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骑楼活化:网红民宿店、文创店、茶饮店扎堆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何姗 黄婷 发表时间:2018-02-06 07:49

最美骑楼街完美的一天,在这个老房子民宿度过

如果你想在广州最美骑楼街恩宁路度过完美的一天,有光民宿真是你最好的选择。

弧形立面、超高层高、天台: 老房子的不规则性 带来设计的灵感

几个月前,这间民宿还是一栋空置的破旧老楼,寂寞地站在恩宁路骑楼街与一条窄小的内街的转角处。木木站在四楼天台上,看到楼下骑楼街的风景,就下决心,将这栋老楼租下来进行改造。

木木和她在老城长大又深爱老房子的妈妈,已经在西关经营着一家入选“中国十佳民宿”的老宅子民宿。木木喜欢在恩宁路的骑楼街上留连,看着这栋老楼在空置了十多年后,换了两手鸡煲店,又再空置,残破不堪,“很可惜,我们再不拿,就又要变成鸡煲店了。”

喜欢这片天台上的风景的还有木木的表哥晓风,在他眼里,天台是一个体味西关风情的绝好包厢。作为一个建筑师,他觉得“老房子是非常有趣的类型,那种迥然于现在商品房的不规则性,给设计带来非常多灵感。如能顺应老房子原本的特点,就可以做出不一样的空间,营造不一样的氛围。改造老骑楼并不是在抢救一个老房子,而是站在欣赏和对话的角度,与历史和传统共舞。”

这栋骑楼的最大特点,晓风认为就是“弧形的沿街转角立面,3.6米的层高,以及四楼的天台等。”跟大部分改造老房子民宿的人尽量做减法、还原老房子的本来面貌不同,晓风在有光民宿二期的设计中,保留原有的临街立面之余,在室内还做了很多加法,带着强烈的个人烙印与鲜明的设计理念。

丘陵,暴雨:在老房子民宿体验广州的城市特色

当你住进有光民宿,你一定会被那高低错落的木台阶所吸引,沿着台阶爬上去,就是可以舒服地躺下的床——哇,卧室在阁楼上,这种带阁楼的民宿也许你还是第一次见。民宿的主理木木也会贴心地提醒你:“小阁楼是很广东的生活方式,你在别的地方感受不到的。”

老骑楼3.6米的层高给了晓风独特的灵感,他希望把自己对故乡广州的儿时回忆与情感营造成独特的空间体验:“广州实际上是坐落在丘陵地带上,但今天的城市设计往往忽略了这一点。通过不同的高差变化,我尝试勾起大家对老城中这种微妙高差的记忆。这是城市空间的特质所在。比方说老街中那些高高低低的挡土墙,是男孩脑海中敌人的据点。”

这个民宿让你眼前一亮的还有淋浴间,“哇,你们的浴室是这样子的!”住过的客人会这样惊叹。这是一个由玻璃砖围合出的朦胧抽象的空间,有3.6米高,你在里面洗澡时,仿佛是夏日里的暴雨倾盆而下:

“这个灵感也是来自童年对广州天气的记忆:暑假在室外玩的时候经常会遇上骤雨,来不及躲,被雨砸中你会感觉疼,但当你一直在雨中走下去,你会越来越觉得舒服。因为夏天很热,使得这雨竟然有一丝温暖的感觉,你和雨之间的关系实际上非常亲近。”

晓风对玻璃砖的运用特别得意,这种现代的材料“远看像民国老房子的花玻璃,又有雨中的朦胧感。”从三楼的阁楼中,还能往下看到淋浴间的一角,这是设计师留给大家的小惊喜。

骑楼民宿最受欢迎的通常是带天台的顶层,穿过层层空间后,你会发现这个不大的天台竟然还藏着一座小园林。躺在床上,可以看到小园林红色的叶子伸到床边的矮窗前;而当你倚着房门看天台,景色转变为一片矮墙围合而成的小庭园;矮墙上有个方洞,洞前有张矮桌,走到天台临街的位置转身看小洞里的绿树,仿佛是在欣赏一幅画。

