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长虹飞架起宏图 大湾区互联互通气象新

来源:金羊网 作者:王丹阳 发表时间:2019-09-04 09:02
分享到

港珠澳大桥江海直达船航道桥面上三个“海豚塔”光彩照人 记者 汤铭明 摄

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

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广东篇

总策划:刘海陵 林海利

总统筹:孙爱群 林洁

执行统筹:吴江 马勇 陈春凝

金羊网记者 王丹阳

无论是对84岁的“大桥动议”第一人、香港爱国实业家胡应湘,还是在港珠澳大桥工作15年的60后工程师余烈,或是在伶仃洋上度过青春10年的广东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景强,去年10月23日,都是梦想照进现实的日子。这一天,承载数以万计建设者梦想寄托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

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连接粤港澳三地,是继三峡工程、青藏铁路之后的又一中国超级工程,被英国《卫报》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港珠澳大桥不仅是技术上的超级工程。开通翌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进入超级工程的“下半场”。连接三地的港珠澳大桥,也犹如打通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任督二脉”,让大湾区联系日益紧密的世界级城市群有了全球竞争力,也让以“伶仃”命名的湛蓝水域充满暖意与生机。

横琴金融产业服务基地 钱瑜 摄

【总书记来到这里】

两次寄语超级工程 四次登岛珠海横琴

2018年10月23日上午10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并巡览大桥。

时隔近一年,在大桥工作超过15年的大桥“元老”、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副局长余烈,仍清楚地记得那一天港珠澳大桥上的晨光与宁静,清楚记得习总书记宣布港珠澳大桥开通时那一激动人心的瞬间,“觉得人生有了一个圆满的业绩。”

国家工程,国之重器。

2017年7月1日,适逢香港回归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专程考察港珠澳大桥香港端建设工地。同年12月31日,习近平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提到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将全线贯通,“我为中国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力喝彩!”

时隔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又亲自宣布大桥开通,并给予了大桥和大桥建设者极高的评价。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

——“大桥建成通车,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

开通仪式后,当习近平总书记跟20名建设者代表们握手时,有一句话让余烈印象最深。“习总书记说,‘你们取得这样的成绩非常了不起。这座桥是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

与港珠澳大桥相隔不远的横琴的开发建设,是党中央的另一项重大部署。横琴开发十年来,习近平同志也曾四次登岛。

2009年1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代表中央在澳门宣布开发横琴岛,并登岛视察;2012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横琴时勉励:“蓝图已经绘就,工作扎实起步,前景可期”;2014年1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

2018年10月22日,习总书记第四次考察横琴。在横琴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考察时,强调“对横琴的每一步发展都关心、关注”。他强调:“建设横琴新区的初心就是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创造条件,横琴有粤澳合作的先天优势,要加强政策扶持,丰富合作内涵,拓展合作空间,发展新兴产业,促进澳门经济发展更具活力”。

【前世今生】

到再建一座“数字大桥”

84岁的香港人胡应湘去年出席了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35年前他最先提出建设港珠澳大桥的设想,如今从概念变成了现实——当初这个动议的产生,来自于他从广州出发经澳门到香港舟车劳顿的亲身经历。

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

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作为香港爱国实业家,胡应湘先后投资兴建了广州中国大酒店、广深高速、广珠高速、虎门大桥等。改革开放初期,由于运输不便、电力不足等基础设施短缺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广东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一次胡应湘从广州中国大酒店出发,沿着珠江西岸经澳门到香港的“折腾”旅程,更让工程专业出身的他下定决心去修路。

1978年,胡应湘向广东省提交关于珠三角公路网的构想,提出“不搞高速公路,工业上不去”。5年后的1983年,在大洋彼岸,美国旧金山湾区已修建多座跨海大桥。眼见于此,胡应湘提出《兴建内伶仃洋的设想》,要规划一条从香港到珠江西岸的大桥,形成整个珠三角环状高速公路网。由此,他也成为港珠澳大桥“兴建动议”第一人。

2009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港珠澳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同年12月,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工。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桥全线贯通,矗立在世人面前。

