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娘子军后代亲友团来访羊城晚报:十年再聚续情谊,共传娘子军精神

来源:金羊网 作者:符畅 丰西西 汤铭明 周巍 发表时间:2021-04-30 09:14
金羊网  作者:符畅 丰西西 汤铭明 周巍  2021-04-30
据悉,这也是继2011年来访后,红色娘子军后代亲友团第二次与羊城晚报开展深入交流。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符畅 丰西西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汤铭明

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巍

“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

4月29日,两首人们耳熟能详的《红色娘子军》歌谣,在羊城创意产业园唱响,激荡人心的旋律,感染着在场每一个人。当天,红色娘子军后代亲友团到访羊城晚报,据悉,这也是继2011年来访后,红色娘子军后代亲友团第二次与羊城晚报开展深入交流。

在走访中,红色娘子军后代亲友团观看了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宣传片,参观了全媒体指挥中心,了解羊城晚报媒体融合情况、园区发展情况。红色娘子军后代亲友团还游览了岭南报业博物馆,在这里,两张悬挂在墙上进行展览的报纸版面图勾起了大家的回忆:2014年,羊城晚报重磅推出“红色娘子军精神薪火相传”大型系列报道,以最后一个红色娘子军女战士病危为新闻由头,从个体切入群体,从当下切入历史,从英雄事迹切入到对精神层面的探讨和追问。这组报道同时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版面一等奖及系列报道二等奖。墙上所展示的,正是两张获奖的版面图。

“这是卢业香,最后一位娘子军战士!”大家一眼便认出照片上的人物,并纷纷与这张具有深刻意义的报纸版面合影留念。

实际上,自1980年复刊以来,羊城晚报长期关注着红色娘子军的境况,多次在重要节点派出团队赴琼海采访,并推出系列报道。这背后也得益于羊城晚报的“金牌读者”、琼海市新闻中心原主任王路生的牵线搭桥。

“很感谢羊城晚报一直以来对红色娘子军题材的关注和支持。时隔10年,又一次来到羊城晚报,就像回家见到亲人一样,很温暖。”王路生感叹道,“红色娘子军虽然已经谢幕,但她们的精神一直留存在我们心中,作为她们的后代,我们有责任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琼海市政协原副主席、全国劳模陈徽娥也是第二次来访羊城晚报,“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红色娘子军成立90周年,在这个节点来访羊城晚报,意义重大,也体现了红色娘子军和羊城晚报血脉相连的革命友谊。祝愿羊城晚报越办越好!”陈徽娥说。

红色娘子军后人、红色娘子军研究专家庞启江表示,正是羊城晚报的关注报道,促使他不断挖掘和总结红色娘子军的故事,并开展红色娘子军的各项宣传。“是你们不断给我动力,也感谢你们为宣传红色娘子军做出的努力。”他说。

活动中,红色娘子军后代亲友团还向羊城晚报赠送了三件珍贵的礼物。第一件是一顶红军斗笠,这是战争年代红色娘子军戴过的,寓意为羊城晚报像斗笠一样为广大读者撑起一片蓝天;第二件是庞启江所著的《红色娘子军》一书,希望双方共同传承红色娘子军精神。第三件是海南降真香如意雕件,这是红色娘子军战士王运梅生前特意叮嘱王路生送给羊城晚报的,以此感谢羊城晚报一直关注红色娘子军,羊城晚报也是她们晚年生活中的精神食粮。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羊城晚报社社长刘海陵表示,90年前,红色娘子军诞生;90年后的今天,虽然第一代红色娘子军不在了,但她们的精神将继续传承下去,羊城晚报也将继续关注红色娘子军的后代亲友,并加强与红色娘子军诞生地——琼海的交流合作。

编辑:空明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