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都市圈特色农业风生水起 已成投资新热点

来源:金羊网 作者:许静 马汉青 发表时间:2020-07-10 08:11
分享到

统筹 许静 马汉青

珠三角以发达的制造业而全球闻名,可能很多人没有留意,其实近年来珠三角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业也风生水起。随着乡村振兴不断深入推进,得益于适应市场需求、资金投入增加、农业科技及智能化的高速发展,珠三角特色农业发展迅猛,并不断发挥辐射引领作用。(许静)

羊城晚报讯 记者陈强报道:广东省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省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率先实现正增长,同比增长12.9%。连日来,羊城晚报记者在多地采访了解到,以制造业闻名的珠三角都市圈里,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业正风生水起,成为投资热点之一。例如,惠州今年前5个月涉农投资增长52.7%,增幅比一季度上升64.3个百分点。

“最后一期200亩正在如火如荼推进。半个月后,新扩建的600亩圈枝新会柑和已挂果的400亩圈枝新会柑构成的1000亩圈枝新会柑生态园,初具雏形。”7月6日,广东陈皮人家贸易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谢富瑞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消息,感慨农业大有可为。陈皮是广东新会著名的特色农业,据了解,该企业计划投资1亿元,把千亩基地打造成新会陈皮农业文化创意园,融入研学、文化、科技、品牌、观光、采摘等要素。

记者在珠三角农业大市江门采访发现,像谢富瑞这样重金投入特色农业的企业不在少数。比如,江门市达华生态农业种植基地负责人曾圣钧,去年底与朋友合伙投资数千万元,在江门市城郊租了1035亩农田,采取订单模式种植水稻,如今早造迎来收割期。今年6月1日,江门市98个农业农村重大建设项目集中开工,投资规模169亿元,签约35个项目,投资总额54亿元,涵盖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产业集群、乡村旅游等多个特色农业领域。

投资特色农业在珠三角其他城市同样是热点。比如,广州18个新改扩建生猪养殖项目从今年1月起相继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80多亿元,今年5月起陆续建成投产;今年上半年广州新增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累计15个),并提出今明两年聚焦打造蔬菜、水产、花卉、畜禽、水果、种业、休闲农业等7个产值超百亿元产业。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得益于市场广阔、资本进入、农业科技发展,珠三角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业风生水起。目前,珠三角已有29个自筹资金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集中在蔬菜、水产、花卉、畜禽、水果、茶业等领域。

作为经济创新发展的高地,珠三角农业发展也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推动农业科技竞争力不断提升,加快现代化特色农业发展。比如深圳,作为全国第一个没有农村和农民的城市,近年来出台一系列政策,投入大量资金,推动深圳现代农业生物育种技术和产业集聚发展,在粮、棉、油等主要农作物育种领域取得不少重大突破,涌现出一批农业龙头企业。

创世纪选育的新组合创优27水稻 李晓旭 摄

加快推进种业科技创新

深圳:在“没有农村的土地”上建“种业硅谷”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旭

“创优31是我国审定的首个寒地杂交粳稻品种,填补了杂交水稻应用于寒地的空白!”选育了“创优31”的深圳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董事、行政总监王玉辉告诉羊城晚报记者。

像创世纪这样在深圳这块“没有农村的土地”上大兴农业科技的企业及机构正不断增加并形成规模。记者了解到,深圳近几年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科技创新竞争力和产业化综合效益不断增强,在杂交稻育种、分子设计育种、尖端技术攻关、基因测序、功能基因挖掘等领域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初步构建了“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

水稻育种打破世界纪录

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深圳杂交水稻育种和产业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选育出了一批享誉全国的优良水稻品种。比如,超级杂交稻新品种“Y两优900”亩产达一千公斤,连续两次打破世界水稻最高单产纪录;“Y两优900 ”“深两优5814”“深优9516”“深两优870”等四个品种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杂交水稻;深圳市研发的“广三系杂交水稻育种技术”被袁隆平称为“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

深圳虽然没有农村、农民,只有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但却走出了一条生物育种的高端农业产业之路。“刚开始以为深圳没有农田、没有农业,在深圳做分子育种不可能。”邓兴旺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国际知名生物育种专家。2009年他来深圳考察,深圳市政府明确表态,将全力支持农业科技企业的起步,这个承诺最终促成了他选择在光明新区落户。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利用的农业用地资源,深深吸引了像邓兴旺一样拥有国际一流生物育种核心技术及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家和创新团队。

