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皇沙村:“基地+农户+科技” 特色农业一年四季有收益

来源:金羊网 作者:张文 发表时间:2021-01-08 08:59
分享到

皇沙村新修建的文体广场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张文 通讯员 黄升鸿 赖金艳 陈军

1月6日,当记者沿着被誉为“落羽杉大道”的韶关始兴县道X344线,来到城南镇皇沙村走访时,果村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赖树梅正与七八位村民一起,赶在新一轮寒潮到来之前,抢收水田里的马蹄,翻土、采挖、分拣,忙碌而有序。合作社门口,一箱箱打包好的马蹄码放整齐,即将运往珠三角等地市场。

粤北多山,皇沙村所处的始兴县中部区域堪称粤北地区最大的一块小平原,溪谷纵横、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古便有“粤北粮仓”美誉。依托自然优势和对口帮扶单位东莞市塘厦镇的大力帮扶,皇沙村这个曾经的省定贫困村,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之路。

农户趁着天气晴好,采挖马蹄

从种水稻到种蔬菜 农民再向土地要效益

“今年马蹄销售行情好,产量也不错。我种的这几十亩马蹄,再有几天就可以全部收完了。”2020年底刚刚领回“韶关市劳动模范”荣誉证书的赖树梅告诉记者,马蹄亩产约1500至2500公斤,品质高的一级果每公斤售价可达12至14元,普通品相的价格也在6至8元左右,去除成本,每亩净收入超过6000元。

果村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创办人徐爱生也是城南镇皇沙村党支部书记。他告诉记者,皇沙村村民祖祖辈辈多以种植水稻为生,随着村民外出务工增多和水稻收益下降,水田出现抛荒、弃耕现象,最近几年特色农产品畅销,尝到甜头的村民们再度开始“向土地要效益”。

聘请专业技术人员 免费培训指导种植户

“春天种水果玉米、花生、辣椒和早稻,收获之后种马蹄或者再种一造晚稻,有些村民冬天还会种一些应季的蔬菜,轮作不断。”徐爱生说,通过“基地+农户+科技”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合作社把生产、销售融为一体,并且常年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全程免费培训和指导当地种植户,严格把握农产品生长各个环节的技术要领,确保种植品质。

“比方水果玉米,从下种到收获全程80天,亩产1000至1300公斤,我们按照每公斤2.1元的价格统一保底收购,解决了种起来却卖不出去的后顾之忧,他们也比较放心。”徐爱生说,随着收益的增加,水果玉米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周边乡村也加入进来,预计2021年春季的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

内生动力+对口帮扶 村民过上好日子

新修建的三层楼房、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客厅陈设的实木家具……走进雷云洁家,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丈夫离世后,靠打零工和种田维持生计、供孩子读书的雷云洁告诉记者,曾经身上的担子有千斤重,现在终于熬出头了。贴在客厅显眼位置的“脱贫明白卡”显示,2019年她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1085元。

雷云洁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1岁的儿子已在附近企业上班,每月工资5000多元;自己打零工,平均每个月有近3000元的收入;帮扶单位每年发放产业补贴、就业补贴和资产扶贫分红,再加上种水稻、玉米和辣椒的收入,今年家庭年收入超过10万元应该不成问题,“现在日子好过了,就盼着娶儿媳妇、抱孙子!”

“村民能增收致富,要感谢帮扶单位的帮助。当然我们村民也很有志气,全村3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28户,只要有致富的门路,他们都很积极,收入也大幅增加。”徐爱生举例说,对口帮扶皇沙村的东莞市塘厦镇通过消费扶贫,从村里采购了一批农产品,这些曾经“养在深闺”的农产品在东莞市场获得认可,不少消费者主动联系村里加购,“我们的油粘米、马蹄在东莞都卖得很好,村民们现在在田间劳作,劲头更足了!”

曾经的贫困村皇沙村实现了“逆袭”,村容村貌也明显提升。塘厦镇驻皇沙村第一书记游风浩指着一处设置有崭新篮球架、各式健身器材、红色塑胶跑道的小广场告诉记者,在扶贫工作开展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草地。

皇沙村所有主线道和部分巷道总共装了近300盏路灯。全村目前已完成村道硬底化、通自来水、生活垃圾定点收集处理等;新建了农产品中转综合楼、文体广场和公共厕所等公共设施。

