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回信后,这座岛再掀“垦荒”热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禹伟良 孙超 方敏 发表时间:2019-08-09 10:58
分享到

  人民日报禹伟良 孙超 方敏

  【编者按】

  中南海连着最基层,人民领袖和人民群众心贴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给基层干部群众回信。从脱贫攻坚,到志愿服务;从大学校园,到民营企业;从祖国边疆,到创新一线……一封封回信,饱含深情、字字暖心、催人奋进,体现着心心相印的人民情怀,蕴含着对治国理政的深刻思考,表达着对奋进新时代的殷切希望。

  人民日报推出“牢记嘱托 奔跑追梦——收到总书记回信之后”系列报道,与您一起见证发展变化、感悟初心使命。今天刊发第七篇《浙江大陈岛老垦荒队员后代:争做新时代的“垦荒者”》。

  “习爷爷给我们回信啦!” 82岁的张其元与老伴戴婕嬃是63年前第一批登上大陈岛的垦荒队员,队友们离岛后,他们选择留下并在此结婚安家。老两口至今对3年前孙女张婧怡打来的电话记忆犹新。

  两鬓斑白,青春无悔,张其元告诉记者:“垦荒精神一代代传承,我们当年的付出,已经有了最好的回报。”

  乘船驶出浙江台州市29海里,就是大陈岛。岛上,海风习习,涛声阵阵,一座花岗岩砌筑的垦荒纪念碑静静矗立。

  63年前,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一批批风华正茂的浙江青年,自告奋勇前来。没种过地,没见过猪,没坐过船,割草挑粪、养猪打鱼,一切从头学起。筚路蓝缕4年多,曾经鸟儿都不愿停下的荒岛有了生机。

  最难忘的“六一”礼物

  2006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大陈岛视察,看望岛上的老垦荒队员。2010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给李盛益、张其元等25位老垦荒队员回信。2016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大陈岛老垦荒队员的后代、台州市椒江区12名小学生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习近平总书记很快给他们回信。

  听到“习爷爷回信”的消息,张婧怡开始不太敢信。老师宣读习爷爷的回信,开头一句便是“张婧怡等小朋友”,她这才想到给家里打电话报喜。

  “一次登岛、两次回信,可见总书记对大陈岛的牵挂和对垦荒精神的重视。”当晚,张其元一家围坐一起,把总书记的回信读了又读、看了又看。

  “这是我们最难忘的‘六一’礼物,最特别的人生第一课。”3年过去, 13岁的“垦三代”张婧怡已是初中学生,“过去,‘垦三代’的称呼是荣誉,现在是传承与责任。如果自己都做得不好,哪有资格去给别人宣讲垦荒精神?”舞蹈训练,经常疼得眼泪汪汪,想要放弃时,她就给自己打气,比起当年爷爷奶奶的垦荒经历,这点苦算什么?

  陈昱灵也是给习爷爷写信的12名小朋友之一。她告诉记者,“习爷爷在回信中叮嘱我们,努力成长为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的新一代建设者。我们一定要交上一份合格答卷。”升入初中,她主动选择了离家较远、需要寄宿的台州学院临海附中,培养自立精神。学习之余,她参加学校汉字听写社团,当选学校团委副书记,积极组织讲座、垃圾分类宣传、植树等活动。2018年,“00后”的陈昱灵当选共青团十八大代表。

  浙江省台州学院椒江附属小学的学生们正在开展主题班会。王雪莲摄

  让垦荒精神代代相传

  看到总书记的回信,大陈实验学校校长翁丽芬感触很深:“我们要以垦荒精神滋养孩子们的心灵,为海岛教育开垦出一片新天地!”

