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潮起东南——从数字福建到数字中国!

来源:央视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20-10-13 10:09
分享到

央视网消息: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10月12日在福州开幕,本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主题是“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智能引领高质量发展”。说到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北上广深,殊不知,福建也是数字经济的引领者,数字经济的贡献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这都得益于福建20年前的宏伟布局。早在20年前,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就提出了“数字福建”的战略构想。

这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生活的日常。在当今中国,数字化触手可及,司空见惯。不只是中国,整个人类社会都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生产生活方式极大改变,信息化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变革始于忽微,奋斗起于足下。人们很难想象,早在本世纪之初,地处中国东南一隅的福建,已经悄然开始了一场数字化转型的变革。

“数字福建”建设

本世纪伊始,数字化转型在全球大规模激荡,而此时,大规模推进数字化建设的序幕也在福建渐次展开。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见微知著,在2000年提出“数字福建”的构想。他指出:建设“数字福建”意义重大,省政府应全力支持,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必须抢占科技制高点。建设“数字福建”,就是最重要的科技制高点之一。

就在这一年,“数字福建”被写入福建省的“十五”规划当中。

2000年12月23日,“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正式成立,习近平同志担任组长,协调推进“数字福建”建设的相关事项。

当时,电脑和手机远未普及,互联网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属于新鲜事物。而在并不算发达的福建,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的目标已经被明确提出,并被纳入社会的各项管理和运维之中,实属超前之举。

“数字福建”的启动工程就是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曾形象地描述:各地的信息就是千根线,电子政务平台就像一根针,把数据穿起来。

20年前,王融是福州市鼓楼区政府办公室的第一任数字办主任,她所在的鼓楼区首先开通了12345便民服务热线。

紧接着,12345便民热线迅速在福建全省普及,并推广到了全国,这也是一网通办的雏形。今天,福建省已经形成全省行政审批“一张网”,97%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都可以在网上办理。

福建居民只要通过“闽政通”这一个手机软件,足不出户就能办理905项涉及民生的业务。

不只是率先完成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数字福建”战略的实施也推动了福建数字产业的兴起。

“数字福建”的旅程,在今天的厦门软件产业园里可见一斑。这里聚集的数字化企业已经达到了6600家,而在福建全省,人工智能、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区块链六大产业并驾齐驱。

2019年,福建省数字政府服务指数位居全国第一,福建省数字经济总量达到1.7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全省40%的经济总量来自于数字经济的贡献。

从软件到大数据,从芯片制造到人工智能,福建正在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而今天,福建在数字化建设方面的成果是数字中国的一个缩影。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始终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他提出了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而网络强国首先要做的就是夯实基础,经过多年建设,中国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已初见成效。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初见成效

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民数突破9.4亿,规模居全球第一,这意味着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数字技术应用市场,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这是中国信息化发展必须要回答的历史命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视数字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历史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高度,深入阐述了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就一系列重大问题给出答案、指明方向。

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正式成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组长。十九届三中全会后更名为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

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指出: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首先就要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利用、安全能力,更好惠及民生。中国的数字化发展由此掀开了新的篇章。

2020年6月23日,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完成在轨测试后正式入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全球组网。

北辰居所,众星拱之。

55颗环绕苍穹的北斗卫星,经由中国30万顶级科学精英,历时26年千锤百炼而成。

这是中国第一个面向全球的重大公共服务空间基础设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已与全球137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合作协议,在全球范围定位精度优于10米,核心部件已实现100%国产化。这是中国人的北斗,更是世界的北斗。

在整个国家的经济战略和长远规划中,“数字”,已经是构筑中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抓住数字化的龙头,一切皆有可能。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多点并进,不断提速。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光纤宽带和4G、5G网络,推动资费水平不断下降。目前,建设5G基站超50万个,5G终端连接数突破1.3亿;行政村通光纤、通4G比例均超过98%,提前实现“十三五”规划2020年目标,基本实现城乡“同网同速”;推进IPv6规模部署,IPv6活跃用户达3.62亿。