如今,正式运营后的港珠澳大桥犹如海面上的一串珍珠项链,东、西两座人工岛宛如碧玉,两者珠联璧合,连接起珠江口的粤港澳三地。经港珠澳大桥,由香港行车至珠海、澳门,从3个多小时缩短至45分钟左右。行车缩短,运输、时间成本下降,便利区域内物流、人流乃至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动。

港珠澳大桥的成功建设,凝结了粤港澳三地人民的共同心愿,彰显了中国改革开放巨大成就和“一国两制”成功实践。

“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12个红色大字,印在了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大院的白墙上。

这是一座复兴桥、自信桥

负责港珠澳大桥运营的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是国内首次由香港、澳门、广东省三地政府共同出资组成的法人事业单位,也是“一国两制”新探索成果。在高级管理人员设置上,包括局长1名,副局长3名(港澳各1名)。

今年5月刚获得广东青年五四奖章的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副总工程师景强,陪着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走过了九年光阴。

伶仃洋上的个中甘苦,是景强青春最难忘的印记,也是无数参与建设港珠澳大桥青年工程师共同的记忆。

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是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世界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被称为“可以改写历史”的世界奇迹。

2009年,景强第一次看到施工计划,已经是博士、经历过重要桥梁建设的他,本能反应是“这怎么可能实现”。然而当港珠澳大桥在景强和他的小伙伴们、无数建设者手上一步步从蓝图变为现实、最终成真时,景强的最直接感受是自信自豪,“祖国真的变得强大了”。

“你们参与了大桥的设计、建设、运维,发挥聪明才智,克服了许多世界级难题,集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我为你们的成就感到自豪,希望你们重整行装再出发,继续攀登新的高峰。”在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说。

对景强来说,“重整行装再出发,继续攀登新的高峰”就是管理好运营后的港珠澳大桥,做好港珠澳大桥智能化运维集成应用的重大科技专项,在物理的港珠澳大桥基础上,再建立一座“数字港珠澳大桥”。

现在每周,景强和大桥管理局的小伙伴们都会请计算机专家、大学教授来管理局上一次课,了解VR、潜水机器人等最新前沿技术。“我们建立了大湾区智能运维研发中心,三地研究机构不断交流,不管是人流物流还是资金流都得到了有效的沟通,大桥通车后技术要素融合不断加快,效率得到提高。”景强说,在新领域学习新本领。为的就是推进数字港珠澳大桥这个再具挑战性的任务,为粤港澳大湾区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广东改革成就】

交通圈越织越密 新项目陆续有来

从洛溪大桥到虎门大桥再到港珠澳大桥通车,路桥基础设施建设为珠三角经济腾飞插上翅膀

70年风起南粤不停步,广东交通从无到有,互联互通撑起了大湾区的桥梁,也为交通事业提供了宝贵的人才和经验,贡献了许多第一次。

新目标: 打造大湾区“123交通圈”

上世纪80年代初,广东试点“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机制,开“以桥养桥,以路养路”的先河,公路建设步入了快车道。从洛溪大桥到虎门大桥,从广佛高速到广深高速,路桥基础设施建设,为珠三角经济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1987年贯通的广东乐昌大瑶山隧道,是中国第一条采用大型机械贯通的隧道工程,被称为“在中国铁道建设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从这个上世纪80年代的“超级工程”中,走出了“高铁院士”王梦恕等一批精英人才,带着从大瑶山隧道挖出的大型工程经验,转战全国各地地铁、高铁项目。

早在港珠澳大桥建设前,1991年“汕头海湾大桥”、1993年虎门大桥的建设,就为港珠澳大桥、虎门二桥、深中通道等项目聚集了大量的人才和经验。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向全世界描绘了一个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宏伟蓝图和美好前景。为此,广东构建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着力打造大湾区“123交通圈”,即以港深、广佛、澳珠为核心的“1小时交通圈”,湾区至粤东粤西粤北各市陆路2小时通达,至周边省会城市陆路3小时通达。其中,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后,粤港澳三地通过首次合作建设该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并创新实现“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口岸通关合作机制,旅客总的候检及查验时间缩短逾50%,进一步促进大湾区城市群互融互通、协同发展。目前珠澳之间新建改造的青茂、横琴口岸已确定复制推广该查验模式。

