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每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都会深入基层,进门入户,和群众百姓拉家常、问冷暖、听民声、解民意。那么,这些总书记心中“最牵挂的人”如今过得怎么样?这些地方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从今天开始,《焦点访谈》播出春节特别节目《总书记来过我们家》,我们一起再去看看这些人,走走这些地方。
四川汶川县的映秀镇是2008年大地震的震中。地震后,有很多人从全国各地来到汶川,以自己的方式为当地发展做贡献,制茶人蒋维明就是其中的一员。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蒋维明的制茶坊,仔细查看传统的制茶工序,还亲自体验了酥油茶的制作流程,听说店里的窝窝茶远销“一带一路”沿线,总书记很高兴,希望大家能精益求精,创造名牌,为“一带一路”建设多作贡献。一年过去了,蒋维明的制茶坊有什么新变化?当地能把茶叶搞出名堂做出特色吗?
“茶痴”蒋维明一家和乡亲们忙着贴春联、聚餐、放烟花。
2018年春节前,习总书记来到汶川,来到映秀,也到了蒋维明家。他说:“总书记拿起茶砖,问茶是不是老乡采的,问传统工艺,问这个茶的一些性,茶之性,总书记懂茶。”
2012年5月,蒋维明动员家人,从四川雅安来到汶川县映秀镇,创立制茶坊。他说,选择到映秀来,一是因为这里是川藏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是西路边茶的重要产地,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汶川情结。5 .12地震是国之殇,这场灾难,让他这个做茶的民间散人,有了家国情怀。
他说:“2008年5.12地震之前,我对家国情怀的理解就是把我自己过好,或者把我自己管理好,我觉得就是国泰民安。5.12地震之后,真让我感受到了大家的力量、 国家的力量,有大家才有小家。”
在这里,大家给了他很多帮助厚爱,这种厚爱有温度,有温暖,有温情,一直滋养着他的心,所以,他想给大家提供温暖的环境、一杯暖心的茶。
2018年,映秀镇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300万人次。
蒋维明说:“我这里有一样,就是可以免费喝茶,来来往往的人,可以在我这里歇歇脚,喝杯茶,而且是好茶。一年365天,连续7年,每天早上八点半开门,从来没有停过。”
茶祥子制茶坊现在有7名员工,他们都是当地的农民。
蒋维明告诉记者,总书记来的时候,看了他们的茶,嘱咐他要精益求精,把茶做好,做成名牌。这一年,他们在这方面没少下功夫:完成了黑茶的双创中心,同时建成了口味测试实验室。地方政府还资助他们建成了一个储存茶叶鲜叶的深冻库。蒋维明还要把这7名员工,从农工转变成技工,再从技工转变成教练,最后变成非遗传承人,真正把茶做好。
汶川县映秀镇老街村,自古就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2008年地震后,这里的茶园荒废了10年。2018年,习总书记的到来,让地方政府和乡亲们对茶产业发展更有信心。政府决定要恢复茶山,复兴茶马古道,乡亲们热情也很高。
2018年底,牛塘沟村有90多户村民恢复种茶,村里组建了茶叶合作社。
汶川大地震前,茶叶种植就是汶川南部乡镇的特色产业。但大地震使当地的茶园受损严重。2018年,当地大力发展茶产业。
蒋维明说:“个人一滴水,国家一片海,推动力是不一样的。我们这里现在不用化肥,国家给补贴,我们茶叶水果都用有机肥;中央财政给了1000万,1600多亩茶园很快就恢复了。有了这个东风,映秀、水磨四个乡镇的乡亲们,恢复种茶,探索茶旅结合发展的产业道路,茶园、果园、农家乐,都是说起就起来了。”
2018年,农业部门在汶川县实施了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项目。汶川县恢复古茶园1100余亩,1600余亩茶园提升了品质。
蒋维明还把茶推广到了国外。他说:“习总书记嘱托我要为‘一带一路’建设多做贡献。‘一带一路’是大事,我能做的,就是让世界上更多的人爱上中国茶,也爱上中国。2018年这一年,我去过很多地方,带着茶叶去,传播茶文化。比如在摩洛哥,中摩两国建交60周年,我主持了茶文化的论坛。我们的茶销售越来越好,销售额增长了60%。”
绞股蓝号称“南方人参”,是映秀镇的特产,生长在这里的绞股蓝药用含量比较高,很受消费者欢迎,但受当地山坡地的限制,很难形成规模。现在,蒋维明他们正在跟陕西有关方面合作,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并且把绞股蓝加工为袋泡饮品,为乡亲们增加一个创收的途径。
过年了,村里要办坝坝宴,全体村民在一起吃个团圆饭。 村民们自己动手做菜,自己表演节目。团团圆圆,对这些经历过大灾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了。
蒋维明说:“汶川经历了重生。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伤痛和故事,但这里的人民通达、乐观、脚踏实地,自强不息,所有人都在努力向前看,每个人都相信,明天会更好。”
2018年,汶川县实施脱贫攻坚项目155个,实现10个贫困村退出、 134户394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