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回家】我们是兄弟,更是战友

来源:央视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19-09-28 14:35
分享到

央视网消息:在第六个“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退役军人事务部将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为6位找到亲人的在韩志愿军烈士举办认亲仪式,让英雄回到亲人身旁。

2014年以来,我国先后六批迎回599具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让他们可以安眠在祖国的怀抱。但是这些英烈都没有姓名,甚至他们的家人都并不知道他们已经魂归故里。

为此,央视新闻联合退役军人事务部以及多家媒体,在今年清明节期间共同发起了“寻找英雄”大型媒体行动,通过烈士遗骸遗物为他们寻找亲人。经过半年的寻找,已经有6位英雄通过DNA检测的方式确定找到了亲人。

下面我们就走进烈士陈曾吉的亲弟弟,今年已经82岁的陈虎山老人家中,了解他和哥哥之间的感人故事。

陈虎山老人手拿的这张照片上,就是他的哥哥,当时只有19岁的陈曾吉。事实上,这不仅是陈曾吉留给家人最后的影像,也是他留下的唯一一张照片。

陈曾吉烈士弟弟陈虎山82岁:最后一封信是1949年解放以后给家里面来信,要回东北搞生产,那就是等他回东北以后可以回家,那时候很高兴。

然而,从这封信之后,家里就再也没有得到过陈曾吉的消息。直到1953年,兄弟俩的五叔从抗美援朝战场上负伤回国,家人才得知,陈曾吉当年没来得及回家,就奔赴抗美援朝的战场。

陈曾吉烈士弟弟陈虎山82岁:我五叔也是跟哥哥一个部队的,我五叔回来以后说,我哥哥是侦察连的侦察班的一个班长,在那里侦察的时候牺牲了,我五叔亲自在那里掩埋了哥哥。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陈虎山第一次经历亲人在战斗中牺牲。在争取解放和保家卫国的战场上,陈虎山一家先后有六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陈曾吉烈士弟弟陈虎山82岁:我们家里一共七个人当兵,就我五叔活着回来了。我们家是有这样的革命传统,我一定要继承,所以要一定要当兵,有这样一个决心和想法。

1956年,陈虎山追随着哥哥的脚步,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面对异国他乡的土地,他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这是哥哥战斗过的地方。而他最大的遗憾,就是当时已经没有办法找到哥哥牺牲的地方。

他没有想到,六十多年后,在祖国迎回的在韩烈士遗骸中,竟然会出现哥哥的名字。

陈曾吉烈士弟弟陈虎山82岁:根本都没想到他能回来。在韩国牺牲了这么多人,都是什么人也不知道。还是我们国家强大,有世界上有地位了,我们真是想象不到的事。

即将前往沈阳,去看看自己已经70年未见的哥哥,陈虎山百感交集。他一直小心翼翼地保存着自己的志愿军军装。这一次,他终于可以穿上它,站在哥哥的面前。让哥哥知道,自己也曾经是一名跨过鸭绿江,保家卫国的战士。

陈曾吉烈士弟弟陈虎山82岁:我们是兄弟,又是战友。这样去见哥哥很光荣。等这70年我终于见到你了,我想了几十年,我们终于见面了。

70年的追寻只为迎你回家

70年的时间,陈虎山老人终于等到了自己的亲哥哥。然而还有更多的烈士,他们的父兄没能等到亲人的消息,只能将思念和牵挂一代一代传承。

今年64岁的许同海,就是烈士许玉忠的侄子。在今年清明节期间,在“寻找英雄”全媒体行动中,通过一枚印有“许玉忠”字样的印章,找到了许同海。而这一次,通过DNA检测的方式,确定了他就是烈士许玉忠的家人。听到这个消息,记者再一次来到河北沧州,走进了英雄的家乡。

烈士许玉忠的家乡赵官村现在属于沧县大官厅乡,距离北京有近3个小时的车程,记者此次前往的是许玉忠的侄子许同海家。

和上次一样,许同海迎接我们的第一句话仍是“谢谢”,可这一次他告诉我们:现在,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英雄许玉忠的侄子许同海:我们全家人盼望了好几十年了。

许玉忠是许同海的三伯,虽然没有见过三伯,但许同海过去常听父辈讲起许玉忠光荣参军时的情景。

英雄许玉忠的侄子许同海:当年三伯骑着大红马,十字披红,村里敲着鼓打着锣。弄红绸红布围在身上,戴着大红花,临走的时候还跟家人打招呼呢。

当时没人能想到,许玉忠这一走就是70年,甚至没能留下一张照片。如今父辈们都已离世,全村只有88岁的邢广地老人曾与他熟识。

河北省沧县大官厅乡赵官村村民邢广地:他是高个细条,挺黑。他爱打枪我也爱打枪,我俩黑天白天都在一块儿,他天天说要去保卫祖国去,就走了。

记者:然后就再也没回来吗?

