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中国经济未来增长保持乐观”(患难见真情 共同抗疫情)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发表时间:2020-02-24 08:41
分享到

——国际社会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近日,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空港保税区内的空中客车总装线以及庞巴迪等航空制造类企业相继复工,特斯拉重启了在上海的超级工厂。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各地复工复产有序推进。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各国专家学者和经济界人士表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对中国经济带来影响,但这种影响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空间充足,各类针对性政策的出台将为战胜疫情和恢复生产提供支撑,中国经济的前景依然光明。

“中国发展前景不会因为当前的疫情而改变”

“中国经济具备战胜风险和挑战的良好条件,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我们对中国经济未来增长保持乐观,并相信经历此次疫情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将变得更加健康。”日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默顿对中国医务工作者抗击疫情付出的努力,以及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所作努力表示肯定和感谢。

路透社最新调查结果持相同观点。受访的40位亚太和欧美地区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前景表示乐观,认为中国经济第二季度就会迅速反弹。

普华永道在其分析报告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是短暂的。当疫情结束后,经济增长将很快回到由基本面决定的正常轨道上来。西班牙《经济学家报》预计,随着疫情传播速度逐渐放慢及中国企业逐渐复工复产,中国经济活动将很快恢复正常。

“中国经济基础牢固,发展充满活力,我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菲律宾财政部长多明格斯表示,菲方将始终同中方站在一起,共克时艰,愿同中方加强沟通协调,确保将疫情对两国间正常人员、货物往来及重要合作项目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

“中国发展前景不会因为当前的疫情而改变。”在比利时泽布吕赫港高管文森特看来,泽布吕赫港的未来“与中国经济,尤其是中国航运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期待“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作出更多贡献”。

“中国政府拥有足够的政策空间和回旋余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等采取多方面措施,加大逆周期调节强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中国政府通过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持企业共渡难关,为市场注入强大动力。

许多国际权威机构近日也相继发声,表达对中国经济克服短期挑战、长期向好的信心。

对于中国政府出台的政策举措,经合组织中国经济政策研究室专家马吉特·莫娜尔表示肯定。“中国的经济政策方向明确、针对性强,特别是对民营和中小企业的帮扶作用更为明显。”

美国摩根大通公司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预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和地区经济增速将放缓,但第二、三季度将回升。报告认为,在金融领域,疫情仅是“短期波动的来源”,不会对全球股市产生很大负面影响。从目前情况看,这次疫情并未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实质性的持续亏损”。

世界银行发表声明说,相信中国有防控疫情、保持经济韧性的政策空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日前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召开的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期间表示,中国政府正通过危机应对措施、流动性供应、财政政策和金融支持,努力减轻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在上述政策和措施有效防控疫情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将在第二季度恢复正常,未来全球经济受影响的程度可能较小,持续时间可能较短。

IMF新闻发言人盖里·莱斯表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具有极强的韧性和潜力,“中国政府拥有足够的政策空间和回旋余地来提振经济”。

“这次疫情是一次危机,同时也是一次激励中国再前进的发展机遇”

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商投资企业,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吉人表示,40多年来,正大见证并参与了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次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是阶段性、暂时性的。疫情过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劲更足、动力更强。

“中国各地在全力以赴进行疫情防控的同时,正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努力把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阿联酋通讯社执行社长穆罕默德·里希说。

阿根廷经济学家、科恩金融集团投资分析师迭戈·法尔科内援引集团数据分析说,到目前为止,市场对本次疫情的反应都处于合理范围内,短期内股价等会因为疫情而波动,但未来随着疫情得到控制,更多企业恢复生产,与中国有关的贸易和投资都将恢复正常。

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成长,也在对冲疫情给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莫娜尔认为,疫情在对一些传统行业形成压力的同时,也为中国经济社会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机遇。

“对中国而言,这次疫情是一次危机,同时也是一次激励中国再前进的发展机遇。”谢吉人坦言,疫情为下一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课题,包括商业和经济环境的改革。疫情过后,中国的社会组织、经济形态、商业模式、销售渠道等可能出现新的转变,“中国经济可能迎来一轮新的发展高潮”。

(本报北京、华盛顿、曼谷、布鲁塞尔、开罗2月23日电记者俞懿春、吴乐珺、赵益普、郑彬、刘慧)

编辑: alan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如何储存食物?里面学问大!