新突破: 建深中通道撑起大湾区“脊梁”

在港珠澳大桥通车前,大桥总体工程设计负责人孟凡超就表示,港珠澳大桥建成后,珠江两岸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三地融合产生更大的凝聚力,物畅其流,人尽其使。在不少专家看来,使港、珠、澳实现海上连接的港珠澳大桥,只是大湾区交通布局中的外圈;酝酿建设的伶仃洋通道,是第二个圈;建设深圳与中山的海上通道,是最“里面”的第三个圈——有了这三个圈,才能带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全球最有竞争力的地区。

7月24日,历经近10小时施工,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第二个钢吊箱预留孔洞与28根群桩基础完美结合。由此,深中通道项目20天完成了两个超大钢吊箱下放作业,标志着伶仃洋大桥东索塔将正式转入水上施工阶段。

深中通道项目地处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域,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又一座集“桥、岛、隧、水下互通”四位一体的世界级跨海通道集群工程。深中通道贯通后,将成为联通珠江口东西两岸“深莞惠”和“珠中江”城市群的唯一公路直连通道,进一步实现大湾区城市互联互通。其中8车道特长海底沉管隧道将开创世界先例。

8月15日,广东省政府表示,将积极支持推进黄茅海大桥建设工作,进一步强化珠海横琴自贸区、高栏港和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的联动发展。据悉,黄茅海大桥建设项目力争于2020年底开工建设。

新成就: 历十年巨变横琴已“总部林立”

十年来,横琴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横琴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提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总要求,在一个“蕉林绿野,农庄寥落”的荒岛上开创历史性巨变。

随着港珠澳大桥通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横琴始终把对澳合作作为首要政治责任,坚守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初心和使命,与澳门坚持携手共进、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彻底扭转了濠江两岸“一边金碧辉煌、一边荒草鱼塘”的面貌。截至今年6月底,在横琴注册澳资企业1636家,注册资本额约134.29亿美元,投资额约141.88亿美元,其中1月-6月新注册澳资企业248家。澳资企业已覆盖国民经济行业17大门类。

作为总部经济,横琴目前共有中铁南方总部、国家电投集团等央企海外总部,光大控股华南总部、三一重工华南总部、中国铁建南方总部等知名企业区域总部,久隆保险、固生堂、横琴人寿、中国自贸区信息港等1000多家企业总部落户横琴,在基础设施建设、高端产业发展、创新人才集聚、对外开放合作等方面发挥龙头辐射作用。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发展新兴产业”指示精神,产业发展始终是横琴开发的基础和落脚点,截至6月底,实有各类商事主体57700户,企业54673户,45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且注册企业140家,73家中国500强企业落户且注册企业212家。目前,横琴新区科技企业突破9000家,高新技术企业218家,建成科技孵化器6个。获批全国自贸区首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取得博士后独立招收资格。

余立志 受访者供图

【见证人说】

为了“中国桥梁雄起” 立“军令状”苦战百日

港珠澳大桥建成后,迅速成为游客打卡拍照的心头好,江海直达船航道桥“海豚塔”都是游客们最喜爱的拍照点之一。3座相当于36层楼高的巨型海豚塔,在阳光的照射下、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分外梦幻。

2016年3月,余立志临危受命,担任港珠澳大桥桥梁建设CB04标项目经理。这是港珠澳大桥唯一一次中途更换施工标段“主帅”,此时距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工程贯通的预定时间还剩下一百多天,而工程进度却已落后于计划,余立志迎难而上,立下了军令状。

余立志负责的CB04标项目之一是大桥7座钢塔上的最后一座、第三个海豚塔吊装。必须赶在台风季来临前,将重达几千吨的海豚钢塔成功吊装,再将桥梁的豁口合龙。

闲时喜欢研究世界经典战役的余立志,把这次任务比成一次“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无声战斗,甚至在睡觉时,他的脑子里都在一次次地检验每一步流程和每一个细节。

