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元即可弹100万次! “霸屏”弹窗广告谁来管?

来源:金羊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19-11-08 08:49
分享到

“双十一”临近,很多消费者打开电脑发现,各类花花绿绿的弹窗广告扑面而来,让人眼花缭乱,想关掉却无处下手……

记者调查发现,“霸屏”的网络弹窗广告不仅影响用户工作效率,还可能存在侵犯用户隐私、暗含违法信息等问题,亟待加强监管。

花2万元即可弹窗100万次

弹窗频率高、关闭键过小甚至形同虚设,这是消费者反映最多的问题。很多网民反映,大多数应用软件均有弹窗广告;有些软件还将弹窗广告做成了开机启动项,只要电脑一开机就会跳出来“骚扰”用户。更令人恼火的是,这些弹窗广告或者根本无法关闭,或者关闭键特别小,几乎难以识别。

值得警惕的是,一些弹窗广告还暗含色情、诈骗等内容。记者发现,许多弹窗广告以炒股、生发、药品、女性直播、蜂蜜等为主要内容,宣传字眼十分夸张。

记者调查发现,弹窗广告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记者在百度以“弹窗广告推广”为搜索词,发现多条弹窗广告制作及推广的链接。记者以推广中药产品为由,咨询了一家广告代理公司,工作人员称,可以提供两种弹窗广告的发布途径:一种是与运营商合作,只要电脑是联网状态,打开就能接收到弹窗广告;另一种是与软件、浏览器合作,在使用某些软件和浏览器时,屏幕就会弹出广告。

“运营商、软件、浏览器平台都有用户大数据,你只要提出广告时间段、推广地区、目标受众、产品定位,我们就可以提供服务。”客服人员表示,若是运营商弹窗广告,价位是2万元发送100万次弹窗,量越大成本越低。

随后,记者又以同样理由,线上咨询了另外一家广告代理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说,他们公司的弹窗广告业务是与某浏览器平台合作,按受众点击量收费,每次点击的收费标准为0.1元至0.3元。“我们可以针对目标人群精准推广,年龄范围、时间范围、地理范围都可以由您自己设定。”

一名网络浏览器研发人员透露:“为满足一些广告主提出的‘精准广告’需求,我们就通过搜集、分析消费者上网浏览痕迹,制作精准客户画像进行推送。”

某知名搜索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前夕,电商行业广告主的广告投放量比平时增加了两到三倍。

针对商品被浏览后相关链接不断弹出的问题,记者电话咨询了某电商平台,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与各浏览器开发公司都有合作,由对方平台来做广告推广。“每日广告点击量达到一定数额,我们便会支付相应广告费;至于如何推广,不是由我们公司负责。”

弹窗广告谁来管?怎么管?

我国广告法第44条明确规定,“利用互联网发布、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近年来,相关部门多次针对互联网广告开展整治行动,并取得一定效果。但是,弹窗广告过多过滥的问题,像牛皮癣一样难以根治。

业内专家建议,应多措并举,细化相关管理办法,完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多部门联合打击违法行为,规范网络弹窗广告发展。

今年5月,我国《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网络运营者不得以改善服务质量、提升用户体验、定向推送信息、研发新产品等为由,以默认授权、功能捆绑等形式强迫、误导个人信息主体同意其收集个人信息。

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建议,可参照国家治理垃圾短信的措施来加强对弹窗广告的监管,任何组织和个人未经接收者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发送弹窗广告;接收者同意后又明确表示拒绝接收弹窗广告的,应当停止向其发送。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王云飞建议,完善网络广告管理办法,对弹窗广告播出时间、间隔时间、播放内容加以明确。

(新华社)

广州发布网购纠纷典型案例:

虚假宣传与价格欺诈 是“重灾区”

金羊网讯 记者李钢,通讯员彭勇、吴子颖、印强报道:“双十一”到来前夕,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7日通报,近五年来广州地区网购纠纷案中,接近一半涉及虚假宣传或价格欺诈。

据法院通报,近五年,广州市两级法院共受理5782件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件。涉及虚假宣传或价格欺诈的占比43.6%,涉及产品质量的占比14.5%。

