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解决制造业“卡脖子”问题
现代先进制造业在粤港澳大湾区更上一层楼(资料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焕坤 符畅 张豪
近年,广州全力打造法治城市标杆、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强化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成果丰硕。全国两会前夕,羊城晚报记者采访获悉,不少来自广州的全国人大代表聚焦立法、制造业、科技创新等话题,为广州和全国发展建言献策。
焦点话题一:立法保护
回应社会关切,保护外卖小哥
近年来,法治成为广州最显著的城市特征。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部分来自广州的全国人大代表将运用法治思维回应社会关切,准备了多份与“立法”有关的议案建议。
今天,网约车司机、网约外卖送餐员在广州乃至全国大中城市街头随处可见。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律师协会会长,广东胜伦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主任肖胜方认为,他们既不能被归入劳动关系,又与自主劳动的承揽人有着显著区别,在法律上陷入难以归类的尴尬境地,缺乏对应保障措施。
他建议,对这些新型从业者单独立法,从劳动基准、社保权利、集体劳权、公共就业服务四个方面进行劳动权益保障。“比如工作时间不应超过12小时,实行最低工资制度。设立平台从业者职业伤害保险,可由平台、从业者共同付费形成保障基金,由保险公司运营,由国家统一规定保障基金支付情形。”
未成年人保护也是部分代表关注的焦点。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少年家事审判庭庭长陈海仪介绍,近年来,在婚姻家事纠纷中频繁出现未成年子女抚养、探视困局。2020年广州法院审结5142件离婚纠纷案件,在933件涉抚养权、探视权纠纷的案件中,超过8成存在父母一方或双方都有过将未成年子女私自带走、不让对方行使监护权等情况。
“未成年人在这种极端行为的控制影响下成长,创伤是难以衡量的。”陈海仪建议,可以将阻拦抚养、探视行为列入家庭教育不当行为中,并对干预措施予以立法规范。其次,将未成年子女抚养、探视安排明确列入夫妻离婚冷静期的冷静内容当中。另外,对在诉讼中已出现家庭暴力、出轨、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严重影响家庭关系的情节,法院探索对夫妻双方身份关系解除及抚养权、探视权部分予以先行判决。
焦点话题二:制造业
加强关键部件产业链建设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广州是国家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华南地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城市,制造业综合实力和配套能力居全国前列。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进一步推动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部分广州的全国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
“广州汽车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吸引了众多外商前来投资,这和广州优质的营商环境是分不开的。”作为制造业代表之一,全国人大代表,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曾庆洪表示,2020年,全球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约3000亿元,我国自主汽车芯片产业规模仅约70亿元,占比小于2.5%,且主要分散在低附加值和低可靠性领域。在新能源三电系统、底盘电控、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关键零部件开发及主要芯片生产被国外企业垄断。
曾庆洪呼吁,中国汽车强国应先“强芯”,要集中人力、财力、物力解决芯片问题,加强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建设。要加大对汽车电子产业链的精准扶持,制定并落实汽车半导体及关键电子零部件的专项激励措施;同时建议加大国际合作,探索合资合作或者深度战略合作的方式。
长期坚守一线岗位,全国人大代表、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公司手工焊焊工白映玉也表示,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部分关键部件或核心技术依然被国外企业垄断“卡脖子”。
对此,白映玉计划提出“关于加大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支持力度的建议”,建议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选拔激励制度,同时加大对重大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此外,加大对核心制造企业研发创新平台的指导和扶持力度,鼓励国家重点装备制造企业建立更多的研究开发平台。
焦点话题三:科技创新
吸引培育创新人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近年来,广州围绕“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科技创新强市”的战略目标,整体科技实力大增。科技创新成为不少广州的全国人大代表今年关注的焦点话题。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袁玉宇说,目前中国与国外在高端医疗器械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需要加强医疗器械产业的科技自主和创新发展:“医疗器械产业环境需要进一步完善,将产品研发、药监部门发证、医疗市场准入等产业链条打通。”
此外,他还表示,当前广州科技成果转化存在机制体制障碍,政府重视基础研究,但产业转化还不够。他呼吁从科研导向转向市场导向,进行政策体制、监管体系、市场机制的改革,使科研成果更好实现产业转化,使创新产品更好服务市场。
白映玉也关注科技创新。2021年1月,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投入商业运行,这意味着我国核电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有了大幅提升。但我国核能行业仍存在基础研究不完善、原始创新缺乏等问题,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白映玉建议,国家充分运用粤港澳大湾区核电产业链优势和创新活力旺盛、创新载体平台效应突出等特点,在粤港澳大湾区前沿阵地——南沙建立核能研发科技创新中心,并给予政策配套,打造“研发—转化—生产”良性循环的创新链,在核能研制过程中掌握“独门绝技”,大力提升核电自主创新能力,吸引、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快推进核能技术迭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