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驰援前线直击】“人工肺”守护者麦聪:为了百分之一的希望

来源:金羊网 作者:温建敏 李钢 发表时间:2020-03-10 08:44
分享到

医生麦聪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温建敏 李钢 实习生谢小婉

“连着抢救到凌晨3时,方算平和。”

3月8日早晨8时,在例行与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微信沟通中,麦聪依旧用简短平静的语气,告知了前一晚的工作情况。

34岁的麦聪是广东省人民医院重症室医生,从2月20日起,负责广东医疗队荆州市中心医院危重症救治中心ECMO(俗称“人工肺”)的协调处理工作。采访广东医疗队,麦聪是个绕不过去的人物,因为他对接的是荆州新冠肺炎病情最危重的几个病人。

在过去的18天里,他是病人眼里不停大声鼓劲的“麦医生”,他是合作伙伴眼里非常较真、直言不讳的“麦教授”,他还是荆州医生眼里凌晨3时还在群里讨论病情的“拼命三郎”。

麦聪团队为ECMO病人做手术

A. ECMO专业户

ECMO是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的英文缩写,俗称“叶克膜”“人工肺”,是一种医疗急救技术设备,主要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生命。

麦聪所在的广东省人民医院是广东省ECMO技术水平最高的医院之一,而麦聪又是其中的业务骨干。

“就是一条管再加一个水泵,外面一个人工的膜肺,用泵将血从体内抽出来,然后就在体外膜肺换血再打回去,原理很简单。”麦聪说。

虽然原理简单,但很多医院做不了。麦聪说ECMO的管理包括很多方面:管路、凝血、抗感染再到后面的损耗,还有引血伴随着出血的过程,打回去后还可能会影响原发病。“找平衡点是治疗里面最难的一点,我们要在风险与收益里面寻找平衡”。

“ECMO是一个支持系统,是用来给病人拖出一段时间的,不是用来治好原发病的,这段时间能不能治好原发病是关键。”

麦聪与ECMO团队讨论病情

B. 艰难的磨合期

麦聪对接ECMO工作,是广东援荆医疗队的一次“生死转运”以后开始的。2月14日,麦聪随广东赴荆州第三批医疗队过来后,主要是配合广东支援荆州医疗队救治专家组组长、广东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行政副主任蒋文新工作。

2月18日晚,广东支援湖北荆州医疗队第四批队员、中山市人民医院ECMO研究室副主任廖小卒带领中山9人ECMO团队,携带车载ECMO抵达荆州。

2月19日晚上,在蒋文新的调度下,这个ECMO团队马不停蹄奔赴距离荆州市区130公里的监利县中医院,在完成了ECMO手术后,要将一名危重症病人转运至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救治中心。“我也跟车。”麦聪从手术室出来,主动提出一同进救护车。而这一趟转运,也创造了湖北省首例ECMO转运危重症病人的纪录。

2月20日开始,麦聪对接三个ECMO小组。

“ECMO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个团队的战斗。”刚开始,麦聪面临巨大的磨合问题:人员彼此不熟悉,系统不熟,包括检验系统、影像系统等的差异。另外,不同ECMO团队经验差异很大,如荆州团队才做过四例ECMO,“他们几年做的相当于我们一个月的量”。

此外,穿上隔离服工作,也让几个ECMO团队不太适应。“效率低了很多,穿上隔离衣,我要靠得很近很近才能看得到,戴着两层手套,很多东西没有手感,像肺压、肠道,我没有办法听诊,所以我们很多时候只能拿间接指标做操作。”

