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陆续公布 考后“陷阱”要留心

来源:新华社 作者: 发表时间:2020-07-26 09:07
分享到

“内部指标”能帮孩子计划外录取、“刷单兼职”可在暑假月入上万元……随着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一些机构也“蹭”起了高考“热度”,五花八门的“陷阱”开始粉墨登场,一不留心就可能落入“圈套”,考生和家长要擦亮眼睛,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网站“鱼龙混杂” 当心诈骗“圈套”

各地高考成绩相继“出炉”,不少考生与家长忙于从网上查询分数信息、报名参加志愿填报辅导等操作,很容易忽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一位网友“吐槽”称,自己的一位亲戚曾在填报几所专科院校后,接到了自称是某本科学校扩招负责人的电话,宣称可让其“花高价”上本科。在用个人手机进行联系后,还加了微信、提供了所谓“招生电话”。但查询电话后却发现,对方是一家早已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

专家指出,由于高考后部分家长希望孩子能够进入更好的学校,往往容易“乱投医”,误入诈骗“圈套”,给犯罪分子留有可乘之机。

“一方面考生和家长要在正规的网站和App上查询信息、填报志愿,最大限度地防止信息泄露;另一方面也要提高防范意识,在收到来源不明的消息时通过官方渠道查证,不要轻易相信通过‘交赞助费’等方式能够到未达到分数线的学校就读的骗局。”天津华盛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胡明说。

“套路”频现盯上考生钱袋子

高考结束、暑期来临,不少考生希望利用假期进行兼职工作。疫情期间不便外出,一些学生容易被误导从事看似“低成本、回报快、利润高”的“刷单”工作。

高考生李伟(化名)向记者吐露:“考试结束后本想赚点零花钱,所以找到了‘刷单’的兼职工作。最开始一单完成后,对方把钱退还给了我,后来开始让我做任务,说是任务没完成不能退款。陆陆续续被骗了3000多元,也不敢和家长说。”

此外,部分非正规的志愿填报机构平台披上了大数据分析的“外衣”,实际却存在过度宣传、“忽悠”考生之嫌。记者在网上搜索“精准填报志愿指导”发现,不少网上机构打出“以大数据为依托,一分都不浪费”的宣传口号,吸引考生眼球;在手机应用市场搜索“高考志愿”,数十个App显示有“一对一辅导”、录取概率分析等功能,部分平台还可提供性格测试和专业就业率分析。

这些辅导机构和看起来“多才多艺”的App,是否真的拥有“预判”能力?记者采访多位曾经通过付费志愿填报辅导机构填报志愿的考生发现,不少用户抱怨自己虽为填报志愿下了“血本”,但钱花得“不值得”。

2019年参加高考的刘丽(化名)对记者说,自己考后花高价购买了一张某指导机构的VIP卡。“里面只有一些历年的招考信息,老师所建议的保底志愿也都是一些分数较低的学校,具体分析和填报志愿还是要靠自己。”虽然交了上千元,但刘丽觉得实际用处不大,“感觉交了‘智商税’”。

专家提醒,平台大数据分析所得到的结果是填报志愿的参考之一而非“唯一”,家长应帮助考生结合自身兴趣特长及分数情况,在广泛听取意见、了解往年报考情况的基础上做出理性选择。

网络治理、维权挽损需“两手抓”

针对招考陷阱花样繁多问题,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互联网信息与用户行为研究中心主任陈旭辉建议,考生和家长应建立起评估风险、留存证据的习惯,一旦发现“中计”,要及时维权,尽量挽回损失。

“在多数消费纠纷中,消费者维权容易遭遇取证难的问题。建议考生和家长要有证据意识,及时保存通话记录、电子合同、宣传材料等证据信息,以便后续遇到问题时依法维权,保护自身权益。”陈旭辉说。

此外,胡明等受访专家表示,用户信息和财产安全的保护有赖于社会立法和平台治理。在高考后这一关键时间段内,有关部门更需要加强对防诈骗知识的宣传,同时应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督,督促平台依法履行社会责任。据新华社

编辑: 智韬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新政助推海南旅游复苏提质、领跑全国

  • 精准扶贫交出满意答卷,广州文旅帮扶梅州两村摘“贫困帽子” 2020-07-01
  • 广东首个“历史文化游径体验日”活动受游客青睐3天逾3万游客踏上广东游径之旅 2020-07-01
  • “驿动的心” 带动乡村游、民宿游火起来 2020-05-13
  • 玩遍增城|亲测9条康养洗肺精品线路,诗意何止在远方 2020-04-29
  • 14家广东5A景区节前恢复开放!快来看哪些门票有优惠 2020-04-29
  • 疫后旅游业:微度假成主旋律,自驾游和短途高铁游受青睐 2020-03-28
  • 【春光好·春茶篇】品香茗,访茶之旅已在望 2020-03-23
  • 访谈 |后疫情时代,民宿业能更早迎来春天吗? 2020-03-14

