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朋友圈救了一条命,谢谢你没有放弃我 | 晨读天下

来源:金羊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18-03-22 09:52

晨读天下 一条纵览天下风云

一条朋友圈救了新生儿一命

最近,被一条朋友圈暖到了:

图片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这是一位医生的朋友圈,文字间提到的早产儿叫毛毛,出生后不久就被发现小肠全部坏死,肚子渐渐鼓胀得像一面小鼓,家人只好带他接受临终关怀治疗。

而医院的新生儿科医生朱兴旺见到毛毛了解病情后,并没有叹息放弃,而是希望再努力一把。他将毛毛的病情和相关检查照片发在了自己的朋友圈,等待一线生机的出现。

3月11日晚,朱医生发出了朋友圈,当天晚上11点,浙大儿院新生儿外科主任钭金法就在微信上联系了他,表示去年成功救治了一名类似案例。经过仔细研究病情后,第二天凌晨2点,朱医生陪着毛毛连夜从重庆坐救护车赶往杭州,进行抢救。

一路上,两位医生都在

就毛毛的病情进行沟通

图片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1600多公里,18个小时,毛毛安静地睡着,其他人几乎却都不曾合过眼。3月12日晚上8点,毛毛顺利到达浙大儿院,浙大儿院的医生早已做好抢救准备。

晚上10点,在钭金法的带领下,手术开始。医生们发现,毛毛的腹腔严重粘连,组织液、大便和小肠都粘在一起,已是岌岌可危。在经过一场惊心动魄与死神的搏斗之后,晚上12点,手术顺利结束。

目前,毛毛已经撤离了呼吸机,生命体征稳定。

图片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忍不住想起曾经在网上看到的一张图片:

轻描淡写间功德无量,强行涂改生死簿。

谢谢你,没有放弃我。

@胡远东

生活中总能听见有人抨击埋怨指责医生,说他们冷血、不尽责、只看钱……肆意叫嚣咒骂,甚至动用暴力,却仿佛自动忽视了医生也是个普通人,忽视了他们为这个职业做出的努力,为生命做出的付出。

每次去医院,我妈都说以后学医吧,当医生多好,然后每次都是正在安静低头写病历的医生突然来一句“千万不要学医”。(@RATATATATATA)

实习完和老师吃饭的时候,他说我要是有女儿,我一定不让她学医,这个行业太苦,我心疼。(@噎死青春)

学医是什么感受?

选择学医,就是选择一辈子“读高三”。

我有故事和酒,你愿意陪我一起复习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局部解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寄生虫学外科学内科学药理学儿科学精神病学神经病学诊断学传染病学吗?

学医的汉子伤不起,学医的妹子惹不起。

学医之后,再胆小的姑娘也能够在深夜穿梭医院各个角落;在解剖室里云淡风轻地讨论中午吃什么。

然而,既然选择了这一条路,就不要轻言放弃。

医学生收到的毕业祝福——

作为—个医生,首先,你要有仁心,其次才是仁术。

我是120跟车护士,全科那种,每次抢救成功,内心都是自豪感爆棚。无所谓工资待遇低,无所谓工作量大、各种加班熬夜,只是单纯地喜欢这个职业,哪怕前面的路再难走,我们依然负重前行,勇往直前。(@小团不高兴)

医术的习得和心灵的成长并行,这一路我们路过悲恸也收获喜悦,努力成为一名有温度有能力的医者,为能帮助更多的人而存在,而坚持。(@陈翀:上海第一人民医院)

这一路,并不容易,但只要穿上白大褂,就要对生命负责。

98岁的胡佩兰退休20多年还坚持坐诊,逝世前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病人看完了,回家吧。

一日为医,终身为医

他们在死亡的荆棘丛里拼尽全力,

为病人杀出一条血路

一名男子心脏骤停,已无脉搏及自主呼吸,然而医生却没有放弃,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抢救,医护人员累计为患者胸外心脏按压约15000次,从死神的手里抢回了患者。

所谓奇迹,不过是有人不肯放弃。

病人生命垂危,医生轮流进行心脏复苏,男医生手没有力气了,女护士立刻化身女汉子。

只要一息尚存,定当竭尽全力。

为了患者能顺利进行心脏移植,医生自己开私家车连夜来回500里,去外地取来供体心脏。

在你看不见的角落,他们做的比你想的要多。

连续9个小时的手术,这位医生的脖子累到不能动,但手术还在进行,他立刻要求麻醉医生帮他打一针封闭,顺利完成手术。

拿起手术刀,就决不允许自己倒下。

大年初二,当别人还在欢度假日时,这位医生和同事连轴转完成了10台手术,迎接了8个小生命的到来,并完成两台其他外科手术。

若非累到极致,怎么会靠着墙就睡着了。

主刀医生从早上9点开始做消化道肿瘤内镜下挖除术,一直到下午5点半没下台,没时间上厕所,也来不及吃饭、喝水,直到护士拿来面包,才匆忙吃上几口。

这对于他们来说,或许已经习以为常。

晚上突然接到手术的通知,作为父亲的医生给熟睡的女儿留下了这张纸条,随后就直奔医院。

既然选择医生这条路,就注定风雨兼程。

两年前不慎坠楼……送到医院的时候还有一点点神志。自己嘀嘀咕咕地说了句:“我是不是要死了……”忽然听见特别浑厚的声音:“死不了,我在呢!”|・ω・`)瞬间沦陷!后来认识了这位大夫,如果不是他儿子都比我大了……(╯°Д°)╯︵┴┴这院我可以住到天荒地老……(@弦歌无言)