法院通报典型案例显示,何某于2017年9月23日在张某经营的网络店铺中购买了一款增高产品12瓶,单价198元,共花费2376元。何某收货后发现,自己买的产品是没有经销商及联系方式、也没有质量合格证明的“三无产品”,就连进口报关单也是伪造。诉讼中,张某也未提供证据证实产品来源和合格证明。法院判决认为,张某向何某销售涉案产品的行为构成欺诈,张某退还货款2376元并支付三倍赔偿金7128元。

另一起典型案例中,陈某自2014年起在某网络店铺中购买“杀鸡牌”系列产品和其他产品,导致其患上激素依赖性皮炎,经多次治疗未治愈。2017年,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认定被告该商铺经营者在未取得化妆品生产相关资质的情况下,从市面上购买氯霉素、百炎净等原料进行搅拌、灌装后贴上“杀鸡牌”标签进行销售,判决被告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告向陈某返还1200元产品价格并赔偿十倍价款12000元,同时支付医疗费、交通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1425.2元。

提示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广东省消委会联合发布“双十一”网购消费提示

拼团链接或有病毒 网红直播不可全信

金羊网讯 记者唐珩,通讯员粤市监、粤消委报道:一年一度的“双十一”网络购物促销高峰即将来临,各大电商纷纷推出了各类新式玩法和促销活动,激发消费者的购物热情。怎样才能摆脱套路、买得放心?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广东省消委会联合向消费者发出消费提示,并将在2019年11月11日至12月10日期间设置“双十一”投诉专线(专线号码:020-85597315)。

部分消费提示:

购物途径选正规,网购风险要防范

目前,微信朋友圈、群购物、海外代购等微商交易方式兴起,但由于监管制度、手段不健全,如果消费者在身份信息不真实的网店或者微商购买了商品,往往会给售后维权留下隐患。此外,购物群或广告短信推送的交易、拼团链接可能含有木马病毒,有个人信息泄漏和资金被盗的风险。

促销规则花样多,理性消费最重要

消费者应仔细阅读平台网站和商家的优惠规则,了解红包、积分及优惠券适用的商品范围和时效,付款前仔细核对优惠价格,避免因不了解促销规则而发生消费纠纷。

网红直播不全信,产品质量第一位

建议消费者不盲目相信网红、测评直播带货,不只要关注网红直播带货的“全网最低价”,更应以产品质量为主要考虑因素,从产品参数、用户评价等方式多角度考量是否购买产品。

量入为出适度买,谨慎选择消费贷

不少平台为鼓励消费者使用消费信贷付款给出了“支付随机减”“支付立减”等优惠,还有些平台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消费信贷作为默认支付方式,容易诱导消费者过度消费,产生逾期还款、额外承担分期手续费等风险。建议消费者在选择消费信贷时,仔细阅读相关合同条款及具体还款事宜,在支付时看清支付方式,避免因逾期还款或分期消费而产生高额利息,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电商巨头齐卖房 线上捡漏当心点

今年的“双十一”,阿里、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纷纷推出特价房源,包括学区房、地铁房和景区房等。这些房源有联动开发商的新房、特价房,也有来自法院司法拍卖的房子。这些房源往往价格较低,但也存在产品有不足或手续不全、不能贷款等风险。消费者在网上购房时应特别谨慎,要全面了解房源信息,了解相关的政策规定,仔细确认合同约定,确保安全放心。


编辑: 智韬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有一种旅行,叫追光

  • 11月,出境游最抵时段来了! 2019-11-07
  • 有一种旅行,叫追光!追极光推荐 2019-11-07
  • 加州无花果 分享健康饮食潮流 2019-11-06
  • TWG Tea 以茶入馔新口味 2019-11-06
  • 穗莞深城际铁路即将开通休闲好去处别错过 2019-11-05
  • 梅汕高铁开通一起到梅州“周末游” 2019-11-04
  • 赏秋去!岭南首波秋色已开启 2019-11-04
  • 用最美价格赏最美风景(国内) 2019-10-31

