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天下 一条纵览天下风云
三大运营商取消“不限量套餐”!
超出套餐部分将进行“阶梯式”计价
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与五年前相比,手机上网流量资费水平降幅超90%。
截至6月末,用户月均使用移动流量达7.2GB,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2倍;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达553.9亿GB,同比增长107.3%。
上述数据变化背后,三大运营商推出的“达量限速”套餐功不可没,“流量这么便宜,看视频都不想用WiFi”,但其副作用也开始显现,比如近期不少用户就开始抱怨手机上网速度变慢。中国电信客服曾对媒体回应称,4G网速在体验感上的降低,可能与区域内基站信号稳定性有关,或是“达量限速”套餐流量使用达到了限速阈值。
工信部近期发布的数据也显示,今年1-7月,三大运营商来自流量的业务收入出现同比下降。在此背景下,三大运营商接连决定从9月1日起取消“达量限速”套餐。
小编注意到,昨天上午,中国移动APP已经不能再办理“达量限速”套餐,取而代之的是每个月超过流量上限的部分需要另外加钱购买的新套餐(之前是超过部分限速,无额外费用)。 此前已经办理的则不受影响,老用户现在恐怕要偷笑了。
“达量限速”套餐没了
从9月1日开始,三大运营商推出两年多的“不限量套餐”、“无限量套餐”或许将逐步成为历史。
据媒体此前报道,中国电信已经内部发文,从9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停售达量限速版畅享套餐,停止的原因是“为了减少达量限速规则带给用户的困扰,并进一步满足畅享套餐用户流量不降速的需求。”
根据中国电信内部文件,新的普通版畅享套餐,超出套餐部分的流量进行类似阶梯式的计价方式,129元及以下畅享套餐套餐外资费为0.03元/MB、5元/GB,199元及以上畅享套餐套餐外资费为0.03元/MB、3元/GB。用户当月套餐外流量消费超600元的情况下,暂停当月上网服务,下月自动开通。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移动新推出的畅享30GB/50GB套餐,也采用了类似的计价模式。
中国电信内部文件同时要求,在以后的渠道推广以及宣传话术上,不可以再出现“达量限速”等概念。中国电信从文件下达的当日起,切换达量限速版畅享套餐至普通版畅享套餐,最晚于8月31日套餐切换完成,9月1日全面执行停售达量限速版畅享套餐。
中国联通此前也计划9月停售畅爽冰激凌“达量限速”版套餐产品。
在8月的半年报发布会上,中国移动高管也表示,“达量限速”套餐的客户满意度并不高,稍后会推出“达量不限速越用越优惠”这样的套餐。
而在9月1日,中国移动APP上已经不能再办理“达量限速”套餐业务了,需要指出的是,此前办理的用户则不受影响。
运营商流量收入已经负增长
“达量限速”套餐在国内出现最早可追溯到2017年初。当时最积极的要属中国联通(当时完成混改,并获得BAT入股),公司推出的冰淇淋套餐、大王卡等业务也广为人知。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接下来的推广活动,让运营商“老大”中国移动后来不得不跟进,消费者也在这场厮杀中获利不少。
电信行业分析师付亮曾表示,“达量限速”最早在国外畅销,原因在于:
一能保证用户的综合利益,使用网络时间长的用户不会因流量使用多而承担高额套餐外资费;
二能使得流量计费简单得多,达量之后只需降速不再产生额外费用。
付亮补充道,三大运营商最开始推出的都是“不限量”套餐,包含达量后对用户进行网速限制的条款。但消协、媒体等均认为“不限量”涉嫌虚假宣传,在工信部监管要求下,实质并未改变的 “达量限速”流量套餐诞生了。
“达量限速”流量套餐出现后,对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推动效果是明显的。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较2018年底增长259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1.2%,较2018年底提升1.6个百分点;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较2018年底增长2984万,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较2018年底提升0.5个百分点。
与五年前相比,移动宽带平均下载速率提升约6倍,手机上网流量资费水平降幅超90%。“提速降费”推动移动互联网流量大幅增长,用户月均使用移动流量达7.2GB,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2倍;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达553.9亿GB,同比增长107.3%。
但对运营商而言,仅仅两年的发展,其流量收入已经从短期的高速增长转变为负增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19年1-7月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1-7月,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完成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3556亿元,同比下降0.2%,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45.7%。
据C114中国通信网,从总体趋势上看,运营商流量占收比自2017年开始逐渐提升,并于2018年4月份达到最高点,之后就开始了漫长的徘徊下滑走势,而且到今年7月底,已经比最高点下降了2.5%。相信随着流量增速下滑,运营商流量收入还将进一步下滑。
从某种意义上说, “达量限速”套餐的出现,提前透支了通信行业的发展潜力。作为阶段性拉升用户流量消费的措施,虽然有其现实贡献,但是现在其历史使命已经完成。
是否变相涨价?