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给中国的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更多可能,不仅是深入生活的各种数字化应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也在逐渐深入,就连最传统的服装厂都用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装备。

数字化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

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在今天的中国,数字化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正在越来越深入。

在泉州智能化服装生产线上,从人工作业到智能化生产环节,都有“5G智能助手”的参与,生产效率提升了15%。

浙江台州吉利的智能化工厂里,机械手臂正在迅速完成整车的装配。从零敲碎打到智能化流水线生产,更多的中国制造正在完成智能化的改造升级。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身处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之中,我们需要新的思想来指引,新的智慧来启迪。

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首次正式提出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倡议。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明确了建设数字中国的宏大构想,不仅标定了前进路径,更擘画了清晰未来。

不只是工业,数字化还与现代医疗紧密结合。这是一家脑科学研究的知名医院,在人工智能系统辅助下,神经内科医生丁玲玲迅速为患者做出了诊疗方案,人工智能正颠覆着传统的诊疗模式。

张军和他的团队正在利用卫星通讯技术改造空中管理系统。

20年前,张军就带领团队开始空中交通服务平台的自主研发。经过十几年的攻关,他们研发的平台已经实现了地面系统和飞机的机载结算系统,以及信息回传的处理系统和雷达的无缝融合,这是中国航空技术自主创新的一个创举。

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6.2%。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创新转型,正在给中国的发展注入更多新的内涵,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人类历史上一个全新的技术革命到来时,这一次的中国不仅仅是参与者,更多的还会是一个引领者。

如果说前两次工业革命中国错失机遇,那么这一次数字化革命,我们正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不仅利用这次机遇实现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还利用数字经济实现社会治理方式的转变。

大数据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发展

大数据作为国家战略,正日益成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这“三个转向”对社会治理智能化提出了新要求。

2020年在人类历史上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一场猝不及防的新冠疫情向人类社会的治理与发展提出全新的挑战。

这里是武汉市公安局大数据中心,医院、社区、公安、民政的海量数据正在大屏幕上汇总。如果说医院是抗击疫情的最前线,那大数据中心就是作战指挥的“指挥大脑”。挂图作战,精准施策,屏幕上的数字就是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下达封闭小区、调配医护人员、扩充病床指令的依据。

而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二维码又成为疫情追踪的有效手段。亮出自己的二维码,这,几乎成了每一个国人最熟悉的动作。

在这场抗疫斗争中,中国以强大的决心和执行力共克时艰,让世界看见中国力量。

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离不开先进的数字技术支持。中国数字抗疫的成果,既是一次大数据社会治理的有效实践,也为全球抗击新冠疫情贡献了中国经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推进信息化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相结合,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是数字中国战略一以贯之的追求目标。

衢州的苏先生刚生了二胎,要换一套大点的房子,往常这种买房过户要跑很多部门,可现在带齐文件,他只需要跑一次就能办完所有的手续。

各地因地制宜创新推进“一网通办”,涌现出浙里办、渝快办、随申通、粤省事等移动服务,足不出户,动动指尖就能办成事。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国际排名从2018年的第65位提升到第45位,在线服务指数排名全球第9位。最新一期的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连续两年跻身全球营商环境改善最大的经济体排名前十。

数字化转型普惠中国百姓

不仅是政务的数字化转变转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数字中国的建设也让更多的中国百姓增加了幸福感。

福建安溪的长兴村,陈主义家的淮山也不再愁卖,传统手艺的面线制作过程一播出,就收到了众多网友的订单。而河北肃宁县的西乾泊村每天都能在网上卖出数万根鱼竿。

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度里,脱胎换骨的数字化农村正在扑面而来。目前淘宝上四分之一的网店都来自农村,过去一年,这些“村里的淘宝店”给乡亲们带来的收入超过1万亿元,让贫困地区群众在互联网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2019年,全国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超过4.4万亿元,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3975亿元,同比增长27%。

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直播带货和小程序网络零售加速发展,成为互联网流量的新入口。