将传统园林空间与当代城市生活进行对接,也是晓风设计改造这个老房子的理念:“实际上这个空间是参考了苏州园林中留园里的石林小径,同一棵植物被四周带窗洞的矮墙所分隔,立刻产生出多个框景的效果。”

时尚、本土、原生态:年轻人的恩宁路畅想

这个老骑楼是整栋被租下的,一楼现在做了茶饮店,利用3.6米的层高,一楼的夹层成了一个茶座,也是民宿的公共客厅。

当业主看到破旧老楼被改造一新,高兴地说:“哎呀早几年遇到你们就好了。”

民宿开了才一个月,每天都有客人,甚至有些广州本地的大学生,也会从城东的学校跑到西关这边玩,晚上就在这里歇息。

95后的木木觉得恩宁路骑楼街虽然美,但“偏离了时尚主流的生活,我希望可以改变这种状态,可以活跃起来,有更多年轻人带入一些比较时尚的生活,有很多年轻品牌在这里发展,也可以成为地标式的地方,可以让到广州来的人看到广州的生命力,特别是年轻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但是,另一方面,在老城区度过童年的木木也很怀念老城的人情味,她并不希望恩宁路变成时尚商业街:“期望老街能留住原生态的本土的东西,就比如说我小学的那条街巷,小时候的铺子还在,有很local很生活化的士多,阿姨坐在门口和你聊天。隔壁我同学又开了很时尚的餐厅,这是比较自然的融合,传统和现代的融合。我觉得这样比较有味道。”

北京路老字号一条街开出了一家文创网红店

提起广州北京路步行街北段,很多“老广”第一反应是,“好冷清啊!剩翻几间老字号系度,冇咩好逛啦!”

如果你还是这样的印象,不妨找个机会来逛逛,会发现有新惊喜——在北段骑楼街,开了一家新的网红文创店,树德生活馆,这是北京路老字号一条街引进的第一家文创新业态店,带旺了北京路步行街北段的人气,也重新开启了北京路商业业态的转型升级。

越秀区政府引入新业态 打造文商旅街区

树德生活馆是国内首家24小时创意生活用品复合体验店,除了卖原创设计品牌用品,还有书店、咖啡、旅馆、手工体验、电影等等。树德生活馆店铺一般都开在创意园、旅游地标与购物中心里,如T.I.T创意园、岭南天地、苏州诚品书店、正佳广场等。

近年来,越秀区政府有意通过引入一批商业新业态,将北京路打造成集文化、商贸、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街区,去年10月,北京路文化核心区管委会向树德生活馆抛出了“绣球”。

其实,树德生活馆早就相中了北京路商圈。树德生活馆合伙人林潼谈到,第一北京路是历史文化街区,是全国非常有影响力的商圈,从商业角度来说,对树德生活馆是个好机会,不能错过这个重要地标;第二北京路除了是商圈,其文化属性非常强,树德生活馆作为文创品牌,进驻北京路非常匹配,树德也非常期待能用当代的文创设计思维与老北京路碰撞出新的火花。

林潼说,“树德生活馆作为第一波文创新品牌进驻北京路步行街,有幸参与并见证着北京路步行街的商业升级和文化升级。”

复合体验店成旅游目的地,街坊休闲新去处

用了短短13天时间,2017年12月4日,树德生活馆开门迎客。

和老字号店铺不同,树德生活馆时尚小清新的装修风格,吸引了每个过往的行人停下来走进去看看。

原木色与白色很文艺,在用钢水管做成的陈列架上,牛皮纸包包、纯天然手工皂、创意灯具、木制玩具、相思木餐具,骨瓷餐具……各种新奇有趣的生活用品都令人挪不开脚步。

走上两级台阶,你会看到三条横梁上的三句诗:

风后面是风/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还是道路

再往里面走,是树德生活馆的书店,白色的桌子、椅子,当你逛街累了,可以进来喝杯咖啡,翻翻书……

00后小谭和同学有一次逛北京路发现了这家文创店,“我们好中意呢啲感觉,好文艺,好舒服。”过了几天,她们又从海珠区专程跑过来,“想过来睇下,感受下。”她们不停地在店里的每个角落摆出各种姿势拍拍拍。