成果转化经济效益可观

根据《深圳市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深圳市将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农业生物育种产业基地集聚区,形成完整创新链和产业链,建成生物育种规模大、集聚性强的产业高地,抢占全球生物育种制高点,建设深圳“种业硅谷”。在产业支持上,深圳市规划建设“深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并将其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集聚区“现代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基地”予以重点支持,专设现代农业生物产业扶持资金,重点支持生物育种、畜禽种质资源保护繁育推广、海洋生物和农业生物等技术的推广应用。

同时,深圳已在全现代科技农业初见成效市范围内划定若干试点片区,创新编制深圳特色现代都市田园规划,引导高度城市化地区发展科技农业,发挥深圳人才、科技、资本集聚的优势,大力发展生物育种、精准灌溉、设施种植、无人机植保等现代高效农业。目前,部分试点已建设并投入试运营。2019年,依托大鹏都市田园试点,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布了寒地杂交粳稻、“优薯计划”、第三代水稻杂交育种技术——圳18A等最新技术成果,成果转化将带来可观经济效益。2019年,光明都市田园试点试运营,通过研发“阳光玫瑰”等葡萄品种,每亩销售收入逾16万元。

市民带着小孩亲子休闲采摘游 秦小辉 摄

休闲农业经营面积超过2万亩年收入超2亿元

东莞:“电子地图”助采摘 “创意稻田”玩起来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秦小辉

入夏以来,伴随着莞邑水果蔬菜的陆续上市,东莞都市休闲采摘游迎来如织客流。记者近日走访东莞市各大果场、农业园发现,今年,不少农场则更加注意农产品质量及其附加值的提高,尝试反季节种植,组织各类亲子活动,让农场成为“孩子乐园”。数据显示,目前,东莞市全市休闲农业场所经营面积已逾2万亩,2019年全年接待游客600多万人次,经营主体实现经营收入超2亿元。

主打亲子

农场变孩子乐园

“假期出来透透气,通过一份电子导览图很快就选定了这家果场。”王先生家住惠州博罗石湾镇,距离东莞较近,经过朋友转发链接推荐,王先生根据一份东莞市荔枝观光采摘果园的手绘导览图,选择了东莞市厚街镇李伟文果场。据了解,该手绘导览图由市荔枝协会推出,将25家荔枝观光采摘果园通过VR、图文、音视频等方式呈现出来。游客们只需轻点屏幕,就可听讲解、看视频、扫码购买和一键导航。

据果场老板李先生介绍,今年,其线上销量占比已经升至60%-70%,线下采摘主要是为客户提供现场体验,可融洽关系,聚集人气。

在不少果场经营者看来,都市休闲农业的核心是农产品和服务体验。为此,据望牛墩镇盛丰无花果场老板伦见发介绍,其不仅采用了大棚和水肥一体化滴灌等现代化农业设施种植,提质增量,还尝试反季节种植,将鲜果加工成果干,满足市民一年四季的采摘食用需求。此外,果园还创新服务体验的模式,完善园内休闲娱乐设施,精心组织各类亲子活动,让农场成为“孩子乐园”。

政府奖励

观光农业树品牌

记者从东莞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近年来,东莞市扎实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目前,全市30亩以上休闲农业场所120多个,经营面积超过2万亩,2019年全年接待游客600多万人次,经营主体实现经营收入超2亿元。

市农业农村局表示,为创建一批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东莞市制订了相关评选及奖励实施办法。截至2019年底,市财政对国家级、省级、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奖励资金共计490万元。

东莞还通过推动“莞荔”休闲采摘、拓展“田园郊享乐”休闲线路,打造东莞特色优势品牌。据统计,2014年至今,市农业农村部门共向市民推介了154个次荔枝休闲采摘点,推介名特优新农产品资源景点118个次。此外,从2013年开始,东莞市还在东城、厚街、中堂、麻涌、洪梅、横沥等镇街打造了多个创意稻田。

以白蕉海鲈原型做的纪念品

特色农产品结缘文化旅游打响品牌打开市场

珠海:“卡通土特产”好看又好玩

在珠海,“小白”“蕉蕉”“禾虫宝宝”既是珠海的“土特产”,又是市民熟悉的“玩伴”。近年来在各大节庆活动,甚至珠海市斗门区民间艺术大巡游中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市民游客纷纷争相与之拍照留念。

