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陈泽云
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介绍,10月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多个经济指标出现明显改善。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是今年以来比较快的一个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576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10月餐饮收入同比增长0.8%,年内首次转正。
“从下阶段来看,经济持续恢复的基础和有利条件还是比较多的。四季度增长可能比二季度、三季度还会进一步地加快。”付凌晖指出。
多因素支撑经济,累计增速首转正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累计增速首次转正。步入10月份,经济增长态势备受各方关注。哪些因素支撑国民经济稳定恢复呢?
付凌晖表示,从需求来看,无论是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投资还是制造业投资,都是在回升的。从投资的先行指标来看,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速仍然是继续在加快,10月份同比增长14.9%。从资金保障情况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1-10月份同比增长6%,资金保障的状况也是不错的,预示着投资的回升态势有望持续。
从消费来看,随着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消费的前景也是在增强的。1-10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09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比9月份下降0.1个百分点。就业的改善有利于居民收入的增长,从而有利于消费能力的持续提高。
从生产来看,工业生产已经达到了比较快的增长。10月份同比增长6.9%,连续两个月稳定在6.9%的较快水平,比上年同期快了2.2个百分点,说明需求对生产的带动是在增强的。工业生产增长的面也在扩展,41个大类行业中有34个行业都实现了增长。
从服务业来看,在国内需求的带动下,无论是生产性服务业还是生活性服务业都出现了明显改善。服务业生产指数8个大类行业当中有7个实现了增长,改善的状况意味着生产恢复的状况能够继续延续。
从企业预期来看,无论是制造业的PMI还是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已经连续8个月稳定在50%以上,而且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达到年内新高。同时,今年以来出台的一系列助企纾困的政策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的效用还会再继续发挥,全年减税降费有望超过2.5万亿元,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可能也会达到1.5万亿元以上。根据这些因素初步判断,四季度增长可能比二季度、三季度还会进一步地加快。
输入性通缩风险?价格走势需观察
值得注意的是,从民生数据来看,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5%,涨幅比9月份回落1.2个百分点。通缩的压力是否会加大?对此,付凌晖回应称,除食品价格外,初步判断,价格形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从今年来看,各地区各部门加大了保价稳供的力度,食品价格的涨幅回落比较明显。对于民生来说是起到积极作用的。” 付凌晖指出。
从经济运行角度,付凌晖认为,价格的回落从结构上看,主要还是由于食品价格的变化,特别是猪肉价格的调整。上个月猪肉价格同比上涨25.5%,影响当月的CPI大概1个百分点。这个月猪肉价格同比下降2.8%,向下拉动了0.13个百分点。
“这种变化一方面和去年的基数有关系,另一方面和今年加大生猪生产供应有关系。10月猪肉价格结束了19个月的同比上涨,出现了首次下降。这两个因素影响了整个食品价格的回落。”
在剔除食品价格的变化以外,非食品价格10月份同比是持平的,上个月也是持平的,可初步判断,价格形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付凌晖指出,现在国际疫情二次冲击的上升,对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会不会造成输入性通缩的影响还需要观察。总的来看,价格走势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持续挖内需潜力,餐饮收入首转正
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576亿元,同比增长4.3%,比9月份加快1.0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68%。其中,10月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0.8%,年内首次转正。
付凌晖表示,从数据上来看,消费的面在扩展。在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18个大类当中,17个都保持了增长,其中有9个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从服务消费的情况来看,这个月的餐饮收入同比增长0.8%,年内首次转正。从今年中秋十一期间消费状况来看,国内的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票房情况都出现了明显的恢复,这说明大家的消费信心是在增强的。
此外,线上消费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线下的消费也在恢复。10月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增长都保持在两位数,汽车的零售额增长了12%,连续4个月保持在两位数。
“在海南离岛免税政策作用下,10月海南免税店零售额同比增长了2倍以上,说明消费政策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是在增强的。” 付凌晖分析称。
下一步,中国内需市场的潜力在哪,又该如何挖掘?对此,付凌晖回应称,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在人均发展水平上和主要发达国家还有差距,这种差距意味着有潜力。从未来发展看,中国的城镇化尚未完成,信息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潜力和空间都是巨大的。中国有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而且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扩大,消费总量规模的扩大态势在延续,消费升级态势在持续,扩大国内需求是有空间和潜力的。特别是在养老、育幼、健康等领域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