试驾全新传祺GA8:新旗舰轿车该有的样子

  • 比亚迪2021款唐预售发布 燃油版17万元内 2020-07-24
  • 宋PLUS搭载骁云全新1.5TI高功率动力总成亮相车展 2020-07-24
  • 荣威R ER6预售,荣威iMAX8、荣威i6 MAX全球首次亮相 2020-07-24
  • 荣威i6 MAX内饰曝光 智能座驾+3㎡全景天幕 2020-07-22
  • 五菱品牌首款概念车宏光侠亮相成都车展 2020-07-22
  • 夏季如何降低汽车自燃? 看看专家怎么说 2020-07-22
  • “坦克·WEY”平台首款越野SUV车型成都车展全球首秀 2020-07-21
  • 长城汽车发布"柠檬、坦克、咖啡智能"三大品牌 2020-07-20

创维OLED电视S81 Pro亮相,AIoT生态再添一名干将

  • 海信空调公布新冷年战略:将推PRO版本新风空调 2020-07-23
  • 国美携手央视新闻开启31省份巡回带货直播 2020-07-22
  • 聚焦反诈普法教育,大鹏教育科技助力普法教育内容升级 2020-07-17
  • 儿童电动平衡车真的适合儿童吗? 2020-07-16
  • 格力电器净利预降五成 美的追赶终端市场份额 2020-07-16
  • 嘀哩嘀哩创始人被批捕 播放《混沌之子》等侵权动漫作品200余部 2020-07-16
  • 广东传统产业依靠数字化转型“转危为机” 2020-07-15
  • 移动互联网下的新营销场景:品牌发展将进入5G智媒时代 2020-07-13

带你穿越千年,感受“契丹印象”:公主面具驸马璎珞亮相粤博

  • 八十奖项来“选美”!第二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评选启动 2020-07-17
  • 传递关爱,弘德立人 2020-07-06
  • 大馆带小馆!广州艺博院与高剑父纪念馆共同弘扬岭南美术精神 2020-07-05
  • 西沟纪兰 2020-06-28
  • 《文学的日常》:跟随“镜头”走近这些一线大咖作家…… 2020-06-16
  • 在这里,他听不见世间喧嚣,却深知人情冷暖 2020-06-12
  • 定了!2020上海书展将于8月12日至18日如期举行 2020-06-16
  • “我哋广式”云开张!广州非遗传承人集体“触网”,直播展示购物都来啦…… 2020-06-11

复工季宅家办公也要好好吃饭 广州餐厅外卖揾食攻略请收藏

  • 到始兴水晶寨,赴一份鲜美红嫩的杨梅之约 2020-06-01
  • 【美食】颜值实力双双在线,苹果诱惑你抵挡得住吗? 2020-05-14
  • “三南”佳肴 鲜而不同 2020-05-07
  • 又到一年春茶开采季,春茶价格相比往年有所下降 2020-04-01
  • VR全景、外卖优惠……星级酒店美食 为求“带货”花样百出 2020-03-27
  • 爱吃辣?麦当劳9.9元辣堡不限次! 2020-03-24
  • 各位女神,请收下这份甜蜜福利 2020-03-11
  • 小白瞬间变身美食达人!盘点疫情期最受欢迎半成品菜 2020-03-05
金羊图库
  • 航拍丹江大观苑水位上涨
  • 海南文昌:夕阳下的翁田小渔村
  • 北京演出市场恢复开放后迎来首演
  • 日本多处建筑亮奥运五环色 纪念东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
  • 巴勒斯坦居民岩石小山上打造私家泳池
  • “拐杖医生”浙江乡村行医44载:方便病人再累都值得
  • 安徽同大镇石大圩发生决口 洪水漫过附近乡村
  • 关闭177天后故宫博物院开放室内展厅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乌鲁木齐报告无症状感染者增多 基本来自核酸检测排查筛查
2020-07-26 07:36:45
大连:无新增新冠肺炎本地确诊病例 新增24例无症状感染者
2020-07-26 07:36:45
世卫组织:全球新冠累计确诊病例达15581009例
2020-07-26 07:35:47
杭州警方:来某某熟睡时被丈夫杀害并分尸抛弃
2020-07-25 10:28:23
快讯!深圳暂停实施深港互认隔离医学观察政策
2020-07-25 09:44:52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高考成绩陆续公布 考后“陷阱”要留心
新华社  作者:  2020-07-26
五花八门的“陷阱”开始粉墨登场,一不留心就可能落入“圈套”,考生和家长要擦亮眼睛,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内部指标”能帮孩子计划外录取、“刷单兼职”可在暑假月入上万元……随着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一些机构也“蹭”起了高考“热度”,五花八门的“陷阱”开始粉墨登场,一不留心就可能落入“圈套”,考生和家长要擦亮眼睛,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网站“鱼龙混杂” 当心诈骗“圈套”