“小白”和“蕉蕉”是鲈鱼宝宝,它是珠海特色农业中最知名的农业产品——白蕉海鲈的吉祥物。“禾虫宝宝”则是另一个珠海特色农业产品——禾虫的吉祥物。

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特色农业产品,与文创、文旅元素是如何“牵线”进而产生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据介绍,珠海斗门已连续三年举办了“白蕉海鲈”旅游文化节,不仅成功打响了节日品牌,同时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水产养殖从业人员和众多游客参与其中。2018年,珠海莲洲首届禾虫文化节启动,通过多元展现禾虫文化发展,也让禾虫这一特色农业产品“崭露头角”。

为了传递“白蕉海鲈”品牌概念,早在2017年7月,白蕉镇举办“白蕉海鲈”形象设计大赛,面向社会征集“白蕉海鲈”吉祥物设计方案。当时一并定下的还有“白蕉海鲈”VI系统、设计LOGO、口号、制作宣传片、宣传画册等一系列标准传播体系。

“2018年5月,‘小白’和‘蕉蕉’就已在国家版权局正式登记,完成了版权注册,成为了独一无二的文化符号。”负责推动这一品牌创立的白蕉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政府以“白蕉海鲈”文化形象创建了数码产品、汽车用品、家居用品、纪念品等30多种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手信及文创产品,同时还设计了一系列海鲈宝宝创文公益广告,投放到珠海市政示范路和景区。

“白蕉海鲈”不仅拥有了文创元素,同时还配合乡村振兴战略,白蕉镇联合斗门区旅游局举办“圆梦乡村”2018斗门旅游大学生创业大赛,深度挖掘该镇民俗旅游资源和海鲈产业深刻的文化内涵,深化“白蕉海鲈”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而在“白蕉海鲈”旅游文化节里,不仅举办过“白蕉海鲈”厨艺大赛,而且还曾以吉祥物“小白”和“蕉蕉”穿越古代为主线,打造古风市集、关戍和街区,汇集游、玩、赏、食、互动等功能,让游客仿佛从现代都市穿越到古朴年代。如此一来,农业产品就顺利与文旅元素挂钩。

“珠海的两大特色农产品能顺利深入民心是有迹可循的。”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副院长温海深指出,白蕉海鲈与禾虫都有独特的地理标志优势,且都能较好地融合到本地的风土人情以及民俗饮食习惯中,恰到好处地反映出广东特有的文化,以卡通形象等文创文旅方式向外界宣传农产品,能更通俗地让农业走进大众百姓的视野。

知名度的打开为珠海特色农产品的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9年,珠海市获得“中国海鲈之都”殊荣。2020年,“白蕉海鲈”入选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2019年,斗门区政府在“斗门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中专门设立了“禾虫发展专项”,扶持河口所、西江农业和十里莲江开展禾虫人工种苗繁育、增养殖试点和有机水稻禾虫共生等工作的开展,累计推广面积近千亩。

(文/图 杨雪薇 钱瑜)

新科技、新技术应用推广层出不穷,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江门:现代农业产业园里 科研机构是常客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卓栋 通讯员 谭耀广

记者从江门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了解到,日前,江门市农产品冷链物流优势产区产业园和台山市丝苗米产业园分别入选2020年省级优势产区和特色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这使得江门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增至8个,数量位居全省前列。近年来,江门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带动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全年,江门农业产值增加了6.3%,农村常住居民收入的增长也水涨船高。

一块陈皮30多项研究成果

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创建并不仅仅是简单的种植面积和产值增加。去年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新会陈皮为主导产业的江门市新会区现代农业产业园里,包括中国药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山大学、五邑大学、台湾南台科技大学、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农科院等6所高校与园内企业广东新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陈皮的年限与成分变化、陈皮的产地与成分变化、陈皮的成分与医药应用、临床应用等领域深耕,获得了30多项研究成果。

江门市农业农村局表示,江门在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时,非常注重与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广东省农科院、五邑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团队,都是江门各个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常客,新科技、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在这些园区内层出不穷。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张利庠认为,江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立起来的“大科技、大融合”等模式,促成了产业的质变。

创建园区与产业扶贫两不误

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不仅能够兴业,更能惠民。

在广东省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恩平市丝苗米产业园里,贫困户岑素匀种植着1亩水稻。记者了解到,该园区践行“企业+产业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园区牵头企业给贫困户免费提供种子、肥料、技术和检测,还按市场价上浮10%向贫困户收购稻谷。这几天,稻谷接近成熟,马上就可以收割,岑素匀算了一笔账,“这一造卖给园区企业后,我的收入比在市场上卖多了接近300元,收入增加了3成左右。”