  她17岁高中毕业后留岛当老师,迄今已有几十年。虽与丈夫、儿子分隔两地,她从没有因想家而请假、因私事而缺课,也从没向组织提出调动要求。

  在三尺讲台上奉献了整个青春,这位全国模范教师没有半句怨言,只有一点遗憾:大陈岛海洋渔业资源衰减,渔民不断转产外迁,孩子去市区上学,校园里剩下不多的学生。

  总书记的回信,让翁丽芬振奋不已:“台州将大陈岛垦荒精神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特色载体,致力打造‘垦荒精神代代传’主题教育品牌。我们学校近水楼台先得月,条件得天独厚。”

  她调研垦荒精神,考察红色资源,主编的大陈岛垦荒精神教材,即将在椒江全区中小学使用;组织研学实践活动,吸引岛外一批又一批青少年前来体验……

  对椒江区实验二小的四年级学生陶金韬来说,参加垦荒精神班队活动,他比别人有优势,因为其中一位课外辅导老师,正是自己的外公——老垦荒队员金可人。垦荒生活激发了金可人创作音乐的灵感,一曲《垦荒队员之歌》,在全市中小学校园广为传唱。

  “18岁那年,看到街上一句标语‘同志,你为社会主义干了什么’,我就决定去大陈岛垦荒了……”主题班会上,金可人老人以“那年我十八岁”为题,给孩子们讲述当年岁月。

  椒江区实验二小副校长陶雪芳说,从听宣讲到寻访垦荒遗迹,学校从“听说读写行”多个维度,成体系开展垦荒精神教育。

  在台州市学院路小学,劳动精神培育融入办学理念,成为学校的新名片。走廊上的“空中农园”种着草莓和番茄;苗圃里生长着水稻、玉米和土豆。到了收获季节,孩子们自己种,自己收,把参与烹饪的食物装进自己设计绘制的创意纸袋里,开展校外义卖。

  “坚持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孩子们的担当、自律以及劳动意识,都有了明显增强。”校长陈凌峰说。

  一人上班,三人上岛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岛上的黄鱼养殖基地正准备夜捕……

  “当灯光亮起的一刻,你会发现付出是值得的。”从普通线路工,到供电所党支部书记,几十年来,王海强扎根大陈岛,守护着这份光明。

  这位土生土长的“垦二代”,同父亲一样,心心念念的是大陈岛。王海强2001年曾调回市区,回到了家人身边。但没几年,他又返岛工作,坚守至今,王海强和他的同事们不仅实现了20年安全生产无事故,更是连续10年实现客户满意度100%。

  “我儿子现在理解我了,子承父业,正在大学里学电力。”王海强脸上满是自豪。

  “我们牢记总书记回信的殷切嘱托,把大陈岛垦荒精神升华为台州城市精神。”台州市委书记陈奕君说,全市上下正把建设现代化湾区作为新时代的“垦荒”之举,新起点上再出发,争当时代弄潮儿。

  眼下大陈岛景区提升改造一片忙碌。大陈岛正发力建设小康之岛、现代化之岛。新一轮“垦荒”热潮兴起,再次点燃青年人的创业创造热情。

  争做新时代的“垦荒者”,“80后”王建返乡了,还把自己公司的总部从台州市中心迁到岛上。“90后”陈晨光返乡了,在岛上开起了民宿。

  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乡镇年轻干部,在岛上扎下根来。作为海岛镇,大陈镇探索建立政务服务代办等制度,实现“陆上办事不回岛、岛上办事不出岛”。镇干部往往半个月、一个月才离岛回城一次。一些年轻的妈妈,干脆把孩子、老人接到岛上,“一人上班,三人上岛”一时成为美谈。

  (原标题:《浙江大陈岛老垦荒队员后代:争做新时代的“垦荒者”》)

编辑:木东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广东这十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你去过没?

  • 白马踏秋风,龙门意菩提 2019-08-08
  • 渭水千古事,看尽长安城 2019-08-08
  • 古都十二时辰 2019-08-08
  • “奢迷空间”亚洲首展亮相澳门 2019-08-07
  • 整合大滇西旅游资源,遇见云南旅拍节正式启动 2019-08-07
  • 雅加达到穗推广城市旅游 2019-08-05
  • 暑假必到的“网红”打卡游 2019-08-05
  • 亲爱的小孩我们一起去夜宿游 2019-08-05

