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践行者】东莞男子坚持吹唢呐41年 年近花甲仍难觅徒弟

来源:金羊网 作者:文聪 发表时间:2019-08-29 08:49
分享到

吴培雄常在大朗体育馆吹奏唢呐

文/图 金羊网记者 文聪 通讯员 戚嘉琳 方晓文

“嘀嘀嗒嗒……”在东莞市大朗镇体育馆的正门,传来一阵阵婉转悠扬的唢呐声。循声望去,年近花甲的吴培雄坐在树荫下,手里拿着一把古铜色的唢呐,动情地吹奏着《老酒》。乐曲声越过繁华的马路,穿过高耸的大楼,传向四面八方。

吴培雄从16岁开始学习吹唢呐,至今已有41年。尽管曾经一度为了谋生卖掉了唢呐,但内心的坚持让他重拾“老伙伴”。多年难觅徒弟的他,如今仍在坚持,希望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学习和传承发扬唢呐文化。

外公葬礼上与唢呐结缘

今年57岁的吴培雄是湖南怀化人,2000年的时候来到大朗镇工作。平时除了家人和朋友,唢呐是他最亲密的伙伴。27日,吴培雄在家中打开柜子,从一个盒子里轻轻拿出伴随了自己19年的唢呐。这把唢呐管身乌黑泛光,暗黄的喇叭口上沉淀着一些铜斑。吴培雄一边仔细擦拭,一边向记者介绍称:“唢呐的管身是木制的,呈圆椎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有铜制的喇叭口,也称作‘碗’。唢呐是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音色高亢、嘹亮,不少人举办婚丧寿庆、乔迁新居仪式,都会请唢呐演奏师傅前来吹奏一番。”

这把唢呐已陪伴吴培雄19年

吴培雄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唢呐,是在外公的丧葬仪式上。那时的他才16岁,尽管现已过去了四十多年,但他仍然清晰记得当初唢呐声给他带来的那种震撼和吸引力。“当地两位颇有名气的唢呐师傅前来葬礼上伴奏,他们吹奏唢呐时,手指跳跃于管孔之上,凄扬的乐声被吹奏出来。我不禁被吸引住了,看着放置在一旁的唢呐,好几次都忍不住想摸一下。”

葬礼结束后,吴培雄到处打听有关唢呐的知识。知子莫若父,父亲看出了他的心思后,便带着他上门拜师。吴培雄很感谢父亲的坚持,“过去的门户之见比较深,有些人怕把唢呐技艺教给别人,就砸了自己的饭碗。我父亲张罗了好久才找到一个愿意教我的师傅,以前的师傅是以‘口传心授’为主,因为我有8年吹笛子的基础,因此在学习唢呐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天赋,短短四天就学成出师,从此踏上靠吹唢呐谋生的路。”

曾经卖掉唢呐外出打工

入门容易,想真正吹好唢呐却很难,一首吹奏迁入新宅的曲子,吴培雄就练了八年。吴培雄拿出两把唢呐,向记者展示了一次同吹两把唢呐的技艺。“在迁入新宅仪式上,就需要我们唢呐师傅一张嘴同时吹奏两把唢呐。一边吹唢呐,一边爬梯子。爬到梯子的顶端后,还得在曲子不停的情况下,巧妙地用尾指勾开红布,拿到红布里的大红包,寓意着红红火火。”

唢呐是一门独特的民间艺术,由于过于冷门,唢呐演奏师傅的收入都不太稳定。1998年,因为吹唢呐不足以支付整个家庭的开销,吴培雄不得不狠下心,卖掉唢呐,离开家乡外出打工。2000年,他来到大朗镇工作,平时看到公园里有人在吹唢呐,心里不禁泛起一阵羡慕之情,想上前交流,却碍于情面又忍住了。

“最后我还是没忍住,买了一把48块钱的唢呐。那把唢呐做工不好,发音不标准,我特地回去老家一趟,向大伯求得一把1982年买的唢呐,平时吹完都放在盒子里锁起来。”吴培雄在来莞的这些年,先后结识了三位唢呐爱好者。每次邀约切磋技艺时,他都会带上那把大伯送的唢呐。

