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剧终后的现实故事: 众多毒犯“保护伞”被铲除

来源:新华社 作者: 发表时间:2019-06-27 08:48
分享到

2013 年,广东警方在博社村开展剿毒行动 新华社发

民警进村抓毒犯遭大批村民围堵、宗族大佬把持村务带头制毒……热播国产剧《破冰行动》因惊险的故事情节引发人们对禁毒工作的关注。

这一故事取材自2013年年底的广东“12·29”大规模剿毒行动,剧中“毒窝”塔寨村的原型之一是一夜之间缴获近3吨冰毒的陆丰市甲西镇博社村。

近五年多来,记者多次现场采访,目睹博社村的变迁。国际禁毒日前夕,记者再次来到博社村探访。

除了禁毒标语与悬赏通告, 很难将这里与“制毒村”产生联想

在博社村,记者看到,昔日曾堆满制毒垃圾、污水横流的道路两旁,如今是一片片长得郁郁葱葱、挂满果实的荔枝林;海边滩涂上那些曾经加工制造冰毒的窝棚,已被改造成连片的鱼塘、虾塘……

除了随处可见的禁毒标语和悬赏通告,来访者很难将这里与著名的“制毒村”产生联想。

在老村后山,一个新修整的公园取代了原来杂草丛生的荒山。家住附近的蔡雄说:“以前这里晚上黑咕隆咚的,现在成了村民最喜欢的地方。”每天晚饭后,村民在公园里跳广场舞、健身、聊天,处处欢声笑语。

位于村西北角的甲西镇中心小学,新修了围墙、校门、厕所和操场。不仅外流的学生陆陆续续回来了,还吸引了不少外村学生来这里就学,在校生从300来人增加到近800人。

博社村党支部书记蔡龙秋告诉记者,2014年开始,村里重建村“两委”班子,逐步开展正常的村级治理工作,“毒霾”也远离了村民。

博社村一共有1.4万人,如今,这里常住人口9000多人,5000多人外出务工、做生意,留在村里的村民大多从事蔬菜、果林种植和水产养殖。今年1月,广药集团在村里建了一个中草药基地,就地招工100多人,日薪130元。

最让在甲西镇中心小学工作了20年的校长蔡晓升欣喜的是,这两年,学校又引进了十几个青年老师,村里的娃也用上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孩子就是村子的未来和希望。”蔡晓升说。

《 破冰行动 》 中林耀东的原型——博社村原党 支部书记蔡东家曾经的在建豪宅成了烂尾工程(2015年6 月23日摄)新华社发

追溯“破冰”:比电视剧演绎的还要惊险得多

为突破壁垒森严的塔寨,剧中警方通过线人、卧底、暗访等方式摸查毒情。突破博社村防线的斗争,比电视剧演绎的还要艰险得多。

博社村内建筑格局凌乱、间隔狭窄,多为“握手楼”,各家各户连门牌号都没有。“村内耳目重重,陌生人和外地车进村都会被摩托仔跟踪,一旦被发现将前功尽弃。”当地一位民警说。

2013年,广东禁毒部门秘密抽调极少数精干警力,乔装打扮成“拾荒工”“打工仔”等角色,在凌晨四五时潜入村中查访制毒目标,拍摄现场情况后进行截图、定位,确定制毒窝点和犯罪嫌疑人住址,成功找到了博社村的“缝隙”。

陆丰市公安局禁毒大队副大队长林卫东,是当年潜入毒窟化装侦查的十大勇士之一。他向记者提及侦查时遭遇制贩毒分子堵截和追赶的危急场景:“当时有人扬言‘不管是不是公安,就当成公安或者贼打死’,可我们没有退缩,第一时间发现了制毒窝点和贩毒分子。”

2013年12月29日凌晨,广东省公安厅协调出动4000名警力,对博社村内外69个重点目标集中收网,抓获182名涉毒分子,捣毁77个制毒工场和1个炸药制造窝点,缴获2925公斤冰毒、23吨制毒原料、9支枪支和62发子弹。

与电视剧结局发生多场枪战截然不同的是,这场行动尽管惊险,但并没有遇到太多反抗。在现场参与指挥的一名民警说:“一个毒犯床边有手雷,枪放在枕头边,但我们行动迅速,从破门到抓人,他根本没有反应的时间,整个行动没有流一滴血。”