60多岁的梅姨逛到北京路上的皇上皇,买了一包腊肠,再逛下去,却发现它的旁边多了一家很时尚的店,在梅姨的记忆中,北段这边都是一些老字号店铺,“呢间店好有特色啰,头先睇果个袋,靓女话188蚊,梗系抵啦!”梅姨一眼看中了一个牛皮纸包包。

住在树德生活馆楼上的董姨,最近家里多了很多文艺小精品,原木碗、精品香薰灯、棉麻袋子……“楼下开咗间文创店,细路仔钟意D情调,会去睇同埋买,仲会买嚟送”。

以前,逛到北段骑楼街,大伙最多就走进太平馆西餐厅吃个饭,到仁信甜品店吃碗双皮奶,现在,还可以走进树德生活馆来逛逛,店里有趣新潮的小物品,或者到书店里,看看书,累了还可以坐下来休息一下,喝杯咖啡。周末人多的时候,树德生活馆还会推迟关店的时间,是北段骑楼街中开得最晚的店,以新的业态、体验活跃了骑楼街的夜生活。

林潼认为,“很多老城区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偏向改造成文创类的商业,这可以看成是一次新旧的对话,市民游客可以在老城区体验全新的内容,这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游客不是为了逛街才来这个地方,而是他们好奇这里改造成什么样子,有什么新鲜好玩的东西,想来这里玩,拍个照啊,打卡签到,完全变成一个网红区、体验性的旅游目的地。”

计划:打造有北京路特色的产品

2018年,树德生活馆要联合北京路文化核心区管委会有更深入的合作,把文化,文创和设计的力量渗透到公共事件中,一起助力推广文化。

树德生活馆还要把北京路的传统非遗文化与树德的文创理念融合起来,推出具有北京路岭南特色的系列产品。

“我们在广州除了有复合业态,24小时营业外,我们希望输出的产品也能有这个地方的特点,一定要给你来北京路找我的理由。我们还要在北京路上开更多的店,两个、三个店都不为多。每个店我们都有不同的创意和实现。”

1  2  3  


编辑:宏
数字报

广州骑楼活化:网红民宿店、文创店、茶饮店扎堆

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何姗 黄婷  2018-02-06

最美骑楼街完美的一天,在这个老房子民宿度过

如果你想在广州最美骑楼街恩宁路度过完美的一天,有光民宿真是你最好的选择。

弧形立面、超高层高、天台: 老房子的不规则性 带来设计的灵感

几个月前,这间民宿还是一栋空置的破旧老楼,寂寞地站在恩宁路骑楼街与一条窄小的内街的转角处。木木站在四楼天台上,看到楼下骑楼街的风景,就下决心,将这栋老楼租下来进行改造。

木木和她在老城长大又深爱老房子的妈妈,已经在西关经营着一家入选“中国十佳民宿”的老宅子民宿。木木喜欢在恩宁路的骑楼街上留连,看着这栋老楼在空置了十多年后,换了两手鸡煲店,又再空置,残破不堪,“很可惜,我们再不拿,就又要变成鸡煲店了。”

喜欢这片天台上的风景的还有木木的表哥晓风,在他眼里,天台是一个体味西关风情的绝好包厢。作为一个建筑师,他觉得“老房子是非常有趣的类型,那种迥然于现在商品房的不规则性,给设计带来非常多灵感。如能顺应老房子原本的特点,就可以做出不一样的空间,营造不一样的氛围。改造老骑楼并不是在抢救一个老房子,而是站在欣赏和对话的角度,与历史和传统共舞。”

这栋骑楼的最大特点,晓风认为就是“弧形的沿街转角立面,3.6米的层高,以及四楼的天台等。”跟大部分改造老房子民宿的人尽量做减法、还原老房子的本来面貌不同,晓风在有光民宿二期的设计中,保留原有的临街立面之余,在室内还做了很多加法,带着强烈的个人烙印与鲜明的设计理念。

丘陵,暴雨:在老房子民宿体验广州的城市特色

当你住进有光民宿,你一定会被那高低错落的木台阶所吸引,沿着台阶爬上去,就是可以舒服地躺下的床——哇,卧室在阁楼上,这种带阁楼的民宿也许你还是第一次见。民宿的主理木木也会贴心地提醒你:“小阁楼是很广东的生活方式,你在别的地方感受不到的。”

