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黑科技 缚洪魔——现代科技提升防汛救灾硬实力

来源:新华网 作者:陈尚营、苏晓洲、袁汝婷、程迪、蔡潇潇、黄筱 发表时间:2020-07-21 15:12
分享到

(在<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习近</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平</sensitiveword>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习近</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平</sensitiveword>总书记关切事·图文互动)(1)黑科技 缚洪魔——现代科技提升防汛救灾硬实力

新安江电厂工作人员从正在泄洪的新安江水库坝底经过(7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新华社北京7月20日电 题:黑科技 缚洪魔——现代科技提升防汛救灾硬实力

新华社记者刘菁、杨玉华、张紫赟、姜刚

长江2020年第2号洪水形成!淮河发生2020年第1号洪水!太湖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全国防汛已进入“七下八上”阶段,各地防汛救灾工作有序有力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今年的防汛救灾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他强调,切实做好监测预警、堤库排查、应急处置、受灾群众安置等各项工作,全力抢险救援,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防汛救灾体系中,有一股科学力量,它们是抗洪一线的“实力担当”:电子哨兵“云上”瞭望、“5G+VR”远程实时观测、移动拼装式防洪墙……科技赋能,提升了防汛监测预警的精准度、抢险救灾的时效性,更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电子哨兵“云”瞭望精准预警

湖南省安乡县防办副主任刘洪流时不时掏出手机,点开防汛App,屏幕上显示出水库的实时入库流量和下泄流量。

“水位监测,过去基本是用眼看、靠手抄。现在靠这个电子哨兵,24小时智能监测水情变化。”

47岁的刘洪流,与水打了一辈子交道,亲历过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水位智能监测系统,成了他开展防汛预警的新参谋。

汛情监测预警、堤岸排查,一支支突击队日夜奋战在防汛一线,还有一支看不见的信息化突击队也在“不知疲倦”地高效作业。

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的安徽省,正迎来“南北同战”的防汛关键期。高科技让“一网监控”点多面广的河道、水库变成现实。

走入安徽省水利厅的指挥大厅,屏幕上色彩斑斓的电子地图格外醒目,全省闸坝、河道、水库等水利设施标注着红黄等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水位情况。

这张电子地图集成着安徽省雨量、水位、墒情、水质等共计8000余个自动信息采集站采集的信息,接入1300余个各类视频监控站点。“一旦有监测对象超过阈值,系统便会自动报警。”安徽省水利厅科技与信息化处副处长胡卫权说。

汛情期间,“智慧大脑”实现了比人工更精准的计算与预警。

7月8日,位于浙江省建德市的新安江水库首次9孔全开泄洪。“像这样的开闸泄洪,以前要靠人工收集好数据,十分耽误时间。”建德市副市长何瑞洪说,当地“城市大脑”平台归集水利、气象等380余万条数据,借助强大计算力,实现线上实时监控与提前预警,大幅缩短了救灾决策时间。

入汛以来,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启用“智慧水利专家会诊”系统,200余名专家使用系统巡堤查险600余次,发现险情1600余处。安徽省依托省级水利信息共享平台、基层防汛监测预警平台等信息化载体,打通了全省水利信息的“云、管、端”,成为防汛的“千里眼”。

在防洪救灾体系建设中,各地近年来加大了大数据、人工智能、超级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了汛情监测预警的精准度和时效性。

(在<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习近</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平</sensitiveword>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习近</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平</sensitiveword>总书记关切事·图文互动)(2)黑科技 缚洪魔——现代科技提升防汛救灾硬实力

浙江新安江水库首次开启9孔泄洪(7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抗洪神器”显实力高效救灾

砂石打包机一小时装900袋砂石,相当于60个人力;抢险船运载上千乃至数千吨砂石,自动装卸、远距投放,效率超过人工千百倍。

洞庭湖大堤附近的这些“抗洪神器”,相当程度上减轻了肩挑背扛“肉搏式”的抢险压力。

封堵决口、抢筑子堤,拼的就是时间与效率。人们依靠“抗洪神器”与时间赛跑,与洪魔奋战。

7月8日,江西省鄱阳县鄱阳镇问桂道圩堤发生漫决。为尽快拿出抢险方案,在现场测量中,抢险人员使用了三维激光扫描仪等仪器。机器测量的效率是人工的数十倍甚至更多,同时测量的精准度更高。在抢险人员连续奋战83小时后,127米宽的决口成功合龙。