基于这些行之有效的经验,江门市农业农村局已经把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与农村产业扶贫相结合。值得一提的是,江门茶产业近年来的发展还至少带动了江门9个相对贫困村223户以上相对贫困户脱贫。记者了解到,接下来江门打造的省级茶产业园区,就有与产业扶贫结合的元素。

观点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陈家建:

都市农业让城乡 “共生式”发展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陈家建认为,作为大都市经济圈发展典型的珠三角地区应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探索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发展之路,可为中国的都市农业创新发展探索一条重要的道路。

如何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协调农村与城市的关系,形成共生式推动发展?陈家建分析,在这方面,都市农业是关键。

陈家建认为,都市农业不只是农业生产,而是具有产品供给、休闲娱乐、旅游观光、教育科技等综合功能,同时为农业提升、村民就业、乡村振兴等提供新的机遇。都市农业带来的是城乡之间的共生式发展,通过城市经济的拓展,给农业提供新的技术条件和市场空间,成为新农村产业的载体;同时,也通过新型农业的发展,为城市供给更高质量的农业产品与休闲空间。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强)

编辑: 智韬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新政助推海南旅游复苏提质、领跑全国

  • 精准扶贫交出满意答卷,广州文旅帮扶梅州两村摘“贫困帽子” 2020-07-01
  • 广东首个“历史文化游径体验日”活动受游客青睐3天逾3万游客踏上广东游径之旅 2020-07-01
  • “驿动的心” 带动乡村游、民宿游火起来 2020-05-13
  • 玩遍增城|亲测9条康养洗肺精品线路,诗意何止在远方 2020-04-29
  • 14家广东5A景区节前恢复开放!快来看哪些门票有优惠 2020-04-29
  • 疫后旅游业:微度假成主旋律,自驾游和短途高铁游受青睐 2020-03-28
  • 【春光好·春茶篇】品香茗,访茶之旅已在望 2020-03-23
  • 访谈 |后疫情时代,民宿业能更早迎来春天吗? 2020-03-14

【行走】与广汽传祺GS8S来一场美丽乡村之旅

  • 星途LX 1.5T乘风破浪版正式下线 即刻开启预售 2020-07-09
  • 荣威首款MPV设计图曝光,命名荣威iMAX8! 2020-07-08
  • “科技吉利4.0”首款CMA宽体轿车英文名定了 2020-07-08
  • 北京BJ90 2020款尊享上市 售69.8-99.8万元 2020-07-08
  • ALL NEW K5凯酷发起“K-POSE”挑战赛 2020-07-07
  • 东风悦达起亚ALL NEW K5凯酷动力曝光 2020-07-07
  • 2021款VV6广州区域上市 搭载后排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2020-07-06
  • 荣威RX5 PLUS亮相广州 2020-07-05

索尼将更名“索尼集团” 60年来第二次进行品牌重塑

  • 物美科技被列为被执行人 执行标的超78万元 2020-07-08
  • 全国“扫黄打非”办曝光7例色情直播案 “蜜桃直播”、“幺妹直播”等平台在列 2020-07-08
  • 美的回应格力质疑:招投标过程合法合规 希望行业公平竞争 2020-07-07
  • 格力电器:美的在招标中存在弄虚作假和暗箱操作行为 2020-07-06
  • 吴文辉卸任盛大文学关联公司法定代表人 程武接任 2020-07-06
  • 男子称购顺丰快递保价5万寄古董遭损 律师建议完善保价制度 2020-07-06
  • 苹果AppStore中国区游戏版号新规落地 上千款无版号手游下架 2020-07-03
  • 为考生降噪,OPPO声学携手高德地图“爱心送考,降噪护航” 2020-07-02

带你穿越千年,感受“契丹印象”:公主面具驸马璎珞亮相粤博

  • 传递关爱,弘德立人 2020-07-06
  • 大馆带小馆!广州艺博院与高剑父纪念馆共同弘扬岭南美术精神 2020-07-05
  • 西沟纪兰 2020-06-28
  • 《文学的日常》:跟随“镜头”走近这些一线大咖作家…… 2020-06-16
  • 在这里,他听不见世间喧嚣,却深知人情冷暖 2020-06-12
  • 定了!2020上海书展将于8月12日至18日如期举行 2020-06-16
  • “我哋广式”云开张!广州非遗传承人集体“触网”,直播展示购物都来啦…… 2020-06-11
  • 独家访谈|哈金:在三个“李白”间游走的英文写作 2020-06-10