麦聪按蒋文新的建议,草拟了标准作业指导和查验清单放在病房,帮助以前没有频繁接触ECMO管理的医护能够尽快熟悉,遇见紧急情况能第一时间反应,保证救治及时有效。

“此外还在每个病人那里,写上病人的管理目标,我们叫目标指引性治疗。”麦聪说,捋顺之后,就可以一起远程讨论,方便很多。“从最后效果看,还是有很大的改变。”麦聪说。

C. 惊心的“意外”

3月5日,荆州市中心医院危重症救治中心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换肺片”。

荆州市中心医院的重症ICU病房里2号床病人的ECMO设备突然传出报警声。

“机器的电池故障了,它是有寿命的”。危重症救治中心主任蒋文新检查后发现,决定为病人更换一套新的ECMO系统。

更换新的ECMO系统的难点是,这段时间病人要靠自己的肺维持生命体系。

“病人的肺基本不行了,昨天试了一下,大概可以撑20秒左右。”麦聪对记者说。这意味着换“新肺”工作必须在20秒时间里完成,否则病人有生命危险。

最后,麦聪和该ECMO小组负责人廖小卒合作,用时16秒,顺利为病人换上了“新肺”:插管、接入氧气、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做完后,全身都湿透了。

对麦聪来说,这样的“意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

荆州市中心医院没有可移动CT机,得推着病人连同ECMO主机、膜肺、管道、监护仪、呼吸机、微量泵等各种机器一起,难度大大增加,而且存在暴露风险。

从ICU病房到CT室,距离是294米。这短短的两百多米,麦聪走了好几遍。“得定路线、算步数、看时间。检查要有人推床、有人拿不同仪器,十几个人要怎么站位、配合,移动中的仪器能不能保证运作,各种情况都要预演。因为她的肺功能已无储备,一点小的失误生命可能就消逝。”他说。

但即使这样,还是有意外发生,有一次患者做完CT准备推回病房,仪器突然黑屏,麦聪大叫一声:“糟糕!ECMO断电了!”他一个纵身跳过CT机检查床,扑到病人身边。在几秒钟的忙乱之后,接上手摇泵给病人供血,边走边摇,保证转速在最适合病人的区间内。几个人满身是汗,终于在4分钟内将病人成功运回ICU病房,接上电源。

原来,病人所用的这台ECMO机相对较旧,可能由于接触不良等原因,蓄电池突发断电了。“昨晚我特意检查了放电情况,随后又充满电,没想到居然突然断电。”麦聪说。

现在,不在病房的时候,麦聪随时看着手机,方便随时冲进去处理。“我对信息很敏感,微信一响,我就醒了。”

D. 最忙碌的医生

更多时候,麦聪选择呆在病房。

“你不在里面看着,只要有一点问题,这个人就没得救了,因为我们要穿脱隔离服,冲上去就要十几分钟了,再去处理病人早就晚了。”

荆州市中心医院胸外科副主任钱海云说,麦聪是他见到最忙的医生,“麦医生不分昼夜,凌晨3时还在关注病人的病情,对病人的所有检查都了如指掌,他的敬业、专业知识水平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早上7时多我进去,中午出来吃个饭,下午继续进去,晚上9时多回,凌晨2时有突发情况立即赶过去,凌晨4时回来,睡了两个多小时。”2月26日,麦聪这样描述他的一天。

“重症就是你给了多少心血,它可能会给你多大的回报,所以还是用心、尽职,自己辛苦点无所谓。”麦聪说。

E. 压力下的鼓劲

在病房,经常可以看到麦聪为ECMO患者加油鼓劲。“病人有焦虑情绪会增加氧耗,对于病人治疗很不利,本来就氧供不足”。

第一次ECMO转运时,麦聪趴在患者耳边,大声地说:“我从1000多公里外来,就是为了让你不要放弃自己!加油!”患者闭着眼,微微地点了点头。

“ECMO患者第一天清醒的时候,都有一种很绝望的眼神,但是现在他们已经不会了。我跟他们说,我们千里迢迢过来就是希望你们可以恢复,如果你不给我信心,我也没办法给你信心。”

2月29日,麦聪很开心地跟记者讲述:“今天我们都有点兴奋,因为2号床病人醒了,叫了有反应,还会写自己肚子饿了。”