各地高考成绩相继“出炉”,不少考生与家长忙于从网上查询分数信息、报名参加志愿填报辅导等操作,很容易忽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一位网友“吐槽”称,自己的一位亲戚曾在填报几所专科院校后,接到了自称是某本科学校扩招负责人的电话,宣称可让其“花高价”上本科。在用个人手机进行联系后,还加了微信、提供了所谓“招生电话”。但查询电话后却发现,对方是一家早已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

专家指出,由于高考后部分家长希望孩子能够进入更好的学校,往往容易“乱投医”,误入诈骗“圈套”,给犯罪分子留有可乘之机。

“一方面考生和家长要在正规的网站和App上查询信息、填报志愿,最大限度地防止信息泄露;另一方面也要提高防范意识,在收到来源不明的消息时通过官方渠道查证,不要轻易相信通过‘交赞助费’等方式能够到未达到分数线的学校就读的骗局。”天津华盛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胡明说。

“套路”频现盯上考生钱袋子

高考结束、暑期来临,不少考生希望利用假期进行兼职工作。疫情期间不便外出,一些学生容易被误导从事看似“低成本、回报快、利润高”的“刷单”工作。

高考生李伟(化名)向记者吐露:“考试结束后本想赚点零花钱,所以找到了‘刷单’的兼职工作。最开始一单完成后,对方把钱退还给了我,后来开始让我做任务,说是任务没完成不能退款。陆陆续续被骗了3000多元,也不敢和家长说。”

此外,部分非正规的志愿填报机构平台披上了大数据分析的“外衣”,实际却存在过度宣传、“忽悠”考生之嫌。记者在网上搜索“精准填报志愿指导”发现,不少网上机构打出“以大数据为依托,一分都不浪费”的宣传口号,吸引考生眼球;在手机应用市场搜索“高考志愿”,数十个App显示有“一对一辅导”、录取概率分析等功能,部分平台还可提供性格测试和专业就业率分析。

这些辅导机构和看起来“多才多艺”的App,是否真的拥有“预判”能力?记者采访多位曾经通过付费志愿填报辅导机构填报志愿的考生发现,不少用户抱怨自己虽为填报志愿下了“血本”,但钱花得“不值得”。

2019年参加高考的刘丽(化名)对记者说,自己考后花高价购买了一张某指导机构的VIP卡。“里面只有一些历年的招考信息,老师所建议的保底志愿也都是一些分数较低的学校,具体分析和填报志愿还是要靠自己。”虽然交了上千元,但刘丽觉得实际用处不大,“感觉交了‘智商税’”。

专家提醒,平台大数据分析所得到的结果是填报志愿的参考之一而非“唯一”,家长应帮助考生结合自身兴趣特长及分数情况,在广泛听取意见、了解往年报考情况的基础上做出理性选择。

网络治理、维权挽损需“两手抓”

针对招考陷阱花样繁多问题,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互联网信息与用户行为研究中心主任陈旭辉建议,考生和家长应建立起评估风险、留存证据的习惯,一旦发现“中计”,要及时维权,尽量挽回损失。

“在多数消费纠纷中,消费者维权容易遭遇取证难的问题。建议考生和家长要有证据意识,及时保存通话记录、电子合同、宣传材料等证据信息,以便后续遇到问题时依法维权,保护自身权益。”陈旭辉说。

此外,胡明等受访专家表示,用户信息和财产安全的保护有赖于社会立法和平台治理。在高考后这一关键时间段内,有关部门更需要加强对防诈骗知识的宣传,同时应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督,督促平台依法履行社会责任。据新华社

编辑: 智韬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时政微纪录丨习近平总书记吉林行
19:27
热解读丨从红旗车的蝶变读懂习近平的“加减乘除”法
19:27
一见·这件事,关系东北振兴的长远
12:19
广东10余万考生超过高分线 理科生总体发挥优于去年
09:04
广东出台12条措施稳外资 符合条件跨国公司最高可奖励1亿元
09:04
广州返还稳岗补贴超5亿元 符合条件企业可自行申报
09:04
杭州警方:来某某熟睡时被丈夫杀害并分尸抛弃
10:38
广州发布第二批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 总长89.65公里
09:04
广州在园幼儿超过53万人 其中四成多在公办园就读
09:04
国家药监局通报25批次药品不合规 中成药和中药材是“重灾区”
09:04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