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眼丨新年首次考察调研,习近平关注重要历史节点的这件大事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王鹏飞、国广 发表时间:2021-01-19 16:48
分享到

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说,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4年后,2021,已经来临,2022,近在咫尺,人们越来越理解这场盛会对于中国的意义,也越来越读懂总书记对于冬奥筹办的看重。1月18日,习近平在北京考察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疫情之下的筹备进展如何?中国将向世界呈现怎样的盛会?总书记关心,全世界亦瞩目。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考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

△1月18日考察点示意图

冲刺之年,再访首都体育馆

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来到北京市海淀区首都体育馆,了解运动场馆建设和运动员参赛备战等情况。

△首都体育馆(总台央视记者鄂介甫拍摄)

首都体育馆建成于1968年,运行至今已有53年历史。从1971年见证“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到2008年成为北京夏季奥运会排球主赛场,再到2016年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首都体育馆承载了厚重的历史。

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首都体育馆将承办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项目全部比赛,产生14枚冬奥会金牌。

△花滑训练现场(总台央视记者范一鸣拍摄)

在考察现场,国家花样滑冰队总教练赵宏博为总书记作花滑运动全程讲解。2017年2月和2019年2月,总书记分别在首都体育馆、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察看花滑队训练情况,赵宏博当时也都在现场。

△赵宏博、申雪曾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夺冠,完成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的大满贯。(总台央视记者邢彬拍摄)

赵宏博告诉《时政新闻眼》,这次他主要向总书记介绍了花滑队在冲刺之年的备战计划,还谈了提高训练水平的新型科技手段。谈到疫情对备战的影响,赵宏博说主要是队员的国际大赛经验减少了。见不到竞争对手,只能用“假想敌”的方式去刻苦训练。但是他相信,只要全力以赴,就能够在这块场地上升起五星红旗。

△首都体育馆内展示了多款训练服,体现“快护暖美”的设计理念。这是速度滑冰竞速服,经风洞测试56种比赛服结构、122种减阻面料,根据中国运动员体型、技战术特点设计而成。(总台央视记者范一鸣拍摄)

△左边是花样滑冰双人滑选手隋文静、韩聪的比赛服,两位选手在“2020年国际滑联花样滑冰四大洲锦标赛”中夺冠。(总台央视记者范一鸣拍摄)

4年前考察冬奥会筹办工作时,总书记强调,一些场馆要反复利用、综合利用、持久利用。为满足冬奥会短道速滑和花滑比赛训练需要,首都体育馆进行了改扩建,改造后总建筑面积4.54万平方米,观众座椅1.52万个。考虑到场馆看台坡度缓,影响观赛效果,此次改造专门把座席按照前后排错位的方式进行布置。

△首都体育馆采用最新的声光电技术,打造“最美的冰”。在场地四角分别布设激光投影仪,将绚丽灯光投影至场馆顶部巨型屏幕。当花滑运动员在冰面舞动时,仿佛置身梦境。

改造后的首都体育馆,将继续作为体育文化活动场所,推动全民健身、推广冰雪运动。在4年前举行的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是新发展理念在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中的体现,要贯穿筹办工作全过程。

△当天受到总书记接见的国家花样滑冰队队员。(总台央视记者杨紫童提供)

踏访延庆赛区:“皇冠明珠”与“F1赛车”

18日下午,总书记来到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调研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两个竞赛场馆,看望慰问运动员、教练员和延庆赛区运行保障团队、建设者代表。

△延庆赛区地处北京西北部小海坨山地区,海拔最高点2198米,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建设难度最大的赛区。(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2019年2月,春节前夕,习近平曾通过视频连线延庆赛区场馆建设者,给他们拜年。时隔两年,总书记实地踏访延庆赛区,“验收”建设成果。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雪道系统共设7条雪道,3条用于竞赛,4条作为训练,总长9.2公里,其中滑降赛道落差近900米。(总台央视记者杨立峰拍摄)

高山滑雪项目被称为“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各项工程已于去年底完工,所有竞赛赛道均通过了国际滑雪联合会认证,已具备办赛条件。

