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践行者】陆建新:中国摩天大楼第一人 刷新中国建筑“高度”

来源:金羊网 作者:侯梦菲 发表时间:2020-12-01 08:53
分享到

【中国梦·践行者】陆建新:中国摩天大楼第一人 刷新中国建筑“高度”

陆建新奋战在项目一线 受访者供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侯梦菲

站在广州锦城大厦22楼的办公室窗前,陆建新刚好可以看到他曾参建的广州珠江新城西塔。而广州珠江新城西塔,只是他参建的众多城市地标建筑中的一个。

陆建新,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南大区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38年来,他先后辗转于国内外8个城市,是北上广深7座时年地标建筑的建造者,参与了46项工程施工,参建工程总高度达3600米,不断刷新中国建筑的“高度”,被誉为“中国摩天大楼第一人”。

一周前,他刚刚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面对荣誉,陆建新十分淡然。“荣誉只是一时的,也是属于过去的成绩,还是要把项目高质量干下去。”还有四年,陆建新就到了退休的年纪,但退休显然不在他的计划之内。“我想一直干下去,直到干不动的那天。”

见证“两天半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陆建新和深圳的故事,是从一封信开始的。

1982年,刚参加工作的陆建新收到一封同事从深圳寄来的信。信中写道,同事们在深圳电信大厦干到了九层,不远的国贸大厦要盖160米高的大楼,每天很忙,周日也不休息。

“当时,我只见过四五层高的楼房,九层楼真高啊!还要建160米高的大楼。”站在荆门市三三○水泥厂工地上读完信,陆建新对深圳充满了向往。

令他没想到的是,没过几天就接到通知:深圳市施工人员紧缺!陆建新和一位师傅立刻启程,从荆门南下深圳,踏入了国贸大厦工地。

“当时,国贸大厦是国内第一幢超高层建筑,很多施工设备都是进口的。”陆建新说,尽管没有超高层结构施工经验借鉴,施工团队依旧克服了重重困难,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转眼到了1994年,陆建新又和同事们参建深圳地王大厦。“当时,我们已经干过165米高的深圳发展中心大厦和上海国贸等超高层钢结构,但地王大厦383.95米的高度,肯定又是一次新挑战。”面对挑战,他们再次创造了“两天半一层楼的新深圳速度”。

“深圳的地标建筑,我都干过”

时间来到2008年,陆建新从一名基层测量员成长为深圳京基100的项目经理。这是继广州西塔之后,陆建新作为“领头雁”的第二个项目。在他的带领下,项目提前一年封顶。

2010年9月,京基100即将封顶。站在京基100的75层326米高的位置,往东看近在眼前的是地王大厦,稍远处清晰可见的是国贸大厦,陆建新参建的三个不同时代的深圳地标性建筑,见证着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巨大成就。

当天,他在日记本里写了一篇《我与深圳地标建筑有缘》的文章。“下一个三十年,我还能为特区做什么?”陆建新写道:588米高的深圳平安大厦我想亲自去干一干。“那时候,我可以自豪地说,深圳特区不同时代的地标性建筑我都干过!”

陆建新做到了!他不断刷新着钢结构建筑的“中国高度”:160米高的国贸大厦、384米高的地王大厦、442米高的京基100、600米高的平安金融中心……“我很幸运,参与了深圳改革开放40年来四大地标建筑的建造。”然而,在这份“幸运”背后,却是常人难忍的辛苦。

在国内,一个人建造4座400米以上的钢结构建筑,陆建新是独一无二。正因此,他被誉为“中国摩天大楼第一人”。

对于这个称号,陆建新认为:“其实也没什么,无非是自己在一线干得久一些。”然而,陆建新口中的“在一线干得久一些”,是38年的坚守。

38年来,他见证并参与了中国超高层建筑从无到有、中国建筑从100米级高度逐步攀升至600米级世界高度的全过程,使中国钢结构施工技术从落后西方半个世纪跃升为世界领先水平。

陆建新主持完成的11项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1项成果荣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金奖。