老骑楼3.6米的层高给了晓风独特的灵感,他希望把自己对故乡广州的儿时回忆与情感营造成独特的空间体验:“广州实际上是坐落在丘陵地带上,但今天的城市设计往往忽略了这一点。通过不同的高差变化,我尝试勾起大家对老城中这种微妙高差的记忆。这是城市空间的特质所在。比方说老街中那些高高低低的挡土墙,是男孩脑海中敌人的据点。”

这个民宿让你眼前一亮的还有淋浴间,“哇,你们的浴室是这样子的!”住过的客人会这样惊叹。这是一个由玻璃砖围合出的朦胧抽象的空间,有3.6米高,你在里面洗澡时,仿佛是夏日里的暴雨倾盆而下:

“这个灵感也是来自童年对广州天气的记忆:暑假在室外玩的时候经常会遇上骤雨,来不及躲,被雨砸中你会感觉疼,但当你一直在雨中走下去,你会越来越觉得舒服。因为夏天很热,使得这雨竟然有一丝温暖的感觉,你和雨之间的关系实际上非常亲近。”

晓风对玻璃砖的运用特别得意,这种现代的材料“远看像民国老房子的花玻璃,又有雨中的朦胧感。”从三楼的阁楼中,还能往下看到淋浴间的一角,这是设计师留给大家的小惊喜。

骑楼民宿最受欢迎的通常是带天台的顶层,穿过层层空间后,你会发现这个不大的天台竟然还藏着一座小园林。躺在床上,可以看到小园林红色的叶子伸到床边的矮窗前;而当你倚着房门看天台,景色转变为一片矮墙围合而成的小庭园;矮墙上有个方洞,洞前有张矮桌,走到天台临街的位置转身看小洞里的绿树,仿佛是在欣赏一幅画。

将传统园林空间与当代城市生活进行对接,也是晓风设计改造这个老房子的理念:“实际上这个空间是参考了苏州园林中留园里的石林小径,同一棵植物被四周带窗洞的矮墙所分隔,立刻产生出多个框景的效果。”

时尚、本土、原生态:年轻人的恩宁路畅想

这个老骑楼是整栋被租下的,一楼现在做了茶饮店,利用3.6米的层高,一楼的夹层成了一个茶座,也是民宿的公共客厅。

当业主看到破旧老楼被改造一新,高兴地说:“哎呀早几年遇到你们就好了。”

民宿开了才一个月,每天都有客人,甚至有些广州本地的大学生,也会从城东的学校跑到西关这边玩,晚上就在这里歇息。

95后的木木觉得恩宁路骑楼街虽然美,但“偏离了时尚主流的生活,我希望可以改变这种状态,可以活跃起来,有更多年轻人带入一些比较时尚的生活,有很多年轻品牌在这里发展,也可以成为地标式的地方,可以让到广州来的人看到广州的生命力,特别是年轻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但是,另一方面,在老城区度过童年的木木也很怀念老城的人情味,她并不希望恩宁路变成时尚商业街:“期望老街能留住原生态的本土的东西,就比如说我小学的那条街巷,小时候的铺子还在,有很local很生活化的士多,阿姨坐在门口和你聊天。隔壁我同学又开了很时尚的餐厅,这是比较自然的融合,传统和现代的融合。我觉得这样比较有味道。”

北京路老字号一条街开出了一家文创网红店

提起广州北京路步行街北段,很多“老广”第一反应是,“好冷清啊!剩翻几间老字号系度,冇咩好逛啦!”