复工季宅家办公也要好好吃饭 广州餐厅外卖揾食攻略请收藏

  • 到始兴水晶寨,赴一份鲜美红嫩的杨梅之约 2020-06-01
  • 【美食】颜值实力双双在线,苹果诱惑你抵挡得住吗? 2020-05-14
  • “三南”佳肴 鲜而不同 2020-05-07
  • 又到一年春茶开采季,春茶价格相比往年有所下降 2020-04-01
  • VR全景、外卖优惠……星级酒店美食 为求“带货”花样百出 2020-03-27
  • 爱吃辣?麦当劳9.9元辣堡不限次! 2020-03-24
  • 各位女神,请收下这份甜蜜福利 2020-03-11
  • 小白瞬间变身美食达人!盘点疫情期最受欢迎半成品菜 2020-03-05
金羊图库
  • 安徽歙县高考恢复正常 考生顺利进入考点
  • 湖北襄阳:汉江渔船上岸 全面禁捕退捕
  • 上海:沉浸式国潮主题街区——“食玩校场”亮相豫园
  • 探访“列车医生”:24小时检查敲击列车车体超万次
  • 入库流量超5万立方米每秒 三峡大坝开启3孔泄洪
  • 贵州遵义:洪水致多人被困 消防成功救援
  • 安徽庐江:山乡荷花香 人居环境美
  • 广东清远500米高空汉服秀吸引游客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韩国多个知名服装品牌含致癌物质、重金属超标!中国有售
2020-07-10 07:32:22
美国新冠肺炎确诊超过308万例,死亡超13万例
2020-07-10 07:32:22
北京石景山万达确诊女子流调报告已写60页,仍未写完
2020-07-10 07:32:46
地铁出行占广州公共交通出行总量54%
2020-07-10 07:22:54
广东高校这些年工学类专业数量增幅最大
2020-07-10 07:16:09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珠三角都市圈特色农业风生水起 已成投资新热点
金羊网  作者:许静 马汉青  2020-07-10
大都市里打造“种业硅谷”,产业园中农业新技术层出不穷,土特产变身文创产品……

统筹 许静 马汉青

珠三角以发达的制造业而全球闻名,可能很多人没有留意,其实近年来珠三角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业也风生水起。随着乡村振兴不断深入推进,得益于适应市场需求、资金投入增加、农业科技及智能化的高速发展,珠三角特色农业发展迅猛,并不断发挥辐射引领作用。(许静)

羊城晚报讯 记者陈强报道:广东省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省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率先实现正增长,同比增长12.9%。连日来,羊城晚报记者在多地采访了解到,以制造业闻名的珠三角都市圈里,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业正风生水起,成为投资热点之一。例如,惠州今年前5个月涉农投资增长52.7%,增幅比一季度上升64.3个百分点。

“最后一期200亩正在如火如荼推进。半个月后,新扩建的600亩圈枝新会柑和已挂果的400亩圈枝新会柑构成的1000亩圈枝新会柑生态园,初具雏形。”7月6日,广东陈皮人家贸易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谢富瑞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消息,感慨农业大有可为。陈皮是广东新会著名的特色农业,据了解,该企业计划投资1亿元,把千亩基地打造成新会陈皮农业文化创意园,融入研学、文化、科技、品牌、观光、采摘等要素。

记者在珠三角农业大市江门采访发现,像谢富瑞这样重金投入特色农业的企业不在少数。比如,江门市达华生态农业种植基地负责人曾圣钧,去年底与朋友合伙投资数千万元,在江门市城郊租了1035亩农田,采取订单模式种植水稻,如今早造迎来收割期。今年6月1日,江门市98个农业农村重大建设项目集中开工,投资规模169亿元,签约35个项目,投资总额54亿元,涵盖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产业集群、乡村旅游等多个特色农业领域。