同时吹奏两把唢呐

表演市场较小难觅传人

与吉他、钢琴这些乐器相比,唢呐的表演市场比较小,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吴培雄说,他曾经收过两个徒弟,两人都有吹笛子的基础,对唢呐也非常感兴趣,但最终因为多方面的原因,最终还是放弃了唢呐的学习。

这些年来,吴培雄再也没有收过徒弟。对此,他也很无奈,“吹唢呐是个力气活,想要学好不容易,必须控制好高音、低音,要一句一句、一段一段,不断反复练习,所以,很难找到愿意坚持的年轻人。现在时代都变了,婚丧嫁娶、礼乐典祭都不再需要唢呐伴奏,各种先进科技产品已经逐渐取代传统艺人的地位,一个按键就可以随意播放音乐,唢呐调也濒临失传”。

吴培雄希望通过媒体的报道,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学习和传承发扬唢呐文化。吴培雄笑着说,只要自己坚持,终会有收获。“说不定哪一天,我在体育馆的树下吹奏着最爱的《老酒》,一个年轻人会走上来问:‘老师傅,能教我吹唢呐吗?’”


编辑: 智韬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峡谷探幽第一波秋游约定你

  • 携程抓准广东旅游“私域流量”风口 用门店开拓旅游新零售市场 2019-08-26
  • 老味道 新风格 广州岭南五号酒店邀你体验“四岁狂欢” 2019-08-26
  • 马六甲传统舞蹈团助阵广州香格里拉大酒店马来西亚文化美食节 2019-08-26
  • 特色民族文化串起最美西宁 2019-08-26
  • 预约一场秋香之旅 2019-08-22
  • 彩云之南,古城里安静的夏天 2019-08-22
  • 千年瑶寨欢庆瑶家“开唱节” 2019-08-19
  • 用对技巧从“白本初哥”进阶旅游达人 2019-08-19

试驾比亚迪宋Pro:A+级SUV购车的首选

  • 北汽新能源EU5 R600将于成都车展上市 工况续航达到501km 2019-08-27
  • ​新一代梅赛德斯-奔驰长轴距GLC上市 售39.28万起 2019-08-27
  • 全新2020款瑞虎3 百万全球版上市 售价5.99万-6.99万 2019-08-27
  • 上汽大众电商平台推出途昂X雷霆定制 提供两款车型 2019-08-27
  • 2019款夏朗380 TSI 舒享型与尊享型7座版正式上市 2019-08-20
  • 全系标配十二项 荣威RX5 MAX预售价14.98万起 2019-08-19
  • 迈凯伦推出终极跑车系列全新车型 全球限量399台 2019-08-19
  • 全新保时捷 Cayenne Coupé广州上市 售价99.8万起 2019-08-19

又创历史新高!苹果Q3营收538亿美元 同比增长1%

  • 5G和Wi-Fi将合二为一!高通多款Wi-Fi 6芯片发布 2019-08-28
  • 微信车载版来了!全语音交互,不看屏幕也能发消息 2019-08-28
  • 马云:5G时代,BAT容易被淘汰 2019-08-27
  • 拼多多协助广东警方打击网络黑灰产 15名嫌疑人于近日落网 2019-08-19
  • 网易财报数据:总营收187.69亿,60%来自游戏业务 2019-08-08
  • 三星Note10系列发布:没有耳机孔+5G+四摄,值多少钱? 2019-08-08
  • 5G手机澳大利亚网速实测:OPPO Reno超1GBps 2019-08-07
  • 全国5省市上线电子结婚证 今年七夕可刷脸领证 2019-08-06

梁晓声:有一个人物的名字叫时代

  • 全国首个网络文学专藏库在上海设立 2019-08-28
  • “大湾区民乐新势力”系列音乐会9月启动 2019-08-28
  • 鲍十《岛叙事》:从东北平原到南国海岛 2019-08-27
  • 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30日在广州开幕 2019-08-27
  • 涨姿势!“广东音乐”导赏会带市民共赏岭南艺术瑰宝 2019-08-27
  • 故宫日历:累计发行300万册 被誉“中国最美日历” 2019-08-27
  • 艺术,赋予城市文化温度 2019-08-27
  • 西藏近13万件可移动文物获国家“文物身份证” 2019-08-27