如果你还是这样的印象,不妨找个机会来逛逛,会发现有新惊喜——在北段骑楼街,开了一家新的网红文创店,树德生活馆,这是北京路老字号一条街引进的第一家文创新业态店,带旺了北京路步行街北段的人气,也重新开启了北京路商业业态的转型升级。

越秀区政府引入新业态 打造文商旅街区

树德生活馆是国内首家24小时创意生活用品复合体验店,除了卖原创设计品牌用品,还有书店、咖啡、旅馆、手工体验、电影等等。树德生活馆店铺一般都开在创意园、旅游地标与购物中心里,如T.I.T创意园、岭南天地、苏州诚品书店、正佳广场等。

近年来,越秀区政府有意通过引入一批商业新业态,将北京路打造成集文化、商贸、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街区,去年10月,北京路文化核心区管委会向树德生活馆抛出了“绣球”。

其实,树德生活馆早就相中了北京路商圈。树德生活馆合伙人林潼谈到,第一北京路是历史文化街区,是全国非常有影响力的商圈,从商业角度来说,对树德生活馆是个好机会,不能错过这个重要地标;第二北京路除了是商圈,其文化属性非常强,树德生活馆作为文创品牌,进驻北京路非常匹配,树德也非常期待能用当代的文创设计思维与老北京路碰撞出新的火花。

林潼说,“树德生活馆作为第一波文创新品牌进驻北京路步行街,有幸参与并见证着北京路步行街的商业升级和文化升级。”

复合体验店成旅游目的地,街坊休闲新去处

用了短短13天时间,2017年12月4日,树德生活馆开门迎客。

和老字号店铺不同,树德生活馆时尚小清新的装修风格,吸引了每个过往的行人停下来走进去看看。

原木色与白色很文艺,在用钢水管做成的陈列架上,牛皮纸包包、纯天然手工皂、创意灯具、木制玩具、相思木餐具,骨瓷餐具……各种新奇有趣的生活用品都令人挪不开脚步。

走上两级台阶,你会看到三条横梁上的三句诗:

风后面是风/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还是道路

再往里面走,是树德生活馆的书店,白色的桌子、椅子,当你逛街累了,可以进来喝杯咖啡,翻翻书……

00后小谭和同学有一次逛北京路发现了这家文创店,“我们好中意呢啲感觉,好文艺,好舒服。”过了几天,她们又从海珠区专程跑过来,“想过来睇下,感受下。”她们不停地在店里的每个角落摆出各种姿势拍拍拍。

60多岁的梅姨逛到北京路上的皇上皇,买了一包腊肠,再逛下去,却发现它的旁边多了一家很时尚的店,在梅姨的记忆中,北段这边都是一些老字号店铺,“呢间店好有特色啰,头先睇果个袋,靓女话188蚊,梗系抵啦!”梅姨一眼看中了一个牛皮纸包包。

住在树德生活馆楼上的董姨,最近家里多了很多文艺小精品,原木碗、精品香薰灯、棉麻袋子……“楼下开咗间文创店,细路仔钟意D情调,会去睇同埋买,仲会买嚟送”。

以前,逛到北段骑楼街,大伙最多就走进太平馆西餐厅吃个饭,到仁信甜品店吃碗双皮奶,现在,还可以走进树德生活馆来逛逛,店里有趣新潮的小物品,或者到书店里,看看书,累了还可以坐下来休息一下,喝杯咖啡。周末人多的时候,树德生活馆还会推迟关店的时间,是北段骑楼街中开得最晚的店,以新的业态、体验活跃了骑楼街的夜生活。

林潼认为,“很多老城区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偏向改造成文创类的商业,这可以看成是一次新旧的对话,市民游客可以在老城区体验全新的内容,这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游客不是为了逛街才来这个地方,而是他们好奇这里改造成什么样子,有什么新鲜好玩的东西,想来这里玩,拍个照啊,打卡签到,完全变成一个网红区、体验性的旅游目的地。”

计划:打造有北京路特色的产品

2018年,树德生活馆要联合北京路文化核心区管委会有更深入的合作,把文化,文创和设计的力量渗透到公共事件中,一起助力推广文化。

树德生活馆还要把北京路的传统非遗文化与树德的文创理念融合起来,推出具有北京路岭南特色的系列产品。

“我们在广州除了有复合业态,24小时营业外,我们希望输出的产品也能有这个地方的特点,一定要给你来北京路找我的理由。我们还要在北京路上开更多的店,两个、三个店都不为多。每个店我们都有不同的创意和实现。”

1  2  3  


编辑:宏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