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防宫颈癌最佳方式:尽早打HPV疫苗
金羊网讯 5月24日“消除宫颈癌,健康中国在行动”科普巡讲在广州举行。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第四大恶性肿瘤,同时是我国第一大妇科恶性肿瘤。据统计,2020年我国宫颈癌新发病例约11万,死亡人数约5.9万,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几乎占到了全球的六分之一,严重威胁着女性健康。广东省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钱德英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希望通过此类科普活动切实提高公众对宫颈癌预防的关注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从而减少宫颈癌的发生,助力广东早日实现一个“没有宫颈癌的未来”。
构建宫颈癌三级预防,疫苗接种是关键防线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主要原因,有正常性行为的女性一生中感染至少一种型别宫颈癌的几率达80%。但随着HPV疫苗的诞生,宫颈癌有望成为人类第一个可以全面消除的恶性肿瘤。
“宫颈癌早期没有特征性的表现,容易和其他妇科常见疾病混淆在一起,很容易忽略,等到有症状往往为时已晚。所以预防宫颈癌最佳的方式还是要早打疫苗,定期筛查。”据钱德英主任介绍,宫颈癌的预防可以分为三级: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即通过接种HPV疫苗等方式来减少HPV感染;二级预防是通过筛查及时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并处理;三级预防是对已确诊的宫颈癌进行适当治疗。要消除宫颈癌,最佳防控策略是接种疫苗和疾病筛查相结合,接种HPV疫苗作为一级预防措施,是消除宫颈癌最重要的一道防线。同时,接种过HPV疫苗的女性也应该做好二级预防,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为宫颈健康构建起疫苗与筛查的双重保障。
2020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启动了《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包括我国在内的全世界194个国家首次承诺要消除这种癌症,并提出了90/70/90阶段性目标,即到2030年,90%的女孩在15岁之前完成HPV疫苗接种,70%的成年妇女在35岁和45岁的时候至少接受过一次高精确度的筛查,90%的已经确诊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女性进行规范化治疗。
国家卫健委妇幼司司长宋莉在国家卫健委4月2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国家卫健委将启动健康城市创新试点工作,加大宫颈癌的三级预防,推进宫颈癌疫苗应用,加强宫颈癌检查质量,进一步扩大覆盖面。
女孩15岁以前接种疫苗效果最佳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9-14岁未发生性行为的女孩为HPV疫苗的首要接种对象。我国《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也建议接种的重点人群为13-15岁女孩。
钱德英主任解释,这是因为“15岁以下女孩对疫苗的免疫应答更高,效果更好。WHO提出消除宫颈癌战略,第一点就是要使90%的9-14岁的女孩接种HPV疫苗,但目前我国距离这个目标差距还比较大。”她呼吁,“我们必须提高小年龄段的女性疫苗接种率。现在的孩子早熟,女孩子的家长应当重视起来,尽早给自己的孩子接种,尽早获得保护,这是对孩子的健康和未来负责。”
尽管重点人群以少女为主,但已经发生性行为的、甚至已经生育过的女性,是否需要接种HPV疫苗?对此,钱德英主任表示,最新专家共识也明确推荐接种HPV疫苗,且无需在接种HPV疫苗前进行筛查。
HPV疫苗与新冠疫苗接种时间,需间隔两周以上
钱主任表示,HPV疫苗接种没有特别的禁忌,但对于有生育计划的女性,建议在分娩或哺乳期结束后再进行接种。同时,针对近期全国正在普及的新冠疫苗接种,建议广大女性在安排HPV疫苗与新冠疫苗的接种时,确保两种疫苗接种至少间隔两周以上。在疫苗的接种过程中,一定要及时详细向医生说明自己的身体状况,按照接种要求遵医嘱接种疫苗。
目前市面上的HPV疫苗有二价、四价和九价,应如何选择?钱德英主任表示,“不必执着高价数疫苗”,广大女性应根据疫苗资源和自身经济条件灵活选择。对于宫颈癌的预防来说,最重要的是早接种早受益,在等待的过程中被感染反而得不偿失。此外,她还提醒,不管接种了哪种HPV疫苗,都还需要定期接受宫颈癌筛查,双管齐下,避免HPV感染及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