2020款哈弗F7、哈弗F7x性能版、2020款哈弗F5三款新车齐亮相

  • 比亚迪全新秦/秦EV上市 售价区间5.99万-13.99万 2019-11-06
  • 领克05官图首度曝光 或将于2020年上半年正式上市 2019-11-06
  • 上汽大众途昂X获2019国际CMF设计奖 2019-11-05
  • 斯柯达全新SUV柯米克GT全球首秀 大玩潮流撞色 2019-11-05
  • 百公里油耗1.4L 荣威RX5 eMAX将于11月上市 2019-11-01
  • 上汽大众首款大型豪华商务MPV定名Viloran ID.3中国首秀 2019-11-01
  • 2020款C-HR上市 新增舒适版搭载TSS智行安全 2019-11-01
  • 造型个性张扬 斯柯达KAMIQ GT即将全球首发 2019-10-31

任正非:华为不是什么都行,仅仅是5G比美国强

  • 格力电器注资1亿成立电子商务公司 董明珠任董事长 2019-11-07
  • 全国首例!因隐瞒财产,水滴筹求助者被判全额退款 2019-11-07
  • 福布斯发布中国富豪榜:马云蝉联榜首,身家2701亿元 2019-11-07
  • 王思聪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 约1.51亿元财产遭执行 2019-11-07
  • 罗马仕这款充电宝或存在自燃风险!涉及数量3792件 2019-11-06
  • 华为HR五千字实名控诉!任正非回应:是公司管理民主的一个好现象 2019-11-06
  • 雷军一年前立下的flag实现!小米CC9 Pro与华为并列DxO第一 2019-11-06
  • 腾讯就周杰伦音乐侵权诉网易 三年间授权费涨948万 2019-11-05

现实题材网络文学迎来爆发期

  • 增强内容生产力 提升荧屏生命力 2019-11-07
  •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天鹅琴》国家大剧院艺术展演 2019-11-07
  • 吴桥杂技:乡村小院里的传承与坚守 2019-11-07
  • 已故台湾地区书画家朱龙庵、高逸鸿精品亮相中国美术馆 2019-11-07
  • 千年潍水文脉的新延续:古老非遗技艺释放现代活力 2019-11-07
  • 合力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2019-11-07
  • 中国科幻 不用刻意寻找“中国性” 2019-11-07
  • 上海艺术节:12小时不间断展示“舞作的诞生” 2019-11-07

干杯!十月里多个德国啤酒节开锣

  • 金秋吃蟹 这样吃才健康 2019-09-24
  • 炎炎夏日来份凉菜才是正经事 2019-07-10
  • 一年一度鲱鱼节来袭 就问你敢不敢吃? 2019-07-01
  • 最佳赏味期 抢鲜当造夏滋味 2019-05-31
  • 初夏五月 白芦笋相伴 2019-05-16
  • 又到海鲜季 不这么吃就白瞎了! 2019-05-06
  • 春日食游 鲜味先行 2019-04-12
  • 草头、香椿、螺蛳“抱团”上市 春天在南京菜中萌发 2019-04-10
金羊图库
  • 多彩秋色“绘”泉城
  • 穿越千年盛世,相遇文化中国 ——《清明上河图3.0》数字艺术广州展
  • 日本长野举行一年一度吉祥物大赛
  • 德国拉响“极右警报”
  • 探访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新闻中心
  • 马拉松丨2019纽约马拉松赛举行
  • 北京丰台:金秋赏菊正当时
  • 海峡两岸文创精品亮相“文博会”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前10月广州空气质量好转,PM2.5浓度下降14.3%
2019-11-07 23:06:05
七号线二期首个工点完成基坑封底
2019-11-07 19:57:04
你想知道的白云重点项目信息全在这!培英北校区白云人民医院新院区今年落成
2019-11-07 19:57:04
广州市出台社工服务站评估指标体系
2019-11-07 19:57:04
今后在深圳银行存取现金超过20万 或需进行登记
2019-11-06 06:33:06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2万元即可弹100万次! “霸屏”弹窗广告谁来管?
金羊网  作者:  2019-11-08
“霸屏”的网络弹窗广告不仅影响用户工作效率,还可能存在侵犯用户隐私、暗含违法信息等问题,亟待加强监管。

