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践行者】与岭南古建筑对话20余载 100多座古建筑在他手上“重生”

来源:金羊网 作者:欧阳志强 发表时间:2019-12-05 08:23
分享到

黄文铮工作中手不释卷

文/图 金羊网记者 欧阳志强

“修文物,就像医生看病,修好就要尽量保持原汁原味,不要坏了就重新换掉。”从事20余年古建筑修缮工作的黄文铮表示。凭借对古建筑修复技艺传承与创新,黄文铮和他的团队先后完成了古建筑保护修复工程100余项,修复抢救了一大批国家珍贵的古建筑遗产。其中,入选“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的祖庙修缮工程、乐从陈氏大宗祠修缮工程,都是出自黄文铮手笔。

与古建筑“对话”20余年的黄文铮朴实厚重,痴迷于每一项古建筑的修缮,矢志不渝地保护好每一处的中国特色古建筑,让中国建筑彰显中国特色。

考察全省所有古建筑

上世纪80年代末,土木系高材生黄文铮告别大学校园,进入位于佛山的广东省第六建筑工程公司,成为一名助理工程师。

在一次参与修建陶瓷厂过程中,黄文铮对古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为此四处翻阅书籍研究。“古代的建筑看起来很漂亮,但深入研究以后,会发现古人很考究,一砖一瓦皆有门道。”黄文铮谈到刚入行时表示,古建筑背后的深意,让他产生了一股强大的动力去钻研。

正是此次机缘巧合,让黄文铮深耕古建筑修缮长达20余年,矢志不移。在当年互联网尚未发达之时,黄文铮遍览了所有相关的专业书籍。他说:“只要被我听说的、看到的古建筑修缮书籍,必须将它看完。”

如今,几千册的藏书把他家里及单位好几个书架都放得满满当当。

“边实践边看书,实在不懂的地方,我就向老师傅们请教。”黄文铮说。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黄文铮便下定决心,要考察全广东所有的古建筑。当别人节假日都在游玩的时候,黄文铮却一个人带着一部相机、一个笔记本出发了。走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来无人踏至的古建,扫去厚厚的积尘,梯子上爬高爬低,对木结构、梁柱、墙体等逐个细节仔细勘察、测量。

每走进一个城市,他首先找图书馆,寻找当地的古建筑书籍阅读。几年时间,黄文铮几乎走遍了全省所有古建筑。他告诉记者,每到一处古建筑,他就仿佛走进了古人的世界,在跟每一位古建筑大师对话,在脑海中模拟出那种对话场景:“此处的浮雕有何深意?如此优美屋顶檐角的线条如何做到?”

黄文铮在考察中边产生疑问,边寻找答案。他拍好照、用文字记录所思所想,在实践中、在往后岁月中形成了自己的独到理念。他说,考察、看书、询问师傅、实践是年轻时积累知识的重要手段。

黄文铮负责修缮祖庙博物馆万福台后的效果

自主创新攻克屋脊修缮难题

上世纪90年代,行业内更流行现代建筑的建造,黄文铮却加入到公司从事古建筑修缮的团队当中。对此,黄文铮充满干劲:“古建筑蕴含了建造技术、人文历史、艺术等丰富学问,而且这份工作可以修复和保护珍贵的历史遗产,带来不少成就感。”

1998年,黄飞鸿纪念馆要重修,黄文铮首次被列为负责人,正是这次项目让黄文铮积累的深厚功底一展无余。黄飞鸿纪念馆深受业界褒奖,称之为最符合历史原貌的重修。

在业界名声大噪的黄文铮,迎来了越来越多的古建筑修缮工作。2007年,最具代表性的岭南建筑之一佛山祖庙,曾进行了自1899年以来从未有过的一场全面大修,项目号称为“千年祖庙、百年大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据悉,施工中,屋脊整体吊升、木结构原位修复、墙体修复等多项新技术登场应用,使难度很大的大修任务得以顺利开展,引来社会上和行业无数关注。为此,佛山祖庙修缮工程还获得了全国文物保护工程最高荣誉奖———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

