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中国经济一枝独秀的背后

来源:央视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21-01-20 08:56
分享到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1月18日公布的2020年中国经济运行数据,令人振奋,主要目标完成好于预期,中国经济逆势增长。中国经济的亮眼表现,对内来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集聚了高质量发展动能。对外来说,意味着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加大,给世界经济的寒冬雪中送炭。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之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更显含金量十足。我们今天就来仔细分析一下其中几个有代表性的数据。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经济衰退,国际市场需求大幅萎缩,我国一些外贸企业的订单也被延期或取消。那个时候,大概很少有人能预料到,中国外贸最终能逆风翻盘,交出这样一份超预期的成绩单。

202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16万亿元人民币,比2019年增长1.9%,成为全球唯一实现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全年进出口、出口总值、国际市场份额均创历史新高。

为了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我国推出一系列稳外贸的“组合拳”,加大财税、金融、保险等方面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贸易便利化、降低企业成本,发展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业态,广大外贸企业也迎难而上,创新、转型,积极自救。

外贸逆势增长的背后,蕴含着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的诚意。疫情冲击下,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却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开拓新市场,优化全球市场布局。

在确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服贸会、进博会相继举办。我国还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向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和出口防疫物资。2020年3月至2020年年底,全国海关共验放出口主要疫情防控物资价值4385亿元。同时,出口笔记本电脑等“宅经济”产品2.51万亿元,增长8.5%,满足了疫情期间各国人民居家生活和工作需要。

2020年,我国大幅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积极利用外资也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

2020年,和外贸一样,就业面临的压力也前所未有。面对疫情冲击,这一年我国将城镇新增就业目标调低为900万人。按照过去的经验数据,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新增就业200万人左右。而受疫情影响,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速大幅下跌为-6.8%,全年要完成900万人的就业目标压力重重。

面对空前的就业压力,2020年,我国把就业放在“六稳”“六保”首位,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一系列援企稳岗、助企纾困政策也相继出台。

在经济增长远低于过去水平的情况下,2020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31.8%。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从年初6.2%的高位持续回落。

稳就业,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保市场主体。截至2019年底,我国有市场主体1.23亿户,他们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更是稳就业的“顶梁柱”。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中国经济一度停摆,一些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受到巨大冲击。

面对风险挑战,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支持市场主体的政策措施。2020年,我国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20.03万亿元,同比多增3.15万亿元。更多信贷资源投向了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银保监会最新统计显示,我国有贷款的小微企业户数已达2540万户,比2020年初增加445万户,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也连续三年下降。2020年,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的目标已经实现。

2020年,在财政收支较为困难的情况下,我国连续发布实施了7批28项减税降费政策,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2.5万亿元,为399万户纳税人办理延期缴纳税款292亿元,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同时,打通人流物流堵点、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企业复工复产,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内需回暖,生产复苏,市场预期持续向好,市场主体活力也不断增强。作为先行指标,2020年1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9%,连续10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

回首2020,面对疾风骤雨,中国经济不仅经受住了考验,展现了极强的韧性,高质量发展的成色也更足。

这一年,疫情倒逼一些企业转型升级,创新突围。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逆势成长,点燃了中国经济复苏的引擎。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呈爆发式增长,远程办公成为刚需,线上买菜订单激增,直播带货更是成为消费市场一大亮点。2020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7590亿元,增长14.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9%,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

回首刚刚过去的2020年,可能很多人都想对自己、对我们的国家说一声:太不容易。虽然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还有不少弱项短板需要进一步去完善,但是面对一系列困难和挑战,这一年的诸多亮点已经足以让我们自豪,面对未来我们也有足够的底气和信心。这份成绩单凝聚着每一位奋斗者的心血与汗水。风雨之后见彩虹。在承上启下的关键时刻,我们还要继续奋斗,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去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编辑: 宝厷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天冷,“热度”不减——年轻人更爱城市夜游

  • “又见香雪 倾听花开”| 第十三届萝岗香雪文化旅游节开幕 2020-12-29
  • 碧云天,黄叶地又到了赏银杏的最佳时节 2020-11-17
  • 多元与古朴交织 新人类最爱体验古镇慢生活 2020-11-03
  • 山海邀约 日夜畅游|乐享双节,感受广东山与海的激情 2020-09-29
  • 丰收在望,一起出游拥抱收获季! 2020-09-21
  • “广清城际”“新白广城际”正在联调联试,10月开通运营彩带串明珠,城轨游广东 2020-09-21
  • 精准扶贫交出满意答卷,广州文旅帮扶梅州两村摘“贫困帽子” 2020-07-01
  • 广东首个“历史文化游径体验日”活动受游客青睐3天逾3万游客踏上广东游径之旅 2020-07-01