“双十一”临近,很多消费者打开电脑发现,各类花花绿绿的弹窗广告扑面而来,让人眼花缭乱,想关掉却无处下手……

记者调查发现,“霸屏”的网络弹窗广告不仅影响用户工作效率,还可能存在侵犯用户隐私、暗含违法信息等问题,亟待加强监管。

花2万元即可弹窗100万次

弹窗频率高、关闭键过小甚至形同虚设,这是消费者反映最多的问题。很多网民反映,大多数应用软件均有弹窗广告;有些软件还将弹窗广告做成了开机启动项,只要电脑一开机就会跳出来“骚扰”用户。更令人恼火的是,这些弹窗广告或者根本无法关闭,或者关闭键特别小,几乎难以识别。

值得警惕的是,一些弹窗广告还暗含色情、诈骗等内容。记者发现,许多弹窗广告以炒股、生发、药品、女性直播、蜂蜜等为主要内容,宣传字眼十分夸张。

记者调查发现,弹窗广告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记者在百度以“弹窗广告推广”为搜索词,发现多条弹窗广告制作及推广的链接。记者以推广中药产品为由,咨询了一家广告代理公司,工作人员称,可以提供两种弹窗广告的发布途径:一种是与运营商合作,只要电脑是联网状态,打开就能接收到弹窗广告;另一种是与软件、浏览器合作,在使用某些软件和浏览器时,屏幕就会弹出广告。

“运营商、软件、浏览器平台都有用户大数据,你只要提出广告时间段、推广地区、目标受众、产品定位,我们就可以提供服务。”客服人员表示,若是运营商弹窗广告,价位是2万元发送100万次弹窗,量越大成本越低。

随后,记者又以同样理由,线上咨询了另外一家广告代理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说,他们公司的弹窗广告业务是与某浏览器平台合作,按受众点击量收费,每次点击的收费标准为0.1元至0.3元。“我们可以针对目标人群精准推广,年龄范围、时间范围、地理范围都可以由您自己设定。”

一名网络浏览器研发人员透露:“为满足一些广告主提出的‘精准广告’需求,我们就通过搜集、分析消费者上网浏览痕迹,制作精准客户画像进行推送。”

某知名搜索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前夕,电商行业广告主的广告投放量比平时增加了两到三倍。

针对商品被浏览后相关链接不断弹出的问题,记者电话咨询了某电商平台,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与各浏览器开发公司都有合作,由对方平台来做广告推广。“每日广告点击量达到一定数额,我们便会支付相应广告费;至于如何推广,不是由我们公司负责。”

弹窗广告谁来管?怎么管?

我国广告法第44条明确规定,“利用互联网发布、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近年来,相关部门多次针对互联网广告开展整治行动,并取得一定效果。但是,弹窗广告过多过滥的问题,像牛皮癣一样难以根治。

业内专家建议,应多措并举,细化相关管理办法,完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多部门联合打击违法行为,规范网络弹窗广告发展。

今年5月,我国《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网络运营者不得以改善服务质量、提升用户体验、定向推送信息、研发新产品等为由,以默认授权、功能捆绑等形式强迫、误导个人信息主体同意其收集个人信息。

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建议,可参照国家治理垃圾短信的措施来加强对弹窗广告的监管,任何组织和个人未经接收者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发送弹窗广告;接收者同意后又明确表示拒绝接收弹窗广告的,应当停止向其发送。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王云飞建议,完善网络广告管理办法,对弹窗广告播出时间、间隔时间、播放内容加以明确。

(新华社)

广州发布网购纠纷典型案例:

虚假宣传与价格欺诈 是“重灾区”

金羊网讯 记者李钢,通讯员彭勇、吴子颖、印强报道:“双十一”到来前夕,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7日通报,近五年来广州地区网购纠纷案中,接近一半涉及虚假宣传或价格欺诈。

据法院通报,近五年,广州市两级法院共受理5782件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件。涉及虚假宣传或价格欺诈的占比43.6%,涉及产品质量的占比14.5%。

