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研工作者奋战在技术攻关一线,在病毒溯源与流行病学研究等方面做出贡献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丰西西 李钢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东高度重视科技攻关工作,科研工作者们奋战在一线,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在揭秘病毒“真面目”的病毒溯源与流行病学研究方面,第一时间完成病毒全基因组测序,第一时间完成了毒株分离,为临床救治、药物筛查和疫苗研发等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建立流行病学调查的三级工作机制,研究病毒传播的规律,为疫情的有效防控起到了重要支撑。
迅速响应,打造科研保障平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广东迅速启动全省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应急响应。
1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确认广东首例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月20日,广东紧急组织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海关技术中心、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6家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向国家卫生健康委申报新冠病毒实验活动资格。之后,广东省积极推动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凝聚合力,引导全省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致力于以疫情防控为中心的研究。
基因测序,全力寻找真凶
广东科学家与新型冠状病毒的“交手”,早在1月19日之前就已经开始。那天,一个疑似病例的样本被送到了广东省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检验所,所长武婕和同事们立即投入“战斗”。
为确保检测准确性,他们选用了两种国家推荐试剂盒和1种自制试剂,分别检验。当晚10时许,3种试剂结果出炉,全是阳性。可任务仍未完成,他们要对病毒全基因组展开测序。
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就像给“嫌疑人”采集指纹,是确认其身份的终极手段。经过两天两夜的测序工作后,科学家们发现,这位患者的病毒基因序列与国家公布的病毒基因序列高度同源。这也意味着,他们找到“真凶”了!广东也成为除湖北外首个完成对样本进行病毒全基因组测序的省份。
多方合力,揭开病毒面目
找到了真正的“敌人”,还必须揭开它的“真面目”。
1月27日,广东省疾控中心从确诊患者的肺泡罐洗液中分离出广东省首株新型冠状病毒株。为药物研发、疫苗研究、临床诊断等方面提供了“种子材料”。
2月初,广州海关技术中心联合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合作,分别从广州本地感染病例、肺泡灌洗液、痰液和鼻拭子,以及粪便、尿液中成功分离出新冠病毒毒株,并开展分离毒株的全基因组测序和变异分析,发现orf1a/b和N位点基因突变。
3月1日,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与南方科技大学冷冻电镜中心研究团队,首次在冷冻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新冠病毒全病毒入侵细胞的真实状态,对下一步推进疫苗和药物研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流调先行,摸清传播规律
流行病学调查是疫情防控的基础性工作。面对疫情,广东迅速反应,建立健全了“市县驻点布网、省队包干下沉、专家巡回指导”三级流调工作机制,强化流行病学调查能力,组建21个省级流行病学调查突击队,分片包干21个地市,确保复杂重点现场的调查质量。
参与流调工作的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李剑森介绍,1月16日,湛江出现首例感染者。当时,这名病人从武汉来到湛江,他在武汉的家距离华南海鲜市场仅数百米。在武汉发病后,虽然在当地就诊,但是并没有做检测,在女儿的陪伴下回到了湛江。根据流调,对其女儿、所乘坐航班的机上人员、网约车司机、湛江当地医院的接诊人员等二十多人进行了排查。通过流调发现病毒在家庭内部的传播,说明可以人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