比亚迪DM-i超级混动全球首发 亏电油耗低至3.8L/百公里

  • 吉利全新SUV车型KX11官图曝光 基于CMA打造 2021-01-15
  • 全新一代名图预售13.58万起 搭载1.5T发动机 2021-01-14
  • 促消费政策加力 2021年汽车市场有望正增长 2021-01-13
  • 敢为砺行 东风日产2020销量逆势上扬 2021-01-13
  • 智能网联汽车上路测试怎么管?国家规范要来了 2021-01-13
  • 2020年65个汽车品牌召回数量逾670万辆 2021-01-13
  • 宏观政策虽好,但汽车业补短板的任务不轻松 2021-01-07
  • 市场销量增幅明显,小排量车迎来春天 2021-01-07

我国首颗高光谱业务卫星投入业务化运行

  • 钉钉6.0:开放多种低代码开发工具和1300+开发接口 2021-01-18
  • 停止研发坚果手机!字节跳动新石实验室转战教育领域 2021-01-18
  • SKG品牌战略升级新品上市 解密背后的“热销密码” 2020-12-26
  • 全球最受欢迎的10款5G手机:iPhone 12市场份额达16% 2020-12-22
  • 整改期限2周!B站今年已被处罚6次,约谈10余次 2020-12-22
  • 《2020-2021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发布 2020-12-21
  • 继苹果之后 又一科技巨头宣布将自研芯片 2020-12-21
  • 法院下达 “禁止令”!百度:2020年以来,虚假代理商太多 2020-12-21

华彩耀南粤,铜凿剪新颜:佛山工艺美术精品亮相广州

  • 2021广州新年诗会举行 多名本土艺术家参与 2021-01-15
  • 古驿道文创大赛回馈粤北乡村 2021-01-15
  • 农历年初一晚,《粤剧有我地》15位“未来大老倌”登场贺岁 2021-01-12
  • 被誉为“华语动漫奥斯卡”,第18届中国动漫金龙奖全球征稿启动 2021-01-11
  • 第三届体育彩票·红色日记征文大赛启动|广东省文化学会2020年办成五件大事 2021-01-11
  • 「学习三部曲」何以风行? 2020-12-23
  • 被遗忘的“灰塑状元”真迹 2020-11-25
  • 青海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示月在北京开幕 2020-11-24

吃顿好的,我们先从米其林餐单开始!

  • 肯德基广州市场门店突破600家 2020-12-29
  • 秋到,蟹到,美味到 2020-10-30
  • 双节连璧,来广州“逛吃”请拿稳美食攻略! 2020-09-24
  • 三伏到了,中秋还会远吗 2020-07-28
  • 月饼来争艳,哪款你会爱? 2020-07-28
  • 到始兴水晶寨,赴一份鲜美红嫩的杨梅之约 2020-06-01
  • 【美食】颜值实力双双在线,苹果诱惑你抵挡得住吗? 2020-05-14
  • “三南”佳肴 鲜而不同 2020-05-07
金羊图库
  • 江苏如皋:生肖“牛”造型多肉植物受欢迎
  • 北京迎来2021年首场降雪
  • 云南昆明艺考进行时
  • 北京地铁4号线试用智能消毒机器人对车厢消毒
  • 熊猫戏雪萌萌哒
  • 浙江湖州:传统酿醋 香飘海外
  • 印尼强震已致78人死 搜救工作持续进行
  • 美国新任总统就职典礼在即 首都中心地带安保严密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去年广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破4万 增长5.2%!
2021-01-20 06:28:34
“离婚冷静期”内 怎样防范对方转移财产?
2021-01-20 07:11:05
广东分离的新冠变异毒株将由国家保藏多平台共享
2021-01-20 07:04:13
广州农业生产增速创26年新高 去年生猪出栏42.22万头
2021-01-20 07:34:42
广铁开出的动车组列车可通达国内26个省市自治区
2021-01-20 06:59:37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焦点访谈:中国经济一枝独秀的背后
央视网  作者:  2021-01-20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经济衰退,国际市场需求大幅萎缩,我国一些外贸企业的订单也被延期或取消。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1月18日公布的2020年中国经济运行数据,令人振奋,主要目标完成好于预期,中国经济逆势增长。中国经济的亮眼表现,对内来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集聚了高质量发展动能。对外来说,意味着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加大,给世界经济的寒冬雪中送炭。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之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更显含金量十足。我们今天就来仔细分析一下其中几个有代表性的数据。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经济衰退,国际市场需求大幅萎缩,我国一些外贸企业的订单也被延期或取消。那个时候,大概很少有人能预料到,中国外贸最终能逆风翻盘,交出这样一份超预期的成绩单。