在安徽省合肥市南淝河堤岸上,一块块3米长的防洪挡板经过组装依次排列,犹如铜墙铁壁,阻挡洪水的侵袭。

“这个移动拼装式防洪墙,不仅可以抵御罕见洪水,而且节省了人力、土地等资源。”合肥市排水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赵德平说。

在长江无为大堤上,不时有多架无人机在上空盘旋。合肥市肥东县公安局巡警大队大队长王冬东介绍说,他们正用无人机高空拍摄、热成像等功能,快速绘制现场地图、进行夜间寻人,精准设计抢险路线,快速营救受困群众。在湖南,一个“火眼金睛”的检测“神器”,可以快速探测出高水头作用下堤坝产生的新的渗漏位置及渗漏严重程度,为工程加固指明主攻方向。

无人机、5G+VR眼镜、云广播也成为今夏防汛中高频使用的防汛利器。

在安徽省安庆市防汛应急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刘媛媛戴上一个VR眼镜,点击选择相应闸口,360度观看闸口实时状况,“以前需要人工每隔半小时巡检,如今运用‘5G+VR’线上随时看。”

越来越多“抗洪神器”正广泛运用在各地抗洪一线,为降服“洪魔”增添更强助力。

(在<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习近</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平</sensitiveword>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习近</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平</sensitiveword>总书记关切事·图文互动)(3)黑科技 缚洪魔——现代科技提升防汛救灾硬实力

新安江电厂工作人员在正在泄洪的坝体内部中央控制室工作(7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科学研判助决策调度有方

“以前是挨家挨户上门通知汛情,现在可以‘一键’通知,我们能把更多精力用在跑一线、查危房了。”杭州市萧山区临浦镇基层干部林祥瑞胸有成竹地说。

萧山区临浦镇位于当地水库下游,为更好地提醒居民做好防洪准备,当地利用手机软件大幅提升通知效率,而居民群众也能和基层干部共享软件平台,能将所见安全隐患一键上报职能部门。

指令更精准,决策更科学,才能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入汛以来,安徽省水利厅组建10个指导组下沉各地督导检查防洪风险隐患排查处置,畅通与省级255名水利防汛抢险技术专家的通讯联络,一些专家赶赴一线开展防汛抢险技术服务。

“过去评估山洪是否暴发依据是实测降雨,但往往转移人员时山洪已经暴发。近年来,我们集合气象、水利等部门监测数据,通过融合实测降雨和短临预报,将预警时间提前0.5个至3个小时。”浙江省金华市防汛抗旱应急管理中心副主任李会说:“去年以来,金华市共发生60多起小流域山洪,因提前转移,没有发生一起人员伤亡事故。”

转移安置直接关系灾区百姓生命安全,只有预案科学、组织有序,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紧邻长江,有三个江心洲。早在今年4月份,枞阳县就编制了转移安置预案。7月8日至今,三个江心洲转移安置超过7000人。

“编制转移安置预案一要早、二要细,群众转移后的生活需求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周全。”铜陵市委常委、枞阳县委书记刘亚东说:“科学救灾,生命至上,必须一丝不苟。”(参与记者:陈尚营、苏晓洲、袁汝婷、程迪、蔡潇潇、黄筱)

编辑: 宝厷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新政助推海南旅游复苏提质、领跑全国

  • 精准扶贫交出满意答卷,广州文旅帮扶梅州两村摘“贫困帽子” 2020-07-01
  • 广东首个“历史文化游径体验日”活动受游客青睐3天逾3万游客踏上广东游径之旅 2020-07-01
  • “驿动的心” 带动乡村游、民宿游火起来 2020-05-13
  • 玩遍增城|亲测9条康养洗肺精品线路,诗意何止在远方 2020-04-29
  • 14家广东5A景区节前恢复开放!快来看哪些门票有优惠 2020-04-29
  • 疫后旅游业:微度假成主旋律,自驾游和短途高铁游受青睐 2020-03-28
  • 【春光好·春茶篇】品香茗,访茶之旅已在望 2020-03-23
  • 访谈 |后疫情时代,民宿业能更早迎来春天吗? 2020-03-14