6月2日凌晨3时,最后一个海豚塔按计划开始吊装,7个小时、60余个作业步骤后,吊装圆满完成。这标志着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7座桥塔全部吊装完工。6月29日深夜近凌晨1时,大桥合龙成功完成,施工现场响起了“中国桥梁,雄起”的自豪欢呼。余立志带领团队用三个半月完成了常规需半年才能完成的任务,为此,CB04标项目部全体获得交通运输部颁发的“2016感动交通年度十大人物”。

此时众人才发现,年仅30多岁的余立志因为高压工作,在这一百天里一头黑发都近乎掉光了。

那场战斗过去3年了,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港航分公司总经理余立志的头发如今已浓密如常,而他的战场也转向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海上风力发电项目,依旧在海风涛声中为大湾区的建设奋力前行。

【数说成就】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使用寿命120年;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钢结构桥梁,仅主体工程的主梁钢板用量就达42万吨,相当于10座“鸟巢”体育场或6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

●截至2018年年底,广东的高速公路里程突破9000公里。如今,广东已经实现“村村通公路,县县通高速”。

●2009-2018年,横琴累计实现GDP891亿元,年均增长64%;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436亿元,年均增长45%;吸收利用外资33亿美元,年均增长126%;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5亿元,年均增长76%。

●今年上半年,横琴新区(含保税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46亿元,同比增长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0.24亿元,同比下降2.6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4亿元,同比增长7.2%;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实现9.51亿美元,同比增长38.36%;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完成140亿元,同比增长37.2%

编辑:海辉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6条广西自驾线路边游边购边扶贫

  • 出境东南亚游性价比突显 2019-09-03
  • 家长说:旅行中发现“小毛病”即时纠正 2019-09-03
  • 你知道娃需要一场怎样的旅行吗? 2019-09-03
  • 广西来穗推介6条自驾线路 2019-08-29
  • 2019广东旅博会本周五开锣,卖场优惠多 2019-08-29
  • 携程抓准广东旅游“私域流量”风口 用门店开拓旅游新零售市场 2019-08-26
  • 老味道 新风格 广州岭南五号酒店邀你体验“四岁狂欢” 2019-08-26
  • 马六甲传统舞蹈团助阵广州香格里拉大酒店马来西亚文化美食节 2019-08-26

揭秘1/100头发丝精密度 走进世界级制造工厂

  • ​雷克萨斯全新RX 450hL加长版将于成都车展上市 2019-09-02
  • 小鹏汽车将携多款车型亮相2019成都国际车展 2019-09-02
  • 东风悦达起亚全新SUV即将亮相成都车展 2019-09-02
  • 玛莎拉蒂全球限量版车型即将登陆成都车展 2019-09-02
  • 全新一代K3插电混动即将上市 百公里综合油耗1.0L 2019-09-02
  • 8秒破百、能点外卖 全新名爵ZS将亮相成都车展 2019-09-02
  • 前7个月广东二手车交易近130万 大搜车家选店覆盖12城 2019-08-29
  • 北汽新能源EU5 R600将于成都车展上市 工况续航达到501km 2019-08-27

马云希望下辈子做个好女人:男人离开女人“啥都不是"

  • 5G手机首批用户画像出炉:上海北京占比过半、高收入年轻人居多 2019-09-03
  • 电信、联通暂停办理无限量套餐,老用户有影响吗? 2019-09-03
  • 安全性遭质疑!换脸软件ZAO被微信屏蔽 2019-09-02
  • 10%+10%到底等于多少?华为、苹果、小米都算错了 2019-09-02
  • 戴MR眼镜上课,广州市第五中学携移动打造5G智慧校园 2019-09-02
  • 雷鸟科技成立雷鸟联盟,计划三年内激活1000万台终端 2019-09-02
  • 2019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出炉,苏宁再度领跑互联网零售行业 2019-09-02
  • 5G和Wi-Fi将合二为一!高通多款Wi-Fi 6芯片发布 2019-08-28