我在icu,科里有个溺水的2岁小女孩,爸妈都想放弃了,但是主管医生一直在说服他们。前两天给那小女孩试着脱离呼吸机让她自主呼吸,主管的医生就搬张凳子一直坐在她床边,一直看着她的生命征和表现…主管医生刚值完一个无眠的夜班…但他还是坚持一直看着小女孩的情况…现在小姑娘已经转到普通病房了。(@得闲睡觉_)

然而医生不是神

他们也无法保证每一次抢救都能成功

一位急诊室的医生,在自己19岁的病人抢救无效死亡后,默默地走到了医院外面,痛哭出声。

直面死亡和失败,是每个医生都必须要经历的一堂课。

这种感觉真的很无力。我哥他就是学医的,有一个他的病人手术失败了,那天晚上他喝了一晚上的酒,我第一次看到他哭了…(@天河陈冠希)

我爸是一名神经外科的医生,二十多年前没把一个喝醉酒骑摩托车出车祸的19岁小伙子救回来,悔恨到现在。(@_Lovejustfornothing)

那个晚上,未满一岁的小孩被汽车撞到两次,送来时已经瞳孔散大。不到两个小时,小孩就不行了。不管怎么抢救,小孩儿的心跳波形拉成直线。孩子的爷爷拿着被子拿着小孩儿的洋娃娃,把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步履蹒跚地向着太平间走去。那是我唯一一次让自己哭。(@煎蛋先森是男神)

在上海多家三甲医院拍摄的纪录片《人间世》,直面医院中的失败。一个24岁的小伙子吃变质海鲜中毒,脏器衰竭,经过5个小时的抢救还是没能救回来。手术室外是痛哭声,手术室内也是一片死寂。

“我们组织过成百上千次的抢救,我们成功,我们也失败。正是能体会这种切肤之痛,我们才能毅然决然地守护着心里的最后一亩田。医生是人,不是神。”

面对死亡,他们的难过自责不比任何人少,但他们深知自己的悲伤是无力的,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擦干眼泪,赶赴下一个战场,继续下一场战斗。

医生和病人从来就不该是对立的

请对彼此都多一点耐心和包容

患者突发躁狂,拔掉引流管冲出病房,很多医生、护士、家属都拦不住。主治医生一到,立刻上前拥抱住他,病人马上就安静了。

患者最信任的本该是医生,

多么希望医患关系能够定格在这一刻。

一位患者留下遗嘱,感谢曾经救治过自己的医生,医生看到后,忍不住泪流满面。

医患之间本应没有矛盾,医患是同盟,

共同的敌人应当是疾病,什么时候这种关系变了呢?

3岁小男孩突发高烧,牙关紧闭,为避免孩子窒息,医生将手指伸进孩子嘴里,帮他抵住舌头,即使被死死咬住,也忍着疼痛帮孩子治疗,直到他转危为安。一周后男孩前来医院复诊时,向医生鞠躬致谢,而医生也深深鞠躬回礼。

而这一幕也发生在100年前,当医生查房时,小患者突然鞠躬致谢,而医生也深深鞠躬回礼。

请别再拿医生吓唬孩子了,

我们希望,他们生病、痛苦的时候,

知道医生是最想帮助他们的人,

而不是视医生为恶人。

医生毛恩强说过一句话,

至今印象深刻:

“一些病人对你的理解信任,

让你恨不得掏空所有知识去帮助他。”

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

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

请对他们多点耐心和包容

善待每一位病人

也善待每一位医者

持枪劫匪看到中国国旗后,

竟然鞠躬走了…

一夜春雪潇潇,二道纷外妖娆。3月15日下午三点,长白山东沃影院,影片《红海行动》放映结束。随着散场的观众走出,意外发现长白山公安局长吴强也在其中,于是一起乘车顶雪返回。

车上,与这位先后两次代表国家执行联合国维和警察使命的吴强,针对这部影片攀谈起来。

吴强正在给警员们讲他与国旗的故事

吴强在维和基地经常自豪地展示五星红旗

话题围绕《红海行动》与他们维和警察经历有何异同点聊起。吴强边思考边讲,我们都是以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为己任,都是同恐怖分子作斗争,都有影片中所贯穿的“勇者无畏,仁者无敌”的亮剑精神。

区别在于保护的对象不同,执行任务的指令不同,组成人员成份不同,工作任务属性不同,但最根本的不同是,电影可以彩排,真正的战争是没有彩排的……为此,他讲述了两次代表国家执行联合国维和警察使命的难忘历程。

国旗在胸前 责任在心间

2002年5月,吴强经过联合国的严格考试而成为一名维和警察。从拿到维和警察资格证书的那一刻起,他就选择了危险,选择了挑战,随时准备为世界和平贡献力量乃至生命……

10月,吴强一行奉命从北京飞往东帝汶执行为期一年的维和任务。一下飞机,76名中国维和警察都是“五星红旗在胸前,五星红旗在臂上。”威武形象让其他国家的维和警察羡慕不已。

