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青少年在认真阅读课外书。 通讯员供图
“广州‘00后’最喜爱的100本课外书”排行榜公布,披露青少年阅读新特点
新快报讯 记者唐星 通讯员岳青报道 广州的“00后”都看什么课外书?与“90后”相比有什么变化?4月23日是“世界阅读日”,昨日广东省青少年事业研究与发展中心发布了“广州‘00后’最喜爱的100本课外书”排行榜,榜单整体呈现数字阅读热、幻想小说热、“治愈”小说热三大特点。出人意料的是,武侠小说不再受追捧,退出江湖。
六成中小学学生选择手机阅读
调查采用开放答题的方式,抽取15所中小学的31个班级,发出问卷1600份,由受访人自报最喜爱的课外书,共获得书目765种,再按照一定规则进行赋值,按总值大小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取前一百本书,最终得出了这份排行榜。
在此次调查中,有一项多选题为“你使用哪种方式进行课外阅读”。有60.6%的学生选择用手机阅读、13.8%选择用电脑阅读。与此相对应的是,选择阅读纸质书籍的人数占56.1%,阅读杂志的为15.2%。
传统期刊读物风光不再也是一大变化。 2008年的榜单中,选择传统期刊的占了17%,这些期刊的类别涵盖文摘、漫画、生活、文学和体育等方方面面,新世纪的前十年堪称青少年期刊的最后黄金期。
之所以说是“最后”,是随后,传统期刊的读者群就大幅缩小。10年后,即在2018年的榜单中,选择阅读期刊的只占5%,而且只有《读者》《儿童文学》《故事会》《小说绘》《意林》5种期待上榜。期刊在“00后”青少年中大幅降温,风光不再。从时间上看,这一变化与我国互联网快速发展、移动智能手机在青少年中普及的过程相吻合,是数字化阅读热冲击的必然结果。
此次上榜的书籍中,有大量作品成书于近十年,其中有9%的作品初次发表于各类互联网网站,即通常所说的网络小说,如《盗墓笔记》《大主宰》《斗破苍穹》等。网络小说受到青少年的追捧与他们热衷电子阅读的习惯紧密相关。
幻想小说取代武侠小说和日漫
虽有相同之处,但“00后”和“90后”两代人之间的不同之处更多,“00后”比“90后”更爱看国产漫画和幻想小说。
最显著的变化是排行榜中武侠小说消失。在2008年的排行榜中,有3本武侠小说上榜,而在2018年的排行榜中,这一数字为零。以金庸、古龙等为代表的武侠小说曾经深刻影响了“60后”“70后”“80后”三代人,但在“90后”中的影响力出现下降,到“00后”,影响力基本式微。同样出现下降趋势的还有日本漫画数量,日系漫画在“90后”中风靡一时,而在“00后”中的影响力出现明显降温之势。
二者的份额很大程度上被幻想小说所取代,这一类型的小说在2008年的排行榜中占比7%,到2018年增长到了19%。《三国演义》《西游记》《查理九世》《海底两万里》《骆驼祥子》《哈利·波特》《鲁滨逊漂流记》《狼王梦》《斗罗大陆》《三体》是榜单排名前十位的作品,其中有6部是幻想小说。整部榜单中有19%的书目为幻想小说,包括了玄幻、奇幻、魔幻、科幻小说四类,其共同特点是用幻想(超现实)的手法表现未实现的事物。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少年研究室副主任田丰教授表示,幻想小说之所以受到青少年的追捧,主要是因为“青少年时期属于我们说的‘中二’期,这个阶段人们思维认知发展到一定水平,觉得自己拥有力量,开始想象挑战权威,但是他们又没有足够资源立即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幻想类小说则给了他们一个‘秘密花园’。在这里,主角最初可能很平庸,但是通过自身努力和个人奇遇会不断成长,最终拯救世界”。“这样的套路是比较能戳中青少年内心,也就是俗称的‘爽文’。”田丰说。
“治愈”小说满足青少年心理诉求
榜单还呈现出“治愈”小说热的特点,榜单中有代表性的“治愈”小说占7%,比如《追风筝的人》《解忧杂货店》《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摆渡人》等。
“治愈”小说与“治愈系”一词有关,后者起源于世纪之交的日本,指可以帮助个体抚平心灵创伤、缓解心理压力,起到温暖励志作用的文艺作品或文化产品。“治愈系”传入中国后,“00后”青少年的课外阅读中逐渐出现“治愈”小说热。
广东省青少年事业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林楠教授认为,“治愈”小说满足了当下青少年的心理诉求。林楠说:“虽然‘00后’尚未步入社会,但实际上从入读小学,甚至从入读幼儿园开始,就感受到很大的成长压力。前辈们曾经普遍享受的‘无忧无虑的童年’对现在的青少年来说,几乎是一种‘奢望’。成年人社会的巨大竞争压力,通过各种渠道投射到下一代人身上。青少年成长压力加大,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心理困惑、烦恼增加,‘治愈系’小说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
《三国演义》榜首位置十年不变
青少年课外阅读是广东省青少年事业研究与发展中心的一项长期追踪研究课题,每10年开展一次调查,追踪青少年课外书阅读的代际变化。上一次调查在2008年,调查对象是“90后”青少年。
对比两次调查结果,让该中心研究员廖根深感受最深的是“经典文学的魅力是超越时代的”。
根据调查,四大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在2008年榜单中分别排第一、三、七、十八位。而在2018年榜单中,分别排第一、二、十二、十八位。《三国演义》在两份排行榜中都高居榜首。
此外,以《海底两万里》《骆驼祥子》《鲁滨逊漂流记》《童年》《老人与海》《简·爱》《朝花夕拾》《城南旧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昆虫记》《傲慢与偏见》《红岩》《复活》《巴黎圣母院》等为代表的中外经典也排名靠前,为两代青少年共同喜爱。 对此,林楠认为,实际上每一代中国人都非常喜欢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经典名著。“只是在过去所谓‘书荒’年代,青少年可供选择的图书不多,所以大家觉得喜欢四大名著理所当然。如今可供选择的青少年课外读物可以用‘海量’来形容,容易给人一种错觉,似乎青少年不再喜欢四大名著,其实不是这样。”
“00后”课外读什么书 家长老师说了不算
调查显示,成年人推荐的书难获青少年认同
调查中的两组数据显示,家长、教师在“00后”课外阅读中的影响力越来越低,有时甚至缺位。一是问及青少年如何选择课外书,87.6%的受访者回答自主选择或同学推荐,回答家长、教师推荐分别仅占1.9%和10.5%。二是“00后”最喜爱的课外读物榜单中属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只占21%。
成年人推荐的书难获青少年认同,廖根深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在于没有从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需求特点出发,而是多从主观愿望出发,表现出太强的功利性。
对此,他建议家长和老师在向学生推荐书目时,应从青少年的成长需求出发推荐课外读物。“00后”的家长、教师多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或者更早,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进入青少年期。当时我国社会基本上处在“书荒”年代,青少年课外阅读的选择空间非常小,课外阅读环境与当前“00后”所处的“海量”信息年代、选择空间广阔有天壤之别。家长、教师要善于跟上青少年成长的时代步伐,参与选择课外书。青少年课外阅读的动机无非是满足成长需求,即满足好奇心、获得快乐体验和解答成长困惑的需求。因此,要从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需求特点出发推荐课外读物,才能引领青少年爱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