百年卜辞文学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 “打开艺术之门”58天吸引近10万人 2019-09-03
  • 因幽默点评古代诗人走红的教授 一年后怎样了? 2019-09-03
  • 周建平博士在广图讲授文艺与国家形象塑造 2019-09-01
  • 青年舞台艺术嘉年华活动在广州永庆坊举办 2019-09-01
  • 周建平博士在十三行博物馆宣讲新时代文化新使命 2019-09-01
  • 为什么这个村庄以肥为美?调研揭开了谜底 2019-09-01
  • 2019第二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决选名单出炉 2019-09-01
  •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系列专访——陈彦:从戏院里蹦跶出的小说家 2019-08-31

吃吃吃!酥脆酱香的肉夹馍 引吃货们PK

  • 一年一度鲱鱼节来袭 就问你敢不敢吃? 2019-07-01
  • 初夏五月 白芦笋相伴 2019-05-16
  • 又到海鲜季 不这么吃就白瞎了! 2019-05-06
  • 春日食游 鲜味先行 2019-04-12
  • 草头、香椿、螺蛳“抱团”上市 春天在南京菜中萌发 2019-04-10
  • 又到一年刀鱼季! 2019-03-15
  • 节后消脂润肠 试试黑木耳粟米清脂汤 2019-02-19
  • 美食打探:顺德鱼揸,吃出一个鲜字 2019-02-12
金羊图库
  • 重达666斤的月饼亮相四川中秋食品博览会
  • 红山遗址出土5300年前敖汉陶人
  • 三峡库区初秋时节风光美如画
  • 航拍沪通长江大桥 云雾缭绕呈现别样胜景
  • 广西侗乡小学开学第一课 特警队员教授防身技巧
  • 南海热带低压登陆海南万宁 琼州海峡全线停航
  • “中国天眼”:已发现93颗新脉冲星
  • 新台风“杨柳”又来,广州大热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电脑随机派号、全程阳光透明,记者带你揭开定兵“神秘面纱”
2019-09-03 22:55:08
获封抖音段子手 广州增城公安火了!独家采访主创警花小叶 她竟然和记者说……
2019-09-03 22:55:09
广州花园建设又有新进展,拟花3000万打造芬芳花园
2019-09-03 22:55:09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向全省网络订餐推广使用食安封签
2019-09-03 18:08:11
广东机动车六年免检可网上办,但六年免检≠不检!
2019-09-03 18:18:21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珠江口长虹飞架起宏图 大湾区互联互通气象新
金羊网  作者:王丹阳  2019-09-04
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连接粤港澳三地,是继三峡工程、青藏铁路之后的又一中国超级工程。

港珠澳大桥江海直达船航道桥面上三个“海豚塔”光彩照人 记者 汤铭明 摄

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

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广东篇

总策划:刘海陵 林海利

总统筹:孙爱群 林洁

执行统筹:吴江 马勇 陈春凝

金羊网记者 王丹阳

无论是对84岁的“大桥动议”第一人、香港爱国实业家胡应湘,还是在港珠澳大桥工作15年的60后工程师余烈,或是在伶仃洋上度过青春10年的广东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景强,去年10月23日,都是梦想照进现实的日子。这一天,承载数以万计建设者梦想寄托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

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连接粤港澳三地,是继三峡工程、青藏铁路之后的又一中国超级工程,被英国《卫报》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港珠澳大桥不仅是技术上的超级工程。开通翌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进入超级工程的“下半场”。连接三地的港珠澳大桥,也犹如打通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任督二脉”,让大湾区联系日益紧密的世界级城市群有了全球竞争力,也让以“伶仃”命名的湛蓝水域充满暖意与生机。

横琴金融产业服务基地 钱瑜 摄

【总书记来到这里】

两次寄语超级工程 四次登岛珠海横琴

2018年10月23日上午10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并巡览大桥。

时隔近一年,在大桥工作超过15年的大桥“元老”、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副局长余烈,仍清楚地记得那一天港珠澳大桥上的晨光与宁静,清楚记得习总书记宣布港珠澳大桥开通时那一激动人心的瞬间,“觉得人生有了一个圆满的业绩。”

国家工程,国之重器。

2017年7月1日,适逢香港回归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专程考察港珠澳大桥香港端建设工地。同年12月31日,习近平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提到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将全线贯通,“我为中国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力喝彩!”

