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强快评】祖国不会忘记!三位永远无法到场的“七一勋章”获得者
评论员曾小强:
国宾护卫队护航、人民大会堂授勋!
今天,我们用最高礼遇致敬“七一勋章”获得者!在29位“七一勋章”获得者当中,有三位已经永远无法来到现场。其中,就包括去年在中印边境冲突中牺牲的“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
有一首歌的歌词这样唱,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我也特别想在这里跟大家再次分享一下陈红军的故事。
去年6月,印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600名印度士兵带着狼牙棍和盾牌,跑到中印边境线挑起冲突。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为了营救身受重伤的团长,作为营长的陈红军,和战士肖思远、陈祥榕等人,与数倍于己的印军展开殊死搏斗。战斗到最后,陈红军的10个手指都全部被敌军砸断了。而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最终,包括陈红军在内的四位官兵在此次冲突中壮烈牺牲。
陈红军,1987年出生于甘肃陇南。据他在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大学恩师回忆,陈红军是一个典型的、重情重义的西北大男孩。2009年,22岁本科毕业的他,原本已经找到一个安稳工作,听说要征兵就毅然投笔从戎,临时改变了人生的选择。从此,他的青春和一个叫喀喇昆仑的边关联系在了一起。
此后的十年,他面对的,都是荒漠冰川的高寒缺氧,冬季封山形成的枯寂和荒凉,还有无法确定何时会到来的冲突和风险。而他,也从一个大学生新兵蛋子,成长为了一名成熟的优秀的解放军某机步营营长。
2020年,33岁的他远在军营,时常惦记着千里之外远在西安的妻子,和他们还未出生的孩子。在形势最为紧张的那段时间,只要任务间隙,他总是会想方设法托后方战友,提醒31岁的妻子按时产检,并幸福地想象以后“带孩子、做饭、钓鱼……”的平凡生活。
2020年6月,喀喇昆仑回响起壮烈的风雨声。陈红军英勇牺牲。后来被追授“卫国戍边英雄”的荣誉称号。
4个月后的10月25日,他的儿子出生。今年清明,陈红军的妻子抱着孩子来到墓前,这也是父子俩第一次“见面”。妻子泣不成声地说, “我带着孩子来看你了”“我要把孩子好好养大,让他成为像爸爸那样的人。”
在陈红军驻守的喀喇昆仑高原,一代代边防军人,“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他们把青春挥洒在喀喇昆仑,也把最纯粹的忠诚镌刻在喀喇昆仑。
我想包括陈红军在内的所有“七一勋章”获得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初心与使命,他们值得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刻,接受全党全国人民最崇高的敬意。