在已公布的套餐调整方案中,运营商新的计费逻辑类似:以固定流量套餐为基础,超出套餐部分的流量进行类似阶梯式的计价方式。
对于“达量限速”套餐停售、套外资费时代又将到来一事,许多用户认为三大运营商明为调整套餐,实则“变相涨价”。
有网友就表示,“对于我这样的学生,限速套餐还是很好的,可以避免不知不觉就多收钱”。也有人表示,“原来是超出套餐还能凑合用,现在是超出直接收费,说白了就是涨价了。”
可以看到,有用户还是很怀念 “达量限速”套餐。
对此,付亮的看法有所不同。其表示,2017年我国4G用户人均每月流量使用量在1G、2G左右,现如今已达到8G左右,“在用户流量使用大增的情况下,运营商调整套餐,给了用户一个达量之后不降速、购买低价套外流量包或享受低价套外资费的选择”,1G的较低计费单位也减少了用户不必要的考虑。
性价比方面,付亮认为,收取套外资费、取消网速限制未必是变相涨价,“性价比高低还是要看用户特点。”
事实上,部分用户对“达量限速”套餐的需求是“假性需求”,其刷短视频、看高清视频等高耗流量的行为会在达到限速点后急剧减少,套外资费出现可能会降低这类用户流量使用的性价比。相比之下,一些移动互联网深度用户则需要在“达量限速”套餐流量超出后购买加速包,以确保正常进行,套餐调整后整体性价比也更高。
而关于即将正式亮相的5G新套餐,付亮则认为,“达量限速”模式不会再被采取。
在中国联通2019年度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国联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晓初称,目前联通推出的5G功能包费用最低为190元,在长远的计划里将谋求根据用户的质量、速度的不同差异化定价。
韩国SK电信(SK Telecom)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公司拥有2800万移动网络用户,5G用户占比约为3.5%,不过5G用户的流量明显比4G用户高得多,4G平均每月流量20.4GB,而5G用户平均流量约为33.7GB,流量增长了65%左右。
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孩子从学校双层床摔成病危!
“伤人床”行业内幕曝光
又到开学季,许多家离学校较远的孩子也开始了住校生活。
不过,近年来,校园内双层床坠床事故却时有发生。这也引发了许多人对于校园住宿安全问题的担心。
意外坠床事故频发 一学生被摔成五级伤残
小雨今年17岁,3年前,一次意外的坠床事故,不仅给她的身体造成了永久性的伤残,还让小雨被迫终止了学业。
小雨 :那天晚上十一二点,我着急上厕所,就想赶快下来,赶快去上厕所。我扶着梯子下来,下来之后脚突然踩空了,摔下来了。
经诊断,这次坠床事故造成小雨腰椎压缩性骨折、马尾神经压迫。由于脊髓损伤导致大小便功能障碍,经法医鉴定, 小雨的伤情构成五级伤残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创伤外科主任医师 宋先舟 :经过后期复查,她遗留了不能自行控制排尿的问题,所以长期下来,有时候要穿尿不湿。
从照片中记者看到,小雨摔伤的那张双层床,上下铺之间的梯子没有扶手,两截踏脚板之间的距离也很大,接近33厘米。
小雨告诉记者,她的身高不到1.6米,平时上下床时确实感觉有些吃力。
小雨 :感觉手是可以抓住梯子的,但脚就是踩不到,有时候要胡乱蹬,蹬到了那就是蹬到了,蹬不到就要一直蹬。
在北京的积水潭医院,骨科专家告诉记者,在他们接诊的过程中,从双层床坠落的患者几乎每周都能碰到。
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副主任医师 冯超 :坠床伤对于儿童骨科来讲,非常多,双层床坠落主要是学校多。
在广东东莞的一家小学生接送站,画面中的一个小女孩儿在上铺和同学一起玩耍时不慎翻落下床,所幸孩子手中的枕头充当了缓冲,小女孩儿只是受到了惊吓,身体并未受伤。
在江苏南通,6岁的钱钱就没有那么幸运了。2018年9月,钱钱在幼儿园午休脱衣服时不慎从上铺摔下,造成颅骨骨折,颅内出血,一度病危。
校园坠床事故所涉双层床普遍不符“国标”
校园坠床事故频发也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在对产品和企业信息进行核实与分析之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于近日启动了双层床产品缺陷调查,并发布了消费提示。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员告诉记者,通过现场调查发现,这些校园坠床事故中所涉及到的双层床普遍存在 上铺安全栏板偏低、安全缺口偏大、踏脚板无防滑措施 ,以及 缺少永久性警示标线 等一系列安全问题。
专家表示,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连续两踏脚板上表面间距应为250mm±50mm。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工作人员 莫英俊 :我们通过测量,床的脚踏板距离达到了340mm,脚踏板距离太大,使用者在上下床的过程中容易踩空或者滑落,造成伤害。
除了双层床床梯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这次缺陷调查还发现,双层床安全栏板不达标的现象也很普遍。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工作人员 莫英俊 :标准要求在没有床垫的情况下,护栏的高度应该不小30厘米,我们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床护栏只有20厘米。
试验人员用一个身高1米7的标准体重假人进行了演示。试验假人平躺在双层床上时,身体宽度已经超出了护栏的顶端,人体一旦向外侧翻,很容易从上铺摔下来。
企业不按标准生产不合格双层床流向校园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我国双层床国家强制性标准实施距今已有9年时间,但是市面上仍有很多双层床不合格,存在安全隐患。
在一些网络销售平台,记者以双层床、学生床等关键词进行了搜索,在一家店铺,客服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的主要客户是学校,其中最大的一份订单达到了1000张床。
在产品展示页,记者看到,店里标价529元的学生公寓床强调了安全护栏的重要性。
但经过询问,客服人员告诉记者,这款学生床的护栏高度只有20厘米左右,这其实是不符合标准要求的。
在某购物网站,记者看到有不少店铺销售的学生床同样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一款标价260元的学生床护栏高度只有18厘米,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30厘米以上的要求。
而除了市面上有不少不合格的双层床之外, 学校在采购时忽视标准中规定的安全指标 ,也是导致学生双层床存在安全缺陷的另一个原因。
记者随机测量了三所大学宿舍内双层床上铺的护栏高度,结果发现这三张双层床的护栏高度均未达到 标准要求的30厘米以上,其中最矮的一个护栏还不到15厘米。
对此,缺陷产品管理专家也呼吁生产厂家应加强产品安全责任意识,采购责任单位也应该严格依据相关标准进行采购。
13岁,身上两枚汽油弹!
