼洼、墙面残缺破损、空调机乱摆放的老旧小区。

沿着广场路走进新广场公园,这里是每一个“老市桥”都不陌生的文化活动中心,是街坊休息的好去处。石街社区党支部书记郭涧云告诉新快报记者,新广场的地面是前年维修的,原本老化严重,在维修时还注重文化传承,新设了舞台,供私伙局使用。私伙局无论刮风下雨在新广场唱了十多年,新舞台给他们提供了更好的环境。由于之前已经维修,这次微改造没有涉及新广场,但对广场附近的广场路进行了微改造,总体环境也更加提升,文化氛围更浓厚。

郭涧云告诉新快报记者,在石街有不少历史建筑,包括镬耳屋、海傍横街78号老建筑,还有私宅的一些老建筑,在此次微改造都没有涉及。“目前海傍横街78号用于做工疗站,历史建筑首先是保留好,接下来可以怎样发挥作用,我们还在考虑。”郭涧云说。

●海珠区官洲街

溯源发掘街区红色文化打造红色街景

“文化自信重传承。”近日,一位长者在海珠区官洲街党群服务中心参加活动时挥毫写下了这句话。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官洲街围绕追溯红色文化实施打造党建服务一条街景观改造方案,预计明年完成。

从仑头路进入北山大街,穿过北山村牌坊,紧挨着入口的是一处公园。在街道的微改造方案中,公园将建成出现迎宾的红色文化柱、红色文化景墙、林荫休闲广场、康体运动广场等,沿着长约800米的大街直走,还会有休闲凉亭、休闲平台等改造内容。

据官洲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北山大街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现在集教育、银行、政务服务、医疗及养老服务等功能服务于一身,成为村社、村民重大活动的场所。此次改造重点是溯源发掘街区红色文化,“在原有功能设施基础上进行微改造,深挖其历史内涵,加强其作用发挥”,同时也会改善提升街坊的居住环境。目前,除了已经完成改造并对外开放的党群服务中心,从村口牌坊开始的一条街景观改造工程项目计划在明年完工。

■统筹: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采写:新快报记者 谢源源 邓毅富 朱清海 ■摄影:新快报记者 毕志毅

老旧小区改造成“文化小区”;专家对此表示认可——

“越广州越有味, 越文化越舒适”

在广州推进老旧小区微改造的城市更新计划中,多数老旧小区分布在中心城区,部分小区还位于历史文化保护街区范围内。在承载了城市记忆的老旧小区,怎么因地制宜实施微改造、传承延续历史文化,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广州有微改造注入文化的“样板小区”,深耕本地文化,并进行创新。有专家指出,微改造注入文化元素,是改善宜居环境的重要部分,“越广州越有味,越文化越舒适”。

●越秀区光塔街怡乐里社区

建成“海上丝绸之路第一盏灯下的社区”

“有一天当我们的孩子从这里走出去,会说自己来自海上丝绸之路第一盏灯下的社区;当远方的游客来这里寻找‘海丝’的故事,会因为它的美丽而不愿意离去。”在谈到微改造时,越秀区光塔街怡乐里社区微改造的艺术团队负责人如是说。

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在怡乐里社区门牌处,新增的“街标”光塔映辉十分显眼。负责设计这个标志的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曹雪解释,由光塔剪影、海水与丝绸结合而成的抽象形态,表达出光塔是海上丝绸之路第一盏灯的品牌理念。记者了解到,怡乐里社区微设计项目组于2017年12月成立,2018年1月,以曹雪为首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团队成立。他们在光塔街进行实地调研,充分汲取当地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后,结合光塔街道多民族融合的特征,提取“海上丝绸之路第一个灯塔”这一文化符号,结合怡乐里近百年历史的岭南特色华侨小洋楼,开始全面的实地沟通和设计。

曹雪表示,文化保育毫无疑问是老旧社区改造最重要的出发点和归依点。为此,他的团队清晰梳理了光塔街的历史和文化。怀圣寺“光塔”曾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航标灯,是中国海上贸易、文化交流繁盛的象征,见证着中国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融合及和谐发展的轨迹。他认为,艺术改造社区,是以艺术形式选择性地表现或再现社区最具价值的历史文脉和文化传统,找到社区的个性、特色和灵魂,确定社区有别于其他社区的独特优势文化,并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对社区文化与形象品牌加以塑造。