时隔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又亲自宣布大桥开通,并给予了大桥和大桥建设者极高的评价。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

——“大桥建成通车,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

开通仪式后,当习近平总书记跟20名建设者代表们握手时,有一句话让余烈印象最深。“习总书记说,‘你们取得这样的成绩非常了不起。这座桥是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

与港珠澳大桥相隔不远的横琴的开发建设,是党中央的另一项重大部署。横琴开发十年来,习近平同志也曾四次登岛。

2009年1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代表中央在澳门宣布开发横琴岛,并登岛视察;2012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横琴时勉励:“蓝图已经绘就,工作扎实起步,前景可期”;2014年1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

2018年10月22日,习总书记第四次考察横琴。在横琴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考察时,强调“对横琴的每一步发展都关心、关注”。他强调:“建设横琴新区的初心就是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创造条件,横琴有粤澳合作的先天优势,要加强政策扶持,丰富合作内涵,拓展合作空间,发展新兴产业,促进澳门经济发展更具活力”。

【前世今生】

到再建一座“数字大桥”

84岁的香港人胡应湘去年出席了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35年前他最先提出建设港珠澳大桥的设想,如今从概念变成了现实——当初这个动议的产生,来自于他从广州出发经澳门到香港舟车劳顿的亲身经历。

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

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作为香港爱国实业家,胡应湘先后投资兴建了广州中国大酒店、广深高速、广珠高速、虎门大桥等。改革开放初期,由于运输不便、电力不足等基础设施短缺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广东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一次胡应湘从广州中国大酒店出发,沿着珠江西岸经澳门到香港的“折腾”旅程,更让工程专业出身的他下定决心去修路。

1978年,胡应湘向广东省提交关于珠三角公路网的构想,提出“不搞高速公路,工业上不去”。5年后的1983年,在大洋彼岸,美国旧金山湾区已修建多座跨海大桥。眼见于此,胡应湘提出《兴建内伶仃洋的设想》,要规划一条从香港到珠江西岸的大桥,形成整个珠三角环状高速公路网。由此,他也成为港珠澳大桥“兴建动议”第一人。

2009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港珠澳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同年12月,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工。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桥全线贯通,矗立在世人面前。

如今,正式运营后的港珠澳大桥犹如海面上的一串珍珠项链,东、西两座人工岛宛如碧玉,两者珠联璧合,连接起珠江口的粤港澳三地。经港珠澳大桥,由香港行车至珠海、澳门,从3个多小时缩短至45分钟左右。行车缩短,运输、时间成本下降,便利区域内物流、人流乃至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动。

港珠澳大桥的成功建设,凝结了粤港澳三地人民的共同心愿,彰显了中国改革开放巨大成就和“一国两制”成功实践。

“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12个红色大字,印在了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大院的白墙上。

这是一座复兴桥、自信桥

负责港珠澳大桥运营的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是国内首次由香港、澳门、广东省三地政府共同出资组成的法人事业单位,也是“一国两制”新探索成果。在高级管理人员设置上,包括局长1名,副局长3名(港澳各1名)。

今年5月刚获得广东青年五四奖章的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副总工程师景强,陪着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走过了九年光阴。

伶仃洋上的个中甘苦,是景强青春最难忘的印记,也是无数参与建设港珠澳大桥青年工程师共同的记忆。

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是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世界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被称为“可以改写历史”的世界奇迹。

2009年,景强第一次看到施工计划,已经是博士、经历过重要桥梁建设的他,本能反应是“这怎么可能实现”。然而当港珠澳大桥在景强和他的小伙伴们、无数建设者手上一步步从蓝图变为现实、最终成真时,景强的最直接感受是自信自豪,“祖国真的变得强大了”。

“你们参与了大桥的设计、建设、运维,发挥聪明才智,克服了许多世界级难题,集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我为你们的成就感到自豪,希望你们重整行装再出发,继续攀登新的高峰。”在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说。

对景强来说,“重整行装再出发,继续攀登新的高峰”就是管理好运营后的港珠澳大桥,做好港珠澳大桥智能化运维集成应用的重大科技专项,在物理的港珠澳大桥基础上,再建立一座“数字港珠澳大桥”。