投资特色农业在珠三角其他城市同样是热点。比如,广州18个新改扩建生猪养殖项目从今年1月起相继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80多亿元,今年5月起陆续建成投产;今年上半年广州新增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累计15个),并提出今明两年聚焦打造蔬菜、水产、花卉、畜禽、水果、种业、休闲农业等7个产值超百亿元产业。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得益于市场广阔、资本进入、农业科技发展,珠三角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业风生水起。目前,珠三角已有29个自筹资金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集中在蔬菜、水产、花卉、畜禽、水果、茶业等领域。

作为经济创新发展的高地,珠三角农业发展也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推动农业科技竞争力不断提升,加快现代化特色农业发展。比如深圳,作为全国第一个没有农村和农民的城市,近年来出台一系列政策,投入大量资金,推动深圳现代农业生物育种技术和产业集聚发展,在粮、棉、油等主要农作物育种领域取得不少重大突破,涌现出一批农业龙头企业。

创世纪选育的新组合创优27水稻 李晓旭 摄

加快推进种业科技创新

深圳:在“没有农村的土地”上建“种业硅谷”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旭

“创优31是我国审定的首个寒地杂交粳稻品种,填补了杂交水稻应用于寒地的空白!”选育了“创优31”的深圳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董事、行政总监王玉辉告诉羊城晚报记者。

像创世纪这样在深圳这块“没有农村的土地”上大兴农业科技的企业及机构正不断增加并形成规模。记者了解到,深圳近几年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科技创新竞争力和产业化综合效益不断增强,在杂交稻育种、分子设计育种、尖端技术攻关、基因测序、功能基因挖掘等领域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初步构建了“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

水稻育种打破世界纪录

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深圳杂交水稻育种和产业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选育出了一批享誉全国的优良水稻品种。比如,超级杂交稻新品种“Y两优900”亩产达一千公斤,连续两次打破世界水稻最高单产纪录;“Y两优900 ”“深两优5814”“深优9516”“深两优870”等四个品种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杂交水稻;深圳市研发的“广三系杂交水稻育种技术”被袁隆平称为“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

深圳虽然没有农村、农民,只有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但却走出了一条生物育种的高端农业产业之路。“刚开始以为深圳没有农田、没有农业,在深圳做分子育种不可能。”邓兴旺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国际知名生物育种专家。2009年他来深圳考察,深圳市政府明确表态,将全力支持农业科技企业的起步,这个承诺最终促成了他选择在光明新区落户。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利用的农业用地资源,深深吸引了像邓兴旺一样拥有国际一流生物育种核心技术及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家和创新团队。

成果转化经济效益可观

根据《深圳市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深圳市将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农业生物育种产业基地集聚区,形成完整创新链和产业链,建成生物育种规模大、集聚性强的产业高地,抢占全球生物育种制高点,建设深圳“种业硅谷”。在产业支持上,深圳市规划建设“深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并将其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集聚区“现代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基地”予以重点支持,专设现代农业生物产业扶持资金,重点支持生物育种、畜禽种质资源保护繁育推广、海洋生物和农业生物等技术的推广应用。

同时,深圳已在全现代科技农业初见成效市范围内划定若干试点片区,创新编制深圳特色现代都市田园规划,引导高度城市化地区发展科技农业,发挥深圳人才、科技、资本集聚的优势,大力发展生物育种、精准灌溉、设施种植、无人机植保等现代高效农业。目前,部分试点已建设并投入试运营。2019年,依托大鹏都市田园试点,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布了寒地杂交粳稻、“优薯计划”、第三代水稻杂交育种技术——圳18A等最新技术成果,成果转化将带来可观经济效益。2019年,光明都市田园试点试运营,通过研发“阳光玫瑰”等葡萄品种,每亩销售收入逾16万元。

市民带着小孩亲子休闲采摘游 秦小辉 摄

休闲农业经营面积超过2万亩年收入超2亿元

东莞:“电子地图”助采摘 “创意稻田”玩起来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秦小辉

入夏以来,伴随着莞邑水果蔬菜的陆续上市,东莞都市休闲采摘游迎来如织客流。记者近日走访东莞市各大果场、农业园发现,今年,不少农场则更加注意农产品质量及其附加值的提高,尝试反季节种植,组织各类亲子活动,让农场成为“孩子乐园”。数据显示,目前,东莞市全市休闲农业场所经营面积已逾2万亩,2019年全年接待游客600多万人次,经营主体实现经营收入超2亿元。