东风Honda 新CR-V上市 16.98万元—27.68万元

  • 长城汽车发布"柠檬、坦克、咖啡智能"三大品牌 2020-07-20
  • 比亚迪宋PLUS亮相 全新龙颜+悬浮内饰 2020-07-20
  • 秦Pro超越版都市品鉴沙龙东莞站成功举办 2020-07-20
  • 东风悦达起亚凯酷国产版首次公开亮相 2020-07-20
  • 比亚迪2021款唐豪华内饰定妆图曝光 2020-07-20
  • 凯酷(ALL NEW K5)部分配置曝光 2020-07-17
  • 荣威iMAX8整车图曝光!设计极具科技感 2020-07-15
  • 试驾上汽大众PHEV家族:值得点赞 2020-07-15

索尼将更名“索尼集团” 60年来第二次进行品牌重塑

  • 聚焦反诈普法教育,大鹏教育科技助力普法教育内容升级 2020-07-17
  • 儿童电动平衡车真的适合儿童吗? 2020-07-16
  • 格力电器净利预降五成 美的追赶终端市场份额 2020-07-16
  • 嘀哩嘀哩创始人被批捕 播放《混沌之子》等侵权动漫作品200余部 2020-07-16
  • 广东传统产业依靠数字化转型“转危为机” 2020-07-15
  • 移动互联网下的新营销场景:品牌发展将进入5G智媒时代 2020-07-13
  • 五款家电免费送,TCL实业CEO王成助阵张绍刚直播首秀 2020-07-13
  • 深圳消委会:腾达路由器辐射骚扰值超出国家标准限值范围 2020-07-13

带你穿越千年,感受“契丹印象”:公主面具驸马璎珞亮相粤博

  • 八十奖项来“选美”!第二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评选启动 2020-07-17
  • 传递关爱,弘德立人 2020-07-06
  • 大馆带小馆!广州艺博院与高剑父纪念馆共同弘扬岭南美术精神 2020-07-05
  • 西沟纪兰 2020-06-28
  • 《文学的日常》:跟随“镜头”走近这些一线大咖作家…… 2020-06-16
  • 在这里,他听不见世间喧嚣,却深知人情冷暖 2020-06-12
  • 定了!2020上海书展将于8月12日至18日如期举行 2020-06-16
  • “我哋广式”云开张!广州非遗传承人集体“触网”,直播展示购物都来啦…… 2020-06-11

复工季宅家办公也要好好吃饭 广州餐厅外卖揾食攻略请收藏

  • 到始兴水晶寨,赴一份鲜美红嫩的杨梅之约 2020-06-01
  • 【美食】颜值实力双双在线,苹果诱惑你抵挡得住吗? 2020-05-14
  • “三南”佳肴 鲜而不同 2020-05-07
  • 又到一年春茶开采季,春茶价格相比往年有所下降 2020-04-01
  • VR全景、外卖优惠……星级酒店美食 为求“带货”花样百出 2020-03-27
  • 爱吃辣?麦当劳9.9元辣堡不限次! 2020-03-24
  • 各位女神,请收下这份甜蜜福利 2020-03-11
  • 小白瞬间变身美食达人!盘点疫情期最受欢迎半成品菜 2020-03-05
金羊图库
  • 北京应急响应下调至三级 孩童戏水消暑
  • 西藏发布今年进入主汛期以来首次强降雨蓝色预警
  • 武汉2020年中考开考
  • 安徽巢湖水位超历史最高 三河古镇居民有序撤离
  • 云南野生菌交易旺季已至 市场供销两旺
  • 电影院有序恢复营业 观众寥寥
  • 重庆周家山大桥 再现“仙境”景象
  • 北京应急响应下调至三级 市民在景山公园晨练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男子以刷单赚佣金为借口诈骗他人7万余元
2020-07-21 12:27:01
江门一男子酒后连划10余辆车被刑拘
2020-07-21 12:23:50
广东这四所大学拟转设更名,有你的学校吗?
2020-07-21 12:02:25
“兼职做骑手”成就业新趋势 超五成月收入超4000元
2020-07-21 10:52:20
男子刚刑满释放便约见未满18岁的女儿实施强奸 又被判刑7年
2020-07-21 09:54:16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黑科技 缚洪魔——现代科技提升防汛救灾硬实力
新华网  作者:陈尚营、苏晓洲、袁汝婷、程迪、蔡潇潇、黄筱  2020-07-21
[

