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的唐代木屐
年代已被明确为唐代,这在广州考古史上尚属首次
文/金羊网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穗文考
图/金羊网记者 梁喻
您知道晚唐的木屐“长”什么样吗?7月10日,羊城晚报记者探访广州市解放中路安置房项目考古工地现场了解到,该工地考古发掘出土的十多只木屐已明确为唐代木屐,专家称,这在广州考古史尚属首次。
据悉,该工地考古发现唐、五代、宋、明、清时期文化遗存,清理出建筑基址、灰坑、水井、路面等遗迹,出土了丰富的晚唐、五代南汉及宋代遗物。据统计,该遗址出土的较为重要的文物超过2000件,其中属于晚唐的遗物数量在广州城市考古工作中仅次于南越国宫署遗址。
壹
站在这里,一眼跨越千年
该工地位于广州市解放中路以东、惠福西路以南。2018年8月起,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此项目进行了考古发掘。考古发掘面积为800平方米,是2014年以来广州城市考古发掘面积最大的项目。
“站在这里,我们可以一眼跨越千年,看到从唐代到近现代的文化遗存。”该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易西兵告诉记者,考古发掘表明,该遗址的文化层堆积最厚超过6米,自下而上包含晚唐、五代南汉、两宋、明清及民国等各时期的堆积。
易西兵介绍,本次考古“意料之外的收获”是,发掘的文化层堆积超过6米,比前段时间在广州大佛寺考古工地发掘的文化层堆积还要深厚。淤积堆积下部是五花土原生堆积,表明遗址所在区域历史上长期为河涌或湖泊,很可能是珠江水道范围。现在的珠江北岸离该遗址有900米,由此表明1000多年来沧海桑田的变化。
考古发掘面积达800平方米
贰
该处遗址在当时“热闹”吗?
当时的广州城西南“热闹”吗?易西兵告诉记者,这次考古的另一个“意料之外的收获”是,出土的晚唐遗物数量巨大,器类有陶或青釉罐、执壶、碗、烛台、杯、器盖、算珠、木屐以及石器、铜器等。其中一件较完好的唐代“和上盆”铭文青釉盆已在南汉二陵博物馆展出。目前,考古人员初步判断陶瓷器来自水车窑、曾边窑、封州窑和长沙窑、邢窑、越窑等多个窑口。证实了晚唐以来,这一带是密集的居民生活区和商业比较发达的聚居地。
最近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让人们对长安一百零八坊的繁华热闹印象深刻。其实在唐代,该处遗址也相当热闹。易西兵告诉记者,这次考古的所在地位于唐代广州城西南、宋代广州城西城东部,再往西是唐宋时期的蕃坊(当时外国商人从事商业贸易聚居的地方)。本次考古发掘的遗物显示,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和商业城市,广州在唐代时期就比较繁华。
“在唐代,这里还不属于广州城,宋代以后因为扩建西城,这片区域被逐渐纳入广州城内。通过这个发掘我们也希望从城市考古的角度,了解唐代广州城和宋代广州城发展的脉络,以及唐宋广州城与蕃坊之间是如何进行联络的。”易西兵说。
出土的唐代烛台造型优美
叁
唐代“老广”生活讲究吗?
唐代“老广”生活讲究吗?该遗址出土的十多件烛台,也令现场考古人员赞叹。这些烛台有中空和盘口,在之前的广州考古中少见。现场考古人员介绍,从烛台的个子、体量、造型来看,这些烛台不像是寻常人家使用,从中能感受到唐代先民们的审美和先进的技术。
“考古发掘出土了明确为唐代的木屐,这是广州考古上的首次。”易西兵介绍,该遗址出土了十多只唐代木屐,其数量为历年广州考古之最,其中多件保存基本完好,相当难得。现场展示的一只晚唐木屐,前部有装饰的花纹,底部有木齿防滑。“因为其木齿有磨损,我们推测该木屐是被使用过的,甚至根据木齿靠里的一边磨损厉害,还可猜测该木屐的主人走路是‘内八字’。”易西兵说,这些木屐将被脱水保护、研究,再向公众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