按照惯例,到达东帝汶的各国警察都要从基层干起。但恰逢东帝汶警官大学聘请教官,结果在近万人的多国维和警察中筛选出20名任教官,吴强成为唯一被选中的中国警察。

然而,战争最不缺少的就是死亡。正如片中舰长所说:“直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在战场,生死岂还顾得?死亡固然使我们痛,但也让我们触摸到了真实。战场有流血,和平也有牺牲,只是你我处在这些英雄用血与肉铸就的和平的‘温巢’里还未感受到外界的寒意。”在与吴强的交谈中,我在逐渐地理解着这段话的真正内涵。

一次,一伙当地的武装分子拿着长枪短炮,一边鸣枪一边向附近的居民区走来。危急关头,在此动员居民转移的吴强对身边的警校学员下达了“呈倒‘V’字队形展开,绝不能让他们殃及无辜百姓!”的命令。

然而,面对来势汹汹的武装分子,面对生死,学员们有些胆怯了。正当他们犹豫时,吴强快速站在最前面,学员们见教官冲在前面,立即底气十足地依次站好。

这时只见吴强胸前A4纸般大的中国国旗格外耀眼,他像一尊铁塔立在马路中间……此时武装分子扔过来的鸡蛋已打在他的身上,子弹在他头上呼啸而过,但他纹丝未动。为首的大胡子走到面前,盯了几秒钟他胸前的国旗,向身后挥手示意停下。

他用英语疑惑地问:“你是中国人?”吴强斩钉截铁地说:“我是中国维和警察,正在执行联合国维和使命,请你们立即离开这里……”大胡子与几个人窃窃私语后,向他郑重地鞠一躬,就率领着众人返回了……

后来才知道,大胡子和他姐姐的白内障,是中国红十字医疗队的医生们通过手术给治好的,重见光明的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五星红旗……

“面对突如其来的武装分子,我当时想这次肯定凶多吉少,因为对方全副武装地有备而来,所以,我想作为一名中国警察,宁可迎面站着倒下,也不能被吓死。于是就将随身携带的中国国旗贴在胸前……没想到是中国国旗救了我。”吴强感触颇深地说道。

原来他在出国前,专程到长春光复路买了百余面大小国旗,准备用来赠送国际友人,没想到却成了自己的“护身符”。

危难显身手 使命更光荣

2005年7月,吴强再一次接到公安部的任命,作为中国维和警察科索沃警队队长,带领18名队员在指定时间赶往科索沃执行维和任务。吴强深知,这次与东帝汶维和任务截然不同的是,身为队长要担负起团队的责任和义务。

刚到科索沃他就体会到了事态的严重性——突发案件处置、出现场、找线索、夜间搜查和实施抓捕都是他们份内的事,而老百姓几乎家家有枪支,因此危险无处不在。尤其是汽车炸弹,经常上演现实版的悲剧。

“每天早晨上班第一件事,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走到自己的车前,趴到车底下看一看有没有汽车炸弹……我开的车,仅用了7天就被炸得面目全非。”吴强记忆犹新地讲述道。

然而,给吴强印象最深的是到达科索沃四个月后。一次,他带领几名当地警察和一名翻译去一恐怖分子家里调查取证。当时得到的情报是恐怖分子在逃,而实际是6名恐怖分子正在家里研究新的犯罪计划。

当他们接近房子时,因在最前面的翻译没有经验,径直向房间走去。结果恐怖分子直接开枪,翻译中弹倒下不断地呻吟着。吴强见状马上命令战术卧倒,同时他一边借助障碍物为掩体拔枪还击,一边向翻译靠拢。

恐怖分子持续对他开枪没有击中,便集中多挺冲锋枪齐发,此时吴强没有退却,而是冒着枪林弹雨匍匐前进,并趁着对方误以为他被击中的瞬间,成功将翻译拖到路边的汽车旁,并迅速将自己身上的防弹衣给翻译穿上并包扎伤口。这时,气急败坏的恐怖分子对这辆汽车集中火力疯狂扫射,还相继扔过来3颗手榴弹,情况非常危险……幸亏被及时赶到的联合国维和部队解围。

事后得知,恐怖分子在11分钟内打了几百发子弹,造成人员伤亡,扔过来的3颗手榴弹都拉了弦,但是没有爆炸,原因是手榴弹产于1972年、年久失效,假如手榴弹有一颗爆炸,那后果不堪设想……

正如影片中“顾顺”说的那样,战场就是这样,要习惯。前线的军人保家卫国,也许每天都面临危险,但他们在告诉自己要习惯。吴强说,在科索沃执行任务时,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事太多了。

如:恐怖分子佯装给他们带路,在行进间突然从柴禾垛里抽出手枪……还有个恐怖分子在自家躲过了三次地毯式搜索,被吴强发现后,在地窖里将五连发上膛,因子弹卡壳,他才转危为安。

维和诚可贵 尊严价更高

说起保护侨民的故事,吴强兴奋不已。科索沃战乱期间,在当地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做生意的中国人有380多名,他们大都经历了被抢劫、偷窃的遭遇。

自中国维和警察出现后,形势有了明显的好转。尤其是通过联合国三次晋级考试,都以第一名的成绩胜出而出任科索沃国家犯罪调查部部长的吴强履职后,保护中国商人在科索沃的生命财产安全,就成为当地警察的自觉行动。

