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讯 记者文聪摄影报道:8月19日是第二个“中国医师节”。在东莞市桥头镇,从曾祖母邓衬婵到曾孙莫浩聪,一家四代学医,用百年的坚守和传承诠释着医者仁心。这个医生世家也见证了东莞乃至广东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巨变,莫浩聪说:“我一直记着‘做医生,就是做好事’这句家训,我会做得更好!”
“医一代”:身体力行立家训
石水口村户籍人口近4500人,村里的“康平诊所”在2014年全市乡村卫生站转型之前一直叫“石水口卫生站”,平时村民们有个头痛发烧都会上门求诊。
“康平诊所”的名字来源于今年已74岁的莫康平,他是这个医生世家的“医二代”。早在1966年,桥头镇开办农村合作医疗,莫康平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赤脚医生,后来被推荐到中山医学院学习。深知农村缺医少药的莫康平,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继续当赤脚医生,并在上世纪80年代转型为乡村医生。
莫康平之所以会把医生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这与母亲邓衬婵的言传身教密不可分。邓衬婵出生于1919年,她的哥哥邓学而1934年毕业于上海南洋医学院,后返回东莞开设诊所。邓衬婵结婚前就时常在哥嫂的诊所帮忙,学会了接生,并开创性地用碘酒消毒脐带。多年来,整个石水口村,由她接引出生的孩子超过一千人。
2001年,82岁的邓衬婵过世时,很多村民都流泪了。莫康平从来没有忘记母亲邓衬婵常说的一句话:“做医生,就是做好事”,而这句话也是他们的家训。“母亲那时接生是没有钱的,都是做好事。经她接生,全都母子平安,这在以前艰苦的环境中,算是个奇迹,村民也真心实意的感激她。”
新生代:立志学医传薪火
现在莫康平年岁渐大,康平诊所的主诊医生换成了他的大儿子莫剑光。47岁的莫剑光从东莞卫校毕业后就一直和父亲一起治病救人,几年前开始,他独自挑起了诊所的重担。
“医三代”除了莫剑光,还有小他三岁的弟弟莫剑良。莫剑良是东莞第一批全科医生,1994年开始在市、镇医院从事过药剂、儿科、内科、急诊、全科等专业工作,如今是桥头镇社卫中心副主任医师。
“莫医生”这个称呼让莫剑光和莫剑良倍感光荣。莫剑良说:“在我舅公、奶奶身上,我看到了老一辈人是如何救死扶伤。例如,1947年天花疫情,村民不敢种牛痘,我奶奶抓住我爸爸,就往他身上打,消除了村民的顾虑;而在我父亲身上,我更懂得了什么是坚守初心,服务乡亲。”
薪火相传传医道,一脉相承承仁心。如今,这个医生家族“诞生”了医四代——莫剑光的儿子莫浩聪今年高考被暨南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录取。莫浩聪说:“‘做医生,就是做好事’这句家训,爷爷从小就教我,我一直记在心上。从曾祖母、爷爷,到我父亲、叔叔,再到我,差不多一百年。这是坚守,也是传承,我会做得更好!”
从邓衬婵到莫浩聪,四代人传承着医者仁心,也见证了东莞乃至广东省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变化。莫剑良以桥头镇为例,“1958年,桥头公社卫生院成立时只有32人,今天桥头医院已发展成723人的二甲医院,全镇共有医疗机构58家,医务人员1051人,从靠听诊器、体温计看病,到CT、磁共振等先进设备。”
莫剑良直言,做医生要有一颗不变的初心,“扎根基层,为群众服务,这个初心需要代代传承,并且一辈子去感悟、去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