香港警方1日下午在西九龙总区警察总部外举行记者会。警方表示:31日在港铁旺角和太子站 ,总计共拘捕63人,年龄为13-36岁之间,警方检举大量物证,涉嫌藏有爆炸物品、攻 击型武器和非法集结等。警方表示,对两个车站的破坏行为造成极大不便,警方对此强烈谴责,不排除有更多拘捕。
13岁人士身上发现汽油弹
警方收到市民报案和港铁通知,当晚十点半有人在旺角站大肆破坏。大约十分钟左右,有两批市民在太子地铁站里面有激烈的肢体冲突,所以警方立即到场处理。
31日晚,有人在旺角站、太子站大肆破坏(图:央视新闻)
在行动中,警方共拘捕63人,其中54名中国籍男子,9名中国籍女子。年龄介乎13-36岁。行动中警方检举证物包括汽油弹 、防毒面具、镭射枪、钢珠等。被捕人罪名包括刑事毁坏、管有爆炸品、藏有攻击型武器和非法集结。
警方于一名13岁人士身上发现有两枚汽油弹和火机。在太子站地铁上面也都发现一批汽油弹。
希望各位市民明白,汽油弹是易燃物品,在地铁站发生纵火,后果不敢设想,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香港警方昨日表示,8月31日在港铁旺角和太子站共拘捕涉嫌藏有爆炸物品、攻击型武器等的63人,将对所有违法行为追究到底。
•包括39名议员在内的香港各界人士强烈谴责8月31日在香港多地发生的暴力事件,支持警方严正执法。
•2019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日前发布,制造业企业入围244家,中石化、中石油、国家电网位列前三。
•全国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七届特奥会在天津闭幕,共打破124项全国纪录,超35项世界纪录。
•2019年暑运日前正式结束。暑运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7.35亿人次,同比增长10.4%,单日客流在1100万人次以上的有51天,在1200万人次以上的有24天。
•教育部推出的“互联网+留学服务”平台在中国政务服务平台上线。留学人员可在平台上完成回国学位学历认证、落户等工作。
•深圳印发通知,在前海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市开展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
•十一国庆节期间的火车票今日起开售,10月6日、7日的国庆假期返程票将于9月7、8日分别开抢。
•8月27日,公安部发布A级通缉令,通缉50名重大在逃人员。 8月31日, 第32号通缉对象李春喜在广东清远落网。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天价宿舍”引发热议。当地1日通报,公寓存在捆绑消费现象,校方存在工作不作为问题。
•近期,多人报案称“捞财宝”平台涉嫌非法集资。上海警方已立案侦查,对戴某康等41名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查封涉案资产。
•深圳男子任某8月28日在一商场内无故踢倒孩童,任某已被抓获,孩童已无大碍。
•9月2日上午7时,新学年伊始,暨南大学在校园里升起新学期的第一面国旗。近2000名学生将在五星红旗下高唱国歌,与国旗同框,为祖国祝福。当天,暨大学子们还将开展“和国旗合影”等活动,作为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暨南大学的港澳台侨学生们也集体向祖国“表白”,并分享他们和国旗的故事,他们眼中不一样的中国。
图/羊城晚报记者 周巍
•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的赛场上,来自广州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的学子陈子烽,用4天共22小时砌出五面高标准、高精度、高颜值的艺术墙,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砌筑的最高水平,并一举拿下该项目的金牌。
纵览同城媒体头版
最新资讯一眼读懂
羊城晚报
新快报
南方日报
南方都市报
广州日报
信息时报
来源 | 羊晚新媒体综合羊城晚报、掌上羊城、金羊网、羊城派、人民日报、新华社、每日经济新闻、央视财经、央视新闻等
图片 | 羊晚新媒体综合羊城晚报、掌上羊城、金羊网、羊城派、人民日报、新华社、每日经济新闻、央视财经、央视新闻等
编辑 | Addie
校对 | 梁正杰
审核 | 夏杨
签发 | 林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