“最怕就是你放弃治疗,只要你不放弃治疗,我们就觉得有希望。”麦聪说。

F. 回家想吃海鲜

“每个病人就像你的恋人一样,拍拖的时候你不见一下,心里面每时每刻都觉得不放心。”

而对自己真正的心上人,2月14日情人节奔赴一线的麦聪觉得有点愧疚,“幸好我爱人也是医院的,很支持我”。

麦聪说,家里三代都是医生,说得最多的就是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虽然家里两个小孩都还小,一个五岁半,一个一岁多,“作为一个医生,没有来经历这一次战斗,我觉得此生有憾,人要有这样的责任感吧,义之所在。”

麦聪有时候也会想想疫情结束回家做最想做的事情,“我要吃海鲜,再吃一顿牛肉火锅”。

接手ECMO患者已经18天了,麦聪说患者恢复比想象中好一点,但依然一刻不能松懈。“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投入100%的努力。如果不去付出,我觉得对不起身上穿的这件衣服。”麦聪说。


编辑: 智韬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重磅 |相约“未来游”,旅游期货来救市

  • 酒店“智能”复工:机器人变新宠,消毒神器成标配 2020-03-04
  • 快报|@游客 清远长隆预计2021年建成! 2020-03-09
  • 【景区】全国多家景区有序开放 门票优惠政策陆续出台 2020-03-07
  • 注意:欧洲申根签证迎来4大新变化 2020-02-27
  • 文旅部紧急发文:疫情高风险地区景区暂缓开放 2020-02-26
  • 一周不出门 请收好这份囤菜指南! 2020-02-13
  • 宅家趣体验云游博物馆 2020-02-13
  • 新加坡航空空客A350—900将执飞北京—新加坡航线 2020-02-07

​长安UNI-T全球首发亮相 支持L3级自动驾驶

  • 宾利或推出添越敞篷版车型 2020-03-09
  • 吉利豪越首曝内饰设计图 空间超大可容纳大型家电 2020-03-09
  • 一汽奔腾T77 PRO发布 售价10.58万-13.88万 2020-03-08
  • 东风日产云营销加速 迎接战“疫”大考 2020-03-07
  • 2月共八则汽车召回公告 奔驰占三例 2020-03-04
  • 车企 “隐形门将” 扛起防疫抗疫安全盾 2020-03-04
  • 宝马要取消订单和优惠? 别误会!优惠也没少! 2020-03-04
  • 4款车型怎么选?斯柯达全新昕锐选购攻略 2020-03-03

首个N95口罩自助售卖机!每天储备800只,一只12元

  • 胡润全球白手起家富豪榜:拼多多黄峥,抖音张一鸣进前三 2020-03-09
  • 搜狐2019年Q4财报:剔除投资减值影响后实现盈利 2020-03-09
  • 杀菌成为关键词 消毒家电销量迎来爆发式增长 2020-03-06
  • 湖北一线员工每天补助2000元!华为又成“别人家的公司” 2020-03-06
  • 不留给后代!乔布斯遗孀宣布将裸捐250亿美元 2020-03-06
  • 高新兴联合中国电信推动5G机器人应用落地 2020-03-06
  • 净营收破293亿!唯品会2019年Q4财报:连续29个季度盈利 2020-03-05
  • 贾跃亭破产方案提交:欠债260亿元,甘薇放弃财产优先分配 2020-03-05

春节“约会”齐白石

  • 再不好好听网课,你可能就要被鹦鹉超过了来认识一下动物界的“学霸”——鹦鹉 2020-03-09
  • 艺起战疫 广东文艺界在行动 2020-02-29
  • 国家文物局:文博单位恢复开放不搞“一刀切” 2020-02-29
  • 中山公园音乐堂将推出“我们在艺起”活动 2020-02-29
  • 广州舞蹈人:战疫不“停功”居家不“停产” 2020-03-05
  • 广州大剧院邀约艺术家 创作录制抗疫歌曲 2020-03-02
  • 【疫期静思】张吉人:病毒与人的关系,就是自然与人的关系 2020-03-01
  • 北京多措并举扶持实体书店 2020-02-29