现在每周,景强和大桥管理局的小伙伴们都会请计算机专家、大学教授来管理局上一次课,了解VR、潜水机器人等最新前沿技术。“我们建立了大湾区智能运维研发中心,三地研究机构不断交流,不管是人流物流还是资金流都得到了有效的沟通,大桥通车后技术要素融合不断加快,效率得到提高。”景强说,在新领域学习新本领。为的就是推进数字港珠澳大桥这个再具挑战性的任务,为粤港澳大湾区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广东改革成就】

交通圈越织越密 新项目陆续有来

从洛溪大桥到虎门大桥再到港珠澳大桥通车,路桥基础设施建设为珠三角经济腾飞插上翅膀

70年风起南粤不停步,广东交通从无到有,互联互通撑起了大湾区的桥梁,也为交通事业提供了宝贵的人才和经验,贡献了许多第一次。

新目标: 打造大湾区“123交通圈”

上世纪80年代初,广东试点“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机制,开“以桥养桥,以路养路”的先河,公路建设步入了快车道。从洛溪大桥到虎门大桥,从广佛高速到广深高速,路桥基础设施建设,为珠三角经济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1987年贯通的广东乐昌大瑶山隧道,是中国第一条采用大型机械贯通的隧道工程,被称为“在中国铁道建设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从这个上世纪80年代的“超级工程”中,走出了“高铁院士”王梦恕等一批精英人才,带着从大瑶山隧道挖出的大型工程经验,转战全国各地地铁、高铁项目。

早在港珠澳大桥建设前,1991年“汕头海湾大桥”、1993年虎门大桥的建设,就为港珠澳大桥、虎门二桥、深中通道等项目聚集了大量的人才和经验。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向全世界描绘了一个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宏伟蓝图和美好前景。为此,广东构建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着力打造大湾区“123交通圈”,即以港深、广佛、澳珠为核心的“1小时交通圈”,湾区至粤东粤西粤北各市陆路2小时通达,至周边省会城市陆路3小时通达。其中,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后,粤港澳三地通过首次合作建设该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并创新实现“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口岸通关合作机制,旅客总的候检及查验时间缩短逾50%,进一步促进大湾区城市群互融互通、协同发展。目前珠澳之间新建改造的青茂、横琴口岸已确定复制推广该查验模式。

新突破: 建深中通道撑起大湾区“脊梁”

在港珠澳大桥通车前,大桥总体工程设计负责人孟凡超就表示,港珠澳大桥建成后,珠江两岸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三地融合产生更大的凝聚力,物畅其流,人尽其使。在不少专家看来,使港、珠、澳实现海上连接的港珠澳大桥,只是大湾区交通布局中的外圈;酝酿建设的伶仃洋通道,是第二个圈;建设深圳与中山的海上通道,是最“里面”的第三个圈——有了这三个圈,才能带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全球最有竞争力的地区。

7月24日,历经近10小时施工,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第二个钢吊箱预留孔洞与28根群桩基础完美结合。由此,深中通道项目20天完成了两个超大钢吊箱下放作业,标志着伶仃洋大桥东索塔将正式转入水上施工阶段。

深中通道项目地处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域,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又一座集“桥、岛、隧、水下互通”四位一体的世界级跨海通道集群工程。深中通道贯通后,将成为联通珠江口东西两岸“深莞惠”和“珠中江”城市群的唯一公路直连通道,进一步实现大湾区城市互联互通。其中8车道特长海底沉管隧道将开创世界先例。

8月15日,广东省政府表示,将积极支持推进黄茅海大桥建设工作,进一步强化珠海横琴自贸区、高栏港和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的联动发展。据悉,黄茅海大桥建设项目力争于2020年底开工建设。

新成就: 历十年巨变横琴已“总部林立”

十年来,横琴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横琴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提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总要求,在一个“蕉林绿野,农庄寥落”的荒岛上开创历史性巨变。

随着港珠澳大桥通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横琴始终把对澳合作作为首要政治责任,坚守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初心和使命,与澳门坚持携手共进、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彻底扭转了濠江两岸“一边金碧辉煌、一边荒草鱼塘”的面貌。截至今年6月底,在横琴注册澳资企业1636家,注册资本额约134.29亿美元,投资额约141.88亿美元,其中1月-6月新注册澳资企业248家。澳资企业已覆盖国民经济行业17大门类。

