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行通济”民俗跨越两百年 薪火相传不断创新

来源:金羊网 作者:郑诚 发表时间:2019-02-20 10:12

佛山市委书记鲁毅、市长朱伟带领12个方阵行通济记者 张闻 欧阳志强 摄

“行通济,无闭翳”。一年一度的“行通济”又在佛山上演。虽然这一民俗已有两百多年历史,但“行通济”在佛山人民的心目中地位仍是那么重要且崇高。百年之前,佛山的商民为求来年生意顺境,便行通济桥讨好意头,后渐成习俗。如今,行通济已不再单纯是祈求生意兴隆的寄托,更反映出佛山以及前来行通济的他市人民希望来年幸福、安康的福祥愿景。

文/金羊网记者 郑诚

图/金羊网记者 宋金峪(除署名外)

通济桥已有近四百年历史

通济桥的前身是佛山最早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木质桥。据专家考证,该桥早期由乡民集资修建,横跨洛水河,北连金鱼街,始建于明代,分别于嘉靖三十八年、隆庆二年、万历九年三次重修。因当时洛水河是佛山的水上交通要道,更是佛山商贸交流的重要通道,无论进京赶考还是出外做生意,都要经过这里,为方便通行兴建桥梁。按照《佛山忠义乡志》(道光年版)记载,明朝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户部尚书李侍问再次发起募捐重修,取名“通济桥”,有“必通而后有济也”之意。

虽然和现在的都叫通济桥,但彼时的通济桥和如今的已完全是两个模样。根据佛山市档案馆提供的一些旧时通济桥的照片中记者看到,当时的通济桥为一半弧状木石拱桥。史料记载,每当夕阳斜照,桥形倒映于水中,宛如天上出现的一条彩虹一样,荡漾于碧波之中,古人以为奇观,将它列入佛山八景之一。后人又在桥旁牌坊石柱上刻以对联,形容此般美景。对联这样写道:右联为,通七堡之游行,逸客寻春,任得渡头饮马;左联是,济万人之往来,曲桥跨水,艳称村尾垂虹。

由于通济桥是通往顺德、番禺的必经之路,所以成为佛山商贸交流的重要通道。因此,佛山商民为求来年生意顺境,便行通济桥讨好意头,后渐成习俗,并衍生出“行通济,无闭翳”这一俗语。《行通济》一书中也提出:“到了乾隆年间,行通济之风日趋旺盛,每到正月十六。从清早到午夜,各家各户,携子带女,手举纸制风车、风铃、小花灯,拥到通济桥边,再绕道回家。”按此一说,行通济的风俗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

“‘过桥’消灾并不是佛山独有的风俗,它在中国传统里各地都有,但叫法不同。”广东民俗专家刘志文曾认为,佛山的行通济有今天的保护状态,在全国都是罕见的。

解放后,通济桥经多次重建。在这之前的通济桥,桥头石级共9级,桥尾13级,反映出“九出十三归”的意念。史料上记载:“1958年,佛山市修筑普澜公路时,将通济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单孔拱桥,修建后桥宽4米。”后来,随着佛山街道多次扩建,通济桥下的河涌被改为暗沟,桥面被改为大马路,这一带再也找不到“桥”的痕迹了。

2001年,佛山市政府投入1700万元开始重修通济桥。如今,通济桥下的水体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设立了亲水台阶、知鱼轩、乐鱼亭,而以通济桥、闸门楼及南北两个广场为主轴线的通济桥广场,连同桥下水体、周边绿化,形成一个面积7300平方米的公园。2003年,政府部门又在桥西南面建造了一个直径13米的生菜池,供市民扔生菜。

元宵节行通济桥盛况

三代人的“行通济”观

75岁的陈伯是老佛山人,从小住在普君一带,对于通济桥的变迁,他并不陌生。“通济桥原来很窄的,也不长,就是一座小石桥而已,和现在的通济桥完全不同,也不在一个地方。”当时,通济桥下面有条河涌,陈伯经常会去那里玩。和现在行通济时间不同的是,那时候每年正月十六一家人才会带着祭品过桥,祈求来年平安幸福。“年轻的时候几乎年年行通济,但现在身体不是很好,所以已经有十多年没有行过通济了。”陈伯说,在他看来,行通济算是一种信仰,但现在活动太多太闹腾了,和当年行通济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行,还是不行,真是个问题”,在“70后”阿超看来,自己对于“行通济”有着说不出的感受,“行吧,人太挤,只是匆匆走过,似乎没什么意思;不行吧,又觉得对不住传统,没有完成任务一样”。