复工季宅家办公也要好好吃饭 广州餐厅外卖揾食攻略请收藏

  • 小白瞬间变身美食达人!盘点疫情期最受欢迎半成品菜 2020-03-05
  • 中华鳖、乌龟按水生物种管理!农业农村部发布官方通知,不列入禁食名录 2020-03-04
  • 广东省餐协发布倡议书,全省铺开企业团餐预约式外卖用餐配送服务 2020-02-28
  • 【疫路同行 粤味相连】既是“开饭”也是开局,既是等待也是出发 2020-02-26
  • 让街坊吃的安心,广州“老字号”推出小程序“无接触”送餐 2020-02-21
  • 番禺餐饮企业率先开市!富豪山庄酒家早上9点便已派号等位 2020-02-20
  • 掐尖尝春鲜,拉开春日美味序章 2020-02-19
  • 预防风热感冒 来一起喝个桑叶汤 2020-02-18
金羊图库
  • 广东医院跨区域联合救治省内五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
  • 青岛:“禁食野味 战胜疫情”志愿者在行动
  • 湖南衡阳首批新冠肺炎康复者捐献带抗体血浆
  • 河南老君山景区复工 严格消杀防疫情
  • 走进武汉黄鹤楼街社区
  • 浙江包车包专列接应省外务工人员 助力复工复产
  • 菲律宾首都商场遭劫持人质全部获释
  • 巴西里约热内卢暴雨成灾 车辆被洪水冲入河道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黄茅海跨海通道上半年开工 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
2020-03-10 08:13:51
深圳出台办法盘活社会存量用房 城中村房可作公租房人才房
2020-03-10 08:13:46
广东省报告1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2020-03-09 23:25:55
3月粤A牌指标浮动不大,车牌指标有望增加
2020-03-09 21:16:53
全国新增确诊40例新增死亡22例 累计报告80735例
2020-03-09 08:38:50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广东驰援前线直击】“人工肺”守护者麦聪:为了百分之一的希望
金羊网  作者:温建敏 李钢  2020-03-10
他是合作伙伴眼里非常较真、直言不讳的“麦教授”,他还是荆州医生眼里凌晨3时还在群里讨论病情的“拼命三郎”。

医生麦聪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温建敏 李钢 实习生谢小婉

“连着抢救到凌晨3时,方算平和。”

3月8日早晨8时,在例行与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微信沟通中,麦聪依旧用简短平静的语气,告知了前一晚的工作情况。

34岁的麦聪是广东省人民医院重症室医生,从2月20日起,负责广东医疗队荆州市中心医院危重症救治中心ECMO(俗称“人工肺”)的协调处理工作。采访广东医疗队,麦聪是个绕不过去的人物,因为他对接的是荆州新冠肺炎病情最危重的几个病人。

在过去的18天里,他是病人眼里不停大声鼓劲的“麦医生”,他是合作伙伴眼里非常较真、直言不讳的“麦教授”,他还是荆州医生眼里凌晨3时还在群里讨论病情的“拼命三郎”。

麦聪团队为ECMO病人做手术

A. ECMO专业户

ECMO是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的英文缩写,俗称“叶克膜”“人工肺”,是一种医疗急救技术设备,主要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生命。

麦聪所在的广东省人民医院是广东省ECMO技术水平最高的医院之一,而麦聪又是其中的业务骨干。

“就是一条管再加一个水泵,外面一个人工的膜肺,用泵将血从体内抽出来,然后就在体外膜肺换血再打回去,原理很简单。”麦聪说。

虽然原理简单,但很多医院做不了。麦聪说ECMO的管理包括很多方面:管路、凝血、抗感染再到后面的损耗,还有引血伴随着出血的过程,打回去后还可能会影响原发病。“找平衡点是治疗里面最难的一点,我们要在风险与收益里面寻找平衡”。