△中国高山滑雪队队员王基森在比赛地进行回转训练。(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索道系统由9条索道及2条牵引组成,全长10.3公里,赛时可确保运动员30分钟内从冬奥村抵达各项目出发点。(总台国广记者李晋、央视记者石丞拍摄)

随后,总书记来到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车雪橇项目被誉为冰雪运动中的“F1赛车”。这里将在赛时承办雪车、钢架雪车、雪橇项目全部比赛,产生10块冬奥会金牌。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结合自然地形和遮阳设计,研发出一套独特的“地形气候保护系统”,能够有效保护赛道不受阳光、风雪影响。整条赛道宛如一条游龙,飞腾于山脊之上。(总台央视记者程铖拍摄)

△来自新疆的哈萨克族雪橇选手居巴依正在训练中。(总台央视记者王鹏飞、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钢架雪车国家集训队领队孙帆当天下午在雪车雪橇赛道终点为总书记作介绍。这条赛道是一个半U型混凝土浇筑结构,长约1975米,在浇筑时一次成型。赛道共有16个弯,需要达到毫米级的精准度。

孙帆告诉《时政新闻眼》,这个级别的雪车雪橇赛道全球仅有17条,北京冬奥会的这条赛道独具特色。

△钢架雪车国家集训队领队孙帆(总台央视记者王哈男拍摄)

△四人雪车项目训练中(总台央视记者王哈男拍摄)

新年考察的宣示:

“中国将全面兑现每一项承诺”

今年首次国内考察,习近平重点关注冬奥筹办。四年前的同一天——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当年的首次国外出访,有一项行程也与此紧密相关。当天,习近平到访国际奥委会总部瑞士洛桑,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他表示,筹办北京冬季奥运会,是中国今后几年一项重大工作。

△陈列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雪橇(总台央视记者杨波拍摄)

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投票决定将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交给北京。北京由此成为全球首座“双奥之城”。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专题听取筹办工作情况汇报。2017年1月、2017年2月、2019年1月,他三次实地考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

《时政新闻眼》发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同一句话——“中国将全面兑现每一项承诺”。

△国家高山滑雪队员准备搭乘缆车上训练赛道。(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2015年7月31日上午,就在国际奥委会投票表决之前,习近平通过视频向国际奥委会委员致辞。他表示,中国将全面兑现每一项承诺,全方位践行《奥林匹克2020议程》。

2015年8月和2017年8月,习近平在两次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时均表示:中国将全面兑现在申办北京冬奥会过程中的每一项承诺,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

2019年2月1日,习近平在看望慰问北京冬奥组委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代表时表示,我们要言必信、行必果,兑现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救援队正在演练。(总台央视记者杨立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重大赛事举办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去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表示,要妥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统筹做好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各项工作。总书记要求,高质量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实现办赛精彩、参赛出彩的目标。

2021年首次国内考察,习近平总书记看冬奥场馆,看参赛备战,看运行保障,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国持之以恒推进冬奥筹办、全面兑现每一项承诺的鲜明信号。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总台央视记者段德文拍摄)

△雪车雪橇赛道出发点(总台央视记者李辉拍摄)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2022年,恰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时间节点。总书记说,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他强调,要把体育事业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大格局中去谋划。

一年之后,北京冬奥即将启幕。这是中国人民逐梦征途上的嘹亮号角。

△时政微视频丨瞰冬奥

编辑:空明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天冷,“热度”不减——年轻人更爱城市夜游

  • “又见香雪 倾听花开”| 第十三届萝岗香雪文化旅游节开幕 2020-12-29
  • 碧云天,黄叶地又到了赏银杏的最佳时节 2020-11-17
  • 多元与古朴交织 新人类最爱体验古镇慢生活 2020-11-03
  • 山海邀约 日夜畅游|乐享双节,感受广东山与海的激情 2020-09-29
  • 丰收在望,一起出游拥抱收获季! 2020-09-21
  • “广清城际”“新白广城际”正在联调联试,10月开通运营彩带串明珠,城轨游广东 2020-09-21
  • 精准扶贫交出满意答卷,广州文旅帮扶梅州两村摘“贫困帽子” 2020-07-01
  • 广东首个“历史文化游径体验日”活动受游客青睐3天逾3万游客踏上广东游径之旅 2020-07-01