​贵阳试驾全新一代BMW 3系:豪华与运动并存

  • 科赛5国六版正式上市 售7.29万元-8.29万元 2019-08-06
  • 路特斯Evora GT官图发布 最大功率达到422马力 2019-08-06
  • 讴歌Type S Concept将于8月15日亮相 2019-08-06
  • 长安福特新款金牛座8月6日首发 2019-08-06
  • 本田Pilot黑色版官图发布 黑武士风格 2019-08-01
  • 奥迪A1 Citycarver官图发布 越野风格浓郁 2019-08-01
  • 保时捷发布911 Carrera车型官图 2019-08-01
  • 售9.19万起 全新宋MAX新增两款可开启天窗版车型 2019-07-31

又创历史新高!苹果Q3营收538亿美元 同比增长1%

  • 网易财报数据:总营收187.69亿,60%来自游戏业务 2019-08-08
  • 三星Note10系列发布:没有耳机孔+5G+四摄,值多少钱? 2019-08-08
  • 5G手机澳大利亚网速实测:OPPO Reno超1GBps 2019-08-07
  • 全国5省市上线电子结婚证 今年七夕可刷脸领证 2019-08-06
  • 美图meitu商标注册还不成功,因为和魅族MEIZU太像 2019-08-06
  • 汇丰变故:最年轻CEO离职,备7亿美元遣散费裁员2% 2019-08-06
  • 最新月薪报告:北上深均薪超2万 最贵职位是5G架构师 2019-08-05
  • 思科真的在裁员!回应:对补偿N+7的传言不便透露 2019-08-01

国家博物馆:平台联动 文创中国

  • 想当年三转一响凭票供应 看今朝买遍全球轻松刷屏 2019-08-08
  • 结婚“三大件”见证生活变迁 2019-08-08
  • 床坏了要用书垫 小女子自做大床 2019-08-08
  • 粤剧《七十二家房客》本月底在佛山首演 2019-08-07
  • 普契尼歌剧经典《西部女郎》将首登中国舞台 2019-08-06
  • 大运河畔话七夕 2019-08-06
  • 鲁迅先生 也是“博物学家” 2019-08-05
  • 数字阅读市场规模已达254.5亿元 6成用户愿为电子书花钱 2019-08-05

吃吃吃!酥脆酱香的肉夹馍 引吃货们PK

  • 一年一度鲱鱼节来袭 就问你敢不敢吃? 2019-07-01
  • 初夏五月 白芦笋相伴 2019-05-16
  • 又到海鲜季 不这么吃就白瞎了! 2019-05-06
  • 春日食游 鲜味先行 2019-04-12
  • 草头、香椿、螺蛳“抱团”上市 春天在南京菜中萌发 2019-04-10
  • 又到一年刀鱼季! 2019-03-15
  • 节后消脂润肠 试试黑木耳粟米清脂汤 2019-02-19
  • 美食打探:顺德鱼揸,吃出一个鲜字 2019-02-12
金羊图库
  • “水上飞人”享清凉
  • 七夕佳节 越秀婚姻登记处迎来多对登记结婚新人
  • 小草也有大讲究 “智慧”开出生态修复新“良方”
  • 安徽庐江:湿地暮色景美如画
  • 埃及图坦卡蒙法老金棺首次进行修复
  • 美国北加州大型活动安保严格
  • 美国北加州上演狗狗“水上跳远比赛”
  • 土耳其天气炎热 积雪融化形成巨大洞穴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晚立秋,热死牛” 今明两天广东高温雷雨相伴
2019-08-09 07:24:16
打的坐后排未系安全带 车祸致伤残自己要担责
2019-08-09 06:57:41
农民“点单”专家“配菜” “田间课堂”科技助脱贫
2019-08-09 08:50:57
广州新型研发机构 经费使用有了负面清单
2019-08-09 08:30:29
佛山: 亲子出国游成暑期新趋势
2019-08-09 09:05:03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习近平回信后,这座岛再掀“垦荒”热
人民日报  作者:禹伟良 孙超 方敏  2019-08-09
中南海连着最基层,人民领袖和人民群众心贴心。