“到底行不行通济,其实我还是蛮犹豫的,去的话人太多太辛苦,不去的话又怕把这个传统给丢了,毕竟一年才一次。”丁航是个70后,在佛山出生长大的他小时候也经常去行通济。“那时候纯粹是觉得好玩,到处都是人,大家手拿风车,一边走一边唱,十分热闹。”如今,早已步入不惑之年的他,对行通济也看淡了不少。“主要还是看时间和精力吧,有时间还是会带着孩子去的,毕竟老传统还是不能丢,也希望能给孩子留下一个回忆。”

而对于“90后”来说,行通济成为三五好友又一次聚会的理由。“和朋友们平时工作都很忙,虽然偶尔可以聚聚餐,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而行通济不同,我们可以有借口‘疯’上一整晚。”陈倩是名“90”后,现在在一家广告公司上班。对于她来说,“行通济”就是为了凑热闹,为了和几个好朋友一起喊喊口号一起许愿。她告诉记者,自己是外地人,来佛山工作已有5年时间,“来到佛山才知道有‘行通济’这么好玩的活动,所以之后我每年都会和好朋友们过来,觉得十分热闹也十分有意义。”陈倩表示,全国各地都有一些元宵节的民俗活动,但像佛山这种有几十万人共同参与的活动真是不多。“只要我还在佛山,就会一直参与下去。”

佛山市民俗专家余婉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天的“行通济”与昔日“行通济”相比已发生了一些变化。除了线路不同外,更多的是方式上有所不同,比如以前“行通济”会带两棵生菜,再到庙烧香拜神。到后来,风车、风铃开始盛行,并且人们喜欢将生菜扔进生菜池。她认为,民间习俗基本很难保留得原汁原味,也不可能一成不变,而是会跟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即所谓移风易俗,破旧立新。

发展出“慈善”新主题

和当初单纯祈求来年生意顺境不同,现如今“行通济”已经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自2001年重建通济桥后,佛山开始在继承传统行通济内容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对民俗文化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更多的探索。如,2007年佛山成立了行通济民俗文化研究会,举办通济论坛,组织专家学者探讨行通济习俗的传承与创新之路。到了2008年,佛山举行了省港传媒精英佛山行通济。2012年又举办了首届温爱佛山元宵慈善文化万人行系列活动。当时,佛山原市委书记李贻伟、原市长刘悦伦出席佛山首届公益慈善盛典,并和中国红十字总会领导一起,与市民走过通济桥,祈求佛山新一年风调雨顺,民富市强。

佛山市博物馆研究人员申小红在《佛山行通济民俗浅析》一文中就写道,过去,行通济仅为民间自发的祈福活动,在政府的引导下,把古老的个人祈福活动注入了慈善募捐新元素,体现了“通济天下”的精神。岭南文化研究专家陈恩维在专著《地方社会、城市记忆与非遗传承———佛山“行通济”民俗及其变迁》中,也对行通济的历史变迁进行了描述。他认为,行通济在仪式细节变迁的同时,其文化功能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传统行通济的文化功能,主要是求子求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佛山的城市化进程及社会观念的变迁,行通济的求子功能弱化,求财功能日益突出;2000年以后,祈福色彩浓厚,并且从中发展出“慈善”的新主题。