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互联网精神的核心就是开放合作,不只是惠及中国人民,通过这个平台,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互联网治理进程,通过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形式,搭建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国际平台,建立国际互联网共享共治的中国平台。

信息时代,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项原则”“五点主张”,为全球互联网发展与治理提供了富有价值的中国方案。

只要坚持相向而行,我们就能相遇相知、共同发展,顺应互联网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以数字经济为重要驱动力,推动网络空间开放、合作、交流,以共进为动力、以共赢为目标,走出一条互信共治之路。

当今世界,风起云涌,瞬息万变。潮起东南的数字中国构想,或许从来都不是一个单纯的数字和计算机代码,今天国人能够理解的,是这个构想的创造者站在曾经世纪之交时,一场在认知与思维上的深刻变革,一场在创造与创新上的拼搏。

今天,我们展望前行的道路,数字中国,势必为中国梦插上腾飞的翅膀,助力国家,助力民族,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编辑: 宝厷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东北最佳旅游季”来了!一起来看亮点及玩法攻略

  • 山海邀约 日夜畅游|乐享双节,感受广东山与海的激情 2020-09-29
  • 丰收在望,一起出游拥抱收获季! 2020-09-21
  • “广清城际”“新白广城际”正在联调联试,10月开通运营彩带串明珠,城轨游广东 2020-09-21
  • 精准扶贫交出满意答卷,广州文旅帮扶梅州两村摘“贫困帽子” 2020-07-01
  • 广东首个“历史文化游径体验日”活动受游客青睐3天逾3万游客踏上广东游径之旅 2020-07-01
  • “驿动的心” 带动乡村游、民宿游火起来 2020-05-13
  • 玩遍增城|亲测9条康养洗肺精品线路,诗意何止在远方 2020-04-29
  • 14家广东5A景区节前恢复开放!快来看哪些门票有优惠 2020-04-29

2020广汽传祺全国大学生广告创意挑战赛启动

  • ​第五代途胜L明年上市 搭载Hyundai SmartStream第三代动力总成 2020-09-29
  • 中国首款宽体潮流SUV宋PLUS亮相北京车展 2020-09-29
  • A-Spec运动家族领衔 广汽Acura参展2020北京车展 2020-09-28
  • 沃尔沃首款纯电动汽车XC40 RECHARGE亮相2020北京国际车展 2020-09-28
  • ​“悬浮式透明胶囊”亮相 东风雪铁龙全球战略车型明年上市 2020-09-27
  • 全新一代捷途X90南部上市 售价8.99万起 2020-09-27
  • 北京现代多款新车亮相2020北京车展 2020-09-27
  • 全新MG5全球首秀 MG携最强阵容登陆2020北京车展 2020-09-26

人才!阿里达摩院10位青橙奖获得者平均年龄不足32岁

  • 温情奶爸硬核心——孙红雷代言的这个阿尔法蛋,究竟多硬核? 2020-09-23
  • B站一审胜诉!D站被判停止商标使用,赔偿311万元 2020-09-23
  • 2020年度“改变世界”企业榜单!新冠疫苗研发机构排第一 2020-09-23
  • 反击!华为终止澳大利亚1亿澳元投资,裁员超1000人 2020-09-22
  • 畅移升级全链路私域电商业务,携手腾讯构建零售增长新格局 2020-09-21
  • 搭载智慧柔风技术 TCL携手国美推出T睿柜机系列高端空调 2020-09-21
  • 最高可实现8级防抖功能 佳能EOS R5/R6亮相广州 2020-09-16
  • 墨迹天气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增至3.6亿元 张超退出监事一职 2020-09-15