河北省沧县大官厅乡赵官村村民邢广地:去了就没回来。

老人告诉我们,当年许玉忠走的匆忙,连句话也没留下。老父亲老母亲直到去世也没把儿子盼回来。

许家珍藏了70年的一张1949年的立功喜报是当时许玉忠从部队留给家人的唯一消息。

然而,家人并不知道许玉忠何时跟随部队入朝作战,当时还年幼的许同海,是从父亲和同乡口中听到的三伯可能已经英勇牺牲的事。

英雄许玉忠的侄子许同海:同乡说没指望了,牺牲了,这是我的眼见到的。上面下了命令,说上!冲!他临走跟战友打了一声招呼:来世再见吧!就上去,就一直没回来。

“来世再见”,这是许玉忠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几十年来,虽然无从寻找,但许玉忠的下落一直是许家几代人不变的牵挂。

从2014年起,我国先后六批迎回599具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许玉忠烈士遗骸与遗物2016年第三批回国。遗物中包含一枚印章。终于,在今年清明节,通过“寻找英雄”行动,让许同海一家与烈士相认,并完成DNA鉴定。

英雄许玉忠的侄子许同海许同桥:回国就等于回家了,国就是家,也了了我们的心愿了,想起家里老人找着了,团圆了,特别特别开心。

听闻许同海即将前往沈阳祭奠三伯,全家人都前来送行。

英雄许玉忠的亲人:带上家乡的枣,看看咱家乡的东西。

许同海:绝对给你们捎到了。

除了家乡特产,许同海兄弟俩商量着,一定要给三伯带上一捧家乡的泥土。故土难离,哪怕是70年的寻找与等待都无法阻挡这如今的团圆,而烈士许玉忠也终将回到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

编辑: alan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味蕾度假就在城中央

  • 广州融创乐园十一黄金周,99元畅玩! 2019-09-27
  • 休闲玩乐长假一点通 2019-09-27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40年接待海内外游客逾1.2亿人次 2019-09-26
  • 北京海关提醒:出境游旅客莫带濒危动植物制品回国 2019-09-26
  • 今年首批越冬候鸟飞抵鄱阳湖 2019-09-25
  • 雪山怀抱的拿日雍错 2019-09-25
  • 广州塔珠江红船艺术团走进邓村吾乡石屋 2019-09-24
  • 土耳其航空将开通西安—伊斯坦布尔直航 2019-09-24

试驾EXEED星途 LX:为年轻用户而来

  • 长安CS75PLUS登陆华南 售价10.69万元起 2019-09-23
  • 售11.99万元 全新宋MAX新增1.5TI自动智联睿动型越享版 2019-09-16
  • 全新一代路虎Defender亮相 新增全新涉水模式 2019-09-11
  • 梅赛德斯-奔驰VISION EQS概念车亮相法兰克福国际车展 2019-09-11
  • 红旗S9全球首秀 新红旗品牌亮相法兰克福车展 2019-09-11
  • 吉利全新SUV定名“icon” 高度还原CONCEPT ICON概念车 2019-09-11
  • 沃尔沃S60 T8海外售价公布约44万人民币 2019-09-04
  • 西雅特Tarraco FR将于法兰克福车展亮相 2019-09-04

任正非之后,华为一票否决权将由谁继承?

  • 阿里巴巴首次披露人工智能完整布局 2019-09-27
  • 超210万用户预约5G,第一批正式5G用户会是你吗? 2019-09-26
  • 阿里第一颗AI芯片问世!芯片含光800性能有多强? 2019-09-25
  • 果粉注意:iOS 13又出新bug,赶紧更新iOS 13.1 2019-09-25
  • 全身都是屏幕?小米MIX Alpha发布,屏占比达180.6% 2019-09-25
  • 超2亿人参与!微信国庆专属头像刷屏,你换头像了吗? 2019-09-24
  • 4.99美元!谷歌发布应用程序订阅服务,月费和苹果一样 2019-09-24
  • 5G时代新体验 三星Galaxy Note10系列重磅来袭 2019-09-23

《马可·波罗》“回故乡”,广州原创走向世界

  • 604件中国画佳作汇聚全国美展 2019-09-28
  • 大型纪录片《大上海》:全景式书写“城市传记” 2019-09-26
  • 中央档案馆推出档案文献专辑 200余件珍贵档案重温1949 2019-09-24
  • 冯梦龙农耕文化园在苏州冯梦龙故里开园 2019-09-24
  • 《墨荷图》等八大山人真迹将在南昌展出 2019-09-24
  • 专访著名作家叶舟:他用小说为敦煌立传,在文字中再造一座沙洲城 2019-09-23
  • 李洱:中国到出大作家的时候了 2019-09-22
  • 议“炎黄”论“尧舜” 专家学者聚焦中国五帝时代 2019-09-20

