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能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经济聚焦)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陆娅楠 发表时间:2021-01-20 21:31
分享到

大国经济有韧性,国内需求有空间;创新驱动增动力,改革开放激活力

核心阅读

2020年,我国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世界上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经历了去年的极端压力测试,今年有能力、有条件巩固经济稳定恢复态势,实现“十四五”发展良好开局。

2020年中国经济成绩单日前亮相。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意味着什么?面对全球疫情走势的不确定性,我国今年能否巩固经济稳定恢复态势?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春节假日供应又将如何保障?19日,国家发改委举行2021年首场新闻发布会,回应社会关切。

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是我国经济发展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2020年,我国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世界上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

“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撑更加坚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更加雄厚,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韧性和回旋余地进一步增强。”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司长严鹏程说。

面对疫情冲击,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及时果断、科学精准地出台了一揽子对冲政策,推动了经济的稳定恢复,也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产业升级不动摇,结构优化不停步。去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分别比整体规上工业快4.3个百分点、3.8个百分点,居家办公、远程问诊、在线教育等行业实现快速扩张。

“在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风险挑战的情况下,我们没有走粗放发展和重复建设的老路,而是牢牢把住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顺势而为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逆势发展,引导鼓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严鹏程说。

助企纾困力度大,市场活力得激发。去年,我国新增减税降费超过2.5万亿元,金融部门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1.5万亿元,通过“实打实”的让利等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全年新设市场主体2500万户左右,实现了逆势大幅增长。

深化改革破梗阻,供需循环更畅通。去年,针对复工复产、复商复市过程中遇到的循环“梗阻”,在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也注重需求侧管理,有效改善了经济循环。2020年12月,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8.4%,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从前两个月的大幅下降38.3%回升至前11个月的增长2.4%。

中欧班列增势足,互利共赢得赞誉。2020年,面对疫情严重冲击,中欧班列发挥国际铁路联运独特优势,全年开行12406列,同比增长50%,是2016年开行量的7.3倍。截至去年底,中欧班列通达21个国家的92个城市,较上年同期增长67%。特别是西安、义乌、武汉等地创新开行了中欧班列“防疫物资专列”,得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新型城镇化步子稳,民生改善得实惠。2020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超过1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城镇化领域改革红利和政策效应加快显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国家发改委秘书长赵辰昕说。

有能力、有条件巩固经济稳定恢复态势,宏观政策不会出现“急转弯”

去年的成就极不平凡,而今年我国经济运行环境还面临不确定性。特别是当前一些地方出现新的聚集性疫情,会否影响到我国经济运行稳定恢复的势态?

“总的来看,今年经济发展有挑战也有支撑。”在严鹏程看来,由于全球疫情走势的不确定性,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持续存在。要适应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强化科学防控和精准防控,千方百计巩固拓展疫情防控成效。“特别是经历了去年的极端压力测试,我们认为今年有能力、有条件巩固经济稳定恢复态势,实现‘十四五’发展良好开局。”

大国经济有韧性,国内需求有空间。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了100万亿元,这意味着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更大的回旋余地;广大市场主体经受住了疫情的冲击,探索积累了应对风险挑战的经验,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底气所在。我国拥有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内需空间广阔。

创新驱动增动力,改革开放激活力。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重大进展,持续推进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着力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坚决破除制约市场主体发展的各种壁垒,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效果正在逐步显现。

目前,社会上有一些声音认为,2020年实施的宏观政策在今年要全面退坡甚至是退出。对此,严鹏程解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

“我们将兼顾当前和长远、统筹宏观和微观,把握好政策时度效,确保经济稳定恢复态势,不会出现‘政策悬崖’。”严鹏程说。

一方面,今年的宏观政策会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实际需要相匹配,不会出现“急转弯”。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按照“六稳”“六保”的要求,根据经济运行实际情况,做好政策进退之间的平衡,应对好各种不确定性。特别是考虑到一些微观市场主体还将经历一段恢复期,一些中小微企业还没有完全恢复元气,宏观政策将继续保持必要的支持力度。

另一方面,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不仅需要宏观政策,更需要改革创新。去年以来,为应对疫情影响,我国加大了宏观政策对冲力度,特别是出台了一些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这对稳定经济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要看到,有些临时性、救急性的政策不能作为‘长久之计’,随着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还是要在常态化政策环境下,更多通过改革创新的办法,激发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也为未来应对更加复杂局面留出政策空间。”严鹏程说。

春节期间加强储备调节,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活的重大民生问题。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如何确保春节假日期间供应足、物价稳?

