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武侠:金庸与古龙,谁写的美食更诱人?
文/羊城派记者 谢杨柳
过完春节,我们油腻的大肚皮还未瘪下,《舌尖3》便冲上了热搜榜:成就了章丘锅贵,也沦为了“吐槽大会”。
趁着各位吃货的热情未熄,我们来谈谈“舌尖上的武侠”。
一
在武侠世界,侠客们从不发愁穿衣与住行的问题,反正在作者的设定下,他们总有花不完的银子。关于侠客们的银子从哪儿来的问题,现已跻身人类十大未解之谜。
图/2008版《鹿鼎记》剧照
独独美食,是侠客们不可随意而致的。既为侠客,便免不了时常风餐露宿,逮到啥吃啥。
运气好的如郭靖,走到哪儿都有江湖第一名厨黄蓉女士贴身服务。大部分运气不好的,只能手里捧着个窝窝头,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食物是现实世界的硬通货,在武侠世界也不例外。别看人人都在追逐武功秘籍,关键时刻,黄蓉用一只鸡屁股就换来了一招亢龙有悔。
图/2017版《射雕英雄传》截屏
在黄蓉等身在武林、心系厨界的武术家努力下,尽管饮食条件异常艰苦,武侠世界仍然出现了不少名厨与美食。
尤其在金庸笔下,美食的繁复精细,名厨的出神入化,几乎不逊于那些一本正经地打脸牛顿、开黑普朗克的神功绝技。
就像黄蓉的那一道名菜“玉笛谁家听落梅”的入口感觉:“每咀嚼一下,便有一次不同滋味,或膏腴嫩滑,或干脆爽口,诸味纷呈,变幻多端,直如武学高手招式之层出不穷,人所莫测……”
图/2017版《射雕英雄传》截屏
二
切入正题,金庸笔下公认的首席名厨当属黄蓉。作为一代德艺双馨段子手,黄蓉女士并没有像其母哄骗老顽童一样对付洪七公,而是用一道道江南美食征服了这位南宋武林第一吃货。
且看清单:二十四桥明月夜、淑女君子好逑汤、玉笛谁家听落梅……菜名听起来很洋气,翻译过来就是火腿蒸豆腐、笋尖樱桃汤、牛羊大杂烩,这个套路跟高级饭店差不多——所谓群英荟萃就是一盘大萝卜。
图/1994版《射雕英雄传》剧照
其实这几道菜只是做法繁复、名称雅致,并不见得好吃,七公老人家吃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多半是叫花心理作祟。
黄蓉真正拿手的是叫花鸡和口蘑煨鸡,是特供给郭靖的,所以郭大侠才会越来越神威健壮,身材没扭曲,体重也没沦丧。
相比高级大厨黄蓉,金庸武林第二名厨石破天则专注于更健康、更环保的土味餐饮。
一道水煮獐子肉换来怪侠谢烟客的惺惺相惜,一架烧烤野猪腿赢得与侠客岛二使者的金兰之谊……
尽管情智商双低,石破天仍然凭着一手绝顶厨艺,在那个江湖达尔文主义盛行的时代顽强生存了下来。
图/电视剧《新侠客行》剧照
不仅食物讲究,金庸笔下的茶点也极尽奢华。比如,阿朱、阿碧招待段誉的茶是当时还不知名的碧螺春,点心则是“玫瑰松子糖、茯苓软糕、翡翠甜饼、藕粉火腿饺,形状精雅,每件糕点都似不是做来吃的,而是用来玩赏一般。”
三
相比世家出身的金庸,一生浮浪的古龙喜欢描写更接地气的小吃铺、大排档。但千万别小看这些蛋炒饭、白馒头,在古龙笔下,街头的一碗羊肉泡馍往往远胜皇宫里的鸳鸯五珍脍。
比如这一段:“风四娘看着桌上的这碗面,看着正在替她斟酒的萧十一郎,心里就不由自主升出种温暖之意,就好像从面碗里冒出来的热气一样。”寒夜之中故人相遇,有什么比在小饭馆吃一碗牛肉面更畅快?
图/电视剧《萧十一郎》剧照
类似的场景在古龙笔下处处皆是:在《欢乐英雄》中,林太平用唯一一件棉袄换来几个白馒头,回去与难兄难弟分享着口水一起吃;
在《流星蝴蝶剑》中,孟星魂与律香川寒夜中共食一锅蛋炒饭,两个逐梦青年各怀心事、相对无语……
在金庸笔下,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而在古龙笔下,最好的美食并不在于食物本身,而在于咕咕乱叫的肚皮,所谓“饱饫烹宰,饥厌糟糠”。
比如陆小凤,在饥饿难耐的时候,竟将西门吹雪与叶孤城皇宫决战的入场券,换了一个白馒头,并“觉得这馒头简直比鱼翅还好吃”。
而对于在荒野长大的阿飞来说,食物不存在美恶之分。每一餐饭,他都会将所有饭屑舔舐干净,在城市中顽强地遵从荒原狼的生存哲学。
图/中国香港演员张智霖饰演的《陆小凤》
在古龙笔下,就连吃货也极尽草莽英雄之本色。陆小凤曾与一位将军比赛吃肉,“炉火正旺,锅里煮着热气腾腾的一锅肉,香得简直可以把十里之内的人和狗都引来。”最后两个人撑得直翻跟头,双双倒地时突然开怀大笑。
四
比较而言,金庸的美食虽然琳琅满目,但大多只是一串菜谱;古龙的美食虽然简单粗粝,却往往能引人垂涎。
许多金迷也不得不承认,在描写饥饿感方面,古龙确实更胜一筹,归根结底还是两人贫富差距太大所致。
理虽如此,金庸还是尝试着弥补不足,比如洪七公请杨过在华山之巅吃水煮蜈蚣。但即便描写如此接地气的食物,金庸仍不忘赘述其做法之精细,在雪山之上,洪七公还能随身携带七八盒调料。吃货形象虽然完满,但野味之思顿时消解。
图/1995版《神雕侠侣》截图
同样,古龙也无法突破穷人格局,偶尔描写高档美食,只是数道食材一带而过。比如在《武林外史》中描写豪华派对,只能想象出“松江的鲈鱼,阳澄湖的活蟹,定海的对虾,江南的巨龙”,至于具体做法则全然不述。
有句毒鸡汤流行一时:“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这句话确实可以用在古龙身上。但另一方面,富贵又何尝不会限制一个人的想象力?比如金庸,无论怎样极尽铺张,都无法令读者肚里的蛔虫蠢蠢欲动,原因就在于从没挨过饿啊。
想起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所讲述的:乡下人在城里人眼中是“愚”的,连在马路上躲车都不会。但城里的小孩下乡,同样不会捉蚱蜢。
因此,费孝通指出,不会躲马路与不会捉蚱蜢,都无关智力,而是知识结构不同。
一个通达的人不会嘲笑别人“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就像金庸绝不会嘲笑古龙说:你个土老帽,就会写白馒头、蛋炒饭,是饥饿限制了你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