华彩耀南粤,铜凿剪新颜:佛山工艺美术精品亮相广州

  • 一周艺文|3年后,诺贝尔文学奖又颁给了一名诗人 2020-10-11
  • 《刘慈欣科幻漫画系列:乡村教师》能否摘下“金龙奖”?第十三届漫画节9月28日见分晓 2020-09-17
  • 以艺术形式致敬抗疫英雄|作品《致勇气》开启全省巡演序幕 2020-09-17
  • 从这本书读懂巍巍南山 2020-09-10
  • 《安仔一定会变好》绘本人物原型亮相南国书香节,小小志愿者分享公益故事 2020-08-29
  • “生命舱”设计作品哪件最出彩?何镜堂院士等评委选出了这两件 2020-08-29
  • 文字版权保护机制全新升级,“阅时代·文字版权保护在行动”倡议书今日发布 2020-08-29
  • 《发现香云纱》即将出版 一本挖掘南沙榄核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文化的匠心之作 2020-08-24

养颜妙品皂角米,花样烹法惹人爱

  • 双节连璧,来广州“逛吃”请拿稳美食攻略! 2020-09-24
  • 三伏到了,中秋还会远吗 2020-07-28
  • 月饼来争艳,哪款你会爱? 2020-07-28
  • 到始兴水晶寨,赴一份鲜美红嫩的杨梅之约 2020-06-01
  • 【美食】颜值实力双双在线,苹果诱惑你抵挡得住吗? 2020-05-14
  • “三南”佳肴 鲜而不同 2020-05-07
  • 又到一年春茶开采季,春茶价格相比往年有所下降 2020-04-01
  • VR全景、外卖优惠……星级酒店美食 为求“带货”花样百出 2020-03-27
金羊图库
  • 天问一号探测器完成深空机动 再飞行约4个月将与火星交会
  • 俄罗斯嗅探犬在机场认真工作 帮助识别新冠病毒
  • 飓风“德尔塔”袭美国 小镇居民6周后再次避难
  • 巴西女子开设流动花店 复古轿车被鲜花包裹
  • 纪念《哆啦A梦》连载50周年 日本推出主题列车童趣盎然
  • 瑞典举行“雨伞计划”装置艺术展 彩色雨伞扮靓街道
  • 也门学校开学 孩子们在战争废墟中上课
  • 山东青岛:胶州湾洋河湿地再现“红海滩”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到年底,增城百分百覆盖一元钱看病
2020-10-13 07:04:30
税惠下乡入园助推清远乡村振兴
2020-10-13 06:53:25
韶关南雄:今年晚稻预计增收132万公斤
2020-10-13 06:53:25
@2021届广东高校毕业生 66场招聘活动等你来
2020-10-13 06:27:21
@旅客,受台风影响,这些车次停运!
2020-10-12 23:36:35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潮起东南——从数字福建到数字中国!
央视网  作者:  2020-10-13
本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主题是“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智能引领高质量发展”。

央视网消息: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10月12日在福州开幕,本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主题是“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智能引领高质量发展”。说到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北上广深,殊不知,福建也是数字经济的引领者,数字经济的贡献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这都得益于福建20年前的宏伟布局。早在20年前,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就提出了“数字福建”的战略构想。

这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生活的日常。在当今中国,数字化触手可及,司空见惯。不只是中国,整个人类社会都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生产生活方式极大改变,信息化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变革始于忽微,奋斗起于足下。人们很难想象,早在本世纪之初,地处中国东南一隅的福建,已经悄然开始了一场数字化转型的变革。

“数字福建”建设

本世纪伊始,数字化转型在全球大规模激荡,而此时,大规模推进数字化建设的序幕也在福建渐次展开。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见微知著,在2000年提出“数字福建”的构想。他指出:建设“数字福建”意义重大,省政府应全力支持,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必须抢占科技制高点。建设“数字福建”,就是最重要的科技制高点之一。

就在这一年,“数字福建”被写入福建省的“十五”规划当中。

2000年12月23日,“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正式成立,习近平同志担任组长,协调推进“数字福建”建设的相关事项。

当时,电脑和手机远未普及,互联网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属于新鲜事物。而在并不算发达的福建,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的目标已经被明确提出,并被纳入社会的各项管理和运维之中,实属超前之举。

“数字福建”的启动工程就是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曾形象地描述:各地的信息就是千根线,电子政务平台就像一根针,把数据穿起来。