政府铁腕禁毒终“摘帽”,禁毒是久久为功的事业

《破冰行动》以林耀东等人被捕、判刑为剧终,但现实中的“毒战”并未就此结束,而是铲除“毒瘤”的开始。

随后两年,汕尾市通过启动问责和案件倒查,查处了106名党政干部及公安干警,其中不少人曾是毒犯的“保护伞”。

近三年来,陆丰又有多名党政和基层干部因禁毒工作不力被查处,其中3名镇委书记、1名公安局副局长和1名派出所所长因禁毒工作落实不力先后被免职。

陆丰市一名镇干部说,追责不作为干部亮明了党委政府铁腕禁毒的决心,倒逼广大党员干部投入到禁毒工作中去。

“2014年查到146个制毒窝点,2015年97个,2016年46个,2017年2个,之后就没有了。”林卫东说,今年以来全陆丰缴获冰毒仅有4.03千克,外地案件也没再反映有指向陆丰的毒源。

2018年底,陆丰摘掉了“全国禁毒重点整治地区”的“毒帽”,但禁毒工作并未就此停下脚步。

当地着力构建长效禁毒机制、防止“毒祸”卷土重来,其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尽快帮助群众找到就业的路子。近年来,汕尾市委、市政府在当地举行了多场招聘会,同时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开展点对点招聘,帮扶吸毒人员再就业,社区戒毒康复执行率已达到95%以上。

“一旦盲目乐观、不注重长效机制建设,毒品犯罪可能卷土重来,必须要有危机感。”陆丰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说,禁毒是久久为功的事业,当地将继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引导广大群众从正道谋正业,不断接近“天下无毒”的目标。

(新华社)


编辑: 智韬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探访“温哥华式”的温润夏天

  • 出国游别在“钱”上出问题,带多带少都不行! 2019-06-25
  • 避暑草原游,南北玩法各不同 2019-06-25
  • 万达文华&万达嘉华落户花都融创文旅城 2019-06-24
  • “90后”的潜水旅行先锋们 2019-06-24
  • 让大人孩子都无忧夏日亲水必备功课 2019-06-21
  • 毕业季用一场旅行对话青春 2019-06-21
  • 中端酒店迎来快速增长期 2019-06-19
  • 江西资溪到广东推介旅游 2019-06-19

试驾广汽新能源Aion s:除了长续航 还十分“聪明”

  • 试驾2019款凯美瑞双擎 探寻佛山粤之味 2019-06-23
  • 首批交付60辆 小鹏汽车&南网电动举行大客户交付仪式 2019-06-22
  • 宝马Vision M NEXT将于6月25日首发 2019-06-18
  • 2019款4系四门轿跑车上市 售35.98万起 2019-06-18
  • 福特领界EV或下半年上市 综合续航360km 2019-06-18
  • 新款凯迪拉克XT5上市 售价32.97-46.97万 2019-06-18
  • 40周年诞辰纪念 奔驰G级特别版官图发布 2019-06-18
  • 轿车6.18折秒杀!广汽传祺推出618购车狂享季 2019-06-13

华为nova 5惊艳亮相:首创人像超级夜景自拍

  • 三星在5G领域放大招!0元起升级5G手机 2019-06-26
  • 中国首张!华为Mate 20X 5G版拿到5G终端进网许可证 2019-06-26
  • 中国移动推出“5G+计划”:2019年建设超5万个5G基站 2019-06-26
  • 全球5G SEP专利数排行榜:华为是高通的2倍多 2019-06-25
  • 4万多个南孚锂电池充电器有触电风险!你家可能也有 2019-06-25
  • 百度变了!搜索来源是媒体网站还是百家号 让你自己选 2019-06-24
  • 忍不了!扣押设备20个月 华为起诉美商务部 2019-06-24
  • 又一家奇葩日企:员工使用任何东西都需要付费 2019-06-24

《刀尖》后麦家不再写谍战:无关人心民意的事不想写了

  • 义务教育统编教材2019年秋季将实现全覆盖 2019-06-26
  • 浙戏将携11部大戏进京 原创雅集见证诗曲碰撞 2019-06-26
  • 女儿出书忆乔布斯:曾预言自己早逝 2019-06-26
  • 故宫第三代摹印传人猝然离去 一身绝学无人继承 2019-06-26
  • 文学界泰斗徐中玉去世,享年105岁 2019-06-25
  • 在中国落地生根的演奏家 2019-06-25
  • 《三体》怎么拍书迷都很难满意 2019-06-25
  • 选啥专业?“十八九岁只是学习阶段,不要太过功利” 2019-06-25