他培养了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

“今年的业务量是去年的1.5倍,我们华南大区现在同时在做的项目有100多个。”今年以来,陆建新更加忙了,几乎每天都是工作到凌晨,手机里的日程也排到了12月下旬。

今年2月,陆建新主动请缨,奔赴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二期工程应急院区项目施工现场,带领团队高标准建设了1000张负压病床院区。

工作中,陆建新始终扎在条件艰苦的施工一线。“作为劳模,我觉得应该起到表率作用。”

在陆建新眼中,工匠精神要求精益求精,“这需要长时间在一线实践,才能完成经验的积累。”陆建新把38年的宝贵经验和知识,无私传授给团队,把责任心和工匠精神一并传承给年轻人。

在他的培养下,团队里有40多位年轻的技术人员逐步走上项目负责人、总工程师等岗位,为行业培养了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人才。

尽管又忙又累,已是教授级高工的陆建新丝毫没有放松学习。2019年,陆建新通过省总工会成为华南师范大学劳模工匠本科班的一员,通过线上+线下学习的方式,增进知识、提升自我。

“经常收到老师布置的线上作业,要学习的内容很多。”采访结束时,陆建新打开电脑、登上学习系统。成绩单一栏:计算机基础93分、经济法概论90分、管理学原理91分……“既然决定做一件事,努力做好它。”这,或许就是一个劳模的自我修养。

编辑: 智韬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碧云天,黄叶地又到了赏银杏的最佳时节

  • 多元与古朴交织 新人类最爱体验古镇慢生活 2020-11-03
  • 山海邀约 日夜畅游|乐享双节,感受广东山与海的激情 2020-09-29
  • 丰收在望,一起出游拥抱收获季! 2020-09-21
  • “广清城际”“新白广城际”正在联调联试,10月开通运营彩带串明珠,城轨游广东 2020-09-21
  • 精准扶贫交出满意答卷,广州文旅帮扶梅州两村摘“贫困帽子” 2020-07-01
  • 广东首个“历史文化游径体验日”活动受游客青睐3天逾3万游客踏上广东游径之旅 2020-07-01
  • “驿动的心” 带动乡村游、民宿游火起来 2020-05-13
  • 玩遍增城|亲测9条康养洗肺精品线路,诗意何止在远方 2020-04-29

试驾奥迪Q3轿跑:“凌”力十足

  • 9.99万元起售价,全新第三代奔腾B70上市 2020-11-29
  • 2020广州国际车展:此时买车,选择更多! 2020-11-26
  • 2020广州国际车展:快看这些炫酷车型 2020-11-26
  • 试驾吉利星瑞:家轿颠覆者 2020-11-25
  • 哪吒汽车全新概念车Eureka 03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 2020-11-25
  • 华晨雷诺金杯海狮王正式上市 两大系列售价8.49万起 2020-11-25
  • EXEED星途M3X火星架构:给你一台五星级安全的车 2020-11-24
  • 梅赛德斯-奔驰豪华阵容全现 两大顶级新车重磅亮相 2020-11-25

我国首颗高光谱业务卫星投入业务化运行

  • 5G新动向:“五机“协同将成为工业智能化升级的有效手段 2020-11-27
  • 2020世界5G大会:5G技术将带来更多智慧型创新应用 2020-11-27
  • 新媒股份启用全新品牌“喜粤TV” 2020-11-27
  • 全球市场销量占有率超90%!TCL 全面展示“Mini LED”技术产品实力 2020-11-27
  • 中国移动:5G基站超过38.5万个,5G 套餐用户超1.3亿户 2020-11-20
  • 2020咪咕盛典系列启幕:5G黑科技新玩法曝光 2020-11-20
  • 聚焦“通信+互联网”中移互联网亮相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 2020-11-20
  • realme携多款5G和AIoT产品亮相2020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 2020-11-20

华彩耀南粤,铜凿剪新颜:佛山工艺美术精品亮相广州

  • 被遗忘的“灰塑状元”真迹 2020-11-25
  • 青海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示月在北京开幕 2020-11-24
  • “广东连环画之父”洪斯文创粤剧连环画推广粤剧 2020-11-17
  • 叶嘉莹找到了三千年前为她写的诗 2020-11-16
  • 豫剧《石壕吏》上演 传统文化成戏曲创新之源 2020-11-16
  • 张乐平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特展在沪开幕 2020-11-11
  •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曲文化节闭幕 广州粤剧院首秀 2020-11-11
  • “这是我这辈子最有意义的日子”—— 一个上海医学生半世纪前在大西北的峥嵘岁月 2020-11-09

吃顿好的,我们先从米其林餐单开始!