编辑: 智韬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碧云天,黄叶地又到了赏银杏的最佳时节

  • “又见香雪 倾听花开”| 第十三届萝岗香雪文化旅游节开幕 2020-12-29
  • 多元与古朴交织 新人类最爱体验古镇慢生活 2020-11-03
  • 山海邀约 日夜畅游|乐享双节,感受广东山与海的激情 2020-09-29
  • 丰收在望,一起出游拥抱收获季! 2020-09-21
  • “广清城际”“新白广城际”正在联调联试,10月开通运营彩带串明珠,城轨游广东 2020-09-21
  • 精准扶贫交出满意答卷,广州文旅帮扶梅州两村摘“贫困帽子” 2020-07-01
  • 广东首个“历史文化游径体验日”活动受游客青睐3天逾3万游客踏上广东游径之旅 2020-07-01
  • “驿动的心” 带动乡村游、民宿游火起来 2020-05-13

2021款雷凌新增四款车型版本 市场建议零售价11.38万元起

  • 起亚2021款K3正式上市,售10.98万起 2021-01-06
  • 华南首家!特斯拉直营钣喷中心在广州正式开业 2021-01-06
  • 广汽集团与珠江投管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2021-01-06
  • 广汽传祺EMPOW55打响新年第一“跑” 2021-01-02
  • GS4专业赛道大显身手!广汽传祺“弯十”总决赛珠海上演 2021-01-02
  • 效果远超预期!羊城晚报汽车下乡,联手车企开拓新市场 2020-12-30
  • 2020羊城车坛风云榜获奖车企感言(部分) 2020-12-30
  • 要想生活有点“野”!你需要一台奇骏 2020-12-30

我国首颗高光谱业务卫星投入业务化运行

  • SKG品牌战略升级新品上市 解密背后的“热销密码” 2020-12-26
  • 全球最受欢迎的10款5G手机:iPhone 12市场份额达16% 2020-12-22
  • 整改期限2周!B站今年已被处罚6次,约谈10余次 2020-12-22
  • 《2020-2021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发布 2020-12-21
  • 继苹果之后 又一科技巨头宣布将自研芯片 2020-12-21
  • 法院下达 “禁止令”!百度:2020年以来,虚假代理商太多 2020-12-21
  • 互联网存款没戏了? 2020-12-21
  • 从“谢邀”到“知乎宇宙”,知乎公布十年十大盘点 2020-12-17

华彩耀南粤,铜凿剪新颜:佛山工艺美术精品亮相广州

  • 「学习三部曲」何以风行? 2020-12-23
  • 被遗忘的“灰塑状元”真迹 2020-11-25
  • 青海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示月在北京开幕 2020-11-24
  • “广东连环画之父”洪斯文创粤剧连环画推广粤剧 2020-11-17
  • 叶嘉莹找到了三千年前为她写的诗 2020-11-16
  • 豫剧《石壕吏》上演 传统文化成戏曲创新之源 2020-11-16
  • 张乐平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特展在沪开幕 2020-11-11
  •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曲文化节闭幕 广州粤剧院首秀 2020-11-11

吃顿好的,我们先从米其林餐单开始!

  • 肯德基广州市场门店突破600家 2020-12-29
  • 秋到,蟹到,美味到 2020-10-30
  • 双节连璧,来广州“逛吃”请拿稳美食攻略! 2020-09-24
  • 三伏到了,中秋还会远吗 2020-07-28
  • 月饼来争艳,哪款你会爱? 2020-07-28
  • 到始兴水晶寨,赴一份鲜美红嫩的杨梅之约 2020-06-01
  • 【美食】颜值实力双双在线,苹果诱惑你抵挡得住吗? 2020-05-14
  • “三南”佳肴 鲜而不同 2020-05-07
金羊图库
  • 山东烟台:蓬莱海边现美丽冰凌景观
  • -19.5℃!北京迎1966年以来最冷早晨
  • 云南元阳:云端的千年哈尼梯田
  • NASA发布太空中新生恒星照片
  • 安徽休宁现冰瀑奇观
  • 云南曲靖:梅花盛开
  • 山东荣成:雪后天鹅湖美景如画
  • 贵州榕江:苗族同胞欢庆鼓藏节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故意泄露流调报告内容 杭州某医院医师被行拘
2021-01-08 08:14:29
中消协建议:加强网络消费领域算法规制
2021-01-08 08:14:29
央行外汇局:下调企业跨境融资调节参数
2021-01-08 07:07:33
防控升级、上班族“云办公”!石家庄按下暂停键
2021-01-08 06:39:16
强冷空气来袭广东暂成全国“降温主力”,全省皆发出寒冷预警
2021-01-07 22:15:55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韶关皇沙村:“基地+农户+科技” 特色农业一年四季有收益
金羊网  作者:张文  2021-01-08
依托自然优势和对口帮扶单位东莞市塘厦镇的大力帮扶,皇沙村这个曾经的省定贫困村,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之路。

皇沙村新修建的文体广场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张文 通讯员 黄升鸿 赖金艳 陈军