  • 一周不出门 请收好这份囤菜指南! 2020-02-13
  • 宅家趣体验云游博物馆 2020-02-13
  • 新加坡航空空客A350—900将执飞北京—新加坡航线 2020-02-07
  • 马蹄糕岁月凝就甜美滋味 2020-02-06
  • 千年古刹旁地道广州味 2020-02-06
  • 新春过大年新手出省自驾游宝典 2020-02-03
  • 国外网红打卡地虽好出游安全是首位 2020-02-03
  • 在购书中心遇见最文艺的面包新语 2020-01-19

国产高端SUV到底要选谁 星途TX/TXL和领克01

  • IIHS公布2020年年度安全推荐车型 凯美瑞获顶级安全+ 2020-02-22
  • 吉利汽车“车规级CN95空滤”获中汽研官方认证 2020-02-22
  • “威马直购”上线 官方“半价” 裸车9.49万元起 2020-02-21
  • 2020日内瓦车展:宝马将推三款330e插混车型 2020-02-21
  • 起亚发布全新索兰托:更大、更轻、电气化 2020-02-21
  • 吉利ICON定于2月24日5G直播线上发布 或售13万 2020-02-20
  • 一汽奔腾首款新能源C105工信部照片泄露 2020-02-17
  • 售价7.84万起 斯柯达全新昕锐、昕动上市 2020-02-17

真的有效!科技部:磷酸氯喹为新冠肺炎治疗带来希望

  • 口罩“充电”后可再利用!又一个解决办法被研究出来 2020-02-21
  • 复制粘贴UI设计之父去世!曾任苹果首席科学家 2020-02-20
  • 小米“智能口罩”专利获批准:可计算“污染吸收量” 2020-02-19
  • 2020年品牌亲密度排行榜:亚马逊、迪士尼、苹果成前三 2020-02-18
  • 不怕“挤公交”!北京为复工单位个人定制公交 2020-02-18
  • 企业研发出了新“口罩”:不雾化,没勒痕,密封还不闷 2020-02-17
  • 最高判无期!生产销售问题医用口罩将重罚,并没收全部财产 2020-02-17
  • 阿里财报:净利润523.09亿元,同比增长58.2% 2020-02-14

春节“约会”齐白石

  • 40余位上海女医师,组团编写“抗疫指南”《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说不》 2020-02-23
  • 作家黑孩谈新作《惠比寿花园广场》:重要的是故事自然、真挚和率性 2020-02-23
  • 新书速递| 疫情之下如何走出悲伤?这本自救指南请收藏 2020-02-22
  • 追思评书艺术家田占义:《古今通鉴》醒世人 2020-02-21
  • 紫禁城中轴线“五维”解构:建筑蕴含丰富文化内涵 2020-02-21
  • 第70届柏林电影节开幕 2020-02-21
  • 敦煌石窟“云游”千家万户 古人生活仪式感触手可及 2020-02-21
  • 甘肃非遗民间文学“春官说诗”传承人宅家说乡情 2020-02-21

复工季宅家办公也要好好吃饭 广州餐厅外卖揾食攻略请收藏

  • 让街坊吃的安心,广州“老字号”推出小程序“无接触”送餐 2020-02-21
  • 番禺餐饮企业率先开市!富豪山庄酒家早上9点便已派号等位 2020-02-20
  • 掐尖尝春鲜,拉开春日美味序章 2020-02-19
  • 预防风热感冒 来一起喝个桑叶汤 2020-02-18
  • 一周不出门 请收好这份囤菜指南! 2020-02-17
  • 喜欢吃日料 不懂清酒怎么行?

    ——掌握这几点,清酒小白也懂行 2019-12-02

  • 广交会味觉:热情而辛辣 冷静而甘甜 2019-10-17
  • 暑期溜娃好去处亲子餐厅欢乐多 2019-08-08
金羊图库
  • 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开幕在即
  • “海上丝绸之路”世界航海纪录诞生
  • 贵州第七批医疗队147人出征支援湖北武汉
  • 杭州西湖3000余盆鲜花送抗“疫”前线
  • 杭州“小汤圆”父母治愈出院 曾在感染新冠肺炎期间产子
  • 云南省第六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发
  • 江西完成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首例捐献采集
  • “大陆的阿里山”漳平台商台农复工复产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一线党旗飘】疫情中默默奉献的“疾控人”
2020-02-24 06:27:23
北京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累计确诊399例
2020-02-24 09:14:54
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2020-02-24 08:06:58
金句来了,看习近平的最新战“疫”动员!
2020-02-24 08:06:58
你摇晃的身影,让人心疼……
2020-02-24 08:06:58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我们对中国经济未来增长保持乐观”(患难见真情 共同抗疫情)
人民日报  作者:  2020-02-24
这次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是阶段性、暂时性的。疫情过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劲更足、动力更强。