比亚迪DM-i超级混动全球首发 亏电油耗低至3.8L/百公里

  • 吉利全新SUV车型KX11官图曝光 基于CMA打造 2021-01-15
  • 全新一代名图预售13.58万起 搭载1.5T发动机 2021-01-14
  • 促消费政策加力 2021年汽车市场有望正增长 2021-01-13
  • 敢为砺行 东风日产2020销量逆势上扬 2021-01-13
  • 智能网联汽车上路测试怎么管?国家规范要来了 2021-01-13
  • 2020年65个汽车品牌召回数量逾670万辆 2021-01-13
  • 宏观政策虽好,但汽车业补短板的任务不轻松 2021-01-07
  • 市场销量增幅明显,小排量车迎来春天 2021-01-07

我国首颗高光谱业务卫星投入业务化运行

  • 钉钉6.0:开放多种低代码开发工具和1300+开发接口 2021-01-18
  • 停止研发坚果手机!字节跳动新石实验室转战教育领域 2021-01-18
  • SKG品牌战略升级新品上市 解密背后的“热销密码” 2020-12-26
  • 全球最受欢迎的10款5G手机:iPhone 12市场份额达16% 2020-12-22
  • 整改期限2周!B站今年已被处罚6次,约谈10余次 2020-12-22
  • 《2020-2021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发布 2020-12-21
  • 继苹果之后 又一科技巨头宣布将自研芯片 2020-12-21
  • 法院下达 “禁止令”!百度:2020年以来,虚假代理商太多 2020-12-21

华彩耀南粤,铜凿剪新颜:佛山工艺美术精品亮相广州

  • 2021广州新年诗会举行 多名本土艺术家参与 2021-01-15
  • 古驿道文创大赛回馈粤北乡村 2021-01-15
  • 农历年初一晚,《粤剧有我地》15位“未来大老倌”登场贺岁 2021-01-12
  • 被誉为“华语动漫奥斯卡”,第18届中国动漫金龙奖全球征稿启动 2021-01-11
  • 第三届体育彩票·红色日记征文大赛启动|广东省文化学会2020年办成五件大事 2021-01-11
  • 「学习三部曲」何以风行? 2020-12-23
  • 被遗忘的“灰塑状元”真迹 2020-11-25
  • 青海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示月在北京开幕 2020-11-24

吃顿好的,我们先从米其林餐单开始!

  • 肯德基广州市场门店突破600家 2020-12-29
  • 秋到,蟹到,美味到 2020-10-30
  • 双节连璧,来广州“逛吃”请拿稳美食攻略! 2020-09-24
  • 三伏到了,中秋还会远吗 2020-07-28
  • 月饼来争艳,哪款你会爱? 2020-07-28
  • 到始兴水晶寨,赴一份鲜美红嫩的杨梅之约 2020-06-01
  • 【美食】颜值实力双双在线,苹果诱惑你抵挡得住吗? 2020-05-14
  • “三南”佳肴 鲜而不同 2020-05-07
金羊图库
  • 江苏如皋:生肖“牛”造型多肉植物受欢迎
  • 北京迎来2021年首场降雪
  • 云南昆明艺考进行时
  • 北京地铁4号线试用智能消毒机器人对车厢消毒
  • 熊猫戏雪萌萌哒
  • 浙江湖州:传统酿醋 香飘海外
  • 印尼强震已致78人死 搜救工作持续进行
  • 美国新任总统就职典礼在即 首都中心地带安保严密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18日广东新增3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7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
2021-01-19 12:15:16
假绿码、打民警、耍官威……这些妨害疫情防控行为要不得!
2021-01-19 12:04:24
担忧内部威胁 美国联邦调查局对25000名国民警卫队士兵进行审查
2021-01-19 11:55:11
记者观察丨美国疫情严峻 疫苗接种被指未达预期
2021-01-19 11:55:11
中国经济站上百万亿 年度答卷彰显制度优势
2021-01-19 11:15:00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时政新闻眼丨新年首次考察调研,习近平关注重要历史节点的这件大事
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王鹏飞、国广  2021-01-19
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说,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