国家发改委政研室主任袁达表示,春节即将来临,为保障重要民生商品供应、价格不出现大幅上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大的影响,国家发改委将会同各地区各部门,着力做好4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监测预警。密切跟踪粮油肉菜蛋果奶等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供应和价格变化情况,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及时进行预判预警,及时采取有力有效措施。

二是保障市场供应。督促各地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针对肉类、蔬菜等重点品种,切实组织好生产供应,推动本地自给率较低的城市积极对接外地货源、提前签订合同。组织做好生产调度、物流运输和终端销售等各环节工作,保障重要民生商品运输通畅,充分利用好平价商店等渠道,确保全链条畅通运行。

三是加强储备调节。结合市场形势,把握好时机、力度,及时投放各类储备特别是中央冻猪肉储备,确保春节期间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价格总体稳定,不出现断档脱销和集中抢购等情况。

四是兜住民生底线。针对疫情、寒冷天气等突发事件,制定或完善应急预案,健全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做到有备无患。认真执行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及时启动、足额发放价格临时补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放一次性补贴,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编辑: 正龙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天冷,“热度”不减——年轻人更爱城市夜游

  • “又见香雪 倾听花开”| 第十三届萝岗香雪文化旅游节开幕 2020-12-29
  • 碧云天,黄叶地又到了赏银杏的最佳时节 2020-11-17
  • 多元与古朴交织 新人类最爱体验古镇慢生活 2020-11-03
  • 山海邀约 日夜畅游|乐享双节,感受广东山与海的激情 2020-09-29
  • 丰收在望,一起出游拥抱收获季! 2020-09-21
  • “广清城际”“新白广城际”正在联调联试,10月开通运营彩带串明珠,城轨游广东 2020-09-21
  • 精准扶贫交出满意答卷,广州文旅帮扶梅州两村摘“贫困帽子” 2020-07-01
  • 广东首个“历史文化游径体验日”活动受游客青睐3天逾3万游客踏上广东游径之旅 2020-07-01

比亚迪DM-i超级混动全球首发 亏电油耗低至3.8L/百公里

  • 威马与百度合作首款量产车下线 具备无人驾驶功能 2021-01-20
  • 一汽-大众ID.4 CROZZ正式开启预售 售价19.99万元起 2021-01-20
  • 吉利全新SUV车型KX11官图曝光 基于CMA打造 2021-01-15
  • 全新一代名图预售13.58万起 搭载1.5T发动机 2021-01-14
  • 促消费政策加力 2021年汽车市场有望正增长 2021-01-13
  • 敢为砺行 东风日产2020销量逆势上扬 2021-01-13
  • 智能网联汽车上路测试怎么管?国家规范要来了 2021-01-13
  • 2020年65个汽车品牌召回数量逾670万辆 2021-01-13

我国首颗高光谱业务卫星投入业务化运行

  • 钉钉6.0:开放多种低代码开发工具和1300+开发接口 2021-01-18
  • 停止研发坚果手机!字节跳动新石实验室转战教育领域 2021-01-18
  • SKG品牌战略升级新品上市 解密背后的“热销密码” 2020-12-26
  • 全球最受欢迎的10款5G手机:iPhone 12市场份额达16% 2020-12-22
  • 整改期限2周!B站今年已被处罚6次,约谈10余次 2020-12-22
  • 《2020-2021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发布 2020-12-21
  • 继苹果之后 又一科技巨头宣布将自研芯片 2020-12-21
  • 法院下达 “禁止令”!百度:2020年以来,虚假代理商太多 2020-12-21

华彩耀南粤,铜凿剪新颜:佛山工艺美术精品亮相广州

  • 《文创五卷书》首推 | 这是我们对文创的思考 2021-01-20
  • 2021广州新年诗会举行 多名本土艺术家参与 2021-01-15
  • 古驿道文创大赛回馈粤北乡村 2021-01-15
  • 农历年初一晚,《粤剧有我地》15位“未来大老倌”登场贺岁 2021-01-12
  • 被誉为“华语动漫奥斯卡”,第18届中国动漫金龙奖全球征稿启动 2021-01-11
  • 第三届体育彩票·红色日记征文大赛启动|广东省文化学会2020年办成五件大事 2021-01-11
  • 「学习三部曲」何以风行? 2020-12-23
  • 被遗忘的“灰塑状元”真迹 2020-11-25

吃顿好的,我们先从米其林餐单开始!