吃吃吃!酥脆酱香的肉夹馍 引吃货们PK

  • 一年一度鲱鱼节来袭 就问你敢不敢吃? 2019-07-01
  • 初夏五月 白芦笋相伴 2019-05-16
  • 又到海鲜季 不这么吃就白瞎了! 2019-05-06
  • 春日食游 鲜味先行 2019-04-12
  • 草头、香椿、螺蛳“抱团”上市 春天在南京菜中萌发 2019-04-10
  • 又到一年刀鱼季! 2019-03-15
  • 节后消脂润肠 试试黑木耳粟米清脂汤 2019-02-19
  • 美食打探:顺德鱼揸,吃出一个鲜字 2019-02-12
金羊图库
  • 莫斯科航展开幕 俄隐身战机苏-57亮相
  • “联盟MS-13”号飞船与空间站重新对接 为MS-14“腾地儿”
  • 江西泰和:中稻丰收喜开镰
  • 北京正阳门、前门箭楼开始修缮维护
  • 2020年《故宫日历》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发布
  • 大兴机场开展第二阶段验证试飞
  • 重庆智博会上演机甲争霸与人工竞技
  • 火星一岩石被NASA命名“滚石” 约高尔夫球大小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广东省三防办:不能因为“杨柳”风小而松懈
2019-08-28 22:38:22
受台风影响,琼州海峡停航 进出岛列车停运
2019-08-28 22:38:22
投资1523亿元广州黄埔36个重大项目同日启动
2019-08-28 22:38:22
2018年各区图书馆事业发展指数排名, 黄埔、越秀、增城分列前三
2019-08-28 22:38:22
@羊城动漫迷,第十二届漫画节下周五开幕
2019-08-28 22:38:22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中国梦·践行者】东莞男子坚持吹唢呐41年 年近花甲仍难觅徒弟
金羊网  作者:文聪  2019-08-29
吴培雄从16岁开始学习吹唢呐,至今已有41年。尽管曾经一度为了谋生卖掉了唢呐,但内心的坚持让他重拾“老伙伴”。

吴培雄常在大朗体育馆吹奏唢呐

文/图 金羊网记者 文聪 通讯员 戚嘉琳 方晓文

“嘀嘀嗒嗒……”在东莞市大朗镇体育馆的正门,传来一阵阵婉转悠扬的唢呐声。循声望去,年近花甲的吴培雄坐在树荫下,手里拿着一把古铜色的唢呐,动情地吹奏着《老酒》。乐曲声越过繁华的马路,穿过高耸的大楼,传向四面八方。

吴培雄从16岁开始学习吹唢呐,至今已有41年。尽管曾经一度为了谋生卖掉了唢呐,但内心的坚持让他重拾“老伙伴”。多年难觅徒弟的他,如今仍在坚持,希望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学习和传承发扬唢呐文化。

外公葬礼上与唢呐结缘

今年57岁的吴培雄是湖南怀化人,2000年的时候来到大朗镇工作。平时除了家人和朋友,唢呐是他最亲密的伙伴。27日,吴培雄在家中打开柜子,从一个盒子里轻轻拿出伴随了自己19年的唢呐。这把唢呐管身乌黑泛光,暗黄的喇叭口上沉淀着一些铜斑。吴培雄一边仔细擦拭,一边向记者介绍称:“唢呐的管身是木制的,呈圆椎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有铜制的喇叭口,也称作‘碗’。唢呐是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音色高亢、嘹亮,不少人举办婚丧寿庆、乔迁新居仪式,都会请唢呐演奏师傅前来吹奏一番。”

这把唢呐已陪伴吴培雄19年

吴培雄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唢呐,是在外公的丧葬仪式上。那时的他才16岁,尽管现已过去了四十多年,但他仍然清晰记得当初唢呐声给他带来的那种震撼和吸引力。“当地两位颇有名气的唢呐师傅前来葬礼上伴奏,他们吹奏唢呐时,手指跳跃于管孔之上,凄扬的乐声被吹奏出来。我不禁被吸引住了,看着放置在一旁的唢呐,好几次都忍不住想摸一下。”

