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亲属卡”诈骗频发 警方:谨慎发卡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 发表时间:2020-07-28 07:57
分享到

日前,全国各地有不少用户因被诱导绑定微信“亲属卡”,而被骗走微信余额甚至绑定的银行卡内财产。对此微信提示,亲属卡开给亲人肯定不会被骗,生人求赠亲属卡,不收不赠不随他。警方提示,微信推出“亲属卡”功能初衷是方便支付,但有可能被犯罪分子作为犯罪工具用于实施网络犯罪,请广大微信用户给他人发送亲属卡时一定要谨慎。

套路1

冒充贷款中介诱导绑卡后盗取

据《广州日报》报道,近日,广州市黄埔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网络犯罪案件中,被告人在网络贷款群冒充贷款中介人和贷款审核员与被害人沟通,诱使被害人与其建立了微信“亲属卡”,从而成功盗取了被害人微信账户内的资金。

被告人吴某是位步入职场不久的小伙子,他在网络贷款群中将自己包装成贷款中介人和贷款审核员与被害人沟通,谎称曾经在网上成功申请小额贷款,以“亲身经历”与被害人交心,解锁被害人的提防。

待时机成熟,吴某骗取了被害人的信任,再以核实微信是否为被害人本人使用,或者出于审核当日资金安全、需要互发红包通过测试等等为由,瞒天过海将自己的微信与被害人微信中的“亲属卡”进行绑定。绑定过程很简单,吴某赠送给被害人“亲属卡”,“亲属卡”虽标有额度但并不能完成支付,之后吴某会迅速向被害人发信息索要同等金额的“亲属卡”,被害人按照指令完成绑定。

随后,吴某又要求被害人下载聊天软件进行“视频审核”,当着被害人的面进入对方的微信账户中操作所谓的“资金流水审核”,“审核”完毕后没有立刻退出账户,反而修改了被害人“亲属卡”中的支付额度,为盗取被害人的资金做好铺垫。

最后,吴某以需要证明被害人有还款能力为由,诱骗被害人往被害人自己的微信账户转入现金,继而用其一个手机微信号扫其另一个手机微信号的收款码,将被害人账户内的现金转入其本人的微信账户内。

可见,吴某正是利用了被害人对软件功能的不熟悉和急于借贷的心态完成一系列的忽悠,进而非法获取了被害人的钱财。2020年6月5日,黄埔区检察院就该案向黄埔区法院提起公诉,同月24日,黄埔区法院认定被告人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4000元。

套路2

利用“亲属卡” 套现后拉黑被害人

据山西怀仁网警消息,一男子来到李老板的店里以换取现金为由,请求通过微信钱包向李老板发送一张1340元限额的“亲属卡”,再由李老板支付其1340元现金。热心肠的李老板一口答应了。

微信显示收到亲属卡后,李老板支付该男子相应现金,该男子随即离开。男子离开后不久,李老板微信收到该男子解绑亲属卡的通知,再联系对方,发现自己已被拉黑。

警方表示,“亲属卡”的唯一功能,就是“帮人代付”,最高额度为每月3000元。早在“亲属卡”刚推出时,就有人利用大多数人不熟悉此功能的特性,直接拿着手机上门“套现”。“亲属卡”的功能推出一年有余,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熟悉该功能的特点。

套路3

用“亲属卡”当押金遭多次微信消费

据珠海公安消息,近期,江苏南京市民杨女士在网上发布了一条房屋出租信息,几天后男子张某主动联系她,称自己刚调来南京工作,打算将这套房子租下来,并当即通过微信“亲属卡”转了3000元作为押金。

然而,没过多久张某就“反悔”了,以亲属卡不好用为由让杨女士退还押金。在他的要求下,杨女士也回赠了对方一张额度为3000元的“亲属卡”作为押金退还。

令杨女士没想到的是,“亲属卡”刚赠完,手机上就陆续出现了多条消费提醒,再联系张某时发现自己已被拉黑,随即报警。

其实,张某送的“亲属卡”只是一个“额度”,需要消费支付才有用,如果张某的微信支付账户没有钱,相当于一个“没钱的钱包”,杨女士是无法使用的。而杨女士回赠的亲属卡,绑定的是她有存款的微信支付账户,相当于“有钱的钱包”,张某可以在3000元额度以内随便消费。

张某正是利用这个小漏洞,对杨女士进行诈骗。

记者体验

可绑定任意好友 无需亲属关系

微信“亲属卡”是微信推出的一种代付功能,简单说就是父母子女消费你来买单,代付方可以设置额度,每张卡每月额度0.01元至3000元,一共可以开4张。

在使用亲属卡消费时,消费资金将自动从代付的支付账户扣除。系统将根据代付方的使用习惯推荐优先扣款方式,如优先扣款方式失败,将按顺序尝试使用其他支付方式完成扣款。不过,用户可在微信里赠送“亲属卡”给任意好友作消费使用,是否是父母、子女等亲属,微信方面仅作相应提示,并不具体追究。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下午体验发现,进入“亲属卡”界面,系统将提示用户选择父亲、母亲或子女作为赠予人,不过此时用户可随意选择一位好友绑定。随后,将设置每月消费上限,并输入密码,发送至对方,对方领取后,亲属卡便生效。