主打亲子

农场变孩子乐园

“假期出来透透气,通过一份电子导览图很快就选定了这家果场。”王先生家住惠州博罗石湾镇,距离东莞较近,经过朋友转发链接推荐,王先生根据一份东莞市荔枝观光采摘果园的手绘导览图,选择了东莞市厚街镇李伟文果场。据了解,该手绘导览图由市荔枝协会推出,将25家荔枝观光采摘果园通过VR、图文、音视频等方式呈现出来。游客们只需轻点屏幕,就可听讲解、看视频、扫码购买和一键导航。

据果场老板李先生介绍,今年,其线上销量占比已经升至60%-70%,线下采摘主要是为客户提供现场体验,可融洽关系,聚集人气。

在不少果场经营者看来,都市休闲农业的核心是农产品和服务体验。为此,据望牛墩镇盛丰无花果场老板伦见发介绍,其不仅采用了大棚和水肥一体化滴灌等现代化农业设施种植,提质增量,还尝试反季节种植,将鲜果加工成果干,满足市民一年四季的采摘食用需求。此外,果园还创新服务体验的模式,完善园内休闲娱乐设施,精心组织各类亲子活动,让农场成为“孩子乐园”。

政府奖励

观光农业树品牌

记者从东莞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近年来,东莞市扎实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目前,全市30亩以上休闲农业场所120多个,经营面积超过2万亩,2019年全年接待游客600多万人次,经营主体实现经营收入超2亿元。

市农业农村局表示,为创建一批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东莞市制订了相关评选及奖励实施办法。截至2019年底,市财政对国家级、省级、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奖励资金共计490万元。

东莞还通过推动“莞荔”休闲采摘、拓展“田园郊享乐”休闲线路,打造东莞特色优势品牌。据统计,2014年至今,市农业农村部门共向市民推介了154个次荔枝休闲采摘点,推介名特优新农产品资源景点118个次。此外,从2013年开始,东莞市还在东城、厚街、中堂、麻涌、洪梅、横沥等镇街打造了多个创意稻田。

以白蕉海鲈原型做的纪念品

特色农产品结缘文化旅游打响品牌打开市场

珠海:“卡通土特产”好看又好玩

在珠海,“小白”“蕉蕉”“禾虫宝宝”既是珠海的“土特产”,又是市民熟悉的“玩伴”。近年来在各大节庆活动,甚至珠海市斗门区民间艺术大巡游中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市民游客纷纷争相与之拍照留念。

“小白”和“蕉蕉”是鲈鱼宝宝,它是珠海特色农业中最知名的农业产品——白蕉海鲈的吉祥物。“禾虫宝宝”则是另一个珠海特色农业产品——禾虫的吉祥物。

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特色农业产品,与文创、文旅元素是如何“牵线”进而产生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据介绍,珠海斗门已连续三年举办了“白蕉海鲈”旅游文化节,不仅成功打响了节日品牌,同时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水产养殖从业人员和众多游客参与其中。2018年,珠海莲洲首届禾虫文化节启动,通过多元展现禾虫文化发展,也让禾虫这一特色农业产品“崭露头角”。

为了传递“白蕉海鲈”品牌概念,早在2017年7月,白蕉镇举办“白蕉海鲈”形象设计大赛,面向社会征集“白蕉海鲈”吉祥物设计方案。当时一并定下的还有“白蕉海鲈”VI系统、设计LOGO、口号、制作宣传片、宣传画册等一系列标准传播体系。

“2018年5月,‘小白’和‘蕉蕉’就已在国家版权局正式登记,完成了版权注册,成为了独一无二的文化符号。”负责推动这一品牌创立的白蕉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政府以“白蕉海鲈”文化形象创建了数码产品、汽车用品、家居用品、纪念品等30多种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手信及文创产品,同时还设计了一系列海鲈宝宝创文公益广告,投放到珠海市政示范路和景区。

“白蕉海鲈”不仅拥有了文创元素,同时还配合乡村振兴战略,白蕉镇联合斗门区旅游局举办“圆梦乡村”2018斗门旅游大学生创业大赛,深度挖掘该镇民俗旅游资源和海鲈产业深刻的文化内涵,深化“白蕉海鲈”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而在“白蕉海鲈”旅游文化节里,不仅举办过“白蕉海鲈”厨艺大赛,而且还曾以吉祥物“小白”和“蕉蕉”穿越古代为主线,打造古风市集、关戍和街区,汇集游、玩、赏、食、互动等功能,让游客仿佛从现代都市穿越到古朴年代。如此一来,农业产品就顺利与文旅元素挂钩。

