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早早出门,一起送阅阳到学校报到。
6年时间,那个在广州一条街道边乞讨边做作业的少年,用坚韧不拔的毅力,获得了一张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9月12日,阅阳在身有残障的父母陪伴下,迈进了大学校门开启了大学生活。分别时,父亲老朱少有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用自己的努力,为我们家赢得了尊严。以后还得更加努力才能对得起帮助和关心过你的人。”
■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 文/图
阅阳在迎新志愿者的带领下进入学校,开启大学生活。
老朱为阅阳检查各种入学报到的证件和资料。
“今天真是个好日子”
12日是阅阳到大学报到的日子。按照学校的防疫要求,家长不能入校,但家人坚持要去送送他。
阅阳的妈妈和大哥新飞都因小儿麻痹症留下了不便,平时出行全靠轮椅和一辆破旧的残障人士电动车。在广州这么多年,去过离河沙村出租屋最远的地方就是区庄。这两天,新飞一直在琢磨:“如果可以的话,我也想去看看。”所幸朋友热心帮忙,用了两台车才把阅阳的行李、一架轮椅和全家人装下。前晚下了一夜的雨,老朱起初还有些担心。没想到六点半出门的时候正巧雨停了,天边闪现出一道五彩的霞光。
“今天真是个好日子。”老朱满心欢喜。
老朱一家在校门口留下了一张全家福。
2014年,老朱一家在出租屋前留下一张合影。
六年后再拍张全家福
一路上,阅阳的妈妈一直在晕车呕吐,阅阳有些担忧,默默地递着纸巾。老朱似乎更了解妻子,知道她出不了远门,一边安慰儿子说没事,一边自顾自地看着窗外的风景,时不时发出几声感叹。
来到广工,时间尚早,门口还没有什么人。看到校园内宽阔的广场和耸立的建筑,一家人很是兴奋。“我们在这里照张全家福吧!”老朱提议。距离上次给他们拍全家福已经不知不觉六年。
六年很短,就像阅阳和弟弟青臣个头高出老朱肩膀的距离;六年很长,就像是他们的梦想,才刚刚向前迈出了一小步。
阅阳说将来还想读研究生,学校已经为他安排了勤工俭学的岗位,能够养活自己了。这两天的报道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很多热心的朋友纷纷慷慨解囊,捐款捐物。目前阅阳的学费已经全部解决,上学需要的电脑和手机也已落实。
2014年8月31日,阅阳坐在路边做作业。
“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看着阅阳被迎新的志愿者带进校门,老朱心里有些复杂,脸上浮现出一丝担忧。“我还是有些不放心。”前一晚,一家人几乎没怎么睡觉,昏黄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床边聊了很久。
“我怕他到了大学以后有所懈怠。”虽然家和学校相隔只有三十公里,但牵挂无法用距离来衡量。
“进了大学还得努力啊。”送别时,老朱少有地拍了拍阅阳的肩膀,“这么多人帮助你是因为你的努力。你通过努力为自己,也为我们这个家赢得了尊严,以后还得更加努力才能对得起帮助和关心过你的人。”
听完父亲的话,阅阳的眼中透着坚定。
青臣一路上不停地跟哥哥说笑,正在读初二的他目睹了哥哥给全家人带来的改变,这件事情带给他的触动是前所未有的。
“接下来就看你的了,”老朱语重心长地看着青臣说。青臣没说话,紧咬着嘴唇。
大哥新飞要去面试了
新飞这两天除了为弟弟感到高兴,又遇到一件让他紧张的事——他要去面试了。只读到小学四年级就辍学了的他,很多工作都无法胜任。最近,有家互联网企业特意为他制定了一份兼职方案。这两天,他正在加紧自学各种电脑操作软件。这让老朱感到非常欣慰。他说一直觉得对大儿子亏欠最多,因为没有照顾好,让他身体落下了残障,又没能让他上完学。即便如此,新飞从来没有过一句怨言。平时,老朱除了告诫两个弟弟长大后不能忘了大哥的恩情外,也希望有一天新飞能够学一项本领自食其力。现在,总算有了一线希望。
看着阅阳渐渐消失的背影,站在校门口的老朱默默抬起手,挥了好久。
这一年,对老朱一家人来说注定不平凡,他们经历了担忧、焦虑、奔波、激动与兴奋。在阅阳踏进校门的这一刻,生活慢慢恢复平静。未来的路上或许还会出现困境、纠结、挣扎或者迷茫,但希望的种子已经埋下,期待它能够生根发芽,让梦想再次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