法院通报典型案例显示,何某于2017年9月23日在张某经营的网络店铺中购买了一款增高产品12瓶,单价198元,共花费2376元。何某收货后发现,自己买的产品是没有经销商及联系方式、也没有质量合格证明的“三无产品”,就连进口报关单也是伪造。诉讼中,张某也未提供证据证实产品来源和合格证明。法院判决认为,张某向何某销售涉案产品的行为构成欺诈,张某退还货款2376元并支付三倍赔偿金7128元。

另一起典型案例中,陈某自2014年起在某网络店铺中购买“杀鸡牌”系列产品和其他产品,导致其患上激素依赖性皮炎,经多次治疗未治愈。2017年,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认定被告该商铺经营者在未取得化妆品生产相关资质的情况下,从市面上购买氯霉素、百炎净等原料进行搅拌、灌装后贴上“杀鸡牌”标签进行销售,判决被告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告向陈某返还1200元产品价格并赔偿十倍价款12000元,同时支付医疗费、交通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1425.2元。

提示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广东省消委会联合发布“双十一”网购消费提示

拼团链接或有病毒 网红直播不可全信

金羊网讯 记者唐珩,通讯员粤市监、粤消委报道:一年一度的“双十一”网络购物促销高峰即将来临,各大电商纷纷推出了各类新式玩法和促销活动,激发消费者的购物热情。怎样才能摆脱套路、买得放心?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广东省消委会联合向消费者发出消费提示,并将在2019年11月11日至12月10日期间设置“双十一”投诉专线(专线号码:020-85597315)。

部分消费提示:

购物途径选正规,网购风险要防范

目前,微信朋友圈、群购物、海外代购等微商交易方式兴起,但由于监管制度、手段不健全,如果消费者在身份信息不真实的网店或者微商购买了商品,往往会给售后维权留下隐患。此外,购物群或广告短信推送的交易、拼团链接可能含有木马病毒,有个人信息泄漏和资金被盗的风险。

促销规则花样多,理性消费最重要

消费者应仔细阅读平台网站和商家的优惠规则,了解红包、积分及优惠券适用的商品范围和时效,付款前仔细核对优惠价格,避免因不了解促销规则而发生消费纠纷。

网红直播不全信,产品质量第一位

建议消费者不盲目相信网红、测评直播带货,不只要关注网红直播带货的“全网最低价”,更应以产品质量为主要考虑因素,从产品参数、用户评价等方式多角度考量是否购买产品。

量入为出适度买,谨慎选择消费贷

不少平台为鼓励消费者使用消费信贷付款给出了“支付随机减”“支付立减”等优惠,还有些平台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消费信贷作为默认支付方式,容易诱导消费者过度消费,产生逾期还款、额外承担分期手续费等风险。建议消费者在选择消费信贷时,仔细阅读相关合同条款及具体还款事宜,在支付时看清支付方式,避免因逾期还款或分期消费而产生高额利息,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电商巨头齐卖房 线上捡漏当心点

今年的“双十一”,阿里、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纷纷推出特价房源,包括学区房、地铁房和景区房等。这些房源有联动开发商的新房、特价房,也有来自法院司法拍卖的房子。这些房源往往价格较低,但也存在产品有不足或手续不全、不能贷款等风险。消费者在网上购房时应特别谨慎,要全面了解房源信息,了解相关的政策规定,仔细确认合同约定,确保安全放心。


编辑: 智韬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近平对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成功举办作出重要指示
18:21
阳光照耀奋飞的航程
20:09
百年碉楼古村蝶变文化园 政府帮助沟通业主出租房子
08:40
精神类病患走失率较高 最好的药是走心的关爱
08:40
中国市场和年轻人是未来消费关键词
08:41
广东劳动者提升技能补贴标准提高 最高可获3000元
08:42
老旧小区如何活化改造? 广州“定下”正负面清单
08:43
广州发布最新文化发展报告 年人均文化消费涨了200多元
08:34
安检登机全流程无纸化 旅客出行仅需“一张脸”
08:44
2019年《财富》全球科技论坛在广州举行 全球大咖畅谈前沿科技
08:34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