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济燕在田间劳作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 通讯员 董子龙
割早稻、收花生、摘烟叶、种晚稻,盛夏时节,韶关南雄市珠玑镇塘东村的周济燕一家迎来了一年最繁忙的时节。所有农活里,周济燕最有成就感的是收割早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打乱了早稻种植计划,却坚定了她种粮的决心,“越是疫情,粮食安全越是重要。”在这位党员种粮大户的带动下,全村早稻种植面积1350亩,比去年多200多亩,是2014年早稻种植面积的两倍。
迎难而上确保早稻不落下
8月初的一天,天刚微微亮,周济燕便和家人匆匆来到田间,忙碌起来。起秧苗、运秧苗、抛秧苗,一家人和陆续前来的帮工分工协作,在田野上奏响了一曲“农忙协奏曲”。
“今天约了人家来收粮,一会车就要到了。” 回家午休的间隙,周济燕和丈夫将一袋袋的稻谷往屋外扛, 一袋稻谷大约80斤,周济燕扛起来不费劲,却热得全身都湿透了。
“100亩,8万斤,今年收成要比去年好。”周济燕擦拭着汗水,笑了起来。丈夫打趣地说,早稻收成,加上100多亩黄烟和刚刚种下的晚稻,今年全家收入应该有二三十万元。
收获的喜悦,没有让周济燕忘记年初的艰辛。
作为南雄市人大代表,她主动要求在村口人流量最大、排查难度最大的疫情防控检查点值守,筑牢村民的生命安全防线。稍有闲暇,她要天天去烟田,管护黄烟。更迫在眉睫的是早稻的播种,那段时间,全家人忙得团团转。
“好在我们南雄没有疑似病例,田间作业也比较安全。”周济燕说,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二三十位乡亲来帮忙,自家早稻顺利种下。她还惦记着村里种粮户,不时地打电话去问种植进度,确保全村早稻不落下。
“门外汉”练就“好把式”
2011年,因为要照顾生病的公公婆婆,33岁的周济燕辞去了珠三角的工作,回到粤北山区的家乡。在家的前几年,她留意到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剩下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越来越多的水田被撂荒。而且因为相对于晚稻,早稻种植效益较低,所以2014年前,珠玑镇塘东村种植早稻的人并不多,全村早稻种植面积只有650亩。
看到这样的情况,她心里有些发慌,“这么好的田,就浪费了?”于是,她动了流转田地种水稻的心思,“那些田老人耕不了,我就想着不要让这些田荒着。流转过来,请乡亲们来帮忙,也可以增加他们的收入。”
2014年,周济燕开始“破冰之旅”,流转了几十亩水田种植水稻。虽然出生在农村,她却没有种田的经验,加上在外务工13年,连农村经验都比较欠缺。她一边学一边种,第一年收成差些,但信心不减,“只要自己用心去做的话,相信都会做好。”
第二年,周济燕开始大展拳脚,种了100多亩黄烟和水稻,并逐年扩大种植规模,加上农业机械化、科学种田的推广,她的农业之路,越走越宽广,日子也越过越红火,还成了村里的致富能人。
如今的周济燕,活跃在田间地头,脸庞黝黑,满身泥水,手脚麻利,一个地道的农家妹,一个干农活的“好把式”。
从“自己种”到“全村种”
从一名“打工妹”到种粮大户、再到全国基层农村科技推广补助项目科技示范主体,周济燕用了5年的时间;带动全村早稻面积从650亩增至1350亩,周济燕用了7年的时间。
周济燕说,因为早稻效益低,种植面积少,像自己这样大面积种植的更是屈指可数,“但是如果撂荒,就更没有收益。”在她的劝说和带动下,慢慢有村民加入到早稻种植,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村里引来水库优质灌溉水源,更提升了早稻的效益。
村民叶际皇感慨地说,以前种早稻的人少,后来看到周济燕种得有声有色,大家的积极性就慢慢调动起来了,“她是个女强人,自己带头干、带着我们干,还聘请了村里十多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长期务工。”
回乡7年,周济燕坚守在农村大地,流转撂荒田,推动早稻规模化种植,也带动了当地贫困户和村民参与务工、种田。仅2019年,周济燕支付给乡亲们的劳务费就接近30万元。
周济燕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科技兴农的实惠,做“体面的农民”和“幸福的农民”,“每年看到乡亲们收割水稻时的喜悦,我就很满足。我现在正在草拟《关于大力支持优质稻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奔小康的建议》,希望在党委政府的带动下,大家都过上小康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记者手记]
仓廪实,天下安。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了农业生产、贸易、商品价格和居民购买力,对全球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回望,种粮大户周济燕7年来对收益不甚高的早稻种植的坚守和带动,更显可贵。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暑气蒸腾的三伏天,周济燕和村民们早出晚归,抢早稻收割、晚稻播种,抢花生收获、烟叶采摘,忙得不可开交。春天的辛苦付出,换来盛夏沉甸甸的收获。刚种下的秧苗,也寄托着深秋丰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