当亲属卡生效后,领取人在使用额度内任意微信支付时,无需再次向对方验证,即可直接划扣额度。付款成功后,对方会收到一条“扣款凭证”,显示交易用户、交易场景和扣款金额。

警方提示

遇新事物先弄清功能 给他人发卡要谨慎

昨天下午,微信支付在官微提示称,亲属卡开给亲人肯定不会被骗,记住:假装熟人和亲戚,这种好友不要加。生人求赠亲属卡,不收不赠不随他。只有父母和子女,才能开卡把钱花。微信支付表示,亲属卡里的金额显示的是消费额度,而不是到账资金,只能用于消费,不能转账,更不能提现。亲属卡领取后,赠卡方和领卡方都可以随时解绑。

警方表示,微信推出“亲属卡”功能本来是出于便捷支付的目的,但却被犯罪分子作为犯罪工具用于实施网络犯罪。发送“亲属卡”给他人,等同默认对方从自己的微信钱包、绑定的银行卡中自动扣费。因此,给他人发送“亲属卡”时一定要谨慎。对于不熟悉的新鲜事物,要先弄清楚,被骗子用“亲属卡”骗的大多数人对该功能完全不了解,最终导致被骗。

警方提示,凡是涉及钱财的事情,请大家务必提高警惕,以免造成财产损失。(记者 温婧)

编辑: 智韬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新政助推海南旅游复苏提质、领跑全国

  • 精准扶贫交出满意答卷,广州文旅帮扶梅州两村摘“贫困帽子” 2020-07-01
  • 广东首个“历史文化游径体验日”活动受游客青睐3天逾3万游客踏上广东游径之旅 2020-07-01
  • “驿动的心” 带动乡村游、民宿游火起来 2020-05-13
  • 玩遍增城|亲测9条康养洗肺精品线路,诗意何止在远方 2020-04-29
  • 14家广东5A景区节前恢复开放!快来看哪些门票有优惠 2020-04-29
  • 疫后旅游业:微度假成主旋律,自驾游和短途高铁游受青睐 2020-03-28
  • 【春光好·春茶篇】品香茗,访茶之旅已在望 2020-03-23
  • 访谈 |后疫情时代,民宿业能更早迎来春天吗? 2020-03-14

试驾全新传祺GA8:新旗舰轿车该有的样子

  • 凯酷(ALL NEW K5)亮相成都车展并于今日首发到店 2020-07-27
  • 售价2.88万起 宏光MINI EV成都车展正式上市 2020-07-27
  • 全新Jeep+大指挥官广州地区上市 售23.98万起 2020-07-26
  • 比亚迪2021款唐预售发布 燃油版17万元内 2020-07-24
  • 宋PLUS搭载骁云全新1.5TI高功率动力总成亮相车展 2020-07-24
  • 车载多功能“大”屏车型推荐:比亚迪宋Pro 2020-07-27
  • 荣威R ER6预售,荣威iMAX8、荣威i6 MAX全球首次亮相 2020-07-24
  • 荣威i6 MAX内饰曝光 智能座驾+3㎡全景天幕 2020-07-22

创维OLED电视S81 Pro亮相,AIoT生态再添一名干将

  • 海信空调公布新冷年战略:将推PRO版本新风空调 2020-07-23
  • 国美携手央视新闻开启31省份巡回带货直播 2020-07-22
  • 聚焦反诈普法教育,大鹏教育科技助力普法教育内容升级 2020-07-17
  • 格力电器净利预降五成 美的追赶终端市场份额 2020-07-16
  • 嘀哩嘀哩创始人被批捕 播放《混沌之子》等侵权动漫作品200余部 2020-07-16
  • 广东传统产业依靠数字化转型“转危为机” 2020-07-15
  • 移动互联网下的新营销场景:品牌发展将进入5G智媒时代 2020-07-13
  • 五款家电免费送,TCL实业CEO王成助阵张绍刚直播首秀 2020-07-13

