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广佛上城打造的首个数字创意项目———碧+文化产业园
碧桂园由造“城”向造“产城”转变,缔造多个产业集群链,服务全球优质企业、人才
总 策 划:刘海陵 林海利
总 统 筹:孙爱群 马 勇
执行统筹:谢 红 胡润斌 姚志德
文/图 金羊网记者 欧阳志强 谢红
作为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身体力行者,全球绿色生态智慧城市的建造者,碧桂园在2016年8月发布了“产城融合”战略,由造“城”向造“产城”转变,开启了产城融合升级新篇章。
碧桂园佛肇产城先试先行,在佛山三水、禅城、南海、顺德四区布局5个产城项目,通过“以产带城、以城促产、产城互动”的发展路径,把握企业真实需求,通过产业基金、碧桂园二次扶持服务、园区综合配套,助力企业腾飞。
A 五个产城项目 助推企业腾飞
在碧桂园佛肇区域副总裁兼佛山市创必盈产城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宁锋看来,粤港澳大湾区、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国家及省市区擘画的蓝图铺开,诸多利好叠加下,碧桂园要做产业平台的建设者和运营商,争当产城融合的推动者。
基于广佛同城十年,政府为加快广佛同城,共建湾区核心极点,部署了广佛“1+4”融合试验区,宁锋认为,广佛将在人才、资金方面迎来更多互动,联系更加紧密。例如位于广佛融合先导区的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内的广佛上城项目,项目着力打造围绕文创产业为核心的综合性平台,把科创产业作为文创产业的结合与延伸,与广州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定位相匹配,非常符合区域定位和规划。
宁锋表示,在佛山产业发展聚集、土地开放强度大、城市面貌更新、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碧桂园佛肇产城先试先行,在佛山三水、禅城、南海、顺德四区布局5个产城项目,基本为政府指导、支持下成立的产业转型升级平台,其中佛山双子星城、顺德新能源汽车小镇双双入选“广东省2019年重点建设项目”。
2017年年底至今,除今年3月刚揭牌的广佛里智慧慢城以外,项目产业展厅均已开放,建设的城市展厅、导入的产业资源赢得政府认可,通过开放碧桂园强大应用场景也为企业发展找到市场。同时产城项目以轨道经济、轨道交通TOD的概念和广州形成一个大的城市群的概念,实现了与广州的产业做呼应。
如今,碧桂园佛肇区域布局的5个产城项目,吸引带动了一大批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创新金融、文化创意等各行业的企业总部和优秀企业汇聚。而5个产城项目的定位、“1+N”产业发展模式又极具特色。其中,佛山双子星城——三水CBD 城市新地标;广佛上城·碧+文化产业园——湾区文创高地;南方智谷·顺德新能源汽车小镇——湾区创新产业集群和策源地;世纪滨江·智汇谷——佛山智造产业加速器、季华经济圈总部基地;广佛里智慧慢城——围绕智慧科技及健康科技两大主导产业,延伸至“互联网+“及“健康智造”上下游。
据悉,新能源汽车小镇目前已引进50家企业,包括智尊保、超算科技、Auto space、中深新等名企,集无人驾驶,人工智能,大数据、孵化创新平台等产业服务。而碧桂园广佛上城至今已签约佛山传媒集团、国艺集团、广州美术学院等企业机构。
B 筑巢吸引人才 给予二次扶持
“企业面临的问题,无外乎是人才、市场、资金、技术。”宁锋表示,碧桂园产城秉承“为凤筑巢 陪伴成长”的发展理念,为企业成长创造独特环境和扶持,具体体现在:在当地政府扶持、服务外给予二次扶持、服务;搭建资源对接和交流平台降低企业成本;为凤筑巢,优先开放碧桂园强大的应用场景;联合政府、社会基金搭建产业基金解决企业资金难题,对接尖端科研机构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为企业插上资金和技术的翅膀;匹配碧桂园完善的生活配套。
2019年年初,位于三水新城的佛山双子星城,迎来了首家进驻碧桂园产城项目的香港外资科创企业香港鸿创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走进佛山的香港科创企业代表,全球知名的柔性LED软屏企业,香港鸿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袁锡鸿坦言,碧桂园佛肇产城通过以产业先行,地产为产业服务的发展方向,融合产业、地产、金融和应用场景的发展模式,打造更多无限合作可能,如智能停车、智能家居、智能电网和通讯机械人技术应用等,加上当地政府和碧桂园的扶持,对香港创科企业北上发展有很大吸引力。实际上,坐高铁由香港至广州南站只需48分钟,由香港到佛山西站亦只需要60分钟,大大缩短了港人北上的时间限制。
香港鸿创科技有限公司只是众多入驻碧桂园佛山产城融合项目企业中的一个缩影,碧桂园将为所有企业提供一个对接政府、市场的平台,在当地政府扶持、服务外,碧桂园产城通过开放应用场景绿色通道、租售高质价低产业载体、提供产业专项基金扶持和孵化等进行二次扶持助力企业发展。
宁锋告诉记者,碧桂园佛肇产城可以称得上是价格的洼地,价值的高地,在科技方面,与香港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华南理工、佛科院等高校联合,企业不出园区就能对接上尖端科研机构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此外,碧桂园在园区设置共享餐厅和会议室、休闲娱乐设施以及公寓等,降低了企业运营的成本开支,同时为入驻企业员工提供完整地生活配套,让人才无后顾之忧。
数说
截至2018年年底,碧桂园已聚集产业资源超21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72家,中国500强119家,龙头企业485家,上市公司479家。集聚平台资源315家,撬动企业资源1702家。碧桂园以深耕城镇27年经验,以立体城市、多维生态和TOD开发理念,以产城融合的强大生命力,以人才、配套为导向,赋能城市未来,稳抓湾区财富命脉。
新语
湾区点睛
被清华大学称之为“永远的校长”梅贻琦曾提出,“大学者,非谓之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而碧桂园产城融合要做的就是为大楼注入新内涵,在碧桂园广佛上城和碧桂园新能源汽车小镇中便专门设置了大师独栋工作室,让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艺术家等“大师”在碧桂园产城融合项目的大楼工作、生活,集合各行业优质企业,“为凤筑巢,陪伴成长”,招揽全球精英人才,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城人”深度融合发展。
专家看法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胡靖:
在我看来,现在城镇化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城市缺的不是硬件,而是软件,高楼大厦里的内容决定一座城市的未来,碧桂园产城融合把科研、教育培训、高校等容纳进来,为城市产业发展提供服务,留住并培育人才,让服务业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未来是值得期待的。
佛山是一座制造业大市,仅有一个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远远满足不了产业服务的需要,碧桂园通过产城融合项目,引进优质企业、高端人才驻扎在佛山,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和科研体系,可以解决眼前产业的发展需求。尽管碧桂园把佛山产业问题看得很清晰,通过打造人才、科技的高地来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但必须要有长远格局,要提前为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的产业需求准备好,在人才政策上,科研体系构架上还要加大投入。
广州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彭澎:
佛山一直是“工业立市”,后来提出做“制造业一线城市”,有了产城融合的理念,现在工业4.0要求产业升级与城市化深度融合,本地世界500强的碧桂园参与,既有熟悉本地的优势,也有本身投入智能产业等领域的尝试。因此,从东平新城到佛山新城,从中德工业服务区到三龙湾,从广佛同城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产城融合具有越来越多的新元素,而创新驱动、人性化、智能化可能是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