——国际社会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近日,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空港保税区内的空中客车总装线以及庞巴迪等航空制造类企业相继复工,特斯拉重启了在上海的超级工厂。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各地复工复产有序推进。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各国专家学者和经济界人士表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对中国经济带来影响,但这种影响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空间充足,各类针对性政策的出台将为战胜疫情和恢复生产提供支撑,中国经济的前景依然光明。

“中国发展前景不会因为当前的疫情而改变”

“中国经济具备战胜风险和挑战的良好条件,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我们对中国经济未来增长保持乐观,并相信经历此次疫情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将变得更加健康。”日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默顿对中国医务工作者抗击疫情付出的努力,以及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所作努力表示肯定和感谢。

路透社最新调查结果持相同观点。受访的40位亚太和欧美地区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前景表示乐观,认为中国经济第二季度就会迅速反弹。

普华永道在其分析报告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是短暂的。当疫情结束后,经济增长将很快回到由基本面决定的正常轨道上来。西班牙《经济学家报》预计,随着疫情传播速度逐渐放慢及中国企业逐渐复工复产,中国经济活动将很快恢复正常。

“中国经济基础牢固,发展充满活力,我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菲律宾财政部长多明格斯表示,菲方将始终同中方站在一起,共克时艰,愿同中方加强沟通协调,确保将疫情对两国间正常人员、货物往来及重要合作项目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

“中国发展前景不会因为当前的疫情而改变。”在比利时泽布吕赫港高管文森特看来,泽布吕赫港的未来“与中国经济,尤其是中国航运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期待“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作出更多贡献”。

“中国政府拥有足够的政策空间和回旋余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等采取多方面措施,加大逆周期调节强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中国政府通过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持企业共渡难关,为市场注入强大动力。

许多国际权威机构近日也相继发声,表达对中国经济克服短期挑战、长期向好的信心。

对于中国政府出台的政策举措,经合组织中国经济政策研究室专家马吉特·莫娜尔表示肯定。“中国的经济政策方向明确、针对性强,特别是对民营和中小企业的帮扶作用更为明显。”

美国摩根大通公司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预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和地区经济增速将放缓,但第二、三季度将回升。报告认为,在金融领域,疫情仅是“短期波动的来源”,不会对全球股市产生很大负面影响。从目前情况看,这次疫情并未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实质性的持续亏损”。

世界银行发表声明说,相信中国有防控疫情、保持经济韧性的政策空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日前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召开的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期间表示,中国政府正通过危机应对措施、流动性供应、财政政策和金融支持,努力减轻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在上述政策和措施有效防控疫情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将在第二季度恢复正常,未来全球经济受影响的程度可能较小,持续时间可能较短。

IMF新闻发言人盖里·莱斯表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具有极强的韧性和潜力,“中国政府拥有足够的政策空间和回旋余地来提振经济”。

“这次疫情是一次危机,同时也是一次激励中国再前进的发展机遇”

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商投资企业,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吉人表示,40多年来,正大见证并参与了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次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是阶段性、暂时性的。疫情过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劲更足、动力更强。

“中国各地在全力以赴进行疫情防控的同时,正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努力把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阿联酋通讯社执行社长穆罕默德·里希说。

阿根廷经济学家、科恩金融集团投资分析师迭戈·法尔科内援引集团数据分析说,到目前为止,市场对本次疫情的反应都处于合理范围内,短期内股价等会因为疫情而波动,但未来随着疫情得到控制,更多企业恢复生产,与中国有关的贸易和投资都将恢复正常。

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成长,也在对冲疫情给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莫娜尔认为,疫情在对一些传统行业形成压力的同时,也为中国经济社会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机遇。

“对中国而言,这次疫情是一次危机,同时也是一次激励中国再前进的发展机遇。”谢吉人坦言,疫情为下一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课题,包括商业和经济环境的改革。疫情过后,中国的社会组织、经济形态、商业模式、销售渠道等可能出现新的转变,“中国经济可能迎来一轮新的发展高潮”。

(本报北京、华盛顿、曼谷、布鲁塞尔、开罗2月23日电记者俞懿春、吴乐珺、赵益普、郑彬、刘慧)

编辑: alan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近平: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
08:41
疫情当前,习近平用这些实招解民忧
08:41
新冠肺炎患者“表白”广东医疗队: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你们把生命线拉长
08:51
又有"广州造"! 新冠病毒抗体快速检测试剂获准上市
08:52
3位新冠肺炎康复者捐血浆 广州首批“恢复期血浆”来了!
08:53
广东“促进就业”2.0版新添五大看点
08:53
省医5专家紧急驻点深圳中山
08:54
@广州街坊 即日起进小区须扫“穗康码”!
08:55
【一线党旗飘】疫情中默默奉献的“疾控人”
08:56
每日战疫·广东行动|珠海187条常规公交线路恢复运营
08:56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