带你穿越千年,感受“契丹印象”:公主面具驸马璎珞亮相粤博

  • 大师艺术课|如何破译岭南工艺密码?名家教路:可用“加减乘除”四字诀! 2020-07-26
  • 八十奖项来“选美”!第二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评选启动 2020-07-17
  • 传递关爱,弘德立人 2020-07-06
  • 大馆带小馆!广州艺博院与高剑父纪念馆共同弘扬岭南美术精神 2020-07-05
  • 西沟纪兰 2020-06-28
  • 《文学的日常》:跟随“镜头”走近这些一线大咖作家…… 2020-06-16
  • 在这里,他听不见世间喧嚣,却深知人情冷暖 2020-06-12
  • 定了!2020上海书展将于8月12日至18日如期举行 2020-06-16

复工季宅家办公也要好好吃饭 广州餐厅外卖揾食攻略请收藏

  • 到始兴水晶寨,赴一份鲜美红嫩的杨梅之约 2020-06-01
  • 【美食】颜值实力双双在线,苹果诱惑你抵挡得住吗? 2020-05-14
  • “三南”佳肴 鲜而不同 2020-05-07
  • 又到一年春茶开采季,春茶价格相比往年有所下降 2020-04-01
  • VR全景、外卖优惠……星级酒店美食 为求“带货”花样百出 2020-03-27
  • 爱吃辣?麦当劳9.9元辣堡不限次! 2020-03-24
  • 各位女神,请收下这份甜蜜福利 2020-03-11
  • 小白瞬间变身美食达人!盘点疫情期最受欢迎半成品菜 2020-03-05
金羊图库
  • 河北:多位大力士亮相石家庄
  • 航拍丹江大观苑水位上涨
  • 海南文昌:夕阳下的翁田小渔村
  • 北京演出市场恢复开放后迎来首演
  • 日本多处建筑亮奥运五环色 纪念东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
  • 巴勒斯坦居民岩石小山上打造私家泳池
  • “拐杖医生”浙江乡村行医44载:方便病人再累都值得
  • 安徽同大镇石大圩发生决口 洪水漫过附近乡村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驻村第一书记罗卫东:用心用情用智 帮蓄洪区村摘贫困帽
2020-07-28 07:40:14
昔日城中村成全国知名“淘宝村” 李远斌:用实干精神探索转型
2020-07-28 07:10:53
7月粤A牌竞价:个人最低成交价24800元,继续上涨
2020-07-27 20:13:04
深圳罗湖发布确诊港籍货车司机逗留小区防控情况续报
2020-07-27 20:18:58
港籍货车司机确诊 曾在深圳罗湖逗留
2020-07-27 09:18:54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微信“亲属卡”诈骗频发 警方:谨慎发卡
北京青年报  作者:  2020-07-28
警方提示,凡是涉及钱财的事情,请大家务必提高警惕,以免造成财产损失。

日前,全国各地有不少用户因被诱导绑定微信“亲属卡”,而被骗走微信余额甚至绑定的银行卡内财产。对此微信提示,亲属卡开给亲人肯定不会被骗,生人求赠亲属卡,不收不赠不随他。警方提示,微信推出“亲属卡”功能初衷是方便支付,但有可能被犯罪分子作为犯罪工具用于实施网络犯罪,请广大微信用户给他人发送亲属卡时一定要谨慎。

套路1

冒充贷款中介诱导绑卡后盗取

据《广州日报》报道,近日,广州市黄埔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网络犯罪案件中,被告人在网络贷款群冒充贷款中介人和贷款审核员与被害人沟通,诱使被害人与其建立了微信“亲属卡”,从而成功盗取了被害人微信账户内的资金。

被告人吴某是位步入职场不久的小伙子,他在网络贷款群中将自己包装成贷款中介人和贷款审核员与被害人沟通,谎称曾经在网上成功申请小额贷款,以“亲身经历”与被害人交心,解锁被害人的提防。

待时机成熟,吴某骗取了被害人的信任,再以核实微信是否为被害人本人使用,或者出于审核当日资金安全、需要互发红包通过测试等等为由,瞒天过海将自己的微信与被害人微信中的“亲属卡”进行绑定。绑定过程很简单,吴某赠送给被害人“亲属卡”,“亲属卡”虽标有额度但并不能完成支付,之后吴某会迅速向被害人发信息索要同等金额的“亲属卡”,被害人按照指令完成绑定。

随后,吴某又要求被害人下载聊天软件进行“视频审核”,当着被害人的面进入对方的微信账户中操作所谓的“资金流水审核”,“审核”完毕后没有立刻退出账户,反而修改了被害人“亲属卡”中的支付额度,为盗取被害人的资金做好铺垫。

最后,吴某以需要证明被害人有还款能力为由,诱骗被害人往被害人自己的微信账户转入现金,继而用其一个手机微信号扫其另一个手机微信号的收款码,将被害人账户内的现金转入其本人的微信账户内。

可见,吴某正是利用了被害人对软件功能的不熟悉和急于借贷的心态完成一系列的忽悠,进而非法获取了被害人的钱财。2020年6月5日,黄埔区检察院就该案向黄埔区法院提起公诉,同月24日,黄埔区法院认定被告人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4000元。