202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16万亿元人民币,比2019年增长1.9%,成为全球唯一实现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全年进出口、出口总值、国际市场份额均创历史新高。

为了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我国推出一系列稳外贸的“组合拳”,加大财税、金融、保险等方面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贸易便利化、降低企业成本,发展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业态,广大外贸企业也迎难而上,创新、转型,积极自救。

外贸逆势增长的背后,蕴含着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的诚意。疫情冲击下,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却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开拓新市场,优化全球市场布局。

在确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服贸会、进博会相继举办。我国还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向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和出口防疫物资。2020年3月至2020年年底,全国海关共验放出口主要疫情防控物资价值4385亿元。同时,出口笔记本电脑等“宅经济”产品2.51万亿元,增长8.5%,满足了疫情期间各国人民居家生活和工作需要。

2020年,我国大幅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积极利用外资也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

2020年,和外贸一样,就业面临的压力也前所未有。面对疫情冲击,这一年我国将城镇新增就业目标调低为900万人。按照过去的经验数据,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新增就业200万人左右。而受疫情影响,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速大幅下跌为-6.8%,全年要完成900万人的就业目标压力重重。

面对空前的就业压力,2020年,我国把就业放在“六稳”“六保”首位,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一系列援企稳岗、助企纾困政策也相继出台。

在经济增长远低于过去水平的情况下,2020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31.8%。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从年初6.2%的高位持续回落。

稳就业,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保市场主体。截至2019年底,我国有市场主体1.23亿户,他们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更是稳就业的“顶梁柱”。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中国经济一度停摆,一些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受到巨大冲击。

面对风险挑战,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支持市场主体的政策措施。2020年,我国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20.03万亿元,同比多增3.15万亿元。更多信贷资源投向了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银保监会最新统计显示,我国有贷款的小微企业户数已达2540万户,比2020年初增加445万户,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也连续三年下降。2020年,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的目标已经实现。

2020年,在财政收支较为困难的情况下,我国连续发布实施了7批28项减税降费政策,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2.5万亿元,为399万户纳税人办理延期缴纳税款292亿元,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同时,打通人流物流堵点、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企业复工复产,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内需回暖,生产复苏,市场预期持续向好,市场主体活力也不断增强。作为先行指标,2020年1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9%,连续10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

回首2020,面对疾风骤雨,中国经济不仅经受住了考验,展现了极强的韧性,高质量发展的成色也更足。

这一年,疫情倒逼一些企业转型升级,创新突围。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逆势成长,点燃了中国经济复苏的引擎。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呈爆发式增长,远程办公成为刚需,线上买菜订单激增,直播带货更是成为消费市场一大亮点。2020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7590亿元,增长14.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9%,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

回首刚刚过去的2020年,可能很多人都想对自己、对我们的国家说一声:太不容易。虽然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还有不少弱项短板需要进一步去完善,但是面对一系列困难和挑战,这一年的诸多亮点已经足以让我们自豪,面对未来我们也有足够的底气和信心。这份成绩单凝聚着每一位奋斗者的心血与汗水。风雨之后见彩虹。在承上启下的关键时刻,我们还要继续奋斗,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去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编辑: 宝厷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近平考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
21:20
这张照片背后有故事
21:20
见“V”知著,为中国经济点赞!
21:20
2020广州十大新闻发布 羊城晚报12件作品入选
08:59
2020年度穗积分入户人员名单出炉 8800名入户人员以青壮年为主
08:59
广州公交地铁“一码通行”正式试运行
08:58
广州累计有19.4万人接种疫苗 非高风险人群暂无需接种
08:57
31省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18例 其中本土病例106例
08:56
18日广东新增3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7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
08:55
广州:文旅场所接待游客量不得超最大承载量的75%
08:55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