  • 肯德基广州市场门店突破600家 2020-12-29
  • 秋到,蟹到,美味到 2020-10-30
  • 双节连璧,来广州“逛吃”请拿稳美食攻略! 2020-09-24
  • 三伏到了,中秋还会远吗 2020-07-28
  • 月饼来争艳,哪款你会爱? 2020-07-28
  • 到始兴水晶寨,赴一份鲜美红嫩的杨梅之约 2020-06-01
  • 【美食】颜值实力双双在线,苹果诱惑你抵挡得住吗? 2020-05-14
  • “三南”佳肴 鲜而不同 2020-05-07
金羊图库
  • 江苏如皋:生肖“牛”造型多肉植物受欢迎
  • 北京迎来2021年首场降雪
  • 云南昆明艺考进行时
  • 北京地铁4号线试用智能消毒机器人对车厢消毒
  • 熊猫戏雪萌萌哒
  • 浙江湖州:传统酿醋 香飘海外
  • 印尼强震已致78人死 搜救工作持续进行
  • 美国新任总统就职典礼在即 首都中心地带安保严密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年薪70万招国企高管!广州番禺向全国干部人才抛出“橄榄枝”
2021-01-20 20:32:18
为了收藏,这三个“巴士迷”竟然盗窃公交车设备
2021-01-20 20:16:51
巴西亚马孙州原住民接种中国新冠疫苗
2021-01-20 20:04:41
伊拉克批准中国和英国新冠疫苗紧急使用
2021-01-20 20:04:41
蓬佩奥留给美国外交一堆“焦土”
2021-01-20 20:04:41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我国有能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经济聚焦)
人民日报  作者:陆娅楠  2021-01-20
经历了去年的极端压力测试,今年有能力、有条件巩固经济稳定恢复态势,实现“十四五”发展良好开局。

大国经济有韧性,国内需求有空间;创新驱动增动力,改革开放激活力

核心阅读

2020年,我国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世界上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经历了去年的极端压力测试,今年有能力、有条件巩固经济稳定恢复态势,实现“十四五”发展良好开局。

2020年中国经济成绩单日前亮相。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意味着什么?面对全球疫情走势的不确定性,我国今年能否巩固经济稳定恢复态势?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春节假日供应又将如何保障?19日,国家发改委举行2021年首场新闻发布会,回应社会关切。

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是我国经济发展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2020年,我国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世界上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

“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撑更加坚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更加雄厚,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韧性和回旋余地进一步增强。”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司长严鹏程说。

面对疫情冲击,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及时果断、科学精准地出台了一揽子对冲政策,推动了经济的稳定恢复,也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产业升级不动摇,结构优化不停步。去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分别比整体规上工业快4.3个百分点、3.8个百分点,居家办公、远程问诊、在线教育等行业实现快速扩张。

“在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风险挑战的情况下,我们没有走粗放发展和重复建设的老路,而是牢牢把住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顺势而为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逆势发展,引导鼓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严鹏程说。

助企纾困力度大,市场活力得激发。去年,我国新增减税降费超过2.5万亿元,金融部门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1.5万亿元,通过“实打实”的让利等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全年新设市场主体2500万户左右,实现了逆势大幅增长。

深化改革破梗阻,供需循环更畅通。去年,针对复工复产、复商复市过程中遇到的循环“梗阻”,在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也注重需求侧管理,有效改善了经济循环。2020年12月,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8.4%,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从前两个月的大幅下降38.3%回升至前11个月的增长2.4%。

中欧班列增势足,互利共赢得赞誉。2020年,面对疫情严重冲击,中欧班列发挥国际铁路联运独特优势,全年开行12406列,同比增长50%,是2016年开行量的7.3倍。截至去年底,中欧班列通达21个国家的92个城市,较上年同期增长67%。特别是西安、义乌、武汉等地创新开行了中欧班列“防疫物资专列”,得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新型城镇化步子稳,民生改善得实惠。2020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超过1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城镇化领域改革红利和政策效应加快显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国家发改委秘书长赵辰昕说。

有能力、有条件巩固经济稳定恢复态势,宏观政策不会出现“急转弯”

去年的成就极不平凡,而今年我国经济运行环境还面临不确定性。特别是当前一些地方出现新的聚集性疫情,会否影响到我国经济运行稳定恢复的势态?

