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海航宣布正式解禁飞机上用手机
■海南航空第一班开放使用手机的HU7781航班上,乘客集体记录下历史性一刻。通讯员张健 王常河供图
■航班上,旅客用手机进行娱乐休闲活动。通讯员供图
■旅客可在飞行全程中使用具有飞行模式的移动电话(智能手机)等小型PED设备。
东航海航宣布正式解禁飞机上用手机,需打开飞行模式并关闭蜂窝移动通信功能
昨日21时36分, 海南航空第一班开放使用手机的HU7781航班从海口顺利起飞,飞机上的旅客们纷纷拿起手机、平板电脑(Pad)等便携式电子设备,记录下历史性一刻。这也是中国民航史上便携式电子设备正式开放的第一班航班。
1月16日,民航局发布《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PED)使用评估指南》,认为开放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PED)使用的条件已基本成熟。一天之后,东航和海航都宣布,将在今日正式对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解禁”。从此后,搭乘东航实际承运航班的旅客可在飞行全程中使用具有飞行模式的移动电话(智能手机)等小型PED设备,但需打开手机飞行模式,关闭蜂窝移动通信功能。而不具备飞行模式的移动电话等设备,在空中仍然被禁止使用。春秋航空方面也表示,将尽快完成评估,预计今年上半年,旅客将在飞机上有条件地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
■新快报记者 李佳文
民航局指南成手机解禁“开关”
2017年9月18日,中国民航局飞标司副司长朱涛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在《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的第五次修订(以下简称CCAR-121部第五版)中,明确将“合格证持有人认为使用时不会影响飞机导航和通讯系统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排除在禁用设备之外。
这就是说,民航局允许航空公司为主体对机上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影响进行评估,航空公司拥有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开放和使用的决定权。
据悉,CCAR-121部第五版于2017年10月起施行,并设置了两年的缓冲期,要求航空公司于2019年12月31日前将运行规范和手册更新至完全符合CCAR-121部第五版的要求。
2018年1月16日,民航局发布《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PED)使用评估指南》。航空业内普遍认为,这意味着中国大陆各家航空公司为飞机上“解禁”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使用,又近了一步。
解禁前要制定一系列使用规范
为何民航局 CCAR-121部第五版推出3个月后,仍然未见飞机解禁手机?有航空专家指出,第五版不仅针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使用作出了修改,还在机组疲劳风险管理、飞行员年龄上限、机长训练相关要求等多个方面作出了修改。航空公司要放开飞机上使用,需要先更新运行规范和手册。然后按照民航局最新的《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PED)使用评估指南》,对飞行员和客舱机组成员进行相关培训。
昨日,东航宣布对飞机上使用手机进行“解禁”,前提正是根据民航局的要求制定了相关的落地细则。
据悉,2017年12月开始,东航就启动了有关工作,到今年1月16日,东航已修订完成相关便携式电子设备使用规范,制订使用程序包括不正常情况下的处置程序和通报程序,并获得飞机制造厂商的技术资料,为全面推行机上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做好了充分准备。
机长有权要求关闭电子设备
首个对“手机”解禁的东航,具体要求又是如何呢?
除了文章开头提到的手机要打开飞行模式,关闭蜂窝移动通信功能,不具备飞行模式的移动电话等设备在空中仍然禁用以外,东航还明确规定:超过规定尺寸的便携式电脑、PAD等大型便携式电子设备仅可在飞机巡航阶段使用,在飞机滑行、起飞、下降和着陆等飞行关键阶段禁止使用。
出于客舱安全考虑,在飞机滑行、起飞、下降和着陆等飞行关键阶段,移动电话、电子书等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不允许连接耳机、充电线等配件。而助听器、心脏起搏器以及其他不影响飞机导航和通讯系统的用于维持生命的电子设备和装置可全程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低能见度飞行阶段等特殊情况下,或当飞行机组发现存在电子干扰并怀疑该干扰来自机上人员使用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时,飞行机组有权要求关闭这些便携式电子设备,旅客应听从指令关闭所有便携式电子设备电源,并安全存放便携式电子设备。
东航方面表示,目前能够提供空中WIFI服务的空中互联机队规模已达到74架,覆盖全部国际远程航线及166条国内重点商务航线,东航目前拥有国内最大的具备WIFI功能的机队。如旅客选择乘坐东航提供WIFI服务的飞机,可在舱门、机身、客舱内部发现WIFI标识。通过提前在东方航空APP或东航官网上申请登录密码,旅客可在登机后打开手机WIFI功能连接东航空中互联网络。WIFI服务目前是免费提供。
提醒
违规使用手机 仍面临拘留风险
航空专家提醒,尽管放开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使用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但只要旅客搭乘航班所属的航空公司一天没有宣布开放,乘客就仍需按照目前的规定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否则,可能会受到行政拘留等处罚。
另外,根据民航局1月16日发布的《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PED)使用评估指南》,在飞行期间,当机长发现存在电子干扰并怀疑该干扰来自机上乘员使用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时,机长和机长授权人员应当要求其关闭这些便携式电子设备;情节严重的应当在飞机降落后移交地面公安机关依法处置,并在事后向局方报告。
他山之石
空中WIFI按时间、里程收费
目前,欧洲、北美、新加坡、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航空公司,均未对在飞机上使用手机实施禁令。
在WIFI收费方面,阿联酋航空旅客的所有设备在首次登录2小时内,可免费使用WIFI流量20MB,之后的收费按不同舱位和不同会员级别来收取,经济舱蓝卡乘客150MB流量收费6.99美元。
芬兰航空的WIFI服务,费用为一小时 7.95 欧元、三小时11.95 欧元、全程19.95 欧元。
新加坡航空的WIFI服务,依据航班网络服务商的不同,可能以量计费或者按时计费。
全日空的WIFI服务,30分钟方案——$4.95流量15MB上限,1小时方案——$8.95流量30MB上限,全航程方案$19.95流量100MB上限。
不过,上述航空公司所提供的空中WIFI,要么限制在飞机飞行高度超过10,000英尺(约3000米)的范围,要么限制在起飞约10分钟后到降落约10分钟前可以使用。业内人士透露,这是为了保证飞机在起降期间的导航和通讯系统不受PED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