1月6日,当记者沿着被誉为“落羽杉大道”的韶关始兴县道X344线,来到城南镇皇沙村走访时,果村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赖树梅正与七八位村民一起,赶在新一轮寒潮到来之前,抢收水田里的马蹄,翻土、采挖、分拣,忙碌而有序。合作社门口,一箱箱打包好的马蹄码放整齐,即将运往珠三角等地市场。

粤北多山,皇沙村所处的始兴县中部区域堪称粤北地区最大的一块小平原,溪谷纵横、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古便有“粤北粮仓”美誉。依托自然优势和对口帮扶单位东莞市塘厦镇的大力帮扶,皇沙村这个曾经的省定贫困村,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之路。

农户趁着天气晴好,采挖马蹄

从种水稻到种蔬菜 农民再向土地要效益

“今年马蹄销售行情好,产量也不错。我种的这几十亩马蹄,再有几天就可以全部收完了。”2020年底刚刚领回“韶关市劳动模范”荣誉证书的赖树梅告诉记者,马蹄亩产约1500至2500公斤,品质高的一级果每公斤售价可达12至14元,普通品相的价格也在6至8元左右,去除成本,每亩净收入超过6000元。

果村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创办人徐爱生也是城南镇皇沙村党支部书记。他告诉记者,皇沙村村民祖祖辈辈多以种植水稻为生,随着村民外出务工增多和水稻收益下降,水田出现抛荒、弃耕现象,最近几年特色农产品畅销,尝到甜头的村民们再度开始“向土地要效益”。

聘请专业技术人员 免费培训指导种植户

“春天种水果玉米、花生、辣椒和早稻,收获之后种马蹄或者再种一造晚稻,有些村民冬天还会种一些应季的蔬菜,轮作不断。”徐爱生说,通过“基地+农户+科技”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合作社把生产、销售融为一体,并且常年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全程免费培训和指导当地种植户,严格把握农产品生长各个环节的技术要领,确保种植品质。

“比方水果玉米,从下种到收获全程80天,亩产1000至1300公斤,我们按照每公斤2.1元的价格统一保底收购,解决了种起来却卖不出去的后顾之忧,他们也比较放心。”徐爱生说,随着收益的增加,水果玉米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周边乡村也加入进来,预计2021年春季的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

内生动力+对口帮扶 村民过上好日子

新修建的三层楼房、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客厅陈设的实木家具……走进雷云洁家,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丈夫离世后,靠打零工和种田维持生计、供孩子读书的雷云洁告诉记者,曾经身上的担子有千斤重,现在终于熬出头了。贴在客厅显眼位置的“脱贫明白卡”显示,2019年她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1085元。

雷云洁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1岁的儿子已在附近企业上班,每月工资5000多元;自己打零工,平均每个月有近3000元的收入;帮扶单位每年发放产业补贴、就业补贴和资产扶贫分红,再加上种水稻、玉米和辣椒的收入,今年家庭年收入超过10万元应该不成问题,“现在日子好过了,就盼着娶儿媳妇、抱孙子!”

“村民能增收致富,要感谢帮扶单位的帮助。当然我们村民也很有志气,全村3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28户,只要有致富的门路,他们都很积极,收入也大幅增加。”徐爱生举例说,对口帮扶皇沙村的东莞市塘厦镇通过消费扶贫,从村里采购了一批农产品,这些曾经“养在深闺”的农产品在东莞市场获得认可,不少消费者主动联系村里加购,“我们的油粘米、马蹄在东莞都卖得很好,村民们现在在田间劳作,劲头更足了!”

曾经的贫困村皇沙村实现了“逆袭”,村容村貌也明显提升。塘厦镇驻皇沙村第一书记游风浩指着一处设置有崭新篮球架、各式健身器材、红色塑胶跑道的小广场告诉记者,在扶贫工作开展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草地。

皇沙村所有主线道和部分巷道总共装了近300盏路灯。全村目前已完成村道硬底化、通自来水、生活垃圾定点收集处理等;新建了农产品中转综合楼、文体广场和公共厕所等公共设施。

编辑: 智韬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议
20:55
8封贺信,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职责使命
22:27
温暖的回响丨政策好不好?看看他们的笑脸就知道!
22:27
自今年3月1日起,广州城市管理进行信用计分
08:59
广东出台新政支持灵活就业 增加非全日制就业机会
08:58
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去年新收专利案件6905件
08:58
新冠病毒疫苗怎么打? 权威指南来了!
08:57
广州海珠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出院后检测阳性
21:02
“黄变橙”,最低5℃以下或日均10 ℃以下,广州多区升级寒冷预警
21:02
广东分离出一例南非新冠突变株 该病例目前在院治疗
08:58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