作为总部经济,横琴目前共有中铁南方总部、国家电投集团等央企海外总部,光大控股华南总部、三一重工华南总部、中国铁建南方总部等知名企业区域总部,久隆保险、固生堂、横琴人寿、中国自贸区信息港等1000多家企业总部落户横琴,在基础设施建设、高端产业发展、创新人才集聚、对外开放合作等方面发挥龙头辐射作用。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发展新兴产业”指示精神,产业发展始终是横琴开发的基础和落脚点,截至6月底,实有各类商事主体57700户,企业54673户,45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且注册企业140家,73家中国500强企业落户且注册企业212家。目前,横琴新区科技企业突破9000家,高新技术企业218家,建成科技孵化器6个。获批全国自贸区首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取得博士后独立招收资格。

余立志 受访者供图

【见证人说】

为了“中国桥梁雄起” 立“军令状”苦战百日

港珠澳大桥建成后,迅速成为游客打卡拍照的心头好,江海直达船航道桥“海豚塔”都是游客们最喜爱的拍照点之一。3座相当于36层楼高的巨型海豚塔,在阳光的照射下、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分外梦幻。

2016年3月,余立志临危受命,担任港珠澳大桥桥梁建设CB04标项目经理。这是港珠澳大桥唯一一次中途更换施工标段“主帅”,此时距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工程贯通的预定时间还剩下一百多天,而工程进度却已落后于计划,余立志迎难而上,立下了军令状。

余立志负责的CB04标项目之一是大桥7座钢塔上的最后一座、第三个海豚塔吊装。必须赶在台风季来临前,将重达几千吨的海豚钢塔成功吊装,再将桥梁的豁口合龙。

闲时喜欢研究世界经典战役的余立志,把这次任务比成一次“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无声战斗,甚至在睡觉时,他的脑子里都在一次次地检验每一步流程和每一个细节。

6月2日凌晨3时,最后一个海豚塔按计划开始吊装,7个小时、60余个作业步骤后,吊装圆满完成。这标志着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7座桥塔全部吊装完工。6月29日深夜近凌晨1时,大桥合龙成功完成,施工现场响起了“中国桥梁,雄起”的自豪欢呼。余立志带领团队用三个半月完成了常规需半年才能完成的任务,为此,CB04标项目部全体获得交通运输部颁发的“2016感动交通年度十大人物”。

此时众人才发现,年仅30多岁的余立志因为高压工作,在这一百天里一头黑发都近乎掉光了。

那场战斗过去3年了,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港航分公司总经理余立志的头发如今已浓密如常,而他的战场也转向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海上风力发电项目,依旧在海风涛声中为大湾区的建设奋力前行。

【数说成就】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使用寿命120年;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钢结构桥梁,仅主体工程的主梁钢板用量就达42万吨,相当于10座“鸟巢”体育场或6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

●截至2018年年底,广东的高速公路里程突破9000公里。如今,广东已经实现“村村通公路,县县通高速”。

●2009-2018年,横琴累计实现GDP891亿元,年均增长64%;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436亿元,年均增长45%;吸收利用外资33亿美元,年均增长126%;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5亿元,年均增长76%。

●今年上半年,横琴新区(含保税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46亿元,同比增长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0.24亿元,同比下降2.6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4亿元,同比增长7.2%;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实现9.51亿美元,同比增长38.36%;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完成140亿元,同比增长37.2%

编辑:海辉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18:35
习近平总书记“林区三问”的伊春答卷
17:22
【中国稳健前行】中国民主道路的四条经验
11:35
香港逾千所大中小学校迎来开学日
15:52
体育是人民健康幸福重要组成部分
09:31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习近平谈抗战
14:41
携手铸就非凡梦想
14:41
联播+丨胜利日,习近平告诉我们要铭记历史
10:29
习近平会见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代表 李克强王沪宁王岐山参加会见
15:38
让蝴蝶飞过沧海——职业教育在关怀中演绎精彩故事
22:25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