  人民日报禹伟良 孙超 方敏

  【编者按】

  中南海连着最基层,人民领袖和人民群众心贴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给基层干部群众回信。从脱贫攻坚,到志愿服务;从大学校园,到民营企业;从祖国边疆,到创新一线……一封封回信,饱含深情、字字暖心、催人奋进,体现着心心相印的人民情怀,蕴含着对治国理政的深刻思考,表达着对奋进新时代的殷切希望。

  人民日报推出“牢记嘱托 奔跑追梦——收到总书记回信之后”系列报道,与您一起见证发展变化、感悟初心使命。今天刊发第七篇《浙江大陈岛老垦荒队员后代:争做新时代的“垦荒者”》。

  “习爷爷给我们回信啦!” 82岁的张其元与老伴戴婕嬃是63年前第一批登上大陈岛的垦荒队员,队友们离岛后,他们选择留下并在此结婚安家。老两口至今对3年前孙女张婧怡打来的电话记忆犹新。

  两鬓斑白,青春无悔,张其元告诉记者:“垦荒精神一代代传承,我们当年的付出,已经有了最好的回报。”

  乘船驶出浙江台州市29海里,就是大陈岛。岛上,海风习习,涛声阵阵,一座花岗岩砌筑的垦荒纪念碑静静矗立。

  63年前,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一批批风华正茂的浙江青年,自告奋勇前来。没种过地,没见过猪,没坐过船,割草挑粪、养猪打鱼,一切从头学起。筚路蓝缕4年多,曾经鸟儿都不愿停下的荒岛有了生机。

  最难忘的“六一”礼物

  2006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大陈岛视察,看望岛上的老垦荒队员。2010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给李盛益、张其元等25位老垦荒队员回信。2016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大陈岛老垦荒队员的后代、台州市椒江区12名小学生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习近平总书记很快给他们回信。

  听到“习爷爷回信”的消息,张婧怡开始不太敢信。老师宣读习爷爷的回信,开头一句便是“张婧怡等小朋友”,她这才想到给家里打电话报喜。

  “一次登岛、两次回信,可见总书记对大陈岛的牵挂和对垦荒精神的重视。”当晚,张其元一家围坐一起,把总书记的回信读了又读、看了又看。

  “这是我们最难忘的‘六一’礼物,最特别的人生第一课。”3年过去, 13岁的“垦三代”张婧怡已是初中学生,“过去,‘垦三代’的称呼是荣誉,现在是传承与责任。如果自己都做得不好,哪有资格去给别人宣讲垦荒精神?”舞蹈训练,经常疼得眼泪汪汪,想要放弃时,她就给自己打气,比起当年爷爷奶奶的垦荒经历,这点苦算什么?

  陈昱灵也是给习爷爷写信的12名小朋友之一。她告诉记者,“习爷爷在回信中叮嘱我们,努力成长为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的新一代建设者。我们一定要交上一份合格答卷。”升入初中,她主动选择了离家较远、需要寄宿的台州学院临海附中,培养自立精神。学习之余,她参加学校汉字听写社团,当选学校团委副书记,积极组织讲座、垃圾分类宣传、植树等活动。2018年,“00后”的陈昱灵当选共青团十八大代表。

  浙江省台州学院椒江附属小学的学生们正在开展主题班会。王雪莲摄

  让垦荒精神代代相传

  看到总书记的回信,大陈实验学校校长翁丽芬感触很深:“我们要以垦荒精神滋养孩子们的心灵,为海岛教育开垦出一片新天地!”