同时,中国商人财产受侵案件一个个告破,甚至昔日的经济纠纷案也如愿得到赔偿,中国商人在当地有了尊严。

一次,不法分子集结一些人正准备抢中国福建人开的超市,被途经此地的吴强看到。他二话没说,只身一人站在超市门口,面对蜂拥而至的不法分子厉声道:“要抢超市,就从我身上踏过去……”此时,吴强胸前、臂上的五星红旗格外耀眼,不法分子望而怯步,最终知趣地离去。

吴强最终在一次抓捕恐怖分子的行动中腿部受伤,但他仍带伤出色地指挥完成了这次行动。回国做了手术,至今他的腿部还有钢板……这让我联想到影片中的画面,战士们身负重伤也要执行任务,牺牲之前也要用最后一丝气力让还在战斗的队友能够与军舰保持联系,不完成这最后一步,死不瞑目……而支撑这一切的信念就是“蛟龙”的这句口号——“勇者无畏,强者无敌”吧。

“时刻守护着那属于我们的碧海蓝天,海魂的故事由我们谱写”,这是海军的誓言。虽然祖国的安全由军人守护,但是祖国的强大要靠我们每一个人去建设,祖国的尊严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书写。

定了!这些全国性高考加分项被取消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要求各地各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科学选拔人才,确保高校考试招生公平公正和规范有序。

教育部网站截图

《通知》明确了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六项重点任务。

一是全力保障高考工作安全平稳。加强高考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协作,集中开展考试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加强试卷流转环节全过程监管,确保试题试卷绝对安全。

二是积极稳妥推进高校考试招生改革。精心组织、平稳实施好改革试点,落实好改革完善措施。积极推进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等专项改革。进一步推进减少录取批次改革和高职分类招考。

三是进一步促进城乡区域入学机会公平。继续实施“国家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继续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进一步落实和完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政策,依法依规加强对“高考移民”的综合治理。

四是进一步严格规范招生工作管理。严格遵守“30个不得”招生工作禁令,认真落实招生信息十公开要求,严格特殊类型招生管理。加大招生违规处理力度,对各类型招生中弄虚作假的考生,除取消其相应类型招生资格外,同时取消其当年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

五是进一步强化高校考试招生信息安全。增强安全意识,健全保障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招生信息安全。

六是深入开展招生宣传服务工作。加大考生诚信教育,加强招生宣传和综合保障,为残疾人平等参加高考提供合理便利。坚持正确导向,规范志愿指导和新闻报道。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 国家民委 公安部 国家体育总局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相关规定,

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外交部表示,中方不想跟任何人打贸易战,“但如果有人非逼迫我们打,我们一不会怕,二不会躲。”

国家发改委联合中宣部等多家部委正式对外发布了中国品牌日的标识。这一标识整体为由篆书“品”字为核心的三足圆鼎形中国印,既体现了品牌的核心理念,又蕴含品质之意,同时挖掘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象征着中国品牌发展的国家意志。

为推动形成支付服务市场全面开放新格局,央行发布公告,明确外商投资支付机构准入和监管政策。欢迎和鼓励外资机构参与中国支付服务市场的发展与竞争。

俄罗斯政府宣布,2018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外国观众凭球票可免签入境俄罗斯。

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新院区即将开张。新院区将开展全预约门诊,患者可在医院微信公众号等渠道预约挂号。珠江新城院区门诊服务暂定4月9日开始营业,“打头阵”的科室是特需医疗门诊。从5月份起, 青光眼、眼底病、白内障、激光近视眼门诊将陆续开展,预计在6月份,医院其他亚专科将在珠江新城院区开展门诊。

近日,安徽一女子因纠纷公然撕毁一张20元人民币。民警依照《人民币管理条例》,给予女子行政罚款1000元。

英国《生物医学中心·公共卫生》杂志期刊发表一项研究说,如果女孩在青春期早期10岁时就开始过多使用社交媒体,可能会影响她们在青春期后期阶段的心理状况,但研究人员目前没有在男孩身上观察到这一现象。

在中国体育场馆协会2017年年会上,大会全票通过了成立电子竞技分会的决议。全国首个以体育场馆为载体的电子竞技组织将于今年成立。

近日,两只美丽的孔雀现身云南大学,时而飞上屋顶欣赏校园美景,时而在草坪上闲庭漫步,引得校园里的师生、路人围观。据悉,两只孔雀是从距离云南大学不远的昆明动物园飞出,因春季是孔雀的发情期,其活动范围扩大,部分长出飞羽的孔雀飞行高度和距离扩大,才飞到了云南大学内,目前两只孔雀已经被安全地带回动物园内。

山西首届睡眠大赛近日举行。20名选手参加比赛,最终来自太原理工大学22岁的选手王波夺冠,获得了2000元奖金,成为山西首位“睡神”。

近日在上海郊区,一辆白色吉普飞驰而过,拖拽着两匹骏马引得市民注目。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并已找到当事车主。法律人士表示,此举或危害道路安全。

杭州地铁工人傅建涛16年里无偿献血70次,共计34600毫升,相当于7个成人血量。血液中心向他寄去感谢信,他只是说:血能救命。

纵览同城媒体头版

最新资讯一眼读懂

羊城晚报

新快报

南方日报

南方都市报

广州日报

信息时报

来源 | 羊晚新媒体综合羊城晚报、羊城晚报.掌上羊城、金羊网、羊城派、人民日报、新华社、吉林日报、教育部官方网站,人民网、上游新闻、视觉志(ID:iiidaily)等