如今,佛山乐善好施、济世扶贫、通济天下的精神通过“行通济”的活动不断发扬光大。行通济也成为佛山人一年当中最为热闹的活动之一,每年都能吸引到近百万人参加。

小贴士

“行通济”三大禁忌

禁忌一:不能折回复返要按照固定的路线行走通济桥,人要一次从桥头(北岸)行至桥尾(南岸),不能折回复返。

禁忌二:不抛生菜生菜是“生财”谐音,俗称胜意菜,行通济买生菜取其“胜意”、“生财”的好意头,把生菜带回家,取“引财归家”的好意头。

禁忌三:不抛钱币与扔生菜相呼应的,部分人还喜欢往通济桥下扔钱币,一些人不顾生命安全,下水去捞钱。这一习惯遭到民俗专家批判。

编辑:海辉
数字报
佛山“行通济”民俗跨越两百年 薪火相传不断创新
金羊网  作者:郑诚  2019-02-20

佛山市委书记鲁毅、市长朱伟带领12个方阵行通济记者 张闻 欧阳志强 摄

“行通济,无闭翳”。一年一度的“行通济”又在佛山上演。虽然这一民俗已有两百多年历史,但“行通济”在佛山人民的心目中地位仍是那么重要且崇高。百年之前,佛山的商民为求来年生意顺境,便行通济桥讨好意头,后渐成习俗。如今,行通济已不再单纯是祈求生意兴隆的寄托,更反映出佛山以及前来行通济的他市人民希望来年幸福、安康的福祥愿景。

文/金羊网记者 郑诚

图/金羊网记者 宋金峪(除署名外)

通济桥已有近四百年历史

通济桥的前身是佛山最早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木质桥。据专家考证,该桥早期由乡民集资修建,横跨洛水河,北连金鱼街,始建于明代,分别于嘉靖三十八年、隆庆二年、万历九年三次重修。因当时洛水河是佛山的水上交通要道,更是佛山商贸交流的重要通道,无论进京赶考还是出外做生意,都要经过这里,为方便通行兴建桥梁。按照《佛山忠义乡志》(道光年版)记载,明朝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户部尚书李侍问再次发起募捐重修,取名“通济桥”,有“必通而后有济也”之意。

虽然和现在的都叫通济桥,但彼时的通济桥和如今的已完全是两个模样。根据佛山市档案馆提供的一些旧时通济桥的照片中记者看到,当时的通济桥为一半弧状木石拱桥。史料记载,每当夕阳斜照,桥形倒映于水中,宛如天上出现的一条彩虹一样,荡漾于碧波之中,古人以为奇观,将它列入佛山八景之一。后人又在桥旁牌坊石柱上刻以对联,形容此般美景。对联这样写道:右联为,通七堡之游行,逸客寻春,任得渡头饮马;左联是,济万人之往来,曲桥跨水,艳称村尾垂虹。

由于通济桥是通往顺德、番禺的必经之路,所以成为佛山商贸交流的重要通道。因此,佛山商民为求来年生意顺境,便行通济桥讨好意头,后渐成习俗,并衍生出“行通济,无闭翳”这一俗语。《行通济》一书中也提出:“到了乾隆年间,行通济之风日趋旺盛,每到正月十六。从清早到午夜,各家各户,携子带女,手举纸制风车、风铃、小花灯,拥到通济桥边,再绕道回家。”按此一说,行通济的风俗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

“‘过桥’消灾并不是佛山独有的风俗,它在中国传统里各地都有,但叫法不同。”广东民俗专家刘志文曾认为,佛山的行通济有今天的保护状态,在全国都是罕见的。

解放后,通济桥经多次重建。在这之前的通济桥,桥头石级共9级,桥尾13级,反映出“九出十三归”的意念。史料上记载:“1958年,佛山市修筑普澜公路时,将通济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单孔拱桥,修建后桥宽4米。”后来,随着佛山街道多次扩建,通济桥下的河涌被改为暗沟,桥面被改为大马路,这一带再也找不到“桥”的痕迹了。

2001年,佛山市政府投入1700万元开始重修通济桥。如今,通济桥下的水体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设立了亲水台阶、知鱼轩、乐鱼亭,而以通济桥、闸门楼及南北两个广场为主轴线的通济桥广场,连同桥下水体、周边绿化,形成一个面积7300平方米的公园。2003年,政府部门又在桥西南面建造了一个直径13米的生菜池,供市民扔生菜。

元宵节行通济桥盛况

三代人的“行通济”观

75岁的陈伯是老佛山人,从小住在普君一带,对于通济桥的变迁,他并不陌生。“通济桥原来很窄的,也不长,就是一座小石桥而已,和现在的通济桥完全不同,也不在一个地方。”当时,通济桥下面有条河涌,陈伯经常会去那里玩。和现在行通济时间不同的是,那时候每年正月十六一家人才会带着祭品过桥,祈求来年平安幸福。“年轻的时候几乎年年行通济,但现在身体不是很好,所以已经有十多年没有行过通济了。”陈伯说,在他看来,行通济算是一种信仰,但现在活动太多太闹腾了,和当年行通济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行,还是不行,真是个问题”,在“70后”阿超看来,自己对于“行通济”有着说不出的感受,“行吧,人太挤,只是匆匆走过,似乎没什么意思;不行吧,又觉得对不住传统,没有完成任务一样”。

