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坪山区新房建设项目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磊 摄
羊城晚报讯 记者李晓旭报道:深圳要不要拿出更多土地用于住宅建设?在有限的土地空间范围内,生态、产业、生活空间如何取得平衡?近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王幼鹏做客深圳本地“民心桥”节目,阐述了深圳空间规划的官方思路。
居住用地比例提高至25%
王幼鹏表示,当前深圳市正集全市之力,高质量编制《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全面落实先行示范区提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五个“率先”任务,努力描绘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空间蓝图。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大方面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打造民生幸福标杆,谋划更有温度的居住空间,实现住有宜居。
具体来说,深圳将加大居住用地供应比例,至2035年,居住用地比例将提高至25%,住房总量达到7.2亿平方米以上,常住人口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40平方米以上。新增建设各类住房170万套以上,其中公共住房不少于100万套。
为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深圳将构建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布局优质均衡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打造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通过加大民生福利设施的供应力度,构建“市级-区级-社区级”三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到2035年,人均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达到5平方米;构建15分钟、10分钟、5分钟及居住街坊三级生活圈居住区,到2035年,教育、卫生、养老、文化、体育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达到99%左右。
此外,深圳将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强化各类蓝绿开敞空间连通,力争至2035年全市建成立体绿化面积1000万平方米,建设2500公里绿道,1000公里碧道。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大力推进森林入城,努力让森林拥抱城市、让城市走进森林。到2035年,森林覆盖率保持在37.5%以上。
进一步加大住房用地储备
为确保170万套住房落地,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于今年5月印发了《深圳市落实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用地供应的暂行规定》,坚持新增供应和存量盘活相结合,拓展了11种住房用地渠道,同时简化了审批程序。
王幼鹏表示,深圳今年计划供应居住用地293.2公顷,占全年供应总量的25%,较去年增加了近一倍。截至8月中旬,深圳市已供应居住用地75宗163.55公顷,完成全年计划供应量的55.78%。此外,为进一步加大住房用地供应力度,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正在开展相关政策研究,通过统筹运用规划、用地、更新和整备等手段,进一步加大住房用地储备,促进市场主体利用存量用地开发建设公共住房,保障住房用地的稳定持续供应。
在补齐公配设施短板方面,深圳持续推动土地供应向民生设施倾斜,今年安排近60%(520.8公顷)的新增用地建设公配设施,全面保障教育、医疗等12类民生设施项目落地。去年,深圳市短时间内完成了34所高中用地选址工作,高标准推进了深圳歌剧院等“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规划设计工作,今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第十五高级中学等一批民生设施项目已经落地,预计还将有国家博物馆深圳馆、深圳科技馆(新馆)、深圳质子肿瘤治疗中心等一大批民生设施项目陆续落地。
王幼鹏透露,为在民生领域实现“空间等项目”目标,今年深圳市将“民生设施用地整备专项行动”纳入全市“加快国土空间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十大专项行动考核任务中。全年计划整备出3.5平方公里的土地,优先用于轨道交通、高中、综合医院等重大民生设施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