编辑:阳扬
数字报

一条朋友圈救了一条命,谢谢你没有放弃我 | 晨读天下

金羊网  作者:  2018-03-22

晨读天下 一条纵览天下风云

一条朋友圈救了新生儿一命

最近,被一条朋友圈暖到了:

图片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这是一位医生的朋友圈,文字间提到的早产儿叫毛毛,出生后不久就被发现小肠全部坏死,肚子渐渐鼓胀得像一面小鼓,家人只好带他接受临终关怀治疗。

而医院的新生儿科医生朱兴旺见到毛毛了解病情后,并没有叹息放弃,而是希望再努力一把。他将毛毛的病情和相关检查照片发在了自己的朋友圈,等待一线生机的出现。

3月11日晚,朱医生发出了朋友圈,当天晚上11点,浙大儿院新生儿外科主任钭金法就在微信上联系了他,表示去年成功救治了一名类似案例。经过仔细研究病情后,第二天凌晨2点,朱医生陪着毛毛连夜从重庆坐救护车赶往杭州,进行抢救。

一路上,两位医生都在

就毛毛的病情进行沟通

图片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1600多公里,18个小时,毛毛安静地睡着,其他人几乎却都不曾合过眼。3月12日晚上8点,毛毛顺利到达浙大儿院,浙大儿院的医生早已做好抢救准备。

晚上10点,在钭金法的带领下,手术开始。医生们发现,毛毛的腹腔严重粘连,组织液、大便和小肠都粘在一起,已是岌岌可危。在经过一场惊心动魄与死神的搏斗之后,晚上12点,手术顺利结束。

目前,毛毛已经撤离了呼吸机,生命体征稳定。

图片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忍不住想起曾经在网上看到的一张图片:

轻描淡写间功德无量,强行涂改生死簿。

谢谢你,没有放弃我。

@胡远东

生活中总能听见有人抨击埋怨指责医生,说他们冷血、不尽责、只看钱……肆意叫嚣咒骂,甚至动用暴力,却仿佛自动忽视了医生也是个普通人,忽视了他们为这个职业做出的努力,为生命做出的付出。

每次去医院,我妈都说以后学医吧,当医生多好,然后每次都是正在安静低头写病历的医生突然来一句“千万不要学医”。(@RATATATATATA)

实习完和老师吃饭的时候,他说我要是有女儿,我一定不让她学医,这个行业太苦,我心疼。(@噎死青春)

学医是什么感受?

选择学医,就是选择一辈子“读高三”。

我有故事和酒,你愿意陪我一起复习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局部解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寄生虫学外科学内科学药理学儿科学精神病学神经病学诊断学传染病学吗?

学医的汉子伤不起,学医的妹子惹不起。

学医之后,再胆小的姑娘也能够在深夜穿梭医院各个角落;在解剖室里云淡风轻地讨论中午吃什么。

然而,既然选择了这一条路,就不要轻言放弃。

医学生收到的毕业祝福——

作为—个医生,首先,你要有仁心,其次才是仁术。

我是120跟车护士,全科那种,每次抢救成功,内心都是自豪感爆棚。无所谓工资待遇低,无所谓工作量大、各种加班熬夜,只是单纯地喜欢这个职业,哪怕前面的路再难走,我们依然负重前行,勇往直前。(@小团不高兴)

医术的习得和心灵的成长并行,这一路我们路过悲恸也收获喜悦,努力成为一名有温度有能力的医者,为能帮助更多的人而存在,而坚持。(@陈翀:上海第一人民医院)

这一路,并不容易,但只要穿上白大褂,就要对生命负责。

98岁的胡佩兰退休20多年还坚持坐诊,逝世前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病人看完了,回家吧。

一日为医,终身为医

他们在死亡的荆棘丛里拼尽全力,

为病人杀出一条血路

一名男子心脏骤停,已无脉搏及自主呼吸,然而医生却没有放弃,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抢救,医护人员累计为患者胸外心脏按压约15000次,从死神的手里抢回了患者。

所谓奇迹,不过是有人不肯放弃。

病人生命垂危,医生轮流进行心脏复苏,男医生手没有力气了,女护士立刻化身女汉子。

只要一息尚存,定当竭尽全力。

为了患者能顺利进行心脏移植,医生自己开私家车连夜来回500里,去外地取来供体心脏。

在你看不见的角落,他们做的比你想的要多。

连续9个小时的手术,这位医生的脖子累到不能动,但手术还在进行,他立刻要求麻醉医生帮他打一针封闭,顺利完成手术。

拿起手术刀,就决不允许自己倒下。

大年初二,当别人还在欢度假日时,这位医生和同事连轴转完成了10台手术,迎接了8个小生命的到来,并完成两台其他外科手术。

若非累到极致,怎么会靠着墙就睡着了。

主刀医生从早上9点开始做消化道肿瘤内镜下挖除术,一直到下午5点半没下台,没时间上厕所,也来不及吃饭、喝水,直到护士拿来面包,才匆忙吃上几口。

这对于他们来说,或许已经习以为常。

晚上突然接到手术的通知,作为父亲的医生给熟睡的女儿留下了这张纸条,随后就直奔医院。

既然选择医生这条路,就注定风雨兼程。

两年前不慎坠楼……送到医院的时候还有一点点神志。自己嘀嘀咕咕地说了句:“我是不是要死了……”忽然听见特别浑厚的声音:“死不了,我在呢!”|・ω・`)瞬间沦陷!后来认识了这位大夫,如果不是他儿子都比我大了……(╯°Д°)╯︵┴┴这院我可以住到天荒地老……(@弦歌无言)