  她17岁高中毕业后留岛当老师,迄今已有几十年。虽与丈夫、儿子分隔两地,她从没有因想家而请假、因私事而缺课,也从没向组织提出调动要求。

  在三尺讲台上奉献了整个青春,这位全国模范教师没有半句怨言,只有一点遗憾:大陈岛海洋渔业资源衰减,渔民不断转产外迁,孩子去市区上学,校园里剩下不多的学生。

  总书记的回信,让翁丽芬振奋不已:“台州将大陈岛垦荒精神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特色载体,致力打造‘垦荒精神代代传’主题教育品牌。我们学校近水楼台先得月,条件得天独厚。”

  她调研垦荒精神,考察红色资源,主编的大陈岛垦荒精神教材,即将在椒江全区中小学使用;组织研学实践活动,吸引岛外一批又一批青少年前来体验……

  对椒江区实验二小的四年级学生陶金韬来说,参加垦荒精神班队活动,他比别人有优势,因为其中一位课外辅导老师,正是自己的外公——老垦荒队员金可人。垦荒生活激发了金可人创作音乐的灵感,一曲《垦荒队员之歌》,在全市中小学校园广为传唱。

  “18岁那年,看到街上一句标语‘同志,你为社会主义干了什么’,我就决定去大陈岛垦荒了……”主题班会上,金可人老人以“那年我十八岁”为题,给孩子们讲述当年岁月。

  椒江区实验二小副校长陶雪芳说,从听宣讲到寻访垦荒遗迹,学校从“听说读写行”多个维度,成体系开展垦荒精神教育。

  在台州市学院路小学,劳动精神培育融入办学理念,成为学校的新名片。走廊上的“空中农园”种着草莓和番茄;苗圃里生长着水稻、玉米和土豆。到了收获季节,孩子们自己种,自己收,把参与烹饪的食物装进自己设计绘制的创意纸袋里,开展校外义卖。

  “坚持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孩子们的担当、自律以及劳动意识,都有了明显增强。”校长陈凌峰说。

  一人上班,三人上岛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岛上的黄鱼养殖基地正准备夜捕……

  “当灯光亮起的一刻,你会发现付出是值得的。”从普通线路工,到供电所党支部书记,几十年来,王海强扎根大陈岛,守护着这份光明。

  这位土生土长的“垦二代”,同父亲一样,心心念念的是大陈岛。王海强2001年曾调回市区,回到了家人身边。但没几年,他又返岛工作,坚守至今,王海强和他的同事们不仅实现了20年安全生产无事故,更是连续10年实现客户满意度100%。

  “我儿子现在理解我了,子承父业,正在大学里学电力。”王海强脸上满是自豪。

  “我们牢记总书记回信的殷切嘱托,把大陈岛垦荒精神升华为台州城市精神。”台州市委书记陈奕君说,全市上下正把建设现代化湾区作为新时代的“垦荒”之举,新起点上再出发,争当时代弄潮儿。

  眼下大陈岛景区提升改造一片忙碌。大陈岛正发力建设小康之岛、现代化之岛。新一轮“垦荒”热潮兴起,再次点燃青年人的创业创造热情。

  争做新时代的“垦荒者”,“80后”王建返乡了,还把自己公司的总部从台州市中心迁到岛上。“90后”陈晨光返乡了,在岛上开起了民宿。

  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乡镇年轻干部,在岛上扎下根来。作为海岛镇,大陈镇探索建立政务服务代办等制度,实现“陆上办事不回岛、岛上办事不出岛”。镇干部往往半个月、一个月才离岛回城一次。一些年轻的妈妈,干脆把孩子、老人接到岛上,“一人上班,三人上岛”一时成为美谈。

  (原标题:《浙江大陈岛老垦荒队员后代:争做新时代的“垦荒者”》)

编辑:木东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H5 | 人生幸福快乐,强身健体十分重要
10:56
总书记的民生关切事·学有所教
08:42
2019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8月16日开幕 分会场首次全覆盖省内20个地市
08:52
羊城晚报聚焦惠州报道 反响热烈持续引发好评
08:55
垃圾站臭气扰民如何破题 广州11个区各选一个试点探索
08:55
白云山这个水库多时七八十人游泳,安全情况令人担忧
08:59
父女夜色中遇车祸 广州“的哥”街头救人上演“生死时速”
08:59
女子谈恋爱陷“杀猪盘” 一周被骗近200万元
09:00
打的坐后排未系安全带 车祸致伤残自己要担责
09:02
广州大道快捷化改造有新进展 G105国道节点及汉溪大道节点招标
09:03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