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们建言献策 助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来源:金羊网 作者:沈婷婷 张璐瑶 李焕坤 发表时间:2021-03-09 08:49
金羊网  作者:沈婷婷 张璐瑶 李焕坤  2021-03-09
在粤全国人大代表、住粤全国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沈婷婷 张璐瑶 李焕坤

连续数年,粤港澳大湾区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如何更好地加快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对此,在粤全国人大代表、住粤全国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姜建军:

推动粤港澳游艇产业集聚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探索在合适区域建设国际游艇旅游自由港”。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政协副主席姜建军认为,粤港澳游艇“自由行”实施以来,依然存在进来难、水域少、手续繁、成本高、不便利等问题。

姜建军表示,深圳作为我国最早发展游艇制造和游艇俱乐部的城市之一,游艇保有量约占全国的27.5%;拥有大鹏半岛大亚湾和大鹏湾两个优质天然海湾,具备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海域条件;全市规划16处海上休闲和客运码头,蛇口太子湾邮轮母港是华南地区唯一集“海、陆、空、铁”于一体的现代化国际邮轮母港,游艇码头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他说,深圳已成为内地主要的游艇交易、游艇消费中心之一。

姜建军建议,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和海关总署等部委制定相关文件,从顶层设计着手,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游艇产业发展和要素流动,推动粤港澳游艇产业集聚发展。应以深圳市大鹏新区、前海蛇口自贸管理片区等合适区域为试点,先行先试国际游艇出入境管理模式改革,推动在港澳籍游艇在出入境通关、监管查验、码头设置、牌照互认、航行区域规划等方面形成突破。

他还建议,加快研究粤港澳三地有关游艇规则衔接、政策衔接和体制机制衔接等问题,探索完善国际船舶登记管理制度,为粤港澳三地政府、企业和行业提供智力支持。

全国政协委员王文银:

创办大湾区集成电路产业大学

集成电路作为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全国政协委员、正威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文银建议,创办粤港澳大湾区集成电路产业大学,构建以大学为中心的集成电路产研生态圈、职教生态圈和资源生态圈。

王文银建议,创办粤港澳大湾区集成电路产业大学,以大学为基地,跨地域、跨校企领域、跨专业领域,打造集“大学校区+科研机构+科技园区+居民社区”于一体的产业创新聚集区,构建以大学为中心的集成电路产研生态圈、职教生态圈和资源生态圈。他表示,鉴于资源要素较集中,建议落地广州或深圳。

如何丰富其中的内涵?王文银表示,要完善人才育留政策和资金保障措施,打造职教生态圈。他认为,要畅通特殊人才引进通道,引聘并举,引入行业龙头企业的工程技术类专家任专兼职教师,“设立粤港澳集成电路产业大学科学基金,并划拨教研奖励专项资金,着力解决从教师到学生、从进校门到进企业的全流程科研奖励,为行业人才‘育得出、进得去、留得住’提供充足资金保障。”

王文银还表示,要对科研设备、实验材料的跨境运输及使用,给予特殊通关待遇,在产业大学内成立粤港澳产业发展基金,以大学为基地发挥三地在财政、科研、资金等方面的互补优势,推动创新资源在大湾区三地之间便利使用。

全国人大代表郭姣:

建大湾区中医药文创发展中心

“我建议在粤港澳大湾区先行先试建立中医药文化创新发展中心。”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广东药科大学校长郭姣提出建议。

她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医药历史积淀深厚和现实生活广泛应用的热土。2020年10月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方案(2020-2025年)》,进一步明确了大湾区“一国两制”下中医药文化立足禀赋、服务大局的使命。

她建议,组建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文化创新发展中心,汇聚湾区乃至全国中医药智慧力量,促进中医药理论创新和中医药文化海外交流与传播。中心可作为大湾区中医药发展智库和海外传播机构,促进中医药理论、医疗服务交流合作、产业开发、海外传播等全面创新。

她还建议,要以中心为依托,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此外,还要创新中医医疗服务交流合作机制,促进建立大湾区中医药服务资质互认机制,构建国医大师、岐黄学者、中医药名师等赴港澳开展医疗服务的绿色通道,建立大湾区特色中医药门诊异地服务机制,鼓励三地共同开发南药资源,促进粤港澳联合大健康产业繁荣发展。

在中医药产业发展方面,她建议,三地开展中药新品种的关键技术协同创新研究,争取有确切疗效的中药品种在防治重大疾病(如代谢性疾病)中率先取得突破。培育和引进国际医药注册认证人才,创立并推动符合中药特征与规律的创新中药审评标准。

在助推中医药走向世界方面,她建议,以大湾区中医药优势高校为载体,开设中医药专业留学生班,定期开设大湾区中医药文化国际论坛。

全国人大代表白映玉:

建立大湾区核能研发科创中心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全国人大代表、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电焊工白映玉提出,建议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核能研发科技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粤港澳大湾区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白映玉看来,向国际科创中心迈进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核心技术的短板需要解决。比如在核能行业,目前仍存在基础研究不完善、原始创新缺乏、“卡脖子”技术突破缓慢等问题。

“这种环境下,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尚未建设相关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她建议,国家充分运用粤港澳大湾区核电产业链优势和创新活力旺盛、创新载体平台效应突出等特点,在粤港澳大湾区前沿阵地——南沙建立核能研发科技创新中心。

她期待,中心能给予政策配套,打造“研发—转化—生产”良性循环的创新链,加快核电“卡脖子”问题攻关,大力提升核电自主创新能力,吸引、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快推进核能技术迭代更新,为新发展理念和碳中和目标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做出积极贡献。

编辑: 正龙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