我在icu,科里有个溺水的2岁小女孩,爸妈都想放弃了,但是主管医生一直在说服他们。前两天给那小女孩试着脱离呼吸机让她自主呼吸,主管的医生就搬张凳子一直坐在她床边,一直看着她的生命征和表现…主管医生刚值完一个无眠的夜班…但他还是坚持一直看着小女孩的情况…现在小姑娘已经转到普通病房了。(@得闲睡觉_)

然而医生不是神

他们也无法保证每一次抢救都能成功

一位急诊室的医生,在自己19岁的病人抢救无效死亡后,默默地走到了医院外面,痛哭出声。

直面死亡和失败,是每个医生都必须要经历的一堂课。

这种感觉真的很无力。我哥他就是学医的,有一个他的病人手术失败了,那天晚上他喝了一晚上的酒,我第一次看到他哭了…(@天河陈冠希)

我爸是一名神经外科的医生,二十多年前没把一个喝醉酒骑摩托车出车祸的19岁小伙子救回来,悔恨到现在。(@_Lovejustfornothing)

那个晚上,未满一岁的小孩被汽车撞到两次,送来时已经瞳孔散大。不到两个小时,小孩就不行了。不管怎么抢救,小孩儿的心跳波形拉成直线。孩子的爷爷拿着被子拿着小孩儿的洋娃娃,把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步履蹒跚地向着太平间走去。那是我唯一一次让自己哭。(@煎蛋先森是男神)

在上海多家三甲医院拍摄的纪录片《人间世》,直面医院中的失败。一个24岁的小伙子吃变质海鲜中毒,脏器衰竭,经过5个小时的抢救还是没能救回来。手术室外是痛哭声,手术室内也是一片死寂。

“我们组织过成百上千次的抢救,我们成功,我们也失败。正是能体会这种切肤之痛,我们才能毅然决然地守护着心里的最后一亩田。医生是人,不是神。”

面对死亡,他们的难过自责不比任何人少,但他们深知自己的悲伤是无力的,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擦干眼泪,赶赴下一个战场,继续下一场战斗。

医生和病人从来就不该是对立的

请对彼此都多一点耐心和包容

患者突发躁狂,拔掉引流管冲出病房,很多医生、护士、家属都拦不住。主治医生一到,立刻上前拥抱住他,病人马上就安静了。

患者最信任的本该是医生,

多么希望医患关系能够定格在这一刻。

一位患者留下遗嘱,感谢曾经救治过自己的医生,医生看到后,忍不住泪流满面。

医患之间本应没有矛盾,医患是同盟,

共同的敌人应当是疾病,什么时候这种关系变了呢?

3岁小男孩突发高烧,牙关紧闭,为避免孩子窒息,医生将手指伸进孩子嘴里,帮他抵住舌头,即使被死死咬住,也忍着疼痛帮孩子治疗,直到他转危为安。一周后男孩前来医院复诊时,向医生鞠躬致谢,而医生也深深鞠躬回礼。

而这一幕也发生在100年前,当医生查房时,小患者突然鞠躬致谢,而医生也深深鞠躬回礼。

请别再拿医生吓唬孩子了,

我们希望,他们生病、痛苦的时候,

知道医生是最想帮助他们的人,

而不是视医生为恶人。

医生毛恩强说过一句话,

至今印象深刻:

“一些病人对你的理解信任,

让你恨不得掏空所有知识去帮助他。”

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

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

请对他们多点耐心和包容

善待每一位病人

也善待每一位医者

持枪劫匪看到中国国旗后,

竟然鞠躬走了…

一夜春雪潇潇,二道纷外妖娆。3月15日下午三点,长白山东沃影院,影片《红海行动》放映结束。随着散场的观众走出,意外发现长白山公安局长吴强也在其中,于是一起乘车顶雪返回。

车上,与这位先后两次代表国家执行联合国维和警察使命的吴强,针对这部影片攀谈起来。

吴强正在给警员们讲他与国旗的故事

吴强在维和基地经常自豪地展示五星红旗

话题围绕《红海行动》与他们维和警察经历有何异同点聊起。吴强边思考边讲,我们都是以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为己任,都是同恐怖分子作斗争,都有影片中所贯穿的“勇者无畏,仁者无敌”的亮剑精神。

区别在于保护的对象不同,执行任务的指令不同,组成人员成份不同,工作任务属性不同,但最根本的不同是,电影可以彩排,真正的战争是没有彩排的……为此,他讲述了两次代表国家执行联合国维和警察使命的难忘历程。

国旗在胸前 责任在心间

2002年5月,吴强经过联合国的严格考试而成为一名维和警察。从拿到维和警察资格证书的那一刻起,他就选择了危险,选择了挑战,随时准备为世界和平贡献力量乃至生命……

10月,吴强一行奉命从北京飞往东帝汶执行为期一年的维和任务。一下飞机,76名中国维和警察都是“五星红旗在胸前,五星红旗在臂上。”威武形象让其他国家的维和警察羡慕不已。