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说,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4年后,2021,已经来临,2022,近在咫尺,人们越来越理解这场盛会对于中国的意义,也越来越读懂总书记对于冬奥筹办的看重。1月18日,习近平在北京考察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疫情之下的筹备进展如何?中国将向世界呈现怎样的盛会?总书记关心,全世界亦瞩目。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考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

△1月18日考察点示意图

冲刺之年,再访首都体育馆

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来到北京市海淀区首都体育馆,了解运动场馆建设和运动员参赛备战等情况。

△首都体育馆(总台央视记者鄂介甫拍摄)

首都体育馆建成于1968年,运行至今已有53年历史。从1971年见证“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到2008年成为北京夏季奥运会排球主赛场,再到2016年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首都体育馆承载了厚重的历史。

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首都体育馆将承办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项目全部比赛,产生14枚冬奥会金牌。

△花滑训练现场(总台央视记者范一鸣拍摄)

在考察现场,国家花样滑冰队总教练赵宏博为总书记作花滑运动全程讲解。2017年2月和2019年2月,总书记分别在首都体育馆、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察看花滑队训练情况,赵宏博当时也都在现场。

△赵宏博、申雪曾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夺冠,完成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的大满贯。(总台央视记者邢彬拍摄)

赵宏博告诉《时政新闻眼》,这次他主要向总书记介绍了花滑队在冲刺之年的备战计划,还谈了提高训练水平的新型科技手段。谈到疫情对备战的影响,赵宏博说主要是队员的国际大赛经验减少了。见不到竞争对手,只能用“假想敌”的方式去刻苦训练。但是他相信,只要全力以赴,就能够在这块场地上升起五星红旗。

△首都体育馆内展示了多款训练服,体现“快护暖美”的设计理念。这是速度滑冰竞速服,经风洞测试56种比赛服结构、122种减阻面料,根据中国运动员体型、技战术特点设计而成。(总台央视记者范一鸣拍摄)

△左边是花样滑冰双人滑选手隋文静、韩聪的比赛服,两位选手在“2020年国际滑联花样滑冰四大洲锦标赛”中夺冠。(总台央视记者范一鸣拍摄)

4年前考察冬奥会筹办工作时,总书记强调,一些场馆要反复利用、综合利用、持久利用。为满足冬奥会短道速滑和花滑比赛训练需要,首都体育馆进行了改扩建,改造后总建筑面积4.54万平方米,观众座椅1.52万个。考虑到场馆看台坡度缓,影响观赛效果,此次改造专门把座席按照前后排错位的方式进行布置。

△首都体育馆采用最新的声光电技术,打造“最美的冰”。在场地四角分别布设激光投影仪,将绚丽灯光投影至场馆顶部巨型屏幕。当花滑运动员在冰面舞动时,仿佛置身梦境。

改造后的首都体育馆,将继续作为体育文化活动场所,推动全民健身、推广冰雪运动。在4年前举行的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是新发展理念在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中的体现,要贯穿筹办工作全过程。

△当天受到总书记接见的国家花样滑冰队队员。(总台央视记者杨紫童提供)

踏访延庆赛区:“皇冠明珠”与“F1赛车”

18日下午,总书记来到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调研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两个竞赛场馆,看望慰问运动员、教练员和延庆赛区运行保障团队、建设者代表。

△延庆赛区地处北京西北部小海坨山地区,海拔最高点2198米,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建设难度最大的赛区。(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2019年2月,春节前夕,习近平曾通过视频连线延庆赛区场馆建设者,给他们拜年。时隔两年,总书记实地踏访延庆赛区,“验收”建设成果。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雪道系统共设7条雪道,3条用于竞赛,4条作为训练,总长9.2公里,其中滑降赛道落差近900米。(总台央视记者杨立峰拍摄)

高山滑雪项目被称为“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各项工程已于去年底完工,所有竞赛赛道均通过了国际滑雪联合会认证,已具备办赛条件。