最佳赏味期 抢鲜当造夏滋味

  • 美食打探:顺德鱼揸,吃出一个鲜字 2019-02-12
  • “根菜”大量上市 大块头有大滋味 2019-02-01
  • 珠圆肉润贝当造 2019-01-28
  • 吃货们敢不敢挑战日本名菜“白子”? 2019-01-23
  • 年年有“鱼”过新年 2019-01-10
  • 暖胃泡饭 “鲜”得不一样 2019-01-03
  • 江南飘香冬之味 2019-01-02
  • 岁末大啖暖身菜 2018-12-28
金羊图库
  • 北海银滩戏水乐
  •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西塔台交付使用
  •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国际舞蹈季启幕
  • 广西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咨询会在南宁举行
  • 世界最丑狗大赛 “天然丑”最重要
  • 纪念采西斯战役100周年 历史爱好者重现战场
  • 古老蒸汽机车重现伦敦 民众穿古典服饰拍“穿越风”照片
  • 武汉现绚丽晚霞 长江二桥雄伟壮观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深圳将规划自行车快速路
2019-06-27 08:37:39
广州地铁十号线首个车站开工
2019-06-27 08:32:46
广州增加新节能指标后首次摇号 节能车个人中签率37.7%
2019-06-27 08:28:44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首节钢壳顺利出运
2019-06-26 22:50:00
前5月广东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出炉 前三位为茂名、汕尾和湛江
2019-06-26 22:46:07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破冰”剧终后的现实故事: 众多毒犯“保护伞”被铲除
新华社  作者:  2019-06-27

2013 年,广东警方在博社村开展剿毒行动 新华社发

民警进村抓毒犯遭大批村民围堵、宗族大佬把持村务带头制毒……热播国产剧《破冰行动》因惊险的故事情节引发人们对禁毒工作的关注。

这一故事取材自2013年年底的广东“12·29”大规模剿毒行动,剧中“毒窝”塔寨村的原型之一是一夜之间缴获近3吨冰毒的陆丰市甲西镇博社村。

近五年多来,记者多次现场采访,目睹博社村的变迁。国际禁毒日前夕,记者再次来到博社村探访。

除了禁毒标语与悬赏通告, 很难将这里与“制毒村”产生联想

在博社村,记者看到,昔日曾堆满制毒垃圾、污水横流的道路两旁,如今是一片片长得郁郁葱葱、挂满果实的荔枝林;海边滩涂上那些曾经加工制造冰毒的窝棚,已被改造成连片的鱼塘、虾塘……

除了随处可见的禁毒标语和悬赏通告,来访者很难将这里与著名的“制毒村”产生联想。

在老村后山,一个新修整的公园取代了原来杂草丛生的荒山。家住附近的蔡雄说:“以前这里晚上黑咕隆咚的,现在成了村民最喜欢的地方。”每天晚饭后,村民在公园里跳广场舞、健身、聊天,处处欢声笑语。

位于村西北角的甲西镇中心小学,新修了围墙、校门、厕所和操场。不仅外流的学生陆陆续续回来了,还吸引了不少外村学生来这里就学,在校生从300来人增加到近800人。

博社村党支部书记蔡龙秋告诉记者,2014年开始,村里重建村“两委”班子,逐步开展正常的村级治理工作,“毒霾”也远离了村民。

博社村一共有1.4万人,如今,这里常住人口9000多人,5000多人外出务工、做生意,留在村里的村民大多从事蔬菜、果林种植和水产养殖。今年1月,广药集团在村里建了一个中草药基地,就地招工100多人,日薪130元。

最让在甲西镇中心小学工作了20年的校长蔡晓升欣喜的是,这两年,学校又引进了十几个青年老师,村里的娃也用上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孩子就是村子的未来和希望。”蔡晓升说。