  • 秋到,蟹到,美味到 2020-10-30
  • 双节连璧,来广州“逛吃”请拿稳美食攻略! 2020-09-24
  • 三伏到了,中秋还会远吗 2020-07-28
  • 月饼来争艳,哪款你会爱? 2020-07-28
  • 到始兴水晶寨,赴一份鲜美红嫩的杨梅之约 2020-06-01
  • 【美食】颜值实力双双在线,苹果诱惑你抵挡得住吗? 2020-05-14
  • “三南”佳肴 鲜而不同 2020-05-07
  • 又到一年春茶开采季,春茶价格相比往年有所下降 2020-04-01
金羊图库
  • 星战大反派“维达”扮演者去世 享年85岁
  • 泰国举办年度“猴子自助餐节” 众猴吃吃喝喝嗨爆了
  • 巴基斯坦唯一亚洲象将搬家到柬埔寨
  • 印尼东部伊里莱沃托洛科火山喷发 烟柱冲天
  • 乌鲁木齐迎来降雪天气 市民在雪中出行
  • 初冬时节江西三清山云雾缭绕
  • 内蒙古阿尔山现翡翠河段 冰花雪花水花“三花”竞放
  • 巨型“悬空剁椒米线”亮相长沙街头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2020-11-30 22:00:56
加拒绝向美大批量出口处方药,特朗普低价药承诺落空
2020-11-30 08:52:59
浙江农林大学通报大一新生言论引争议:正在精神病院治疗
2020-11-30 08:48:32
富力晋级足协杯8强 下一轮和苦主鲁能正面过招
2020-11-30 08:37:30
服刑相当于住宾馆?狱中“帝王”牵出93名“保护伞”
2020-11-30 08:31:16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中国梦·践行者】陆建新:中国摩天大楼第一人 刷新中国建筑“高度”
金羊网  作者:侯梦菲  2020-12-01
面对荣誉,陆建新十分淡然。“荣誉只是一时的,也是属于过去的成绩,还是要把项目高质量干下去。”

【中国梦·践行者】陆建新:中国摩天大楼第一人 刷新中国建筑“高度”

陆建新奋战在项目一线 受访者供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侯梦菲

站在广州锦城大厦22楼的办公室窗前,陆建新刚好可以看到他曾参建的广州珠江新城西塔。而广州珠江新城西塔,只是他参建的众多城市地标建筑中的一个。

陆建新,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南大区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38年来,他先后辗转于国内外8个城市,是北上广深7座时年地标建筑的建造者,参与了46项工程施工,参建工程总高度达3600米,不断刷新中国建筑的“高度”,被誉为“中国摩天大楼第一人”。

一周前,他刚刚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面对荣誉,陆建新十分淡然。“荣誉只是一时的,也是属于过去的成绩,还是要把项目高质量干下去。”还有四年,陆建新就到了退休的年纪,但退休显然不在他的计划之内。“我想一直干下去,直到干不动的那天。”

见证“两天半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陆建新和深圳的故事,是从一封信开始的。

1982年,刚参加工作的陆建新收到一封同事从深圳寄来的信。信中写道,同事们在深圳电信大厦干到了九层,不远的国贸大厦要盖160米高的大楼,每天很忙,周日也不休息。

“当时,我只见过四五层高的楼房,九层楼真高啊!还要建160米高的大楼。”站在荆门市三三○水泥厂工地上读完信,陆建新对深圳充满了向往。

令他没想到的是,没过几天就接到通知:深圳市施工人员紧缺!陆建新和一位师傅立刻启程,从荆门南下深圳,踏入了国贸大厦工地。

“当时,国贸大厦是国内第一幢超高层建筑,很多施工设备都是进口的。”陆建新说,尽管没有超高层结构施工经验借鉴,施工团队依旧克服了重重困难,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转眼到了1994年,陆建新又和同事们参建深圳地王大厦。“当时,我们已经干过165米高的深圳发展中心大厦和上海国贸等超高层钢结构,但地王大厦383.95米的高度,肯定又是一次新挑战。”面对挑战,他们再次创造了“两天半一层楼的新深圳速度”。