△中国高山滑雪队队员王基森在比赛地进行回转训练。(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索道系统由9条索道及2条牵引组成,全长10.3公里,赛时可确保运动员30分钟内从冬奥村抵达各项目出发点。(总台国广记者李晋、央视记者石丞拍摄)

随后,总书记来到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车雪橇项目被誉为冰雪运动中的“F1赛车”。这里将在赛时承办雪车、钢架雪车、雪橇项目全部比赛,产生10块冬奥会金牌。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结合自然地形和遮阳设计,研发出一套独特的“地形气候保护系统”,能够有效保护赛道不受阳光、风雪影响。整条赛道宛如一条游龙,飞腾于山脊之上。(总台央视记者程铖拍摄)

△来自新疆的哈萨克族雪橇选手居巴依正在训练中。(总台央视记者王鹏飞、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钢架雪车国家集训队领队孙帆当天下午在雪车雪橇赛道终点为总书记作介绍。这条赛道是一个半U型混凝土浇筑结构,长约1975米,在浇筑时一次成型。赛道共有16个弯,需要达到毫米级的精准度。

孙帆告诉《时政新闻眼》,这个级别的雪车雪橇赛道全球仅有17条,北京冬奥会的这条赛道独具特色。

△钢架雪车国家集训队领队孙帆(总台央视记者王哈男拍摄)

△四人雪车项目训练中(总台央视记者王哈男拍摄)

新年考察的宣示:

“中国将全面兑现每一项承诺”

今年首次国内考察,习近平重点关注冬奥筹办。四年前的同一天——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当年的首次国外出访,有一项行程也与此紧密相关。当天,习近平到访国际奥委会总部瑞士洛桑,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他表示,筹办北京冬季奥运会,是中国今后几年一项重大工作。

△陈列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雪橇(总台央视记者杨波拍摄)

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投票决定将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交给北京。北京由此成为全球首座“双奥之城”。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专题听取筹办工作情况汇报。2017年1月、2017年2月、2019年1月,他三次实地考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

《时政新闻眼》发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同一句话——“中国将全面兑现每一项承诺”。

△国家高山滑雪队员准备搭乘缆车上训练赛道。(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2015年7月31日上午,就在国际奥委会投票表决之前,习近平通过视频向国际奥委会委员致辞。他表示,中国将全面兑现每一项承诺,全方位践行《奥林匹克2020议程》。

2015年8月和2017年8月,习近平在两次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时均表示:中国将全面兑现在申办北京冬奥会过程中的每一项承诺,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

2019年2月1日,习近平在看望慰问北京冬奥组委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代表时表示,我们要言必信、行必果,兑现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救援队正在演练。(总台央视记者杨立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重大赛事举办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去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表示,要妥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统筹做好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各项工作。总书记要求,高质量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实现办赛精彩、参赛出彩的目标。

2021年首次国内考察,习近平总书记看冬奥场馆,看参赛备战,看运行保障,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国持之以恒推进冬奥筹办、全面兑现每一项承诺的鲜明信号。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总台央视记者段德文拍摄)

△雪车雪橇赛道出发点(总台央视记者李辉拍摄)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2022年,恰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时间节点。总书记说,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他强调,要把体育事业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大格局中去谋划。

一年之后,北京冬奥即将启幕。这是中国人民逐梦征途上的嘹亮号角。

△时政微视频丨瞰冬奥

编辑:空明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潮头观澜丨冬奥筹办 国之大事
11:26
跟着总书记长见识 | 延庆赛区呈现“最美冬奥城”
11:26
预告 | 四集电视专题片《正风反腐就在身边》即将播出
11:26
2020广州十大新闻发布 羊城晚报12件作品入选
08:59
2020年度穗积分入户人员名单出炉 8800名入户人员以青壮年为主
08:59
广州公交地铁“一码通行”正式试运行
08:58
广州累计有19.4万人接种疫苗 非高风险人群暂无需接种
08:57
31省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18例 其中本土病例106例
08:56
18日广东新增3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7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
08:55
广州:文旅场所接待游客量不得超最大承载量的75%
08:55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