(在<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习近</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平</sensitiveword>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习近</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平</sensitiveword>总书记关切事·图文互动)(1)黑科技 缚洪魔——现代科技提升防汛救灾硬实力

新安江电厂工作人员从正在泄洪的新安江水库坝底经过(7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新华社北京7月20日电 题:黑科技 缚洪魔——现代科技提升防汛救灾硬实力

新华社记者刘菁、杨玉华、张紫赟、姜刚

长江2020年第2号洪水形成!淮河发生2020年第1号洪水!太湖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全国防汛已进入“七下八上”阶段,各地防汛救灾工作有序有力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今年的防汛救灾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他强调,切实做好监测预警、堤库排查、应急处置、受灾群众安置等各项工作,全力抢险救援,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防汛救灾体系中,有一股科学力量,它们是抗洪一线的“实力担当”:电子哨兵“云上”瞭望、“5G+VR”远程实时观测、移动拼装式防洪墙……科技赋能,提升了防汛监测预警的精准度、抢险救灾的时效性,更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电子哨兵“云”瞭望精准预警

湖南省安乡县防办副主任刘洪流时不时掏出手机,点开防汛App,屏幕上显示出水库的实时入库流量和下泄流量。

“水位监测,过去基本是用眼看、靠手抄。现在靠这个电子哨兵,24小时智能监测水情变化。”

47岁的刘洪流,与水打了一辈子交道,亲历过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水位智能监测系统,成了他开展防汛预警的新参谋。

汛情监测预警、堤岸排查,一支支突击队日夜奋战在防汛一线,还有一支看不见的信息化突击队也在“不知疲倦”地高效作业。

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的安徽省,正迎来“南北同战”的防汛关键期。高科技让“一网监控”点多面广的河道、水库变成现实。

走入安徽省水利厅的指挥大厅,屏幕上色彩斑斓的电子地图格外醒目,全省闸坝、河道、水库等水利设施标注着红黄等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水位情况。

这张电子地图集成着安徽省雨量、水位、墒情、水质等共计8000余个自动信息采集站采集的信息,接入1300余个各类视频监控站点。“一旦有监测对象超过阈值,系统便会自动报警。”安徽省水利厅科技与信息化处副处长胡卫权说。

汛情期间,“智慧大脑”实现了比人工更精准的计算与预警。

7月8日,位于浙江省建德市的新安江水库首次9孔全开泄洪。“像这样的开闸泄洪,以前要靠人工收集好数据,十分耽误时间。”建德市副市长何瑞洪说,当地“城市大脑”平台归集水利、气象等380余万条数据,借助强大计算力,实现线上实时监控与提前预警,大幅缩短了救灾决策时间。

入汛以来,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启用“智慧水利专家会诊”系统,200余名专家使用系统巡堤查险600余次,发现险情1600余处。安徽省依托省级水利信息共享平台、基层防汛监测预警平台等信息化载体,打通了全省水利信息的“云、管、端”,成为防汛的“千里眼”。

在防洪救灾体系建设中,各地近年来加大了大数据、人工智能、超级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了汛情监测预警的精准度和时效性。

(在<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习近</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平</sensitiveword>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习近</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平</sensitiveword>总书记关切事·图文互动)(2)黑科技 缚洪魔——现代科技提升防汛救灾硬实力

浙江新安江水库首次开启9孔泄洪(7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抗洪神器”显实力高效救灾

砂石打包机一小时装900袋砂石,相当于60个人力;抢险船运载上千乃至数千吨砂石,自动装卸、远距投放,效率超过人工千百倍。

洞庭湖大堤附近的这些“抗洪神器”,相当程度上减轻了肩挑背扛“肉搏式”的抢险压力。

封堵决口、抢筑子堤,拼的就是时间与效率。人们依靠“抗洪神器”与时间赛跑,与洪魔奋战。

7月8日,江西省鄱阳县鄱阳镇问桂道圩堤发生漫决。为尽快拿出抢险方案,在现场测量中,抢险人员使用了三维激光扫描仪等仪器。机器测量的效率是人工的数十倍甚至更多,同时测量的精准度更高。在抢险人员连续奋战83小时后,127米宽的决口成功合龙。