在行业时间久了,黄文铮逐渐了解到,过去古建筑修缮技艺基本只靠一代代工匠口传身授,尤其岭南古建修复方面,鲜有文字记载。另外,对于传统工艺解决不了的问题,修缮者可参照的新技术方法也少之又少。黄文铮萌生了一个创新念头:“能不能把整个屋脊吊升起来,修复好了再整体下降复位?”然而,要对极其脆弱的古建屋脊进行整体吊升,谈何容易。黄文铮决心花时间钻研:“古建资源不可再生,拆掉了修坏了就会失去历史价值。”

抓住屋面构造受力分析这个技术原理核心,黄文铮团队对提升架设置、瓦脊包装夹紧、吊升速度等各个操作细节不断进行研究打磨,不容一丝丝偏差。从思路提出到成熟运用,团队足足花了三年时间,终于开创出独特的吊升系统和方法,取得了“古建筑屋脊整体吊升方法”发明专利,并凭借这项专利获得了第十二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为了使古建风貌能够原汁原味保留下来,黄文铮带领团队不断对技术难题进行攻关。除了屋脊整体吊升技术外,还有“古建筑木结构原位修复方法”“古建筑墙体的修复方法”等,他们取得一系列自主创新成果,填补了多项行业空白。至今,黄文铮团队研发古建筑修复技术发明专利6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3项。黄文铮表示,他的各种专利可以申请细分出几十种专利,但他主要申请了核心专利。其务实作风可见一斑。

完成保护修复工程100余项

“建筑工程师是一个需要沉淀的职业。”黄文铮说道。为了在古建筑保护修复工作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常跑工地和加班加点是黄文铮多年以来的工作常态。不管是高层建筑、地基基础还是仿古建筑,各种类型的工程他都接手过,慢慢就积累起深厚的专业技能,设计与施工样样拿手。

如今,黄文铮为广东省六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工程责任工程师。研发古建筑修复技术发明专利6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3项。个人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首届佛山市创新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

尽管技术不断革新,但古建修缮当中部分传统工艺和材料却濒临失传。手艺人难找,修复材料不理想……团队要最大程度恢复灰塑、砖雕等艺术构件的原貌,经常会遇到层层障碍。一方面,经历多次试验和工程应用后,黄文铮团队取得了较高的传统原料应用研究水平;另一方面,他们不断找出掌握特殊技艺的民间工匠,长期保持良好关系,一同合作施工和研究,起早摸黑,倾注心血,每项工程花上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时间才完成修复。

凭借对古建筑修复技艺传承与创新,黄文铮团队先后完成了古建筑保护修复工程100余项,修复抢救了一大批国家珍贵的古建筑遗产。入选“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的祖庙修缮工程、乐从陈氏大宗祠修缮工程,都是出自黄文铮团队手笔。


编辑: 智韬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舍得投入保护文化遗产 留下文化印记记住乡愁

  • 大赛正式启动到仙门奇峡玩摄影、拍短视频 2019-12-04
  • 哈尔滨在广东启动冰雪季促销 2019-12-04
  • 飞猪数据:冰雪旅游引爆冬日经济 哈尔滨滑雪热度增长超300% 2019-12-04
  • 2019中国县域文旅产业博览会在广州隆重开幕 2019-12-03
  • 滑雪季开启今冬你选择什么样的“滑雪+”? 2019-12-03
  • 买买买的旅行,如何才不会乱阵脚? 2019-12-03
  • 捡漏深秋美色小众地大享法 2019-12-03
  • 周末搭高铁拜龙母逛吃梧州 2019-12-02