吃吃吃!酥脆酱香的肉夹馍 引吃货们PK

  • 金秋吃蟹 这样吃才健康 2019-09-24
  • 一年一度鲱鱼节来袭 就问你敢不敢吃? 2019-07-01
  • 初夏五月 白芦笋相伴 2019-05-16
  • 又到海鲜季 不这么吃就白瞎了! 2019-05-06
  • 春日食游 鲜味先行 2019-04-12
  • 草头、香椿、螺蛳“抱团”上市 春天在南京菜中萌发 2019-04-10
  • 又到一年刀鱼季! 2019-03-15
  • 节后消脂润肠 试试黑木耳粟米清脂汤 2019-02-19
金羊图库
  • 青海湖地区生态逐年向好
  • 第十届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赛第九赛段赛况
  • 2019青岛国际海洋科技展览会开幕
  • 内蒙古脱贫农牧民绣7000只蝴蝶感恩精准扶贫政策
  • 这里,集齐了博物馆界的网红
  • 中国在大风骇浪中建成世界最长跨海公铁大桥
  • 国庆长假在招手,这些热门“打卡地”嗨起来!
  • 东盟十国魅力之城亮相东博会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香港各界强烈反对美方涉港法案,指责美方粗暴干涉中国内政
2019-09-28 10:23:07
台湾经济景气信号分数下滑 外销持续疲软
2019-09-28 10:28:49
下半年9地出台住房租赁新规:增加供给 严打"黑中介"
2019-09-28 10:28:49
8601亿元已到账!国资“输血”社保基金再提速!有啥好处?
2019-09-28 10:28:49
与租房提取公积金等有关 住建部取消61项证明事项!
2019-09-28 10:28:49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英雄回家】我们是兄弟,更是战友
央视网  作者:  2019-09-28
在“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退役军人事务部将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为6位找到亲人的在韩志愿军烈士举办认亲仪式。

央视网消息:在第六个“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退役军人事务部将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为6位找到亲人的在韩志愿军烈士举办认亲仪式,让英雄回到亲人身旁。

2014年以来,我国先后六批迎回599具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让他们可以安眠在祖国的怀抱。但是这些英烈都没有姓名,甚至他们的家人都并不知道他们已经魂归故里。

为此,央视新闻联合退役军人事务部以及多家媒体,在今年清明节期间共同发起了“寻找英雄”大型媒体行动,通过烈士遗骸遗物为他们寻找亲人。经过半年的寻找,已经有6位英雄通过DNA检测的方式确定找到了亲人。

下面我们就走进烈士陈曾吉的亲弟弟,今年已经82岁的陈虎山老人家中,了解他和哥哥之间的感人故事。

陈虎山老人手拿的这张照片上,就是他的哥哥,当时只有19岁的陈曾吉。事实上,这不仅是陈曾吉留给家人最后的影像,也是他留下的唯一一张照片。

陈曾吉烈士弟弟陈虎山82岁:最后一封信是1949年解放以后给家里面来信,要回东北搞生产,那就是等他回东北以后可以回家,那时候很高兴。

然而,从这封信之后,家里就再也没有得到过陈曾吉的消息。直到1953年,兄弟俩的五叔从抗美援朝战场上负伤回国,家人才得知,陈曾吉当年没来得及回家,就奔赴抗美援朝的战场。

陈曾吉烈士弟弟陈虎山82岁:我五叔也是跟哥哥一个部队的,我五叔回来以后说,我哥哥是侦察连的侦察班的一个班长,在那里侦察的时候牺牲了,我五叔亲自在那里掩埋了哥哥。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陈虎山第一次经历亲人在战斗中牺牲。在争取解放和保家卫国的战场上,陈虎山一家先后有六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陈曾吉烈士弟弟陈虎山82岁:我们家里一共七个人当兵,就我五叔活着回来了。我们家是有这样的革命传统,我一定要继承,所以要一定要当兵,有这样一个决心和想法。

1956年,陈虎山追随着哥哥的脚步,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面对异国他乡的土地,他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这是哥哥战斗过的地方。而他最大的遗憾,就是当时已经没有办法找到哥哥牺牲的地方。