葬礼结束后,吴培雄到处打听有关唢呐的知识。知子莫若父,父亲看出了他的心思后,便带着他上门拜师。吴培雄很感谢父亲的坚持,“过去的门户之见比较深,有些人怕把唢呐技艺教给别人,就砸了自己的饭碗。我父亲张罗了好久才找到一个愿意教我的师傅,以前的师傅是以‘口传心授’为主,因为我有8年吹笛子的基础,因此在学习唢呐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天赋,短短四天就学成出师,从此踏上靠吹唢呐谋生的路。”

曾经卖掉唢呐外出打工

入门容易,想真正吹好唢呐却很难,一首吹奏迁入新宅的曲子,吴培雄就练了八年。吴培雄拿出两把唢呐,向记者展示了一次同吹两把唢呐的技艺。“在迁入新宅仪式上,就需要我们唢呐师傅一张嘴同时吹奏两把唢呐。一边吹唢呐,一边爬梯子。爬到梯子的顶端后,还得在曲子不停的情况下,巧妙地用尾指勾开红布,拿到红布里的大红包,寓意着红红火火。”

唢呐是一门独特的民间艺术,由于过于冷门,唢呐演奏师傅的收入都不太稳定。1998年,因为吹唢呐不足以支付整个家庭的开销,吴培雄不得不狠下心,卖掉唢呐,离开家乡外出打工。2000年,他来到大朗镇工作,平时看到公园里有人在吹唢呐,心里不禁泛起一阵羡慕之情,想上前交流,却碍于情面又忍住了。

“最后我还是没忍住,买了一把48块钱的唢呐。那把唢呐做工不好,发音不标准,我特地回去老家一趟,向大伯求得一把1982年买的唢呐,平时吹完都放在盒子里锁起来。”吴培雄在来莞的这些年,先后结识了三位唢呐爱好者。每次邀约切磋技艺时,他都会带上那把大伯送的唢呐。

同时吹奏两把唢呐

表演市场较小难觅传人

与吉他、钢琴这些乐器相比,唢呐的表演市场比较小,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吴培雄说,他曾经收过两个徒弟,两人都有吹笛子的基础,对唢呐也非常感兴趣,但最终因为多方面的原因,最终还是放弃了唢呐的学习。

这些年来,吴培雄再也没有收过徒弟。对此,他也很无奈,“吹唢呐是个力气活,想要学好不容易,必须控制好高音、低音,要一句一句、一段一段,不断反复练习,所以,很难找到愿意坚持的年轻人。现在时代都变了,婚丧嫁娶、礼乐典祭都不再需要唢呐伴奏,各种先进科技产品已经逐渐取代传统艺人的地位,一个按键就可以随意播放音乐,唢呐调也濒临失传”。

吴培雄希望通过媒体的报道,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学习和传承发扬唢呐文化。吴培雄笑着说,只要自己坚持,终会有收获。“说不定哪一天,我在体育馆的树下吹奏着最爱的《老酒》,一个年轻人会走上来问:‘老师傅,能教我吹唢呐吗?’”


编辑: 智韬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强国图志——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
18:34
习近平会见乌兹别克斯坦总理
21:06
习近平接受外国新任驻华大使递交国书
21:06
买买买人潮让交通瘫痪 COSTCO这把火能烧到何时
08:49
【中国稳健前行】厚植文化自信 增强战略定力
12:51
投资1523亿元广州黄埔36个重大项目同日启动,建穗港科技合作园促两地科技交流
22:38
2018年各区图书馆事业发展指数排名, 黄埔、越秀、增城分列前三
22:38
梁振英力挺!港媒“神秘广告”悬赏港币100万缉凶 | 晨读天下
09:19
读城 | 广东警方捣毁月饼制假窝点 制作环境令人作呕
09:19
《羊城晚报》上榜2019年亚洲品牌500强 居中国晚报类第一位
09:17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