20年前,王融是福州市鼓楼区政府办公室的第一任数字办主任,她所在的鼓楼区首先开通了12345便民服务热线。

紧接着,12345便民热线迅速在福建全省普及,并推广到了全国,这也是一网通办的雏形。今天,福建省已经形成全省行政审批“一张网”,97%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都可以在网上办理。

福建居民只要通过“闽政通”这一个手机软件,足不出户就能办理905项涉及民生的业务。

不只是率先完成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数字福建”战略的实施也推动了福建数字产业的兴起。

“数字福建”的旅程,在今天的厦门软件产业园里可见一斑。这里聚集的数字化企业已经达到了6600家,而在福建全省,人工智能、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区块链六大产业并驾齐驱。

2019年,福建省数字政府服务指数位居全国第一,福建省数字经济总量达到1.7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全省40%的经济总量来自于数字经济的贡献。

从软件到大数据,从芯片制造到人工智能,福建正在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而今天,福建在数字化建设方面的成果是数字中国的一个缩影。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始终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他提出了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而网络强国首先要做的就是夯实基础,经过多年建设,中国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已初见成效。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初见成效

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民数突破9.4亿,规模居全球第一,这意味着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数字技术应用市场,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这是中国信息化发展必须要回答的历史命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视数字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历史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高度,深入阐述了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就一系列重大问题给出答案、指明方向。

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正式成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组长。十九届三中全会后更名为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

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指出: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首先就要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利用、安全能力,更好惠及民生。中国的数字化发展由此掀开了新的篇章。

2020年6月23日,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完成在轨测试后正式入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全球组网。

北辰居所,众星拱之。

55颗环绕苍穹的北斗卫星,经由中国30万顶级科学精英,历时26年千锤百炼而成。

这是中国第一个面向全球的重大公共服务空间基础设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已与全球137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合作协议,在全球范围定位精度优于10米,核心部件已实现100%国产化。这是中国人的北斗,更是世界的北斗。

在整个国家的经济战略和长远规划中,“数字”,已经是构筑中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抓住数字化的龙头,一切皆有可能。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多点并进,不断提速。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光纤宽带和4G、5G网络,推动资费水平不断下降。目前,建设5G基站超50万个,5G终端连接数突破1.3亿;行政村通光纤、通4G比例均超过98%,提前实现“十三五”规划2020年目标,基本实现城乡“同网同速”;推进IPv6规模部署,IPv6活跃用户达3.62亿。

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给中国的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更多可能,不仅是深入生活的各种数字化应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也在逐渐深入,就连最传统的服装厂都用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装备。

数字化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

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在今天的中国,数字化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正在越来越深入。

在泉州智能化服装生产线上,从人工作业到智能化生产环节,都有“5G智能助手”的参与,生产效率提升了15%。

浙江台州吉利的智能化工厂里,机械手臂正在迅速完成整车的装配。从零敲碎打到智能化流水线生产,更多的中国制造正在完成智能化的改造升级。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身处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之中,我们需要新的思想来指引,新的智慧来启迪。

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首次正式提出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倡议。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明确了建设数字中国的宏大构想,不仅标定了前进路径,更擘画了清晰未来。

不只是工业,数字化还与现代医疗紧密结合。这是一家脑科学研究的知名医院,在人工智能系统辅助下,神经内科医生丁玲玲迅速为患者做出了诊疗方案,人工智能正颠覆着传统的诊疗模式。

张军和他的团队正在利用卫星通讯技术改造空中管理系统。

20年前,张军就带领团队开始空中交通服务平台的自主研发。经过十几年的攻关,他们研发的平台已经实现了地面系统和飞机的机载结算系统,以及信息回传的处理系统和雷达的无缝融合,这是中国航空技术自主创新的一个创举。

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6.2%。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创新转型,正在给中国的发展注入更多新的内涵,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人类历史上一个全新的技术革命到来时,这一次的中国不仅仅是参与者,更多的还会是一个引领者。

如果说前两次工业革命中国错失机遇,那么这一次数字化革命,我们正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不仅利用这次机遇实现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还利用数字经济实现社会治理方式的转变。