套路2

利用“亲属卡” 套现后拉黑被害人

据山西怀仁网警消息,一男子来到李老板的店里以换取现金为由,请求通过微信钱包向李老板发送一张1340元限额的“亲属卡”,再由李老板支付其1340元现金。热心肠的李老板一口答应了。

微信显示收到亲属卡后,李老板支付该男子相应现金,该男子随即离开。男子离开后不久,李老板微信收到该男子解绑亲属卡的通知,再联系对方,发现自己已被拉黑。

警方表示,“亲属卡”的唯一功能,就是“帮人代付”,最高额度为每月3000元。早在“亲属卡”刚推出时,就有人利用大多数人不熟悉此功能的特性,直接拿着手机上门“套现”。“亲属卡”的功能推出一年有余,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熟悉该功能的特点。

套路3

用“亲属卡”当押金遭多次微信消费

据珠海公安消息,近期,江苏南京市民杨女士在网上发布了一条房屋出租信息,几天后男子张某主动联系她,称自己刚调来南京工作,打算将这套房子租下来,并当即通过微信“亲属卡”转了3000元作为押金。

然而,没过多久张某就“反悔”了,以亲属卡不好用为由让杨女士退还押金。在他的要求下,杨女士也回赠了对方一张额度为3000元的“亲属卡”作为押金退还。

令杨女士没想到的是,“亲属卡”刚赠完,手机上就陆续出现了多条消费提醒,再联系张某时发现自己已被拉黑,随即报警。

其实,张某送的“亲属卡”只是一个“额度”,需要消费支付才有用,如果张某的微信支付账户没有钱,相当于一个“没钱的钱包”,杨女士是无法使用的。而杨女士回赠的亲属卡,绑定的是她有存款的微信支付账户,相当于“有钱的钱包”,张某可以在3000元额度以内随便消费。

张某正是利用这个小漏洞,对杨女士进行诈骗。

记者体验

可绑定任意好友 无需亲属关系

微信“亲属卡”是微信推出的一种代付功能,简单说就是父母子女消费你来买单,代付方可以设置额度,每张卡每月额度0.01元至3000元,一共可以开4张。

在使用亲属卡消费时,消费资金将自动从代付的支付账户扣除。系统将根据代付方的使用习惯推荐优先扣款方式,如优先扣款方式失败,将按顺序尝试使用其他支付方式完成扣款。不过,用户可在微信里赠送“亲属卡”给任意好友作消费使用,是否是父母、子女等亲属,微信方面仅作相应提示,并不具体追究。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下午体验发现,进入“亲属卡”界面,系统将提示用户选择父亲、母亲或子女作为赠予人,不过此时用户可随意选择一位好友绑定。随后,将设置每月消费上限,并输入密码,发送至对方,对方领取后,亲属卡便生效。

当亲属卡生效后,领取人在使用额度内任意微信支付时,无需再次向对方验证,即可直接划扣额度。付款成功后,对方会收到一条“扣款凭证”,显示交易用户、交易场景和扣款金额。

警方提示

遇新事物先弄清功能 给他人发卡要谨慎

昨天下午,微信支付在官微提示称,亲属卡开给亲人肯定不会被骗,记住:假装熟人和亲戚,这种好友不要加。生人求赠亲属卡,不收不赠不随他。只有父母和子女,才能开卡把钱花。微信支付表示,亲属卡里的金额显示的是消费额度,而不是到账资金,只能用于消费,不能转账,更不能提现。亲属卡领取后,赠卡方和领卡方都可以随时解绑。

警方表示,微信推出“亲属卡”功能本来是出于便捷支付的目的,但却被犯罪分子作为犯罪工具用于实施网络犯罪。发送“亲属卡”给他人,等同默认对方从自己的微信钱包、绑定的银行卡中自动扣费。因此,给他人发送“亲属卡”时一定要谨慎。对于不熟悉的新鲜事物,要先弄清楚,被骗子用“亲属卡”骗的大多数人对该功能完全不了解,最终导致被骗。

警方提示,凡是涉及钱财的事情,请大家务必提高警惕,以免造成财产损失。(记者 温婧)

编辑: 智韬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倒计时100天,进博会再发“东方之约”
20:33
读懂习近平吉林之行,有这四个“切入口”
20:33
习近平将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第五届理事会年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致辞
10:17
中大华工公布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07:53
广外省内计划招生4167人 新增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专业
07:54
广东本科插班生开始投档 一次性满档率较高
07:54
广东今年将下拨12亿元 重点用于公办学位建设
07:56
在广州民警的帮助下 23年来,他首次有了户口
07:56
确诊港籍货车司机曾在深圳东莞逗留
07:57
2020《财富》中国500强出炉 拼多多首次上榜
07:57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