“总的来看,今年经济发展有挑战也有支撑。”在严鹏程看来,由于全球疫情走势的不确定性,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持续存在。要适应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强化科学防控和精准防控,千方百计巩固拓展疫情防控成效。“特别是经历了去年的极端压力测试,我们认为今年有能力、有条件巩固经济稳定恢复态势,实现‘十四五’发展良好开局。”

大国经济有韧性,国内需求有空间。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了100万亿元,这意味着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更大的回旋余地;广大市场主体经受住了疫情的冲击,探索积累了应对风险挑战的经验,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底气所在。我国拥有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内需空间广阔。

创新驱动增动力,改革开放激活力。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重大进展,持续推进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着力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坚决破除制约市场主体发展的各种壁垒,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效果正在逐步显现。

目前,社会上有一些声音认为,2020年实施的宏观政策在今年要全面退坡甚至是退出。对此,严鹏程解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

“我们将兼顾当前和长远、统筹宏观和微观,把握好政策时度效,确保经济稳定恢复态势,不会出现‘政策悬崖’。”严鹏程说。

一方面,今年的宏观政策会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实际需要相匹配,不会出现“急转弯”。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按照“六稳”“六保”的要求,根据经济运行实际情况,做好政策进退之间的平衡,应对好各种不确定性。特别是考虑到一些微观市场主体还将经历一段恢复期,一些中小微企业还没有完全恢复元气,宏观政策将继续保持必要的支持力度。

另一方面,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不仅需要宏观政策,更需要改革创新。去年以来,为应对疫情影响,我国加大了宏观政策对冲力度,特别是出台了一些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这对稳定经济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要看到,有些临时性、救急性的政策不能作为‘长久之计’,随着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还是要在常态化政策环境下,更多通过改革创新的办法,激发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也为未来应对更加复杂局面留出政策空间。”严鹏程说。

春节期间加强储备调节,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活的重大民生问题。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如何确保春节假日期间供应足、物价稳?

国家发改委政研室主任袁达表示,春节即将来临,为保障重要民生商品供应、价格不出现大幅上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大的影响,国家发改委将会同各地区各部门,着力做好4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监测预警。密切跟踪粮油肉菜蛋果奶等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供应和价格变化情况,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及时进行预判预警,及时采取有力有效措施。

二是保障市场供应。督促各地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针对肉类、蔬菜等重点品种,切实组织好生产供应,推动本地自给率较低的城市积极对接外地货源、提前签订合同。组织做好生产调度、物流运输和终端销售等各环节工作,保障重要民生商品运输通畅,充分利用好平价商店等渠道,确保全链条畅通运行。

三是加强储备调节。结合市场形势,把握好时机、力度,及时投放各类储备特别是中央冻猪肉储备,确保春节期间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价格总体稳定,不出现断档脱销和集中抢购等情况。

四是兜住民生底线。针对疫情、寒冷天气等突发事件,制定或完善应急预案,健全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做到有备无患。认真执行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及时启动、足额发放价格临时补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放一次性补贴,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编辑: 正龙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近平在北京河北考察并主持召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汇报会
21:31
一见·总书记对办好冬奥充满信心,底气蕴含在这里
21:31
广东人大代表积极履职 推动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
09:16
去年广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破4万 增长5.2%!
09:16
广东今日起或迎阴雨天气 出现“湿冷”和“回南天”的概率不大
09:15
广东:动员老年人尽量留院过节 长者食堂不提供堂食服务
09:15
广州地铁春运出行指南来了 除夕夜全线网延长1小时收车
09:14
广州市政协委员:地铁口加装电梯需制定相关建设标准
09:14
广州越秀11条街道开展核酸筛查应急演练 从登记到采完样全程不到10分钟
09:14
广州西关拟打造慢行街巷、传统中医一条街
09:13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