担任该项目文化顾问的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炜则表示,光塔街聚居了二十多个民族,“我们想设一个各民族的和谐之门,除了满洲窗等岭南文化的元素外,还有各民族的图案,这样既增加了审美的视觉效果,又能让各民族的街坊能在这里坐下来,聊聊天,和谐相处。怡乐里包含了海洋文化、民国文化、各民族文化,在这里都有经典的体现,希望得到呈现并和市民生活结合起来”。

“文化搭台,设计唱戏。”负责光塔街怡乐里微改造艺术介入项目的相关负责人陈小姐说,该项目叫“花城印记·社区艺术家”。“花城印记”的意思是针对各社区的实际情况,挖掘其历史、文化、传统特色,充分结合居民实际需求,提供系统性艺术化的微设计方案,从而深挖广州传统价值、优化基层服务功能、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全民文化自信。在保留“社区生态”的同时,也提升“用户体验”。

●黄埔区长洲街深井古村

一个古村设三大节点 各有文化特色

黄埔区的深井古村位于长洲岛西侧,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深井古村在2000年就被列入广州市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2014年又被列入第一批广东省传统村落。当年繁荣的海上贸易往来,使得历史上长洲岛经济发达,才有岛上包括凌氏家族在内的四个大家族的兴旺,为后世留下众多精美的老宅和宗祠。在长洲岛8.5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上,聚集着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5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黄埔军校旧址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

去年底,黄埔区长洲街深井古村微改造项目三大节点实施方案经黄埔区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由区城市更新局批复街道组织实施。三大节点实施方案是深井古村微改造片区策划方案实施策略中历史沿线重要节点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岐西坊愚园节点功能定位为“语言学术文化区”,以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维修为主,历史上,岐西坊曾为深井四大家族所在地,有遂初、鼎星、研耕、黄蜂书屋四大书屋,学子云集,是深井村文化教育集中之地,改造将延续“说教”传统功能,注入与文化教育相关的功能要素进行活化利用;安来市为明清时期商业街,遍布米铺、布店、医馆、中药店、烟馆、当铺、五金店,规划中的安来街区节点功能定位为“创艺商业街区”,以保护街区肌理和街巷尺度为重点内容,延续安来市的传统商业功能,适当注入创意元素和商业活力;荷花池节点功能定位为“社区营造展示区,环境教育儿童乐园”,主要涉及整理沿湖建筑立面和社区共建儿童公园两大实施策略。

首期三大节点实施方案是对深井古村微改造片区策划方案的延续和深化,对深井古村微改造项目的整体推进有重要指导和促进作用。上周,新快报记者走访了正在改造的深井古村,走进古村的大街小巷,道路整洁、绿树成荫,大大小小的公园里花木缤纷,游人不绝。有村民告诉记者,环境变好,租金收入猛增,从前几年的每月15元/平方米提升到现在的25元/平方米。此外,在深井社区,部分村民将出租屋改造成为特色民宿,在提升了房屋入住率的同时,还提高了租金收入。

据深井社区介绍,随着知名度和环境得到提升,近期已经有一些规划较小的创意工作室开始进驻,如大飞岗公园旁边的美术工作室等,深井商务酒店和手信街也计划引进一批创新产业项目。目前,深井社区已被黄埔区列入社区微改造试点工程,将引进专业公司运作,从辖内现有公房着手,以点带面,发挥深井社区在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方面的品牌优势。

视点

微改造注入文化元素

缘于居民对区域文化的认同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广州传统中轴线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团队首席专家王世福认为,广州的历史城区最宝贵的特征,除了有老房子,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传统老广州街坊的生活方式仍在保持,民俗、老字号、传统的商铺,对于广州街坊而言,仍确切地存在着。微改造注入文化元素,是缘于居民对区域文化的认同与享用,是作为改善宜居环境的重要部分,“越广州越有味,越文化越舒适”。

王世福同时强调,文化既要传承又要创新。一要从传承角度去搜索、定格本区域的传统文化资源,找到其特色,并加以体验;二要以当代人的观念和审美诉求对传统文化加以创新。这个过程必须以人为本,以社区为本,以强项为本,打造街区的文化品牌,让街坊的存在感、自豪感、幸福感油然而生。“一个城市的好形象是最美的价值呈现。”价值何在?美何在?如何秀?王世福认为,那就要通过创新去实现提升,在传承古城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世界名城。

■统筹: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采写:新快报记者 邓毅富 李应华 朱清海

编辑:海辉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