全新一代傲跑、全新一代K3特别版上市

  • 国家统计局:11月PMI重回扩张区间 2019-12-03
  • 广汽本田皓影BREEZE广州区域上市 售价16.98万起 2019-12-02
  • 斯柯达全新SUV柯米克GT广州车展上市 售价12.59万起 2019-11-27
  • ​全新腾势X广州国际车展上市 售价28.98万起 2019-11-25
  • 梅赛德斯-奔驰多款重磅车型亮相2019广州国际车展 2019-11-25
  • 全新雷克萨斯纯电动UX 300e于广州车展全球首发 2019-11-22
  • 吉利icon广州车展全球首秀 "银河限量版"开启预售 2019-11-22
  • 梅赛德斯-迈巴赫GLS 2019广州车展全球首发 2019-11-22

换个角度看华为前员工事件!到底是谁的错

  • 报告:苹果谷歌等六巨头10年避税超1000亿美元 2019-12-04
  • 马云20年后再登《福布斯》封面 当年愿望已实现 2019-12-04
  • 罗永浩再创业,力推Sharklet技术,称能减少 95% 细菌 2019-12-04
  • 暴风集团被自己的高管团队抛弃!目前仅剩10余人 2019-12-03
  • 华为回应“前员工被拘251天”:支持他起诉华为 2019-12-03
  • 小米9成最“短命”旗舰机:仅上线9个月就下架 2019-12-03
  • 微信发原图会泄露位置信息?官方回应:不要慌,可P完图再发 2019-12-03
  • 《三体》广播剧将在这里全球首发!“耳朵经济”狂欢 2019-11-29

《中国有故事》系列微纪录片的幕后故事

  • 对话青年摄影艺术家张晓:我还是在继续寻找的过程当中 2019-12-04
  • 古典乐坛“联名款”来了!施坦威联手上海交响乐团发布限量版钢琴 2019-12-04
  • 用星空般的诗篇照亮灵魂 2019-12-04
  • 67岁的女强人马文英:在吉传扬中华文化 2019-12-04
  • 拍卖市场紧缩 好艺术品不缺买家 2019-12-04
  • 元代画家王蒙《芝兰室图》拍出1.46亿 2019-12-04
  • 大搞亮化工程破坏了文物建筑的历史风貌 2019-12-03
  • 天津旧石器时代考古再获新突破 2019-12-03

干杯!十月里多个德国啤酒节开锣

  • 喜欢吃日料 不懂清酒怎么行?

    ——掌握这几点,清酒小白也懂行 2019-12-02

  • 金秋吃蟹 这样吃才健康 2019-09-24
  • 炎炎夏日来份凉菜才是正经事 2019-07-10
  • 一年一度鲱鱼节来袭 就问你敢不敢吃? 2019-07-01
  • 最佳赏味期 抢鲜当造夏滋味 2019-05-31
  • 初夏五月 白芦笋相伴 2019-05-16
  • 又到海鲜季 不这么吃就白瞎了! 2019-05-06
  • 春日食游 鲜味先行 2019-04-12
金羊图库
  • 英国建筑工挖出99枚千年古币 价值或达5万英镑
  • 长江中下游等地旱灾有所缓和
  • 湖南岳阳发现宋元、明两个阶段的寺庙遗址
  • 中国五省市金银器展在石家庄举行
  • 藏在粤北小城里的当代摄影博物馆
  • 纽约梅西感恩节游行登场
  • 美洲原住民感恩节日出仪式在旧金山“恶魔岛”举行
  • 两只糯米团子 柏林动物园发布双胞胎大熊猫宝宝组照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广州拟开行6条公交新线 你有意见请书面提出
2019-12-05 07:37:31
广东补助贫困学生29.5万人 发放补助资金10.8亿元
2019-12-05 07:35:12
广州新河浦“老洋房”捧回2019亚洲都市景观奖
2019-12-05 07:12:14
佛山发布人才购房新政细则 一、二手房均可认购
2019-12-05 06:27:50
广东公布房产中介服务十大“潜规则” 你中过招吗?
2019-12-05 06:13:11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中国梦·践行者】与岭南古建筑对话20余载 100多座古建筑在他手上“重生”
金羊网  作者:欧阳志强  2019-12-05
黄文铮朴实厚重,痴迷于每一项古建筑的修缮,矢志不渝地保护好每一处的中国特色古建筑,让中国建筑彰显中国特色。