他没有想到,六十多年后,在祖国迎回的在韩烈士遗骸中,竟然会出现哥哥的名字。

陈曾吉烈士弟弟陈虎山82岁:根本都没想到他能回来。在韩国牺牲了这么多人,都是什么人也不知道。还是我们国家强大,有世界上有地位了,我们真是想象不到的事。

即将前往沈阳,去看看自己已经70年未见的哥哥,陈虎山百感交集。他一直小心翼翼地保存着自己的志愿军军装。这一次,他终于可以穿上它,站在哥哥的面前。让哥哥知道,自己也曾经是一名跨过鸭绿江,保家卫国的战士。

陈曾吉烈士弟弟陈虎山82岁:我们是兄弟,又是战友。这样去见哥哥很光荣。等这70年我终于见到你了,我想了几十年,我们终于见面了。

70年的追寻只为迎你回家

70年的时间,陈虎山老人终于等到了自己的亲哥哥。然而还有更多的烈士,他们的父兄没能等到亲人的消息,只能将思念和牵挂一代一代传承。

今年64岁的许同海,就是烈士许玉忠的侄子。在今年清明节期间,在“寻找英雄”全媒体行动中,通过一枚印有“许玉忠”字样的印章,找到了许同海。而这一次,通过DNA检测的方式,确定了他就是烈士许玉忠的家人。听到这个消息,记者再一次来到河北沧州,走进了英雄的家乡。

烈士许玉忠的家乡赵官村现在属于沧县大官厅乡,距离北京有近3个小时的车程,记者此次前往的是许玉忠的侄子许同海家。

和上次一样,许同海迎接我们的第一句话仍是“谢谢”,可这一次他告诉我们:现在,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英雄许玉忠的侄子许同海:我们全家人盼望了好几十年了。

许玉忠是许同海的三伯,虽然没有见过三伯,但许同海过去常听父辈讲起许玉忠光荣参军时的情景。

英雄许玉忠的侄子许同海:当年三伯骑着大红马,十字披红,村里敲着鼓打着锣。弄红绸红布围在身上,戴着大红花,临走的时候还跟家人打招呼呢。

当时没人能想到,许玉忠这一走就是70年,甚至没能留下一张照片。如今父辈们都已离世,全村只有88岁的邢广地老人曾与他熟识。

河北省沧县大官厅乡赵官村村民邢广地:他是高个细条,挺黑。他爱打枪我也爱打枪,我俩黑天白天都在一块儿,他天天说要去保卫祖国去,就走了。

记者:然后就再也没回来吗?

河北省沧县大官厅乡赵官村村民邢广地:去了就没回来。

老人告诉我们,当年许玉忠走的匆忙,连句话也没留下。老父亲老母亲直到去世也没把儿子盼回来。

许家珍藏了70年的一张1949年的立功喜报是当时许玉忠从部队留给家人的唯一消息。

然而,家人并不知道许玉忠何时跟随部队入朝作战,当时还年幼的许同海,是从父亲和同乡口中听到的三伯可能已经英勇牺牲的事。

英雄许玉忠的侄子许同海:同乡说没指望了,牺牲了,这是我的眼见到的。上面下了命令,说上!冲!他临走跟战友打了一声招呼:来世再见吧!就上去,就一直没回来。

“来世再见”,这是许玉忠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几十年来,虽然无从寻找,但许玉忠的下落一直是许家几代人不变的牵挂。

从2014年起,我国先后六批迎回599具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许玉忠烈士遗骸与遗物2016年第三批回国。遗物中包含一枚印章。终于,在今年清明节,通过“寻找英雄”行动,让许同海一家与烈士相认,并完成DNA鉴定。

英雄许玉忠的侄子许同海许同桥:回国就等于回家了,国就是家,也了了我们的心愿了,想起家里老人找着了,团圆了,特别特别开心。

听闻许同海即将前往沈阳祭奠三伯,全家人都前来送行。

英雄许玉忠的亲人:带上家乡的枣,看看咱家乡的东西。

许同海:绝对给你们捎到了。

除了家乡特产,许同海兄弟俩商量着,一定要给三伯带上一捧家乡的泥土。故土难离,哪怕是70年的寻找与等待都无法阻挡这如今的团圆,而烈士许玉忠也终将回到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

编辑: alan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H5丨致敬共和国英雄!习近平铸就“中国信仰”
10:33
微视频:时代勋章
09:00
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9月30日上午举行
12:41
大数据预测:今年国庆8亿人次出游
09:54
今年国庆假期小客车仍免费 这些路段将有拥堵
10:02
广州地铁:客流高峰日延迟收车一小时
09:54
迎接黄金周客流高峰 广州南站将启用3个新停车场
09:54
广州近200件美术作品献礼盛世华诞 5米长卷记录21位“摘梅”粤剧名伶
09:54
香港新闻界:媒体人要引导社会向好的方向转变
09:54
广州科学城举办嘉年华 700架无人机引领万人高歌《我爱你中国》
09:54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