“ECMO是一个支持系统,是用来给病人拖出一段时间的,不是用来治好原发病的,这段时间能不能治好原发病是关键。”

麦聪与ECMO团队讨论病情

B. 艰难的磨合期

麦聪对接ECMO工作,是广东援荆医疗队的一次“生死转运”以后开始的。2月14日,麦聪随广东赴荆州第三批医疗队过来后,主要是配合广东支援荆州医疗队救治专家组组长、广东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行政副主任蒋文新工作。

2月18日晚,广东支援湖北荆州医疗队第四批队员、中山市人民医院ECMO研究室副主任廖小卒带领中山9人ECMO团队,携带车载ECMO抵达荆州。

2月19日晚上,在蒋文新的调度下,这个ECMO团队马不停蹄奔赴距离荆州市区130公里的监利县中医院,在完成了ECMO手术后,要将一名危重症病人转运至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救治中心。“我也跟车。”麦聪从手术室出来,主动提出一同进救护车。而这一趟转运,也创造了湖北省首例ECMO转运危重症病人的纪录。

2月20日开始,麦聪对接三个ECMO小组。

“ECMO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个团队的战斗。”刚开始,麦聪面临巨大的磨合问题:人员彼此不熟悉,系统不熟,包括检验系统、影像系统等的差异。另外,不同ECMO团队经验差异很大,如荆州团队才做过四例ECMO,“他们几年做的相当于我们一个月的量”。

此外,穿上隔离服工作,也让几个ECMO团队不太适应。“效率低了很多,穿上隔离衣,我要靠得很近很近才能看得到,戴着两层手套,很多东西没有手感,像肺压、肠道,我没有办法听诊,所以我们很多时候只能拿间接指标做操作。”

麦聪按蒋文新的建议,草拟了标准作业指导和查验清单放在病房,帮助以前没有频繁接触ECMO管理的医护能够尽快熟悉,遇见紧急情况能第一时间反应,保证救治及时有效。

“此外还在每个病人那里,写上病人的管理目标,我们叫目标指引性治疗。”麦聪说,捋顺之后,就可以一起远程讨论,方便很多。“从最后效果看,还是有很大的改变。”麦聪说。

C. 惊心的“意外”

3月5日,荆州市中心医院危重症救治中心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换肺片”。

荆州市中心医院的重症ICU病房里2号床病人的ECMO设备突然传出报警声。

“机器的电池故障了,它是有寿命的”。危重症救治中心主任蒋文新检查后发现,决定为病人更换一套新的ECMO系统。

更换新的ECMO系统的难点是,这段时间病人要靠自己的肺维持生命体系。

“病人的肺基本不行了,昨天试了一下,大概可以撑20秒左右。”麦聪对记者说。这意味着换“新肺”工作必须在20秒时间里完成,否则病人有生命危险。

最后,麦聪和该ECMO小组负责人廖小卒合作,用时16秒,顺利为病人换上了“新肺”:插管、接入氧气、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做完后,全身都湿透了。

对麦聪来说,这样的“意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

荆州市中心医院没有可移动CT机,得推着病人连同ECMO主机、膜肺、管道、监护仪、呼吸机、微量泵等各种机器一起,难度大大增加,而且存在暴露风险。

从ICU病房到CT室,距离是294米。这短短的两百多米,麦聪走了好几遍。“得定路线、算步数、看时间。检查要有人推床、有人拿不同仪器,十几个人要怎么站位、配合,移动中的仪器能不能保证运作,各种情况都要预演。因为她的肺功能已无储备,一点小的失误生命可能就消逝。”他说。