“到底行不行通济,其实我还是蛮犹豫的,去的话人太多太辛苦,不去的话又怕把这个传统给丢了,毕竟一年才一次。”丁航是个70后,在佛山出生长大的他小时候也经常去行通济。“那时候纯粹是觉得好玩,到处都是人,大家手拿风车,一边走一边唱,十分热闹。”如今,早已步入不惑之年的他,对行通济也看淡了不少。“主要还是看时间和精力吧,有时间还是会带着孩子去的,毕竟老传统还是不能丢,也希望能给孩子留下一个回忆。”

而对于“90后”来说,行通济成为三五好友又一次聚会的理由。“和朋友们平时工作都很忙,虽然偶尔可以聚聚餐,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而行通济不同,我们可以有借口‘疯’上一整晚。”陈倩是名“90”后,现在在一家广告公司上班。对于她来说,“行通济”就是为了凑热闹,为了和几个好朋友一起喊喊口号一起许愿。她告诉记者,自己是外地人,来佛山工作已有5年时间,“来到佛山才知道有‘行通济’这么好玩的活动,所以之后我每年都会和好朋友们过来,觉得十分热闹也十分有意义。”陈倩表示,全国各地都有一些元宵节的民俗活动,但像佛山这种有几十万人共同参与的活动真是不多。“只要我还在佛山,就会一直参与下去。”

佛山市民俗专家余婉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天的“行通济”与昔日“行通济”相比已发生了一些变化。除了线路不同外,更多的是方式上有所不同,比如以前“行通济”会带两棵生菜,再到庙烧香拜神。到后来,风车、风铃开始盛行,并且人们喜欢将生菜扔进生菜池。她认为,民间习俗基本很难保留得原汁原味,也不可能一成不变,而是会跟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即所谓移风易俗,破旧立新。

发展出“慈善”新主题

和当初单纯祈求来年生意顺境不同,现如今“行通济”已经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自2001年重建通济桥后,佛山开始在继承传统行通济内容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对民俗文化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更多的探索。如,2007年佛山成立了行通济民俗文化研究会,举办通济论坛,组织专家学者探讨行通济习俗的传承与创新之路。到了2008年,佛山举行了省港传媒精英佛山行通济。2012年又举办了首届温爱佛山元宵慈善文化万人行系列活动。当时,佛山原市委书记李贻伟、原市长刘悦伦出席佛山首届公益慈善盛典,并和中国红十字总会领导一起,与市民走过通济桥,祈求佛山新一年风调雨顺,民富市强。

佛山市博物馆研究人员申小红在《佛山行通济民俗浅析》一文中就写道,过去,行通济仅为民间自发的祈福活动,在政府的引导下,把古老的个人祈福活动注入了慈善募捐新元素,体现了“通济天下”的精神。岭南文化研究专家陈恩维在专著《地方社会、城市记忆与非遗传承———佛山“行通济”民俗及其变迁》中,也对行通济的历史变迁进行了描述。他认为,行通济在仪式细节变迁的同时,其文化功能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传统行通济的文化功能,主要是求子求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佛山的城市化进程及社会观念的变迁,行通济的求子功能弱化,求财功能日益突出;2000年以后,祈福色彩浓厚,并且从中发展出“慈善”的新主题。

如今,佛山乐善好施、济世扶贫、通济天下的精神通过“行通济”的活动不断发扬光大。行通济也成为佛山人一年当中最为热闹的活动之一,每年都能吸引到近百万人参加。

小贴士

“行通济”三大禁忌

禁忌一:不能折回复返要按照固定的路线行走通济桥,人要一次从桥头(北岸)行至桥尾(南岸),不能折回复返。

禁忌二:不抛生菜生菜是“生财”谐音,俗称胜意菜,行通济买生菜取其“胜意”、“生财”的好意头,把生菜带回家,取“引财归家”的好意头。

禁忌三:不抛钱币与扔生菜相呼应的,部分人还喜欢往通济桥下扔钱币,一些人不顾生命安全,下水去捞钱。这一习惯遭到民俗专家批判。

编辑:海辉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