黄文铮工作中手不释卷

文/图 金羊网记者 欧阳志强

“修文物,就像医生看病,修好就要尽量保持原汁原味,不要坏了就重新换掉。”从事20余年古建筑修缮工作的黄文铮表示。凭借对古建筑修复技艺传承与创新,黄文铮和他的团队先后完成了古建筑保护修复工程100余项,修复抢救了一大批国家珍贵的古建筑遗产。其中,入选“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的祖庙修缮工程、乐从陈氏大宗祠修缮工程,都是出自黄文铮手笔。

与古建筑“对话”20余年的黄文铮朴实厚重,痴迷于每一项古建筑的修缮,矢志不渝地保护好每一处的中国特色古建筑,让中国建筑彰显中国特色。

考察全省所有古建筑

上世纪80年代末,土木系高材生黄文铮告别大学校园,进入位于佛山的广东省第六建筑工程公司,成为一名助理工程师。

在一次参与修建陶瓷厂过程中,黄文铮对古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为此四处翻阅书籍研究。“古代的建筑看起来很漂亮,但深入研究以后,会发现古人很考究,一砖一瓦皆有门道。”黄文铮谈到刚入行时表示,古建筑背后的深意,让他产生了一股强大的动力去钻研。

正是此次机缘巧合,让黄文铮深耕古建筑修缮长达20余年,矢志不移。在当年互联网尚未发达之时,黄文铮遍览了所有相关的专业书籍。他说:“只要被我听说的、看到的古建筑修缮书籍,必须将它看完。”

如今,几千册的藏书把他家里及单位好几个书架都放得满满当当。

“边实践边看书,实在不懂的地方,我就向老师傅们请教。”黄文铮说。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黄文铮便下定决心,要考察全广东所有的古建筑。当别人节假日都在游玩的时候,黄文铮却一个人带着一部相机、一个笔记本出发了。走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来无人踏至的古建,扫去厚厚的积尘,梯子上爬高爬低,对木结构、梁柱、墙体等逐个细节仔细勘察、测量。

每走进一个城市,他首先找图书馆,寻找当地的古建筑书籍阅读。几年时间,黄文铮几乎走遍了全省所有古建筑。他告诉记者,每到一处古建筑,他就仿佛走进了古人的世界,在跟每一位古建筑大师对话,在脑海中模拟出那种对话场景:“此处的浮雕有何深意?如此优美屋顶檐角的线条如何做到?”

黄文铮在考察中边产生疑问,边寻找答案。他拍好照、用文字记录所思所想,在实践中、在往后岁月中形成了自己的独到理念。他说,考察、看书、询问师傅、实践是年轻时积累知识的重要手段。

黄文铮负责修缮祖庙博物馆万福台后的效果

自主创新攻克屋脊修缮难题

上世纪90年代,行业内更流行现代建筑的建造,黄文铮却加入到公司从事古建筑修缮的团队当中。对此,黄文铮充满干劲:“古建筑蕴含了建造技术、人文历史、艺术等丰富学问,而且这份工作可以修复和保护珍贵的历史遗产,带来不少成就感。”

1998年,黄飞鸿纪念馆要重修,黄文铮首次被列为负责人,正是这次项目让黄文铮积累的深厚功底一展无余。黄飞鸿纪念馆深受业界褒奖,称之为最符合历史原貌的重修。

在业界名声大噪的黄文铮,迎来了越来越多的古建筑修缮工作。2007年,最具代表性的岭南建筑之一佛山祖庙,曾进行了自1899年以来从未有过的一场全面大修,项目号称为“千年祖庙、百年大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据悉,施工中,屋脊整体吊升、木结构原位修复、墙体修复等多项新技术登场应用,使难度很大的大修任务得以顺利开展,引来社会上和行业无数关注。为此,佛山祖庙修缮工程还获得了全国文物保护工程最高荣誉奖———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