在安徽省合肥市南淝河堤岸上,一块块3米长的防洪挡板经过组装依次排列,犹如铜墙铁壁,阻挡洪水的侵袭。

“这个移动拼装式防洪墙,不仅可以抵御罕见洪水,而且节省了人力、土地等资源。”合肥市排水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赵德平说。

在长江无为大堤上,不时有多架无人机在上空盘旋。合肥市肥东县公安局巡警大队大队长王冬东介绍说,他们正用无人机高空拍摄、热成像等功能,快速绘制现场地图、进行夜间寻人,精准设计抢险路线,快速营救受困群众。在湖南,一个“火眼金睛”的检测“神器”,可以快速探测出高水头作用下堤坝产生的新的渗漏位置及渗漏严重程度,为工程加固指明主攻方向。

无人机、5G+VR眼镜、云广播也成为今夏防汛中高频使用的防汛利器。

在安徽省安庆市防汛应急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刘媛媛戴上一个VR眼镜,点击选择相应闸口,360度观看闸口实时状况,“以前需要人工每隔半小时巡检,如今运用‘5G+VR’线上随时看。”

越来越多“抗洪神器”正广泛运用在各地抗洪一线,为降服“洪魔”增添更强助力。

(在<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习近</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平</sensitiveword>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习近</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sensitiveword>平</sensitiveword>总书记关切事·图文互动)(3)黑科技 缚洪魔——现代科技提升防汛救灾硬实力

新安江电厂工作人员在正在泄洪的坝体内部中央控制室工作(7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科学研判助决策调度有方

“以前是挨家挨户上门通知汛情,现在可以‘一键’通知,我们能把更多精力用在跑一线、查危房了。”杭州市萧山区临浦镇基层干部林祥瑞胸有成竹地说。

萧山区临浦镇位于当地水库下游,为更好地提醒居民做好防洪准备,当地利用手机软件大幅提升通知效率,而居民群众也能和基层干部共享软件平台,能将所见安全隐患一键上报职能部门。

指令更精准,决策更科学,才能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入汛以来,安徽省水利厅组建10个指导组下沉各地督导检查防洪风险隐患排查处置,畅通与省级255名水利防汛抢险技术专家的通讯联络,一些专家赶赴一线开展防汛抢险技术服务。

“过去评估山洪是否暴发依据是实测降雨,但往往转移人员时山洪已经暴发。近年来,我们集合气象、水利等部门监测数据,通过融合实测降雨和短临预报,将预警时间提前0.5个至3个小时。”浙江省金华市防汛抗旱应急管理中心副主任李会说:“去年以来,金华市共发生60多起小流域山洪,因提前转移,没有发生一起人员伤亡事故。”

转移安置直接关系灾区百姓生命安全,只有预案科学、组织有序,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紧邻长江,有三个江心洲。早在今年4月份,枞阳县就编制了转移安置预案。7月8日至今,三个江心洲转移安置超过7000人。

“编制转移安置预案一要早、二要细,群众转移后的生活需求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周全。”铜陵市委常委、枞阳县委书记刘亚东说:“科学救灾,生命至上,必须一丝不苟。”(参与记者:陈尚营、苏晓洲、袁汝婷、程迪、蔡潇潇、黄筱)

编辑: 宝厷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主席同亚非两国领导人通话,传递三个重要信息
10:05
实干兴邦 习近平这些话“典”燃奋斗信心
10:05
联播+丨深化合作共赢 习近平多次提及这条“路”
16:49
审计署发布一季度审计公告 十四个省份已整改问题金额十三亿元
09:14
【六稳六保 一线见闻】广东:三大工程齐发力 拓宽就业新途径
09:14
黄河出现今年第2号洪水,黄河水利委发布上游汛情蓝色预警
09:14
广东:2022年实现1至2家省属企业集团整体上市
09:14
到粤东粤西粤北就业 每人可获补贴5000元
09:14
2020广东中考作文题揭晓 快看名师点评!
09:14
挖空心思层层伪装!有网络平台商家在线指导买家"下药"
09:14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