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育新机 开新局】
孙耀杰教授接受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陈泽云 孙晶 实习生许张超
走在园区广场等公共区域的人们每一步都将“发光发电”:通过园区铺设“发电”步道,脚步带来的动能将转化为电能;而行驶园区内的车辆,有上千个设置智能电桩的车位,实现智能化充电需求匹配和车位引导;仰望岭南碧空映衬下的园区建筑屋顶,利用新型太阳能组件和太阳能建筑,为园区提供额外清洁绿色电能……28日,记者获悉,作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位于广州的羊城创意产业园即将启动综合能源智能化改造项目,打造绿色低碳园区示范方案。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将力争实现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为经济大省的广东如何推动新能源战略产业发展,实现节能减排?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独家专访了上海综合能源系统人工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孙耀杰。
引进智慧能源羊城创意园将有啥改变?
据悉,孙耀杰团队有望与羊城创意产业园就能源智能化服务项目达成合作,为该园区设计智慧能源解决方案。
所谓智慧能源,是将新一代的智能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运用于能源革命,推动包括能源开发、生产、运输、存储和消费等多环节的动态精益优化与管理。
羊城创意产业园是广东省大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入选2020广州最具价值文化园区名单,该园区以文化为核心、科技为重点,持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积极推进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融合。
“受到历史文化沉淀与城区位置的影响,羊城创意园的基础设施改造比新建园区要更加复杂。”孙耀杰表示,对于园区的提升改造,既要兼顾文创元素,也要凸显科创实力。
通过项目改造,羊城创意园将如何实现智慧能源的创新应用?孙耀杰给出“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其中,在新能源的挖掘方面,一是为上千个车位设置智能电桩,实现智能化的充电需求匹配和车位引导;二是利用新型太阳能组件和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在保持园区建筑特点的基础上提供额外电能;三是在园区广场等公共区域铺设“发电”步道,将脚步带来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在智慧化节能方面,通过用电与储能错峰的智慧化能源管理,实现电负荷的“削峰填谷”。
“在提升工作生活便利性的同时,也让园区内的企业和个体能实时参与到碳排放中,更有荣誉感。”孙耀杰希望,羊城创意产业园将为广州市碳减排与碳中和的愿景做出切实贡献。
珠三角推进智慧能源还缺什么?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其中,作为经济发展水平领先的珠三角地区,更应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加快智慧能源落地。目前,在广东地区,孙耀杰所在科研团队已与南方电网、华润电力等在智慧能源领域展开合作。
珠三角地区在推动智能能源建设上有什么优势,又存在哪些瓶颈?
对此,孙耀杰表示,智慧能源从概念落地为现实,重点在于加大跨学科人才培养储备与配套设备建设。其中,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他向记者解释道:“在新兴事物的设计或者应用中,非常容易出现概念大于实质的状况。那如何在推进过程中避免这样的状况呢?这需要对宏观策划有一个精准的把控,而这一部分的人才其实是欠缺的。”
“对于珠三角来说,配套能力是没有问题的,人才储备也是够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前沿。那么,缺乏的是什么?它欠缺一些好的示范点,示范点具有模式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能使大家看到如何真正地把智慧化技术与碳减排的愿景以及生活的便利性结合起来。”
氢能如何带动广州能源结构优化?
国网能源研究院近期发布的《中国能源电力发展展望》指出,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2025年、2035年、2050年、2060年分别有望达到约22%、40%、69%、81%。针对氢能源的应用场景,孙耀杰称,氢能素有“终极能源”之称,在科技部重点专项中氢能是与可再生能源并列的关键词,“从氢氧结合到水电解出氢,它的循环过程是相对完美、无残留的”。
但是,氢能运储过程存在泄漏、挥发、着火等风险,这些都需要通过技术进步来进一步克服,氢能应用的进度更是取决于产业链的成熟度。“日本的氢能利用在全球是处于领先的,而它的氢能布局实际上是很早的,任何一个产业链的成熟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广东省作为能源消费大省,为应对能源危机、促进能源转型升级,一直致力于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建设。今年6月,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广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首次将氢能引入广州能源系统,明确将广州建成中国南部地区氢能枢纽。据公开资料显示,广州市未来十年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将分为三个阶段,到2030年,将建成集制取、储运、交易、应用一体化的氢能产业体系,实现产值超2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