按照惯例,到达东帝汶的各国警察都要从基层干起。但恰逢东帝汶警官大学聘请教官,结果在近万人的多国维和警察中筛选出20名任教官,吴强成为唯一被选中的中国警察。

然而,战争最不缺少的就是死亡。正如片中舰长所说:“直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在战场,生死岂还顾得?死亡固然使我们痛,但也让我们触摸到了真实。战场有流血,和平也有牺牲,只是你我处在这些英雄用血与肉铸就的和平的‘温巢’里还未感受到外界的寒意。”在与吴强的交谈中,我在逐渐地理解着这段话的真正内涵。

一次,一伙当地的武装分子拿着长枪短炮,一边鸣枪一边向附近的居民区走来。危急关头,在此动员居民转移的吴强对身边的警校学员下达了“呈倒‘V’字队形展开,绝不能让他们殃及无辜百姓!”的命令。

然而,面对来势汹汹的武装分子,面对生死,学员们有些胆怯了。正当他们犹豫时,吴强快速站在最前面,学员们见教官冲在前面,立即底气十足地依次站好。

这时只见吴强胸前A4纸般大的中国国旗格外耀眼,他像一尊铁塔立在马路中间……此时武装分子扔过来的鸡蛋已打在他的身上,子弹在他头上呼啸而过,但他纹丝未动。为首的大胡子走到面前,盯了几秒钟他胸前的国旗,向身后挥手示意停下。

他用英语疑惑地问:“你是中国人?”吴强斩钉截铁地说:“我是中国维和警察,正在执行联合国维和使命,请你们立即离开这里……”大胡子与几个人窃窃私语后,向他郑重地鞠一躬,就率领着众人返回了……

后来才知道,大胡子和他姐姐的白内障,是中国红十字医疗队的医生们通过手术给治好的,重见光明的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五星红旗……

“面对突如其来的武装分子,我当时想这次肯定凶多吉少,因为对方全副武装地有备而来,所以,我想作为一名中国警察,宁可迎面站着倒下,也不能被吓死。于是就将随身携带的中国国旗贴在胸前……没想到是中国国旗救了我。”吴强感触颇深地说道。

原来他在出国前,专程到长春光复路买了百余面大小国旗,准备用来赠送国际友人,没想到却成了自己的“护身符”。

危难显身手 使命更光荣

2005年7月,吴强再一次接到公安部的任命,作为中国维和警察科索沃警队队长,带领18名队员在指定时间赶往科索沃执行维和任务。吴强深知,这次与东帝汶维和任务截然不同的是,身为队长要担负起团队的责任和义务。

刚到科索沃他就体会到了事态的严重性——突发案件处置、出现场、找线索、夜间搜查和实施抓捕都是他们份内的事,而老百姓几乎家家有枪支,因此危险无处不在。尤其是汽车炸弹,经常上演现实版的悲剧。

“每天早晨上班第一件事,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走到自己的车前,趴到车底下看一看有没有汽车炸弹……我开的车,仅用了7天就被炸得面目全非。”吴强记忆犹新地讲述道。

然而,给吴强印象最深的是到达科索沃四个月后。一次,他带领几名当地警察和一名翻译去一恐怖分子家里调查取证。当时得到的情报是恐怖分子在逃,而实际是6名恐怖分子正在家里研究新的犯罪计划。

当他们接近房子时,因在最前面的翻译没有经验,径直向房间走去。结果恐怖分子直接开枪,翻译中弹倒下不断地呻吟着。吴强见状马上命令战术卧倒,同时他一边借助障碍物为掩体拔枪还击,一边向翻译靠拢。

恐怖分子持续对他开枪没有击中,便集中多挺冲锋枪齐发,此时吴强没有退却,而是冒着枪林弹雨匍匐前进,并趁着对方误以为他被击中的瞬间,成功将翻译拖到路边的汽车旁,并迅速将自己身上的防弹衣给翻译穿上并包扎伤口。这时,气急败坏的恐怖分子对这辆汽车集中火力疯狂扫射,还相继扔过来3颗手榴弹,情况非常危险……幸亏被及时赶到的联合国维和部队解围。

事后得知,恐怖分子在11分钟内打了几百发子弹,造成人员伤亡,扔过来的3颗手榴弹都拉了弦,但是没有爆炸,原因是手榴弹产于1972年、年久失效,假如手榴弹有一颗爆炸,那后果不堪设想……

正如影片中“顾顺”说的那样,战场就是这样,要习惯。前线的军人保家卫国,也许每天都面临危险,但他们在告诉自己要习惯。吴强说,在科索沃执行任务时,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事太多了。

如:恐怖分子佯装给他们带路,在行进间突然从柴禾垛里抽出手枪……还有个恐怖分子在自家躲过了三次地毯式搜索,被吴强发现后,在地窖里将五连发上膛,因子弹卡壳,他才转危为安。

维和诚可贵 尊严价更高

说起保护侨民的故事,吴强兴奋不已。科索沃战乱期间,在当地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做生意的中国人有380多名,他们大都经历了被抢劫、偷窃的遭遇。

自中国维和警察出现后,形势有了明显的好转。尤其是通过联合国三次晋级考试,都以第一名的成绩胜出而出任科索沃国家犯罪调查部部长的吴强履职后,保护中国商人在科索沃的生命财产安全,就成为当地警察的自觉行动。