在行业时间久了,黄文铮逐渐了解到,过去古建筑修缮技艺基本只靠一代代工匠口传身授,尤其岭南古建修复方面,鲜有文字记载。另外,对于传统工艺解决不了的问题,修缮者可参照的新技术方法也少之又少。黄文铮萌生了一个创新念头:“能不能把整个屋脊吊升起来,修复好了再整体下降复位?”然而,要对极其脆弱的古建屋脊进行整体吊升,谈何容易。黄文铮决心花时间钻研:“古建资源不可再生,拆掉了修坏了就会失去历史价值。”

抓住屋面构造受力分析这个技术原理核心,黄文铮团队对提升架设置、瓦脊包装夹紧、吊升速度等各个操作细节不断进行研究打磨,不容一丝丝偏差。从思路提出到成熟运用,团队足足花了三年时间,终于开创出独特的吊升系统和方法,取得了“古建筑屋脊整体吊升方法”发明专利,并凭借这项专利获得了第十二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为了使古建风貌能够原汁原味保留下来,黄文铮带领团队不断对技术难题进行攻关。除了屋脊整体吊升技术外,还有“古建筑木结构原位修复方法”“古建筑墙体的修复方法”等,他们取得一系列自主创新成果,填补了多项行业空白。至今,黄文铮团队研发古建筑修复技术发明专利6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3项。黄文铮表示,他的各种专利可以申请细分出几十种专利,但他主要申请了核心专利。其务实作风可见一斑。

完成保护修复工程100余项

“建筑工程师是一个需要沉淀的职业。”黄文铮说道。为了在古建筑保护修复工作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常跑工地和加班加点是黄文铮多年以来的工作常态。不管是高层建筑、地基基础还是仿古建筑,各种类型的工程他都接手过,慢慢就积累起深厚的专业技能,设计与施工样样拿手。

如今,黄文铮为广东省六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工程责任工程师。研发古建筑修复技术发明专利6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3项。个人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首届佛山市创新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

尽管技术不断革新,但古建修缮当中部分传统工艺和材料却濒临失传。手艺人难找,修复材料不理想……团队要最大程度恢复灰塑、砖雕等艺术构件的原貌,经常会遇到层层障碍。一方面,经历多次试验和工程应用后,黄文铮团队取得了较高的传统原料应用研究水平;另一方面,他们不断找出掌握特殊技艺的民间工匠,长期保持良好关系,一同合作施工和研究,起早摸黑,倾注心血,每项工程花上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时间才完成修复。

凭借对古建筑修复技艺传承与创新,黄文铮团队先后完成了古建筑保护修复工程100余项,修复抢救了一大批国家珍贵的古建筑遗产。入选“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的祖庙修缮工程、乐从陈氏大宗祠修缮工程,都是出自黄文铮团队手笔。


编辑: 智韬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这项工作,习近平特别重视
19:29
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十论
19:29
总书记关切脱贫事|医疗扶贫,照亮贫困家庭的明天
10:55
吹雪车助二广高速备战“冰冻”
08:21
75岁老飞机重走“两航起义”路 为何选择了广州?
08:22
广州新河浦“老洋房”捧回2019亚洲都市景观奖
08:22
粤陕合作以农产品为媒 搭上数字农业4.0版高速列车
08:35
勾勒深圳文化软实力 硬件加软件展示深圳文化最新成果
08:35
中科灵芝孢子油被曝虚假宣传 门店涉案物品连夜搬走
08:35
广州天河建外卖骑手管理站 试点网上“明厨亮灶”
08:40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