但即使这样,还是有意外发生,有一次患者做完CT准备推回病房,仪器突然黑屏,麦聪大叫一声:“糟糕!ECMO断电了!”他一个纵身跳过CT机检查床,扑到病人身边。在几秒钟的忙乱之后,接上手摇泵给病人供血,边走边摇,保证转速在最适合病人的区间内。几个人满身是汗,终于在4分钟内将病人成功运回ICU病房,接上电源。

原来,病人所用的这台ECMO机相对较旧,可能由于接触不良等原因,蓄电池突发断电了。“昨晚我特意检查了放电情况,随后又充满电,没想到居然突然断电。”麦聪说。

现在,不在病房的时候,麦聪随时看着手机,方便随时冲进去处理。“我对信息很敏感,微信一响,我就醒了。”

D. 最忙碌的医生

更多时候,麦聪选择呆在病房。

“你不在里面看着,只要有一点问题,这个人就没得救了,因为我们要穿脱隔离服,冲上去就要十几分钟了,再去处理病人早就晚了。”

荆州市中心医院胸外科副主任钱海云说,麦聪是他见到最忙的医生,“麦医生不分昼夜,凌晨3时还在关注病人的病情,对病人的所有检查都了如指掌,他的敬业、专业知识水平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早上7时多我进去,中午出来吃个饭,下午继续进去,晚上9时多回,凌晨2时有突发情况立即赶过去,凌晨4时回来,睡了两个多小时。”2月26日,麦聪这样描述他的一天。

“重症就是你给了多少心血,它可能会给你多大的回报,所以还是用心、尽职,自己辛苦点无所谓。”麦聪说。

E. 压力下的鼓劲

在病房,经常可以看到麦聪为ECMO患者加油鼓劲。“病人有焦虑情绪会增加氧耗,对于病人治疗很不利,本来就氧供不足”。

第一次ECMO转运时,麦聪趴在患者耳边,大声地说:“我从1000多公里外来,就是为了让你不要放弃自己!加油!”患者闭着眼,微微地点了点头。

“ECMO患者第一天清醒的时候,都有一种很绝望的眼神,但是现在他们已经不会了。我跟他们说,我们千里迢迢过来就是希望你们可以恢复,如果你不给我信心,我也没办法给你信心。”

2月29日,麦聪很开心地跟记者讲述:“今天我们都有点兴奋,因为2号床病人醒了,叫了有反应,还会写自己肚子饿了。”

“最怕就是你放弃治疗,只要你不放弃治疗,我们就觉得有希望。”麦聪说。

F. 回家想吃海鲜

“每个病人就像你的恋人一样,拍拖的时候你不见一下,心里面每时每刻都觉得不放心。”

而对自己真正的心上人,2月14日情人节奔赴一线的麦聪觉得有点愧疚,“幸好我爱人也是医院的,很支持我”。

麦聪说,家里三代都是医生,说得最多的就是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虽然家里两个小孩都还小,一个五岁半,一个一岁多,“作为一个医生,没有来经历这一次战斗,我觉得此生有憾,人要有这样的责任感吧,义之所在。”

麦聪有时候也会想想疫情结束回家做最想做的事情,“我要吃海鲜,再吃一顿牛肉火锅”。

接手ECMO患者已经18天了,麦聪说患者恢复比想象中好一点,但依然一刻不能松懈。“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投入100%的努力。如果不去付出,我觉得对不起身上穿的这件衣服。”麦聪说。


编辑: 智韬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单行本出版
19:52
这场人民战争统帅心中的三个“第一”
19:50
黎明的编钟响起 黑夜终将过去
09:04
广州摩天大厦最密集地复工 见证中国服务业抗压前行
08:52
深圳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复工率97%
08:53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家和地区数已破百 中国以外病例破2万
08:54
泉州酒店坍塌事故仍有28人被困 事故房主已被警方控制
08:54
支持复工复产 广东依法豁免个体经营者登记
09:12
【战疫日记】临退休前的考试,我没缺考
09:14
广东:相对贫困人口和相对贫困村今年6月底前全部实现退出
09:14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