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齐“五道”的阅江路碧道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怿韬 通讯员 赵雪峰
广州街坊本月底又有新碧道可逛了。23日,市水务局通报称,位于海珠区琶洲会展中心区域的阅江路碧道示范段首期工程即将完工,拟在本月底开放。记者当天提前探营发现,在原有阅江路绿道上改造而成的碧道,已基本具备向游人开放的条件。除了功能齐全满足多种休闲需求,该碧道还具备海绵城市功能,对防洪排涝有一定作用。
集“五道”于一体
记者6月23日提前探营发现,阅江路碧道建设范围,大致为阅江路琶洲会展中心段机动车道与江边之间区域。该区域原本就分布有公园和绿道系统。在过去半年,该区域处于围蔽改造状态。
“我们对原有绿道设施进行提升,并新增一些功能,使改造而成的阅江路碧道,既满足各级河长巡河,也满足市民游客休闲游览需求。”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阅江路碧道基本保留了原有临江公园的步道,使其成为碧道系统中的漫步道。原临江公园内成熟的绿化带和绿道系统,经过重铺,出现了慢跑道和骑行道。由于该段江边有有轨电车行驶,有轨电车道在本次碧道改造中也被保留。叠加原本天然存在的珠江水道,该段碧道集“水道、漫步道、慢跑道、骑行道、有轨电车道”于一体,市民和游客可通过搭乘珠江渡轮、步行、缓跑、骑自行车、搭乘有轨电车等途径,游览阅江路碧道。也因集“五道”于一体,阅江路碧道成为了广州现有功能最齐全的碧道。
地上遮阴地下集水
满足各级河长巡河兼顾游览,这是广州碧道最基本的功能。通过走访和浏览广州市水务局提供的资料,记者发现阅江路碧道所拥有的功能,远不止巡河和游览。
“重铺后的草皮,可起到‘海绵城市’作用。”广州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阅江路碧道在建设过程中,坚持以海绵城市理念为引领,在碧道建设中引入全新的排水设计,实现雨水收集于草沟内再渗透到地下之集水路径,有望缓解城市暴雨积水问题。
通过现场走访,记者发现阅江路在“绿道升级碧道”过程中,还将原本阅江路临江公园内的亲水平台进行改造。在靠近琶洲会展中心的一处亲水平台,记者看到,这里新建了带有看台功能的座位式楼梯,可供市民游客江边乘凉或举办小型音乐会用;该处亲水平台还设有“理想水生活”展板,将海珠区大元帅府、黄埔古港、琶洲塔、赤岗塔等临江古迹刻在展板上,配上介绍文字。市民游客到此,可了解海珠区伴水而生的文化古迹。
“环岛+碧道”串起景点
记者从广州市水务局获悉,阅江路碧道计划在收尾工程完善后,于本月底对外开放。广州市海珠区计划以“阅江汇客·都市生活”为理念,打造阅江路碧道,进一步带动企业、人才、游客集聚,产生强大的“碧道经济效应”。该区未来还将以“大环岛+小环岛”“环岛+湿地”的思路规划建设碧道,推动环岛碧道串联起孙中山大元帅府、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洲头咀抗英纪念碑、志愿者公园、邓世昌纪念馆等一批红色旅游景点。在建设和改造碧道时,同步建设亲水平台、草坪广场,打造供人们亲水游憩、健身休闲的公共开敞空间,实现还清还绿于水、还水还美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