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何镜堂
文/金羊网记者 丰西西 鄢敏
图/金羊网记者 黄巍俊
一头雪白的头发,连皱纹里都透着慈祥。他的名字家喻户晓,他的作品遍布各地,无论是历史深厚的博物馆、现代感十足的商业大楼,还是宁静雅致的大学建筑,都闪烁着迷人魅力。
他是何镜堂,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当代中国建筑学科的领军人物和公认的建筑大师。他更愿意别人称他为“用建筑记录时代的设计师”。如今,年逾八旬的他仍坚守在工作第一线,用心栽培扶持年轻一代,深受大家喜爱。
“从热血青年到耄耋老人,从默默无闻到举世皆知,你用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奋斗,精彩书写奋进中的中国人、勇于追梦筑梦的执着信念!”21日,何镜堂获授“南粤楷模”荣誉称号,收获了来自全社会的敬意。
从小喜欢绘画,设计与时代需求吻合
1938年出生于广东东莞的何镜堂,从小对绘画有浓厚兴趣。在接受采访时,他曾这样回忆:“少年时代,我常常带着干粮和画板跟哥哥到郊外写生,逐渐培养了我的艺术兴趣。而我又喜欢数理化,想当工程师,听老师说建筑师是半个艺术家、半个科学家,正合我心意。”
1956年,何镜堂进入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学习建筑,师从岭南建筑一代宗师夏昌世,开启了自己的建筑人生。1983年,45岁的何镜堂带着家人从北京回到母校华工,将教学研究与实际紧密结合。“我的建筑设计类型与时代发展和需求是相吻合的,我要用建筑记录时代。”何镜堂说,自己前进道路上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祖国和时代的馈赠。
200多个建筑精品中,最满意的是它们
从虎门海战博物馆,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从改革开放最前沿地区的深圳科技馆,到黄浦江畔惊艳世人的东方之冠中国馆,何镜堂用200多个建筑精品,生动地记录着行进的中国不断走向复兴的坚定步伐。
一座座建筑名作在他手上诞生,表达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得到世人称赞。可他却说:“我最喜欢的建筑作品有两个:一个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一个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这两个作品是表现我们国家从灾难走向富强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反映了我国从贫穷弱小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变革。我是1937年4月出生的,南京大屠杀发生在1937年12月。我出生在那个年代,我如今生活在这个美好的时代,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两个历史阶段。”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行,雍容大度、典雅端庄的东方之冠“中国馆”惊艳全球。可很多人并不知道,中国馆的红色由四种红色组成,“上面最高的一层,最深,一级一级往底下减浅,这样的红很鲜艳,颜色空间感非常好。”何镜堂回忆,当时全世界有340个方案参与竞争,经验丰富的他也面临很大压力。最后,独特的东方之冠脱颖而出,他至今都觉得非常光荣。“每一次走进它,都感觉非常自豪、非常自信,当一个中国人,真好!”何镜堂笑着说。
“好的建筑是有感情的,应记录民族复兴轨迹与文化传承。”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他和团队在设计时把主题设定为从战争到和平,是希望人们可以在参观后感到震撼,永远记住这个历史事件,最终把人类带向共同的文明道路。
在何镜堂看来,有影响力的建筑,不仅是功能性的,更重要的是它的精神内涵和生命力,建筑是有灵魂的。
至今仍坚守一线,致力于培养年轻人
如今的何镜堂仍奔走在建筑设计和人才培养的工作一线。他用个人魅力和凝聚力,时刻提醒团队成员,建筑是众人的智慧结晶。他始终以昂扬的斗志和不懈的努力,激励着青年建筑师和学生们努力奋斗。
“光靠一个人是做不出建筑的。我感恩社会给我机遇,感恩我的学生帮助我。我有一批非常好的学生,我教他们建筑,他们使我变得年轻。”何镜堂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中已有18人获得了全国青年建筑师奖,有的已晋升为教授、院长、总设计师等,成为了全国建筑设计和教育领域的骨干力量。
何镜堂不曾停歇,他一直在为培养年轻建筑师而努力着。2011年,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后,何镜堂将所获奖金200万元全部捐出,并牵头各方成立何镜堂教育基金,累计接受捐赠1100万元,奖励各学院优秀青年学生以及教师,激励年轻人的学术探索和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