“珠海的两大特色农产品能顺利深入民心是有迹可循的。”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副院长温海深指出,白蕉海鲈与禾虫都有独特的地理标志优势,且都能较好地融合到本地的风土人情以及民俗饮食习惯中,恰到好处地反映出广东特有的文化,以卡通形象等文创文旅方式向外界宣传农产品,能更通俗地让农业走进大众百姓的视野。

知名度的打开为珠海特色农产品的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9年,珠海市获得“中国海鲈之都”殊荣。2020年,“白蕉海鲈”入选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2019年,斗门区政府在“斗门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中专门设立了“禾虫发展专项”,扶持河口所、西江农业和十里莲江开展禾虫人工种苗繁育、增养殖试点和有机水稻禾虫共生等工作的开展,累计推广面积近千亩。

(文/图 杨雪薇 钱瑜)

新科技、新技术应用推广层出不穷,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江门:现代农业产业园里 科研机构是常客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卓栋 通讯员 谭耀广

记者从江门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了解到,日前,江门市农产品冷链物流优势产区产业园和台山市丝苗米产业园分别入选2020年省级优势产区和特色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这使得江门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增至8个,数量位居全省前列。近年来,江门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带动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全年,江门农业产值增加了6.3%,农村常住居民收入的增长也水涨船高。

一块陈皮30多项研究成果

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创建并不仅仅是简单的种植面积和产值增加。去年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新会陈皮为主导产业的江门市新会区现代农业产业园里,包括中国药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山大学、五邑大学、台湾南台科技大学、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农科院等6所高校与园内企业广东新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陈皮的年限与成分变化、陈皮的产地与成分变化、陈皮的成分与医药应用、临床应用等领域深耕,获得了30多项研究成果。

江门市农业农村局表示,江门在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时,非常注重与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广东省农科院、五邑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团队,都是江门各个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常客,新科技、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在这些园区内层出不穷。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张利庠认为,江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立起来的“大科技、大融合”等模式,促成了产业的质变。

创建园区与产业扶贫两不误

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不仅能够兴业,更能惠民。

在广东省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恩平市丝苗米产业园里,贫困户岑素匀种植着1亩水稻。记者了解到,该园区践行“企业+产业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园区牵头企业给贫困户免费提供种子、肥料、技术和检测,还按市场价上浮10%向贫困户收购稻谷。这几天,稻谷接近成熟,马上就可以收割,岑素匀算了一笔账,“这一造卖给园区企业后,我的收入比在市场上卖多了接近300元,收入增加了3成左右。”

基于这些行之有效的经验,江门市农业农村局已经把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与农村产业扶贫相结合。值得一提的是,江门茶产业近年来的发展还至少带动了江门9个相对贫困村223户以上相对贫困户脱贫。记者了解到,接下来江门打造的省级茶产业园区,就有与产业扶贫结合的元素。

观点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陈家建:

都市农业让城乡 “共生式”发展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陈家建认为,作为大都市经济圈发展典型的珠三角地区应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探索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发展之路,可为中国的都市农业创新发展探索一条重要的道路。

如何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协调农村与城市的关系,形成共生式推动发展?陈家建分析,在这方面,都市农业是关键。

陈家建认为,都市农业不只是农业生产,而是具有产品供给、休闲娱乐、旅游观光、教育科技等综合功能,同时为农业提升、村民就业、乡村振兴等提供新的机遇。都市农业带来的是城乡之间的共生式发展,通过城市经济的拓展,给农业提供新的技术条件和市场空间,成为新农村产业的载体;同时,也通过新型农业的发展,为城市供给更高质量的农业产品与休闲空间。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强)

编辑: 智韬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人生十字路口 习近平支持这样的选择!
21:13
这项伟大工程,习近平要求一以贯之
21:13
高校毕业生,请记住习近平这些人生寄语
09:15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健康扶贫拔“穷根” 奔向小康有“医靠”
09:21
聚焦四大领域总投资2600亿元 广州数字新基建未来三年要这样干
09:21
广州交警2020年高考“答卷”:无考生因交通原因导致迟到
09:21
文综“种葡萄”题目“火”了 考生“懵”了网店“疯”了
09:21
高考后毕业游咨询量上升 出游成本较往年有所下降
09:21
南沙港铁路或年底通车 粤港深度合作园起步区开建
09:19
立足广州辐射全省 深交所广州服务基地落户越秀区
09:21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