“深圳的地标建筑,我都干过”

时间来到2008年,陆建新从一名基层测量员成长为深圳京基100的项目经理。这是继广州西塔之后,陆建新作为“领头雁”的第二个项目。在他的带领下,项目提前一年封顶。

2010年9月,京基100即将封顶。站在京基100的75层326米高的位置,往东看近在眼前的是地王大厦,稍远处清晰可见的是国贸大厦,陆建新参建的三个不同时代的深圳地标性建筑,见证着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巨大成就。

当天,他在日记本里写了一篇《我与深圳地标建筑有缘》的文章。“下一个三十年,我还能为特区做什么?”陆建新写道:588米高的深圳平安大厦我想亲自去干一干。“那时候,我可以自豪地说,深圳特区不同时代的地标性建筑我都干过!”

陆建新做到了!他不断刷新着钢结构建筑的“中国高度”:160米高的国贸大厦、384米高的地王大厦、442米高的京基100、600米高的平安金融中心……“我很幸运,参与了深圳改革开放40年来四大地标建筑的建造。”然而,在这份“幸运”背后,却是常人难忍的辛苦。

在国内,一个人建造4座400米以上的钢结构建筑,陆建新是独一无二。正因此,他被誉为“中国摩天大楼第一人”。

对于这个称号,陆建新认为:“其实也没什么,无非是自己在一线干得久一些。”然而,陆建新口中的“在一线干得久一些”,是38年的坚守。

38年来,他见证并参与了中国超高层建筑从无到有、中国建筑从100米级高度逐步攀升至600米级世界高度的全过程,使中国钢结构施工技术从落后西方半个世纪跃升为世界领先水平。

陆建新主持完成的11项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1项成果荣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金奖。

他培养了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

“今年的业务量是去年的1.5倍,我们华南大区现在同时在做的项目有100多个。”今年以来,陆建新更加忙了,几乎每天都是工作到凌晨,手机里的日程也排到了12月下旬。

今年2月,陆建新主动请缨,奔赴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二期工程应急院区项目施工现场,带领团队高标准建设了1000张负压病床院区。

工作中,陆建新始终扎在条件艰苦的施工一线。“作为劳模,我觉得应该起到表率作用。”

在陆建新眼中,工匠精神要求精益求精,“这需要长时间在一线实践,才能完成经验的积累。”陆建新把38年的宝贵经验和知识,无私传授给团队,把责任心和工匠精神一并传承给年轻人。

在他的培养下,团队里有40多位年轻的技术人员逐步走上项目负责人、总工程师等岗位,为行业培养了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人才。

尽管又忙又累,已是教授级高工的陆建新丝毫没有放松学习。2019年,陆建新通过省总工会成为华南师范大学劳模工匠本科班的一员,通过线上+线下学习的方式,增进知识、提升自我。

“经常收到老师布置的线上作业,要学习的内容很多。”采访结束时,陆建新打开电脑、登上学习系统。成绩单一栏:计算机基础93分、经济法概论90分、管理学原理91分……“既然决定做一件事,努力做好它。”这,或许就是一个劳模的自我修养。

编辑: 智韬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
20:20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毕节绝处突围之道
21:13
动画短视频《一杯咖啡里的脱贫故事》
21:13
汕头南澳县:海岛绿水青山蝶变金山银山
08:52
深圳外环高速公路东莞段设两站点 深圳段预计年内通车
08:52
肇庆市大洲镇东畔村:脱贫基地兰花香 群众致富有门路
08:51
广东佛山番海大桥主桥合龙 预计春节前主线桥通车
08:51
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16:08
明起促销新规施行 商家促销套路将规范 买买买更放心
09:07
开通啦!今天,去尝广清城际、广州东环城际头啖汤吧
09:07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