《 破冰行动 》 中林耀东的原型——博社村原党 支部书记蔡东家曾经的在建豪宅成了烂尾工程(2015年6 月23日摄)新华社发

追溯“破冰”:比电视剧演绎的还要惊险得多

为突破壁垒森严的塔寨,剧中警方通过线人、卧底、暗访等方式摸查毒情。突破博社村防线的斗争,比电视剧演绎的还要艰险得多。

博社村内建筑格局凌乱、间隔狭窄,多为“握手楼”,各家各户连门牌号都没有。“村内耳目重重,陌生人和外地车进村都会被摩托仔跟踪,一旦被发现将前功尽弃。”当地一位民警说。

2013年,广东禁毒部门秘密抽调极少数精干警力,乔装打扮成“拾荒工”“打工仔”等角色,在凌晨四五时潜入村中查访制毒目标,拍摄现场情况后进行截图、定位,确定制毒窝点和犯罪嫌疑人住址,成功找到了博社村的“缝隙”。

陆丰市公安局禁毒大队副大队长林卫东,是当年潜入毒窟化装侦查的十大勇士之一。他向记者提及侦查时遭遇制贩毒分子堵截和追赶的危急场景:“当时有人扬言‘不管是不是公安,就当成公安或者贼打死’,可我们没有退缩,第一时间发现了制毒窝点和贩毒分子。”

2013年12月29日凌晨,广东省公安厅协调出动4000名警力,对博社村内外69个重点目标集中收网,抓获182名涉毒分子,捣毁77个制毒工场和1个炸药制造窝点,缴获2925公斤冰毒、23吨制毒原料、9支枪支和62发子弹。

与电视剧结局发生多场枪战截然不同的是,这场行动尽管惊险,但并没有遇到太多反抗。在现场参与指挥的一名民警说:“一个毒犯床边有手雷,枪放在枕头边,但我们行动迅速,从破门到抓人,他根本没有反应的时间,整个行动没有流一滴血。”

政府铁腕禁毒终“摘帽”,禁毒是久久为功的事业

《破冰行动》以林耀东等人被捕、判刑为剧终,但现实中的“毒战”并未就此结束,而是铲除“毒瘤”的开始。

随后两年,汕尾市通过启动问责和案件倒查,查处了106名党政干部及公安干警,其中不少人曾是毒犯的“保护伞”。

近三年来,陆丰又有多名党政和基层干部因禁毒工作不力被查处,其中3名镇委书记、1名公安局副局长和1名派出所所长因禁毒工作落实不力先后被免职。

陆丰市一名镇干部说,追责不作为干部亮明了党委政府铁腕禁毒的决心,倒逼广大党员干部投入到禁毒工作中去。

“2014年查到146个制毒窝点,2015年97个,2016年46个,2017年2个,之后就没有了。”林卫东说,今年以来全陆丰缴获冰毒仅有4.03千克,外地案件也没再反映有指向陆丰的毒源。

2018年底,陆丰摘掉了“全国禁毒重点整治地区”的“毒帽”,但禁毒工作并未就此停下脚步。

当地着力构建长效禁毒机制、防止“毒祸”卷土重来,其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尽快帮助群众找到就业的路子。近年来,汕尾市委、市政府在当地举行了多场招聘会,同时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开展点对点招聘,帮扶吸毒人员再就业,社区戒毒康复执行率已达到95%以上。

“一旦盲目乐观、不注重长效机制建设,毒品犯罪可能卷土重来,必须要有危机感。”陆丰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说,禁毒是久久为功的事业,当地将继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引导广大群众从正道谋正业,不断接近“天下无毒”的目标。

(新华社)


编辑: 智韬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央视独家纪实丨《共同开创中朝两党两国关系的美好未来》
21:22
如何回答好、解决好这一根本性问题?习近平句句铿锵
15:00
习近平主席出席G20大阪峰会三大看点
19:53
突破400亿元!羊城晚报品牌价值再创新高 稳居全国晚报类第一名
08:44
【岭南文史】绝密汕头站潜作枢纽 红色交通线接通天地
08:46
广东考生被“中国民族大学”忽悠……选大学谨防这些诈骗!
08:46
报志愿有哪些“讲究”?A、B、C为平行志愿,喜欢的高校要靠前填
08:47
《新闻联播》罕见连播四篇评论,回应了这些备受关注的问题
09:06
记者再走长征路·广东段
12:43
习近平给“熊猫杯”征文大赛获奖的日本青年复信
16:39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