大数据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发展

大数据作为国家战略,正日益成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这“三个转向”对社会治理智能化提出了新要求。

2020年在人类历史上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一场猝不及防的新冠疫情向人类社会的治理与发展提出全新的挑战。

这里是武汉市公安局大数据中心,医院、社区、公安、民政的海量数据正在大屏幕上汇总。如果说医院是抗击疫情的最前线,那大数据中心就是作战指挥的“指挥大脑”。挂图作战,精准施策,屏幕上的数字就是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下达封闭小区、调配医护人员、扩充病床指令的依据。

而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二维码又成为疫情追踪的有效手段。亮出自己的二维码,这,几乎成了每一个国人最熟悉的动作。

在这场抗疫斗争中,中国以强大的决心和执行力共克时艰,让世界看见中国力量。

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离不开先进的数字技术支持。中国数字抗疫的成果,既是一次大数据社会治理的有效实践,也为全球抗击新冠疫情贡献了中国经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推进信息化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相结合,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是数字中国战略一以贯之的追求目标。

衢州的苏先生刚生了二胎,要换一套大点的房子,往常这种买房过户要跑很多部门,可现在带齐文件,他只需要跑一次就能办完所有的手续。

各地因地制宜创新推进“一网通办”,涌现出浙里办、渝快办、随申通、粤省事等移动服务,足不出户,动动指尖就能办成事。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国际排名从2018年的第65位提升到第45位,在线服务指数排名全球第9位。最新一期的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连续两年跻身全球营商环境改善最大的经济体排名前十。

数字化转型普惠中国百姓

不仅是政务的数字化转变转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数字中国的建设也让更多的中国百姓增加了幸福感。

福建安溪的长兴村,陈主义家的淮山也不再愁卖,传统手艺的面线制作过程一播出,就收到了众多网友的订单。而河北肃宁县的西乾泊村每天都能在网上卖出数万根鱼竿。

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度里,脱胎换骨的数字化农村正在扑面而来。目前淘宝上四分之一的网店都来自农村,过去一年,这些“村里的淘宝店”给乡亲们带来的收入超过1万亿元,让贫困地区群众在互联网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2019年,全国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超过4.4万亿元,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3975亿元,同比增长27%。

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直播带货和小程序网络零售加速发展,成为互联网流量的新入口。

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互联网精神的核心就是开放合作,不只是惠及中国人民,通过这个平台,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互联网治理进程,通过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形式,搭建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国际平台,建立国际互联网共享共治的中国平台。

信息时代,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项原则”“五点主张”,为全球互联网发展与治理提供了富有价值的中国方案。

只要坚持相向而行,我们就能相遇相知、共同发展,顺应互联网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以数字经济为重要驱动力,推动网络空间开放、合作、交流,以共进为动力、以共赢为目标,走出一条互信共治之路。

当今世界,风起云涌,瞬息万变。潮起东南的数字中国构想,或许从来都不是一个单纯的数字和计算机代码,今天国人能够理解的,是这个构想的创造者站在曾经世纪之交时,一场在认知与思维上的深刻变革,一场在创造与创新上的拼搏。

今天,我们展望前行的道路,数字中国,势必为中国梦插上腾飞的翅膀,助力国家,助力民族,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编辑: 宝厷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时政新闻眼丨广东之行第一站,习近平为何踏访粤东这座城市
08:32
习近平广东行丨千年古城 以文铸魂——首站来到潮州古城
08:32
习近平广东行丨自主创新 制造强国——走进潮州三环集团
08:32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14日上午举行
08:32
广东产业集群计划凸显“锻长板”战略取向
09:08
【初心粤迹】在大革命失败的低潮中 诞生广东海陆丰苏维埃
09:08
14天内有青岛旅居史人员来穗将纳入健康服务管理
09:08
广州22号线有望升级成大湾区城际 延长至东莞深圳
09:08
广东构建特色创新医保制度体系 一亿多参保人员获得实惠和便利
09:08
台风“浪卡”预计今天登陆 广东启动防风Ⅳ级应急响应
09:08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