同时,中国商人财产受侵案件一个个告破,甚至昔日的经济纠纷案也如愿得到赔偿,中国商人在当地有了尊严。

一次,不法分子集结一些人正准备抢中国福建人开的超市,被途经此地的吴强看到。他二话没说,只身一人站在超市门口,面对蜂拥而至的不法分子厉声道:“要抢超市,就从我身上踏过去……”此时,吴强胸前、臂上的五星红旗格外耀眼,不法分子望而怯步,最终知趣地离去。

吴强最终在一次抓捕恐怖分子的行动中腿部受伤,但他仍带伤出色地指挥完成了这次行动。回国做了手术,至今他的腿部还有钢板……这让我联想到影片中的画面,战士们身负重伤也要执行任务,牺牲之前也要用最后一丝气力让还在战斗的队友能够与军舰保持联系,不完成这最后一步,死不瞑目……而支撑这一切的信念就是“蛟龙”的这句口号——“勇者无畏,强者无敌”吧。

“时刻守护着那属于我们的碧海蓝天,海魂的故事由我们谱写”,这是海军的誓言。虽然祖国的安全由军人守护,但是祖国的强大要靠我们每一个人去建设,祖国的尊严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书写。

定了!这些全国性高考加分项被取消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要求各地各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科学选拔人才,确保高校考试招生公平公正和规范有序。

教育部网站截图

《通知》明确了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六项重点任务。

一是全力保障高考工作安全平稳。加强高考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协作,集中开展考试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加强试卷流转环节全过程监管,确保试题试卷绝对安全。

二是积极稳妥推进高校考试招生改革。精心组织、平稳实施好改革试点,落实好改革完善措施。积极推进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等专项改革。进一步推进减少录取批次改革和高职分类招考。

三是进一步促进城乡区域入学机会公平。继续实施“国家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继续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进一步落实和完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政策,依法依规加强对“高考移民”的综合治理。

四是进一步严格规范招生工作管理。严格遵守“30个不得”招生工作禁令,认真落实招生信息十公开要求,严格特殊类型招生管理。加大招生违规处理力度,对各类型招生中弄虚作假的考生,除取消其相应类型招生资格外,同时取消其当年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

五是进一步强化高校考试招生信息安全。增强安全意识,健全保障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招生信息安全。

六是深入开展招生宣传服务工作。加大考生诚信教育,加强招生宣传和综合保障,为残疾人平等参加高考提供合理便利。坚持正确导向,规范志愿指导和新闻报道。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 国家民委 公安部 国家体育总局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相关规定,

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外交部表示,中方不想跟任何人打贸易战,“但如果有人非逼迫我们打,我们一不会怕,二不会躲。”

国家发改委联合中宣部等多家部委正式对外发布了中国品牌日的标识。这一标识整体为由篆书“品”字为核心的三足圆鼎形中国印,既体现了品牌的核心理念,又蕴含品质之意,同时挖掘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象征着中国品牌发展的国家意志。

为推动形成支付服务市场全面开放新格局,央行发布公告,明确外商投资支付机构准入和监管政策。欢迎和鼓励外资机构参与中国支付服务市场的发展与竞争。

俄罗斯政府宣布,2018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外国观众凭球票可免签入境俄罗斯。

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新院区即将开张。新院区将开展全预约门诊,患者可在医院微信公众号等渠道预约挂号。珠江新城院区门诊服务暂定4月9日开始营业,“打头阵”的科室是特需医疗门诊。从5月份起, 青光眼、眼底病、白内障、激光近视眼门诊将陆续开展,预计在6月份,医院其他亚专科将在珠江新城院区开展门诊。

近日,安徽一女子因纠纷公然撕毁一张20元人民币。民警依照《人民币管理条例》,给予女子行政罚款1000元。

英国《生物医学中心·公共卫生》杂志期刊发表一项研究说,如果女孩在青春期早期10岁时就开始过多使用社交媒体,可能会影响她们在青春期后期阶段的心理状况,但研究人员目前没有在男孩身上观察到这一现象。

在中国体育场馆协会2017年年会上,大会全票通过了成立电子竞技分会的决议。全国首个以体育场馆为载体的电子竞技组织将于今年成立。

近日,两只美丽的孔雀现身云南大学,时而飞上屋顶欣赏校园美景,时而在草坪上闲庭漫步,引得校园里的师生、路人围观。据悉,两只孔雀是从距离云南大学不远的昆明动物园飞出,因春季是孔雀的发情期,其活动范围扩大,部分长出飞羽的孔雀飞行高度和距离扩大,才飞到了云南大学内,目前两只孔雀已经被安全地带回动物园内。

山西首届睡眠大赛近日举行。20名选手参加比赛,最终来自太原理工大学22岁的选手王波夺冠,获得了2000元奖金,成为山西首位“睡神”。

近日在上海郊区,一辆白色吉普飞驰而过,拖拽着两匹骏马引得市民注目。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并已找到当事车主。法律人士表示,此举或危害道路安全。

杭州地铁工人傅建涛16年里无偿献血70次,共计34600毫升,相当于7个成人血量。血液中心向他寄去感谢信,他只是说:血能救命。

纵览同城媒体头版

最新资讯一眼读懂

羊城晚报

新快报

南方日报

南方都市报

广州日报

信息时报

来源 | 羊晚新媒体综合羊城晚报、羊城晚报.掌上羊城、金羊网、羊城派、人民日报、新华社、吉林日报、教育部官方网站,人民网、上游新闻、视觉志(ID:iiidaily)等

编辑:阳扬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